2023年6月15日,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新时代中国法学学科建设的若干问题”座谈会在高铭暄学术报告厅成功举办。座谈会围绕如何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法学学科建设思想,稳步推动法学院教育体系建设,扎实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理论研究,积极促进法学教育与法学研究创新发展进行交流讨论。中国法学会党组成员、学术委员会主任张文显教授受邀出席会议,法学院领导班子成员及教师代表40余人参加座谈会。此次会议由梁迎修院长主持。
会议伊始,梁迎修院长首先对张文显教授莅临法学院指导工作表示热烈欢迎,并对张文显教授长期以来对法学院工作的关心与支持表示衷心感谢。梁迎修院长回顾了京师法学多年的发展历程,介绍了当前法学学科建设的阶段性成果,总结了现有经验与未来挑战,他指出目前法学院学科建设初具规模,第五轮学科评估成果标志着法学院学科建设迎来新起点、进入新阶段,也同时面临着新问题与新挑战。对此应正确把握法学教育与法学研究的现状基础与发展方向,认真学习贯彻党中央《关于加强新时代法学教育和法学理论研究的意见》方针路线与整体部署,凝聚共识,共同推动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法学学科高质量发展。
张文显教授在主题报告中首先肯定了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在学科建设领域所取得的多方面成果,并就四个方面问题展开深入讨论:
一、法学学科建设历史的回顾。张文显教授指出,温故才能知新,法学学科建设不能忘记对历史的总结归纳,在新时代语境下回顾过去,在经验教训基础上迈向未来。从1949年探索建设社会主义新法学时期,建立社会主义新法制、社会主义新法学;到1978年健全社会主义法制时期,浴火重生的法学界突破教条主义的束缚;再到当前加快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体系时期,不断优化法学学科体系、健全法学教学体系、完善法学教材体系、加强法学教师队伍建设,切实推动法学教育质量提升。
二、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法学体系。着力基础学科与传统学科推陈出新,切实化解研究方法老化陈旧、研究内容偏颇等问题;着力新学科时代创新,顺应社会呼唤,从实际出发、从原始创新出发,杜绝唯形式主义的标签式创新;着力交叉学科开创发展,以学科共同话语为交汇点,实现不同学科资源的有效整合。
三、构建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体现民族性、时代性、实践性的中国法学知识体系。中国法学自主知识体系建设离不开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总抓手。进入法学自主性研究阶段,应做到不以外来理论为指引,讨论中国话题,解决中国问题;有足够的法学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学科自信。应当以概念与范式为中心,体现中国法学知识体系的核心问题、核心价值。
四、对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未来发展的建议。最后,张文显教授由宏入微,对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未来学科发展提出了四点建议:一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加强新时代法学教育和法学理论研究的意见》精神,各个学科集中发力,推动基础学科转型升级;二是巩固发展刑法学所具备的学科优势、人才优势、资源优势;三是探索新兴学科体系新的发展,积极探索,大胆迈进;四是发挥青年海归学者人才优势,探究国外法学体系的中国化、时代化。
最后,梁迎修院长再次对张文显教授的诚挚意见表示感谢,并对此次座谈要点进行总结,“新时代中国法学学科建设的若干问题”专题座谈会在热烈的气氛中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