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海纵览 >> 《《中国社会科学》》
《中国社会科学》2021年第9期
:2021-11-10 :中国学派

640.webp (1).jpg

·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原创性贡献·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境界

摘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是以促进中国与世界共同发展、辩证融合为使命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这一思想将世界历史的现实转变视为人类社会发展的机遇和条件,促使历史观的生成性变革与开放性发展同世界历史不断合理化的过程深入结合,彰显出其洞悉世界历史变化和把握未来世界历史走向的大历史观,体现了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对人类社会的现实问题进行反思与超越的双重要求。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对现实领域中的基本问题、重大问题、关键问题和突出问题及其关系结构的把握日益明晰,以创造性的实践回应了现实问题域的改变,将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辩证统一的问题导向落实到变革现实的实践进程中,体现了对现实问题的规律性认识与创造性实践相融合的方法论。中国与世界共同发展以及共建国际治理体系的革命性实践,展现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体系意识自觉和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有序推进,是对传统建构性理论的突破和对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创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塑造了将人的解放与人自身发展的需要融为一体的哲学精神,明确了马克思主义的哲学使命与哲学意义相融贯的时代价值。

关键词:当代中国  马克思主义  哲学境界

作者:刘同舫,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杭州310058)。


·大变局与战略全局·

全球价值链中的结构性权力与国际格局演变

摘要:全球价值链的增加值深层结构产生了结构性权力,其分布情况和变化趋势从经济层面映射出国际格局的重要特征和演进态势。基于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的跨国投入产出表数据对结构性权力进行测量和分析,结果发现全球价值链呈现出国际格局的“多极”特征和“多极化”趋势,表现为结构性权力在主要大国之间较为分散,中国的迅速崛起和德国的稳固领先凸显了美国霸权的持续衰落。国际格局的总体式样和变化可以概括为“中心—边缘”的高度等级分化和“东升西降”的格局走势,体系边缘国家被进一步边缘化的趋势值得特别关注。面对当前地缘政治回归和民粹主义泛起等全球性挑战,将结构性权力用作塑造结构和扩展可能性边界的积极力量,同时防止将其用作国家间对抗的新武器,对于稳定国际体系和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意义重大。

关键词:结构性权力  国际格局  全球价值链  增加值 

作者:庞珣,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国际关系学系教授(北京100084);何晴倩,中国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讲师(北京100088)。


·学术基本理论、基本问题、基本概念再反思·

“天籁”与“作者”:两种文本生成观念的形成

摘要:诗、乐、《易》、《春秋》等文本的生成机制问题在战国秦汉时期引起士人关注,并逐步形成两类观念。一类强调文本是人类自然情感的流露,生成者以非理性的自然状态参与文本的生成,由此形成的文本是一种自然物,可以称之为“天籁说”;另一类观念强调文本是人类理性精神与独立人格的载体,文本生成是一个高度个人化、理性化与技术化的过程,由此形成的文本是一种人造物,可以称之为“作者说”。这两种文本生成观念呈现出文本不同的价值和审美趋向,对于中国文学史的发展具有源头性影响,二者之间的竞争与交融也构成文学史发展的动力之一。

关键词:天籁  作者  诗人  文本生成

作者:程苏东,北京大学中文系副教授(北京100871)。


浪漫反讽与实践辩证法

摘要:浪漫反讽与实践辩证法二者,因为前者反思传统形而上学、批评观念论辩证法绝对、冷峻、僵化而对后者具有一定参考价值。浪漫反讽以诗学来补充和改造传统哲学的立场给我们的启示是,辩证法不能只在哲学层面上理解,必须在一个更大的跨学科视野内才能充分展现其魅力。但浪漫反讽及其随后的“创作”主要局限在人文领域,通过不断到未被现代性污染的“远方”唤醒、磨炼自我以及借由无限内在反思获得的“原我”来实施,同实践辩证法进一步拓宽到经济与社会视野、在生产关系的物化中看到进步和局限的二重性相比,而显得过于单纯和充满局限性。实践辩证法超越了仅仅在语言、逻辑、观念层面看待辩证结构,以及仅仅在人文、艺术领域从事批判和创作的传统;超越了浪漫派追求无限但容易陷入虚妄的“辩证法”,改造、提升了浪漫反讽的现代性批判及其政治实践追求。拒斥传统形而上学,不单依靠社会经济理性及其成就,也对文学艺术及其力主的生动性、感性、情感存在开放,达成人与自然的有机统一,对于防范辩证法走向绝对和僵化具有一定积极意义。

关键词:浪漫反讽  实践辩证法  跨学科性

作者:刘森林,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教授(济南250100)。


·新发展格局与高质量发展·

空间正义实现的公共规制

摘要:在经济场域,空间正义主要表现为国土空间开发利用中公众的空间权利配置充分、资本的空间分布均衡、公共资源的空间分配合理和空间经济结构的规范有序。公共规制在保障空间正义目标达致中具有重要功能,在空间正义实现中应科学运用。我国空间正义实现中的公共规制制度体系已相对完备。经济自由权、社会保障权、财产权的社会义务以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国家战略,是我国公共规制保障空间正义在宪法层面的依据。税收优惠、金融服务、财政分配、空间经济规划等制度,是我国公共规制保障空间正义的实践基点。通过优化公共规制实现空间正义,需构建以公众经济权利充分实现为中心的公共规制基础机制,以系统化实施为中心的公共规制实施机制,以绩效评估为中心的公共规制运行保障机制。

关键词:空间正义  公共规制  市场失灵  空间权益  协调发展 

作者:靳文辉,重庆大学法学院教授(重庆400045)。


·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三大体系”·

新时代中国考古学的特色、风格与气派

编者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深入进行理论探索,包括探讨符合历史实际的人类文明特别是中华文明的认定标准,努力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增强中国考古学在国际考古学界的影响力、话语权。”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也是中国考古学诞生一百周年。一百年来,中国考古学取得一系列举世瞩目的丰硕成果。尤其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考古工作体系不断健全,国际学术话语权明显提升。经过几代考古人的不懈努力,最初作为西方“舶来品”的考古学逐步适应中国的历史文化传统和现实需要,走出了一条具有鲜明特色、风格与气派的学科发展之路,为构建中国特色考古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奠定了扎实基础。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时代为包括考古学在内的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提供了宝贵机遇。在此背景之下,从理论高度系统总结百年中国考古学的成就与经验,对更好认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提供坚强支撑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有鉴于此,我们以“新时代中国考古学的特色、风格与气派”为题,组织专家围绕唯物史观与中国考古学、考古学理论与方法、中外考古学的关系、考古学与历史学研究的异同等问题,从学术史角度展开讨论。

伴随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第二个百年新征程的启航,中国考古学也将跨入第二个一百年。我们坚信,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新时代的中国考古学必将在探讨文明认定标准,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增强中国考古学在国际考古学界的影响力、话语权方面贡献中国智慧。


历史唯物论与中国考古学理论体系

摘要:历史唯物论从20世纪初传入中国,逐步成为主流的社会思潮。中国考古学以历史唯物论为基础进行社会历史重建,首先采用五种社会形态说,也接触过柴尔德理解的历史唯物论,到20世纪80年代前期,完成向中国考古学界理解的历史唯物论嬗变,开启实事求是的社会历史重建之路,形成考古学中国学派。考古学中国学派秉持实事求是的实证传统,强调“让材料牵着鼻子走”,在考古实践和考古资料的基础上进行科研创新和理论创新,侧重考古学文化、文化区和文化谱系研究,揭示中国文明及区域文化特色,阐释中国文明起源和发展的独特道路。

关键词:历史唯物论  考古学理论   中国学派

作者:余西云,武汉大学历史学院教授(武汉430072)。


中国马克思主义考古学派与类型学

摘要:马克思主义不仅是中国考古学的国际标签,也是中国考古学家自我认同的标识。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中国历史学界便积极主动选择马克思主义作为“五四”以后时代的思想主流。新中国成立以来,马克思主义不仅成为我们的指导思想,更是中国考古学体系赖以建立的支柱。中国马克思主义考古学经过从最初的指导古史分期到学科体系的创建、实践和成熟等一系列发展后,其学术体系已经形成,研究范式正在完善。考古类型学研究旨在以历史遗迹遗物为对象,以物论史,透物见人,复原古代社会与社会发展过程,进而达到阐明人类历史和发展规律的目的。

关键词:中国考古学派  马克思主义考古学  规律逻辑关系  透物见人

作者:汤惠生,河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石家庄050024)。


考古学文化阐释的理论与实践

摘要:无论是从内涵还是外延来看,考古学文化都具有一定的客观性;而至少就新石器时代至青铜时代研究而言,考古学文化与不同层次的族群大体存在一定的对应关系。这正是中国考古学尤其是新石器时代和夏商周考古学一直以来十分重视考古学文化研究,将其作为探索中华文明起源和早期发展谱系脉络基本方法的主要原因。考古学文化研究因此也成为中国特色考古学的主要内容之一。如果不承认考古学文化的客观性及其与族群对应的可能性,就等于基本否定了考古学文化研究的意义。考古学文化和文献记载中族群的关系错综复杂,需要不断完善考古学文化谱系,深入梳理和辨析传世文献、出土文献和传承中的古史资料,并结合DNA、语言学、民族志等方面的信息,综合考量,慎重推论。

关键词:考古学文化  客观性  族群  新石器时代  青铜时代

作者:韩建业,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北京100872)。


历史考古的考古学文化阐释

摘要:中国考古学界认为考古学是根据实物史料研究人类社会历史的科学,这与西方考古学多视考古学属于人类学不同。中国考古学包括史前考古与历史考古两部分,史前考古主要以陶器为研究对象、以类型学为基本方法,通过考古学文化探索史前历史。历史考古是关于文明形成、国家出现之后历史时代的考古,国家历史是考古的社会主体,国家文化的核心是政治文化,其主要物化载体是都城、帝王陵墓及其他大型国家工程遗存及其中的重要遗物等。历史考古研究必须重视考古学文化与古代历史文献的密切结合,这既是中国考古学十分重要的特色,也是它与史前考古的最大区别。

关键词:历史考古  考古学文化  阐释方法

作者:刘庆柱,郑州大学历史学院教授;韩国河,郑州大学教授。(郑州450001)


范式变化与考古学文化概念的发展

摘要:“考古学文化”是文化历史考古学的关键概念,自科学考古学传入中国以来,它一直是我国考古学研究的主要对象,并被作为中国考古学理论体系建设的关键概念来讨论。考古学文化概念的主要作用,是用类型学方法对出土材料进行时空安排,将杂乱无章的物质文化整理得井然有序。但是,它因孤立和静态方式处理考古材料的特点,妨碍了考古学家从动态和人类行为角度重建历史的努力。目前,我国科技考古的超前和考古学文化研究的滞后,使得科技手段与文化分析难以契合,在历史重建的许多关键问题上力不从心。因此,考古学文化的研究需要从理论方法上加以更新,赋予考古学文化以功能、系统和过程的新内涵,以便深入了解物质文化在古代社会中的作用,进而探索古代经济、政治和社会的变迁,并对社会发展的动因做出理论的阐释。当代考古学已经成为一门时间上纵贯古今、空间上覆盖全球的世界性学科,中国考古学只有放到世界背景中才能体现它的民族性。

关键词:考古学文化  范式变化  概念发展  世界性  民族性

作者:陈淳,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教授(上海200433)。


以考古学构建中国上古史

摘要:传统历史学与考古学是广义历史学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两者关系密切,可以互为补充。一方面,文献记载为考古发现的阐释提供了理论模式,考古发现证明了文献记载的文本性;另一方面,两者在研究资料、方法、视角和历史学阐释与叙述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随着中国考古学学科体系的日渐成熟和研究成果的飞速积累,基于史前时代文献记载的缺乏和对原史时代文献记载文本性的认识,对于中国上古史研究来说,唯有认清并摆脱传统的文献导向的“证经补史”思维方式,以考古学为本位,结合可信度和准确性经过严格论证的文献史料、人类学与其他多学科成果,走“考古写史”之路,才能构建科学的中国上古史,实现延伸历史轴线,增强历史信度,丰富历史内涵,活化历史场景的目标。中国考古学在这方面已经开展了诸多成功探索并取得丰硕成果。

关键词:历史学  考古学  构建  中国上古史

作者:徐良高,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北京100101)。

责任编辑:郝魁府
本站系非盈利性学术网站,所有文章均为学术研究用途,如有任何权利问题请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