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海纵览 >> 《《中国社会科学》》
《中国社会科学》2022年第8期
:2022-09-16 :中国社会科学网

640.png
640 (1).png


  ·国家治理与全球治理·

  刑事司法领域的宪法判断与刑法制度文明

  摘要:在我国,解释宪法、监督宪法实施的合宪性审查权由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但这并不妨碍人民法院在司法过程中作出必要的宪法判断。近年来,最高人民法院在涉及枪支、非法放贷、野生动物刑事保护的多个司法解释中,还进行了合宪性调适,使刑事司法活动更加符合具有宪法位阶的罪刑法定原则、责任主义的要求,也与宪法上的比例原则、平等原则相契合,展示了最高人民法院推动宪法实施的担当。合宪性调适作为合宪性解释的特殊情形,是刑事领域宪法判断的新动向,属于中国式制度文明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独特的宪法实践,是一个值得肯定的方向,指引了在刑法领域进行宪法判断的方向。未来,应当继续按照合宪性调适的逻辑开展刑事司法活动,在制定或修订司法解释时重视宪法权利规范对刑法解释产生的限制作用;个案裁判应当基于宪法解释刑法,在具有多种解释可能时优先选择与宪法精神最为贴近的方案,在被告人及其辩护人提出违宪疑虑时,司法人员应当尽量作出合宪的解释,使判决结论更加符合宪法精神,从而实现妥当的处罚,助推刑法制度文明。

  关键词:宪法  合宪性解释  合宪性调适  最高人民法院  刑法制度

  作者:周光权,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北京100084)。


  ·学术基本理论、基本问题、基本概念再反思·

  动词存在论与创造者视域

  摘要:以知识论为本的哲学是受限于认识者视域的名词哲学,在其主体—客体的框架里无法解释人类的创制。因此,提出一种动词哲学,旨在以创世存在论为本,在创造者视域中重新理解存在和本源,以创制(facio)为出发点来理解一切需要反思的秩序、观念和历史。

  关键词:创造者  动词哲学  创世存在论

  作者:赵汀阳,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哲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北京100732)。


  历史唯物主义:从物质生产过程向劳动过程的视位转换

  摘要:19世纪50年代进入经济学研究中的马克思意识到,物质生产与再生产中最关键性的内驱动因和真正的创造性来源不是抽象的“一般生产”,而是劳动!科学的政治经济学理论关注的“现实的人”只能是拥有劳动能力的工人。劳动者才是人们直接生活资料的物质生产与再生产的主体,生产作为人能动地改造外部自然对象的“积极活动”,真正的创造性基础,只能是劳动对象化的塑形与构序。这就使马克思在进入自己的经济学研究时,不再仅仅从物质生产过程的视位出发,而同时必须透过物质生产过程再次转换为从劳动过程出发。这样,广义历史唯物主义构境中的生产话语就被再一次微观化到劳动话语的更深层次。

  关键词:广义历史唯物主义  客体向度  生产过程  劳动过程  物相化

  作者:张一兵,南京大学教授(南京210023)。

  无意识的哲学边界——欧陆哲学主体性和先验性的当代转向

  摘要:自从无意识理论被心理学提出以来,哲学理论中的意识论证就受到了直接挑战,被视为意识反面的无意识试图证明人们至今既未能理解意识,且亦未理解以意识为根基的主体和意义。无意识透过习惯侵蚀普遍经验的基底且质疑主体的绝对性,又借助无意义击穿逻辑平面中的暗洞而消解意义的明确性。面对无意识心理学挑战,传统理论的失落成为哲学反思自身并重新确定核心问题的推动力。从胡塞尔所代表的现象学对于先验主体的维护,到德勒兹对于主体和先验耦合关系的分解,关于无意识的讨论表明了两种理论向度和论证方法:关于主体的理解从经验的构造者转向了经验的承载者,关于先验性的阐释方法从本质还原被取代为生成和突破。德勒兹从意识理论的内部出发,以复杂的细节促使意识内容的自我增生,湮没意识概念的超越地位,僭越了意识理论曾经设定的边界。现象学通过无意识划定意识研究的边界,而战后的法国哲学则尝试打破思想的边界,重塑哲学研究的使命。

  关键词:无意识  主体性  先验性  信念

  作者:李科林,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副教授(北京100872)。

  家庭财产功能主义的法律范式

  摘要:新时代背景下,我国家庭财产多元化功能凸显,为衔接家庭法与财产法,建构家庭财产法的统一理念及解释论规则,需要家庭功能主义的方法支持。根据家庭财产的功能及其适用场域,可将家庭财产分为家庭生活财产、家庭经营财产以及家庭财产清算三种法律范式进行阐释。家庭生活财产的法律范式,应有助于提升家庭凝聚力,形成和谐家风的正向激励,通过日常家事代理制度的创新、家庭生活财产的契约自由限制、家庭成员之间赠与的法律行为障碍理论引入,使技术中立的财产法服务于家庭法的伦理价值。家庭经营财产的法律范式,应有助于家庭财产的稳定与经营秩序的顺畅,通过家庭财产的默示委托理论与经营主体的独立经营原则、经营财产的外观公示、家庭财产共有人的全面救济机制、经营性债务与家庭财产的区隔,实现家庭与市场的衔接和平衡。家庭财产清算的法律范式,应有助于实现社会财富分配的实质公正,穿透夫妻财产分割表象,考虑老年人与未成年人对家庭财产的依赖,保障家庭社会功能的持续平稳。家庭财产的享用、行使、处分饱含着爱、关怀和责任,基于家庭财产功能差异形成的不同法律范式,对应的是人的不同精神层面。

  关键词:家庭财产  夫妻共同财产  家庭成员  婚姻家庭  民法典

  作者:赵玉,国家检察官学院教授(北京102206)。


  ·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国知识体系·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传统文化根基

  摘要:现代化与传统并非简单二元对立,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有其传统文化的根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解答西方现代化道路总问题也是人类总体性危机的基本提示,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扬弃和超越西方现代化道路的重要逻辑之一。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精髓之一的“中和位育、安所遂生”理念与实践正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内在底蕴和传统文化基因,其核心要义在于:天地乃生命之本体,人与万物共生、并育,安所、守位方能并育、遂生,致中和而参赞化育是人的最佳选择,生而有道则存之。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对这一理念的继承、发展可以从“生”“位”“所”“育”四个角度体现出来,即生命至上和追求美好生活,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和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各得其所和各尽所能,以存在看待发展和以发展成就生命。不过,“中和位育、安所遂生”理念对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底蕴式作用目前尚未得到足够自觉的彰显,亟须引起高度重视与深入开掘。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传统文化  中和位育  安所遂生

  作者:沈湘平,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北京100875)。


  ·新发展格局与高质量发展·

  中国虚拟经济及其增加值测算——基于国民收入来源的视角

  摘要:按照国民经济核算原理,国民收入的来源可以划分为新增财富和已有财富。将转移的已有财富视为创造的新增财富并核算为净增加值,在统计上夸大GDP中净增加值份额,势必给收入分配带来新的趋势性矛盾。虚拟经济的本质属性是转移已有财富,但不创造新增财富。基于此,重新核算中国虚拟经济增加值规模,研究发现,2006—2018年,虚拟经济增加值占全国GDP的比重在3.87%—5.39%之间,虚拟经济净增加值占全国GDP的比重从0.86%提高到1.80%,总体来看两者均呈上升趋势。因此,需要通过财税手段正面发挥虚拟经济集中财富的作用,但同时更需要警惕并抑制其对收入分配产生的不利影响。

  关键词:虚拟经济  转移财富  新增财富  收入分配

  作者:赵文,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张车伟,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北京100006)

  财政金融协同视角下的地方政府债务治理——来自金融市场的证据

  摘要:现有基于财政担保的理论,无法解释地方财力不断下降并没有显著增加地方政府融资成本的现象,也难以应对中央政府严监管下的地方政府债务不断增长问题。理论和实证两方面的研究表明,地方政府掌握的金融资源为其债务提供了隐性担保;这种金融担保在降低融资成本的同时,也会导致地方金融风险传导到财政部门。因此,仅仅从财政或金融单一角度,都不足以化解地方政府债务所带来的财政和金融的双边风险问题。中央政府需要在财政金融联合治理框架下进行财政和金融政策的协调,合理分散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避免单部门承担过高风险。同时密切关注地方金融机构的资产质量及其在货币市场的信誉,避免地方金融风险向地方财政传导。

  关键词:财政金融协同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金融担保  财政担保 

  作者:吴文锋,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上海200030);胡悦,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讲师(上海200237)。


  ·文明起源、文明互鉴与文化发展·

  非洲文学与文明多样性

  摘要:非洲大陆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却因西方殖民主义而遭遇“文明蒙尘”,一度被视作蛮荒之地,非洲文学也成了难以被人看见的“山中之花”而倍受冷遇,成为世界文学边缘的存在。但非洲文学于2021年实现爆发,这并非出于偶然,而是其去殖民性、流散性和混杂性的文化表征使然,是其百余年来跨域融通、踔厉奋发和笃行不怠的奋斗精神使然,也是其秉持自我、消弭隔阂、牢记历史但又眼望前方的“非洲性”的独特魅力使然。非洲文学虽然脱胎于西方对非洲的殖民历史和欺凌压迫,但在殖民、反殖民和去殖民书写中衍生出多种具有共同体意识的美学表达、思想观念和历史形态,并在当前全球化语境中呈现出全方位的流散特质。这种关注、吸纳、正视异质文化张力的流散特质,使非洲文学的本土书写蕴含着鲜明的世界意识与和合理念,演化出具有当代非洲民族精神的多样性文明,从而使非洲文学有效参与到世界文学乃至世界文明的对话中,并在与西方文化的正和博弈中焕发出强劲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影响力,对世界文明的互鉴、融通、共生和共栖具有积极推动作用。

  关键词:非洲性  去殖民性  流散性  混杂性  文明多样性

  作者:朱振武,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上海200234);李丹,浙江工商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杭州310018)。

  白人种族主义偏见与北美印第安人形象建构

  摘要:深受种族主义偏见影响的欧洲殖民者根据其对野蛮人的传统认知,将北美土著居民简单地建构成“高贵的野蛮人”和“邪恶的野蛮人”两种非此即彼的对立形象。这两种形象与其说是对北美印第安人及其文化的真实反映,毋宁说是为实现自身目的、从他者的角度对北美印第安人所进行的刻板化定型,所折射的是白人基督教徒的种族主义情结和文化偏见。美加社会为实现从文化上消灭“野蛮人”的目标,都曾对印第安人推行文明开化政策,但收效不大。随着多元文化主义的兴起和全球环境主义运动的高涨,“高贵”的印第安人形象又变身为“生态的印第安人”,成为环境主义者批判基督教环境伦理的新工具。不过,北美印第安人并没有如以前那样抵制这一新标签,而是借此建构其新的族群认同。

  关键词:印第安人  野蛮人  他者  文明

  作者:付成双,南开大学世界近现代史研究中心教授(天津 300350)。

责任编辑:郝魁府
本站系非盈利性学术网站,所有文章均为学术研究用途,如有任何权利问题请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