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原创性贡献·
论21世纪马克思主义
摘要:“21世纪马克思主义”是对马克思主义最新成果的科学概括,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其集中体现。21世纪马克思主义自觉顺应马克思主义发展逻辑,不断推进理论形态的与时俱进与实践形态的创新发展;深刻把握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本质、特征、趋势,标注出掌握历史主动、引领世界社会主义振兴的历史方位;在社会发展阶段演进的历史与逻辑统一、民族复兴与世界历史进程的同频共振、政党优势推动政治文明进步的合规律性、理论本土化的历史文化基因塑造等重大理论问题上作出原创性贡献;中国式现代化的文明新形态、“一带一路”的经济全球化新样态、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世界图景为中国道路赢得竞争新优势,为人类社会发展进步贡献出中国方案。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伟大创造,使得马克思主义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焕发出更加强大的实践伟力。
关键词:21世纪马克思主义 发展逻辑 世界大变局 理论创造 中国道路
作者:辛鸣,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北京100091)。
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创造与世界意义
摘要:党中央团结带领人民创造的人类文明新形态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解决中国问题和世界问题的创造,是马克思主义的时代精华,也是坚守中华文化立场解决中国问题的伟大创造,是中华优秀文化的时代精华。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实现人民美好生活向往的文明,是“五位一体”整体推进、协调发展的文明,是占领了真理和道义制高点的文明。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伟大创造充分彰显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与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与人民性,深刻体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真理力量与道义力量,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由之路,具有重要的世界意义。
关键词:人类文明新形态 中国共产党 中国式现代化
作者:孙熙国,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陈绍辉,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助理研究员。(北京100871)
·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国知识体系·
法治文明的中国表达
编者按: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指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2022年4月25日,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指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归根结底是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伟大实践孕育新的知识体系,新的知识体系推动伟大实践。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必须扎根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中国伟大实践和伟大创造。中国法治文明作为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有机组成部分,在一定意义上表征着文明的高度和水准。在建构中国自主法学知识体系的历史转型期,必须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不断总结和创新法治文明的中国表达。基于此,我们以“法治文明的中国表达”为主题组织了六篇文章,以期从不同视角、不同层面为构建中国自主法学知识体系贡献智慧。西南政法大学教授付子堂认为,中国式法治现代化道路深刻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不断探索法治发展道路的光辉历程,彰显出鲜明的中国法治文明特色。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不仅深刻改变了中国,而且正在深刻影响世界历史进程。党通过领导中国人民百年法治奋斗进行的法治机制创新、法治文本创新、法治话语创新,呈现出人类法治文明的中国新形态。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李林认为,现代化中华法治文明,不仅是中华民族灿烂文明对人类文明发展的伟大创造,也是中国法治对世界法治文明进步的卓越贡献,是21世纪人类法治文明在东方大国产生的重大创新成果,实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从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等方面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推进了中华法系从价值理念、文化底蕴、制度构建、治理经验等方面的时代性升华、现代性复兴,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实践价值和世界意义。华东政法大学教授何勤华、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博士后周小凡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是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代中华法治文明的最新成果。它萌芽于1954年前后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人对法的认识,成熟、定型于习近平法治思想之中。它以马克思主义法学观为思想渊源,以中华法系与中华法律文化以及其他人类法治文明之精华为历史基础,以中国共产党人领导的20多年革命根据地的法制建设为社会实践,以新中国70余年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为时代背景,具有内在的逻辑和规则。中国政法大学教授黄进认为,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是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核心要义之一。该命题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论、现代先进国际法理论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思想渊源,与当前时代背景相呼应,与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相统一,具有重大的时代意义、全局意义、国际意义和战略意义。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陈卫东认为,在习近平法治思想指引下,我国的刑事程序法治建设通过理念革新、制度建设、实践创新,取得一系列重大成就。多重因素的合力助推刑事程序法治文明获得新发展,立足国情并遵循刑事司法规律是取得新成就的关键因素;我国传统刑事程序法治文明的创造性转化是推动新发展的内生动力;人类刑事程序法治文明成果的创新性发展是迈向新航程的外部支撑。吉林大学教授蔡立东认为,中国式物权制度对标以公有制为前提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平衡实现人民福祉与民事权利,以“三重所有权”结构安排捍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有制、以“多层级用益物权体系”制度创新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平等保护”法律原则维护市场机制的有效运作,创新性地回应了财产权文明的世界之问,提升了财产权文明的时代刻度。
中国共产党创造法治文明新形态的历史叙事
摘要:中国式法治现代化道路深刻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不断探索法治发展道路的光辉历程,创造了人类法治文明新形态,不仅深刻改变了中国,而且正在深刻影响世界历史进程。党领导中国人民在百年法治奋斗进程中,实现了法治机制创新、法治文本创新、法治话语创新,凸显出中华法治文明的鲜明特色。法治机制创新为中国式法治现代化之本,表明经过党的百年法治奋斗,形成了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法治领导机制;法治文本创新为中国式法治现代化之表,表明经过党的百年法治奋斗,以《民法典》的颁布实施为标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逐步迈向法典化新阶段;法治话语创新为中国式法治现代化之里,表明经过党的百年法治奋斗,不断凝练的中国式法治话语体系正在发挥理论支撑、法理论证的关键功能。
关键词:党的二十大 习近平法治思想 百年法治奋斗 法治文明新形态 中国式法治现代化
作者:付子堂,西南政法大学人权学院、纪检监察学院教授(重庆401120)。
现代化中华法治文明及其世界意义
摘要:当代中国法治文明建设开辟了一条中国式现代化法治发展的新道路。在探索和发展现代化中华法治文明的历程中,我们积累了极为宝贵的经验,主要包括:从中国国情和实际出发,赋予传统中华法治文明时代化现代化新内涵,坚持现代化中华法治文明新道路和新体系,构建现代化中华法治文明新格局和新形态,为加快建设良法善治现代化的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提供法理支撑,为推动世界法治文明发展进步提供中国方案、贡献中国力量。
关键词:现代化 中华法系 中华法治文明 法治体系 法治道路
作者:李林,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北京10072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考
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是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代中华法治文明的最新成果。它萌芽于1954年前后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我们党第一代领导人对法的认识,成熟、定型于习近平法治思想之中。它以马克思主义法学观为思想渊源,以中华法系与中华法律文化以及其他人类法治文明之精华为历史基础,以中国共产党人领导的20多年革命根据地的法制建设为社会实践,以新中国70余年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为时代背景,具有内在的逻辑和规则,以及法知识学价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构的理论指导和学理支撑,也成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行动指南。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依法治国 习近平法治思想 法治文明
作者:何勤华,华东政法大学法律文明史研究院教授(上海200042);周小凡,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博士后(上海200030)。
论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
摘要: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是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核心要义之一,其深刻意涵主要体现为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的辩证关系,以及统筹推进的根本要求和基本遵循。该命题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论、现代先进国际法理念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思想渊源,与当前时代背景相呼应,与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相统一,展现通过法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之道,并保障国家重要战略意图的实现,具有重大的时代意义、全局意义、国际意义和战略意义。当前应以推进涉外法治为重点,遵循正确处理两个“法治对子”的关系、加强涉外法治工作战略布局、加强涉外法治体系建设、加强国际法的研究和运用、加强涉外法治人才队伍建设等路径,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
关键词:全面依法治国 国内法治 涉外法治 国际法治 习近平法治思想
作者:黄进,中国政法大学全面依法治国研究院教授(北京100088)。
中国刑事程序法治文明的新发展
摘要:在习近平法治思想指引下,我国的刑事程序法治建设通过理念革新、制度建设、实践创新,取得一系列突出成就。多重因素的合力助推刑事程序法治文明获得新发展,立足国情的同时遵循刑事司法规律是取得新成就的关键因素;我国传统刑事程序法治文明的创造性转化是推动新发展的内生动力;人类刑事程序法治文明成果的创新性发展是迈向新航程的外部支撑。未来应当着眼于构建自主刑事程序知识体系,为刑事程序法治建设提供理论支持,推动刑事诉讼法典实质落地,继续深化刑事司法体制机制改革,以实现更高水平的刑事程序法治文明。
关键词:刑事程序法治文明 立足国情 创造性转化 创新性发展
作者:陈卫东,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北京100872)。
中国式物权制度的文明刻度
摘要:中国式物权制度对标以公有制为前提发展市场经济、平衡实现人民福祉与民事主体权利的制度需求,以“三重所有权”结构安排捍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有制、以“多层级用益物权体系”制度创新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平等保护”法律原则维护市场机制的有效运作。这着眼于中国现实国情与发展阶段,兼顾公正与效率,妥善平衡公私关系,萃取了中国实践的自主性探索,实现了坚持公有制与发展市场经济、维护人民福祉与保障民事主体权利的有效结合,创新性地回应了财产权文明的世界之问,提升了财产权文明的时代刻度。
关键词:中国式物权制度 三重所有权 多层级用益物权 平等保护
作者:蔡立东,吉林大学教授(长春130012)。
·大变局与战略全局·
全球价值链对国际权力的形塑及影响
摘要:国际权力是国际政治的核心议题。西方传统国际关系理论由于缺乏全球经济基础这一分析框架,难以对全球价值链背景下的国际权力变化做出具有说服力的理论解释。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出发可以发现,全球价值链体现了世界各国生产力的分工组合,承载了全球经济基础(生产关系总和)的表达。全球价值链的生产与分工推动了迥异于“国家全产业链”时代的国际关系和权力结构的形成。具有巴拉巴西复杂网络理论特征的全球价值链网络结构,充分体现了以规模、枢纽、位置、参与度、关键节点和链主等要素构成的国际权力形态。通过实证观察研究可以发现,全球价值链网络结构变化动态地以网络适应度来形塑国际权力,大国将为争夺全球价值链枢纽与链接而博弈和竞争。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全球经济基础 全球价值链 国际权力
作者:余南平,华东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教授(上海200062)。
·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三大体系”·
改革开放与中国社会学重建的话语叙事——以40位社会学人的生命历程为例
摘要:中国社会学的重建与改革开放的同步,为我们提供了通过社会学家个人生命历程回顾当代社会进步的独特视角。重建之后的这一代中国社会学人大多都有过下乡、做工或当兵的经历,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们在接触社会学之前就以某种非学科化的方式完成了从事经验研究的最初“启蒙”。对城乡社会和普通民众的了解及由此生成的共情,加之以多元杂糅的方式完成的学术训练,使他们能够比较顺利地进入被研究者的生活世界。他们以自己独特的职业身份投身改革开放,直面现代化进程中所遭遇的问题和挑战,同时以自己的想象力、经验研究和理论创见做出相应的话语回应;而社会转型和文化自觉,也为创建中国社会学的主体性提供了主客观基础。在这40年中,他们的生命历程与集体经历影响了中国社会学的知识生产,既赋予他们呼应中国现实的学术活力,也留下了有待精细化的提升空间。
关键词:改革开放 社会学重建 生命历程 话语叙事 文化自觉
作者:周晓虹,南京大学社会学院教授(南京210023)。
中国经验与中国特色经济社会学:标识性概念与关键议题
摘要:纵观中国经济社会学40多年的发展历程,社会学者立足中国经验,坚持调查研究与理论建构相结合,既借鉴吸收西方理论,又拒绝照抄照搬,提出了“另一只看不见的手”“关系社会学”“关系产权”“工人阶级再形成”“三位一体的城镇化”“锦标赛体制”等一系列标识性概念,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推进了中国特色经济社会学的构建,展现了对西方经济社会学的补充、推进或超越。在总结中国经济社会学若干标识性概念和关键议题的基础上,可以发现,国家、家庭和“关系”是中国社会的三种“元制度”。它们对经济行为、经济运行、经济模式和社会其他领域存在广泛影响和深度形塑,是中国社会区别于西方社会的关键变量,是中国式现代化和中国特色社会学的底层逻辑和现实根基。
关键词:中国经验 中国特色经济社会学 标识性概念 关键议题 元制度
作者:杨典,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向静林,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北京100732)
·学术基本理论、基本问题、基本概念再反思·
文学编辑的文学史意义——以中国现当代文学为中心
摘要:在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中,文学编辑长期处于被忽略状态。其实,编辑在文学生成、发展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时代发展对文学编辑提出新要求,推动了编辑思想、编纂体例、编辑业务的演变和创新。文学编辑参与了中国文学现代化的历史进程,文学出版事业某种意义上可理解成文学编辑的精神史与生命史。在不断变化的语境中,“编辑什么”“怎样编辑”“为谁编辑”始终是文学编辑的核心问题。编辑是一门发现的艺术,发现和培养新人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形成了一种优良传统。策划和组稿需要发挥编辑的主体性,具有强化内容创新和价值引领的双重意义。卓越的文学编辑以深厚的人文情怀树立审美标尺,提升审美格调和抵制庸俗趣味。精益求精是编辑的使命,优秀编辑以创新举措开创新局面,以工匠精神打造文学精品,为文学经典化铺平道路,促进作家成长。新时代的文学编辑要立足高远,坚守人民性立场,服务读者,引导读者,推动文学高质量发展,在文学事业中发挥更大作用。
关键词:中国现当代文学 文学编辑 第五要素 使命担当 文学史意义
作者:黄发有,山东大学文学院教授(济南25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