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面锦旗是小区全体业主的心意,一定要收下!”不久前的一天,福建省邵武市通泰街道西门社区景源小区几位居民,代表该小区42户购房者为西门社区党委书记郑丽芳送上锦旗。
原来,十年前,这42户购房者在景源小区购房并居住至今,但因种种原因房产证一直办不下来。今年6月,这42户居民代表找到通泰街道“睦邻友好帮帮团”设在该社区的“首席法律咨询专家服务点”寻求帮助。在“首席”的推动下,一个月左右,就将拖了10余年的纠纷化解,42户家庭顺利拿到了不动产权证。
记者了解到,通泰街道辖区面积广、人口多、管理难度大,居民结构复杂,较易引发邻里矛盾纠纷。对此,该街道通过强化街道综治中心在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中的“主心骨”作用,聚合“N”支社会治理力量,并从中遴选出调解能手,成立“睦邻友好帮帮团”调解专家库,构建起“睦邻友好帮帮团”大调解“1+N”模式。
“首席法律咨询专家作为通泰街道‘N’种社会调解力量之一,入驻到街道‘睦邻友好帮帮团’调解专家库中,在实现基层纠纷多元共调中积极贡献专家智慧。”邵武市委政法委副书记、市法学会副会长黄邵萍告诉记者。
“拿到房产证,心里的石头落了地”
“拿到房产证,心中的石头总算落了地。”今年7月17日9时许,景源小区78岁的居民何丽华老人把自家的房产证带到社区,与工作人员分享自己内心的喜悦。同时,她与杨惠玲等其他几位居民代表一起送上了锦旗,由衷感谢街道和社区的帮助。
记者了解到,景源小区建成于2012年。彼时,由于开发商违约、违章搭建、消防验收不合格等种种原因,导致小区居民10余年来无法办理不动产权证。
“证办不下来,就没办法落户,孩子读书都成问题。”“一辈子就买这么一套房,没有证,心里着急啊!”多年来,居民怨声载道。最后,心急如焚又束手无策的居民走上信访之路。今年6月7日,景源小区居民代表又一次到通泰街道反映情况,希望能够及时协助办理。
因此事属历史遗留问题,又涉及多个部门,需要住建、城管、税务、自然资源和不动产登记中心等多个相关部门多个环节协调,办理难度大。此前,郑丽芳等社区工作人员也多次组织居民代表开会协商,多次往返相关部门沟通,均无结果。
为了尽快解决这起积案,在邵武市委政法委的统筹下,邵武市法学会联合通泰街道,从“睦邻友好帮帮团”调解专家库中选出首席法律咨询专家杨仁江参与协助化解。
杨仁江是一名在当地颇具声望的法律工作者,在律师事务所从事法律实务工作37年,对于解决疑难复杂案件有丰富的经验。他经办的案件纠纷调解成功率高,出具的法律意见权威、专业、公正,得到群众的广泛认可。
杨仁江很快进入角色。在邵武市委政法委、市法学会、通泰街道及相关部门的参与下,他多次组织召开协商协调会,并围绕无售方主体、违建、消防验收不合格等问题,从优先保护购房者权益的角度提出法律意见。最终,在各方协同配合下,成功解决了办理房产证的种种障碍。今年7月中旬,42户购房者顺利地取得了房产证,纠缠在他们心头10多年的结终于解开,喜悦心情难以言表,于是出现了送锦旗的一幕。
“‘睦邻友好帮帮团’就是要把群众的急难愁盼解决好。同时,有首席法律咨询专家的参与,我们解决类似这样的疑难杂症问题心里更有底、信心更足了。”黄邵萍说道。
记者了解到,通泰街道依托网格员、铁城义警等基层治理队伍于2022年成立了“睦邻友好帮帮团”,引入“两代表一委员”、“三官一律”、首席法律咨询专家等N种专业调解力量,目前像杨仁江这样纳入专家库中的专业调解员有270人。这些专业调解力量在通泰街道综治中心统一指挥下,同向发力、优势互补,形成矛盾纠纷联调联动、基层治理共建共治共享的工作格局,促进了大量社会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和萌芽状态。
“首席”成为“1+N”的中坚力量
“邵武很好地将‘首席’融入‘睦邻友好帮帮团’这个基层社会公益组织中,成为‘1+N’中的中坚力量。”邵武市法学会党组书记黄长全说道。
南平市法学会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市法学会专职副会长刘德水告诉记者,2021年10月,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制度在南平市试行初期,邵武市作为试点地区之一率先而为。其间,南平市法学会指导邵武市法学会把“首席”工作延伸到基层“神经末梢”。经过两年多的探索,目前取得了实效,特别是通泰街道把“首席”纳入“睦邻友好帮帮团”调解专家库中,为“睦邻友好帮帮团”成员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开展基层服务工作提供指导和帮助。
在“首席”的参与下,2023年以来,通泰街道“睦邻友好帮帮团”就地化解矛盾纠纷430起。不久前,通泰街道熙春社区“公园一号”小区因消防隐患引发的一起纠纷案就是其中之一。
“公园一号”小区建设多年,消防设施设备老旧,部分网管漏水严重,不能正常使用,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造成业主严重不满,与物业多次发生矛盾冲突,熙春社区多次联系相关部门咨询相关事宜,但未能妥善解决。于是,熙春社区“睦邻友好帮帮团”成员向杨仁江等权威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咨询,听取专业的指导意见,并邀请杨仁江参加小区物业、业委会的调解会。
在调解会上,杨仁江从法律角度对业主及物业公司提出的每个问题给出专业评析,并提出解决办法。历时3个多小时的会谈,物业公司与业委会就所有问题的解决途径达成共识。会后,熙春社区配合物业公司进行居民意见征询,最后在征得小区三分之二居民同意后,启用公共维修基金来修缮消防设备设施,“公园一号”小区消防隐患引发的矛盾最终得到化解。
黄邵萍告诉记者,像杨仁江这样有法律背景的首席法律咨询专家、法学会会员入驻“睦邻友好帮帮团”的,还有本地在职或退休的法官、检察官、警官,他们在街道及各社区担任法律顾问,采取轮流坐班、随叫随驻的方式进驻社区,参与化解家庭矛盾、邻里纠纷,为促进家庭和谐、睦邻友好贡献法治力量。
“首席”参与基层治理,潜能被充分激活
在邵武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市法学会会长程一森看来,邵武市在基层矛盾纠纷化解工作中,长期坚持“远亲不如近邻”理念,将法学会“首席”工作融入“睦邻友好帮帮团”大调解“1+N”模式,不仅激发了矛盾纠纷联调联动的基层治理内生动力,促进了邻里纠纷、家庭矛盾及时化解在基层和萌芽状态,实现了“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街道、矛盾不上交”的目标,还引导群众、相信群众、发动群众和依靠群众,推动基层社会组织服务不断进社区、进楼栋,进家庭,为营造有温度的社区氛围尽心尽责尽力。“‘首席’参与基层治理的积极性和潜能也被充分激活。”他说。
如今,在首席法律咨询专家以及“两代表一委员”“三官一律”等“睦邻友好帮帮团”调解专家库成员的参与下,通泰街道实现了邻里事“邻里议”。即由各小区党支部、业委会牵头成立“邻里议事会”,定期巡查走访,倾听党群心声,掌握民情民意,对涉及居民利益的事宜由小区居民共同参与、共同决策,消除纠纷隐患。
同时,通泰街道还实现了邻里忙“邻里帮”。如,“睦邻友好帮帮团”在开展“邻里有困大家帮”活动中,主动深入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等特殊群体居民家中结对帮扶,实行“2+1”帮扶行动,促进邻里间互帮互助、互相理解,形成睦邻友好、和谐友善的良好社会环境。活动中,有发现家事纠纷的,首席法律咨询专家、社区法律顾问等“睦邻友好帮帮团”专家调解力量第一时间介入并参与定分止争工作。
“经过一年多的实践,邵武市法学会探索出将‘首席’工作融于基层社会组织的一些好经验和做法。现在,他们还依托街道、乡镇综治中心设立了‘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工作站’,依托社区、村居群众服务中心设立‘首席法律咨询专家服务点’,真正把‘首席’工作融入基层治理中,让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享受得到。”刘德水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