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后,中国共产党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时代化,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伟大实践中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作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当代中国、21世纪世界的最新理论成果,习近平经济思想深刻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对经济发展规律的新认识,以更加鲜明的主体性、更加突出的原创性、更加完备的系统性和更加丰富的原理性理论成果,不仅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了科学指南,更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迈向新阶段,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新发展贡献中国智慧。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习近平经济思想
作者张宇,求是杂志社研究员(北京100727)。
摘要:兼顾宏观经济增长与区域平衡发展两大目标,是中国以区域协调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基于宏观总产出视角,通过构造反事实框架,评估中国实施“基于地”和“基于人”的区域政策所产生的经济增长效果,并探讨不同市场环境影响下,两类政策的未来实施效果及其最优组合方式。鉴于“基于人”政策无法解决空间维度的市场失灵,学术界关于区域政策路径之争的本质在于对政府与市场关系的不同认识。为扎实推进共同富裕,中国的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应继续以“基于地”政策为重点,在资源统筹与区域布局等方面充分发挥政府作用,同时辅以“基于人”政策,深化劳动力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着力提升欠发达地区内生增长动力。
关键词: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增长贡献 “基于地” “基于人” 区域政策路径
作者年猛,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副研究员(北京100732);张海鹏,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北京100732);王垚,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研究所副研究员(北京100101)。
摘要:互联网群聚传播中的主体不是现实社会中的具身主体,而是由文本所建构的文本主体。文本主体显现出了与具身主体截然不同的主体性,它们不是具身肉体,而是文本化身。它们不是稳固的责任承载者,而是可裁切复制的“文本人”。当文本主体与原初语境脱离后即被凝固在彼时的一瞬,成为互联网中漂浮的“琥珀”碎片。但文本主体不会真正消失,而是永恒地漂浮在互联网场域中,并时刻等待被从黯淡中重新唤起,与其他文本形成新的互文和无限阐释。在互联网的群体聚集性传播中,文本主体之间以一种全向度的方式随机相互连接,在算法机制介入下重新建立联系,并在多重否定的推进过程中无限增殖。这在促进多元主体交流对话的同时,也造成了文本主体间关系的变动不居,形成了复杂多变的文本间性。
关键词:主体文本化 文本主体 文本间性 具身主体 群聚传播
作者隋岩,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北京100024);杨超,江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讲师(南昌330022)。
摘要:社会学存在着多元化理论的取代式发展与学科整体的理论解释力受限的悖论,中西皆然。建设中国特色社会学必须寻求对这一悖论的化解之道。群学作为中国古典社会学,在悠久的历史中形成了融通主义传统,继承和发扬这一优秀传统,可以在社会学各种“范式”的相处方式上,消除“取代式”,实行“融通式”。学科发展的历史,确证了融通则盛、不融通则衰。中国学术的这一内在逻辑,可称为“社会学融通主义的历史逻辑”,其交叠性更新、传承性发展、会通性转化和共生性崛起等特点对中国特色社会学建设具有启发意义。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机遇下,社会学融通主义契合中国式现代化实践的需要,可以大展其能。
关键词:群学 历史逻辑 融通主义
作者景天魁,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授(北京102488)。
摘要:中国特色社会政策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突破和超越传统的社会政策模式讨论,系统性认识和评价我国的社会政策是中国式现代化研究的关键环节。基于2003年以来社会支出数据和有关文件内容,通过对社会保护型政策、社会投资型政策、积极就业政策、劳动力市场规制四类政策的分析,可以全面动态地回顾过去二十多年我国社会政策的发展。分析表明,以发展谋福祉是我国社会政策的特色理念所在。“发展”是一以贯之的目标,以系统观念作为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基本方法论,应抓住主要矛盾带动全局,采取问题导向和渐进改革的发展策略,在推动高质量发展过程中谋划社会政策的未来。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 社会政策 高质量发展 共同富裕
作者房莉杰,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教授;潘桐,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博士研究生。(北京100872)
摘要: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离不开在机制层面对传统文化社会化过程进行细致考察。基于认知双元过程模型,将个体的认知过程(“思”)细化为反思性认知与直观性认知两类,进而结合个体对传统文化的“表述”(“言”)和“行动”(“行”)面向,尝试从“思与言”和“思与行”的区分角度构建“片言—俱言—遵行—践行”的四分类传统文化社会化分析框架。通过“濡化”和“涵化”两个面向不同对象的传统文化社会化实例,这一分类框架在实践层面上有助于明晰传统文化在“行动者”层次上的多维度社会化表现,并展现了传统文化在海外传播和文明互鉴过程中的多重侧重点和目标。传统文化社会化的分类框架从机制上拓展了既有文化社会学“听言”和“观行”的回溯性研究进路,也有助于切实推进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关键词:传统文化 社会化 认知双元过程 濡化 涵化
作者胡安宁,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教授(上海200433)。
摘要:西方newspaper于19世纪传入中国,中西媒介的互为阐释让中国社会对该事物建构起不同于西方的认知。以命名方式转译为视角,能揭示促成认知差异的中西互释过程。Newspaper先后被译为“京报”“新闻纸”“新报”等,最后与“报”稳定对译。每项译名均调动中国沟通文化相关范畴,折射出媒介分类思维的转变。分类思维集中体现为如何在中国安置newspaper与京报两种新旧媒介的关系,如“新闻纸”区隔出二者,“报”将后者形塑为前者的本土源头。译名变迁的内在理路表明,中国社会对报刊媒介的认知建构是持续的阐释创新过程,它受到中国原有沟通文化的制约并在推动该文化转型的同时阐明自身。此类认知不仅有助于理解中国近代报业的实践特色,更彰显出文化交流的“嵌构式生成”逻辑。
关键词:京报 新闻纸 新报 报 媒介认知
作者操瑞青,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研究员(南京210097)。
摘要:按照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规制了不同时代的生活形式、系统和结构的生成性力量,归根结蒂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物质生产力塑形、构序和生产关系赋型。只不过在马克思恩格斯那里表征为能动性力量的物质生产实践,被列斐伏尔在《元哲学》中人本主义地描绘为比物质生产实践更原初、更本真的人化实践和诗性创制。然而,在现实中这种应该存在的人化实践和诗性创制,却异化成了占有性的物性实践强暴和经济交换权力的存在论剩余。列斐伏尔的这种“元哲学”的理论构序,达及了他人本主义哲学构境的最高点。虽然列斐伏尔的诗性创制观没影于后来他接受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的思想转换之中,但理解列斐伏尔的这一理论构序逻辑,却是真正理解后来他所创立的历史唯物主义构境中空间生产理论的隐秘入口。
关键词:列斐伏尔 《元哲学》 人化实践 诗性创制 存在论剩余
作者张一兵,南京大学教授(南京210023)。
摘要:传统农业社会在土地的制约下,村庄、农田构成村民的生活圈与生产圈,从村庄进入集市从事交易构成社交圈。三个圈层中,社交圈的空间范围不仅成为村民行为边际,而且通过集期相互交错的集市,将参与交易的村庄纳入共同的集市交易空间内,并构成共同客源区。客源区的边界就是村民社会行为的边界,与村民相关的婚姻、基层管理、祭祀等社会交往均在这一范围内。中国乡村依托集期的相互交错,构成的客源区并非一个,每个客源区都具有独立性,彼此之间交往甚少,平行存在于乡村大地上。
关键词:传统乡村 村民社会空间 村民行为边际 集市 集期
作者韩茂莉,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北京100871)。
摘要:钓鱼岛主权争议,事关中日两国;而其战后的“制造”过程,却主要与美国相关。确保美国对琉球等地的独家战略管控,不断修正琉球政策使之与美国的亚洲政策、全球政策协调,诱导日本 “与自由世界大体结盟”,对抗中苏,是战后美国战略的基本点。在对琉球政策的演进过程中,美国内部特别是美国国务院和军方势力,基于不同的战略考量,为琉球的地位、管制和未来进行了激烈的争论和博弈。日本在朝鲜战争爆发、冷战愈演愈烈的背景下,利用所谓的“共产主义威胁”,不断“蚕食”美国对琉球的管控,最终“迫使”美国作出了“放弃”琉球“管辖权(行政权)”的决策。战后海峡两岸对峙,日美两国居间乘隙,将自古以来属于中国的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裹挟在琉球群岛概念中,私相授受,同时美国宣布在中日钓鱼岛主权争议中持“中立”立场。琉球问题的演变说明了海洋因素对中国历史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美国战后对外政策 中日关系 琉球 钓鱼岛
作者张生,南京大学中华民国史研究中心教授(南京210023);殷昭鲁,鲁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烟台264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