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法律评论》
2024年学术研讨会法学视野中的“公共利益”
一、主题介绍
《北大法律评论》在过往年会中表达了对于法学基础理论、法学交叉研究、数字治理、学人与社会等议题的关切。今年,我们将聚焦“公共利益”这一研究主题。
现代法律的重要任务之一是保护公共利益,然而公共利益这一概念却有着一张普罗透斯似的脸,变幻无常。公共利益的含义因时而变、因地而变,准确界定其含义,是各部门法都需要面对的现实难题。为准确定义并保护公共利益,一方面需要逆流而上,考察公共利益作为法学概念的演变历史;另一方面则需要跟随时代,结合技术与科技的进步、法律制度的变迁,来界定此时此刻的公共利益。近年来,随着新兴技术的飞速发展,对新技术的规制思路出现了以更多指向个体权利的原则为准和以更多指向公共利益的政策为准两种路径;公共利益作为宪法基本权利限制的实质理由,在理论和实务上也饱受争议;本轮延迟退休改革涉及社会保障、劳动就业以及代际公平等诸多法律问题,与公共利益的考量密不可分;在当前经济形式下,化解系统性风险、保障公共利益,也成为学界关注和热议的焦点。
而在各部门法中,对公共利益的考量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实体法领域,公共利益已经逐渐成为不可或缺的关键法律概念。公共利益作为不确定法律概念在行政法中普遍存在,是行政机关作出决定的重要考虑因素,但行政机关对公共利益的判断如果不受限制,公民的权利容易受到行政行为的过度滋扰;合同无效制度究竟在何种意义上促进了公共利益的实现,也值得进一步研究;刑法作为社会治理中的最后手段,应当参与到保护公共利益的进程中,但也应当受到一定的限制;数字化时代,技术的发展与知识产权保护的强化,也呼吁着对公共利益和公有领域的重新审视与思考,以适应新的社会需求与挑战,实现创新与共享的再平衡。
在诉讼程序的理论研究与实践运作中,也随处可见公共利益的身影。在民事诉讼程序中,公共利益影响着当事人的诉权与法院的审判权之间的配置关系,同时也影响着对审判权运作进行监督的内容和程度,公共利益与自由主义为基底的当事人主义之间可能产生张力,法院也可能根据公共利益干预当事人自治权的起点和边界;在刑事诉讼程序中,公安机关、检察机关与法院是否应当在诉讼进程中考虑公共利益,也应当予以反思,尤其是在大量的轻罪案件诉讼程序中,附条件不起诉、缓刑乃至前科封存等制度的创设与适用,也离不开对公共利益的衡量。
基于此,我们拟以“法学视野中的‘公共利益’”为主题举办学术研讨会,参会稿件或专题投稿包括但不限于如下主题:
1.公共利益概念的演变史
2.新技术规制中的“政策”与“原则”
3.基本权利限制与公共利益的关系
4.退休年龄制度变迁中的公共利益
5.市场风险处置中的公共利益
6.公共利益在实体法中的运用
(1)公共利益作为不确定法律概念在行政法领域的适用
(2)公共利益对合同效力的影响
(3)公共利益的刑法保护及其界限
(4)知识产权制度中的公共利益与公有领域
7.公共利益在诉讼程序中的定位与适用
二、会议形式与安排
本次会议的各主题将以“主报告-评议”的方式进行,各主题将选出1-2位发言人作主报告, 2-3位评议人在提前阅读报告的基础上撰写书面评议意见,并现场对报告作出评议、展开讨论。我们将从报告论文及其评议文章中择优录用,刊载于《北大法律评论》第二十五卷。
有意参会者请于2024年11月13日(周三)中午12:00前提交论文,短期内无法提交完整论文的专家学者可在联系编辑部同意后,先行提交较为详细的发言提纲。研讨会预计于11月下旬或12月初于北京举行。论文提交及会议联系方式为:发送邮件至pkulawrev@gmail.com。投稿时请修改邮件标题和附件文件名为“会议投稿-主题序号-姓名-文章标题-联系电话”。
《北大法律评论》编委会
2024年10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