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的制度意蕴
发布日期:2020-04-17 来源:重庆日报 作者:唐青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保证。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衡量一个社会制度是否科学、是否先进,主要看是否符合国情、是否有效管用、是否得到人民拥护。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们党领导人民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充分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生动体现了我们党始终践行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深刻诠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符合我国国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从中国具体国情出发,经过长期持续探索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科学制度体系。一方面,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植根中国大地、具有深厚中华文化根基,源自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实践,立足于中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创造性地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没有脱离中国发展的具体实际,没有教条式地简单套用经典作家的理论构想,没有盲目地照抄照搬其他国家的制度模式,而是充分体现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与中国具体实际的结合。另一方面,坚持与时俱进自我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强大的自我完善能力,在开创、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总是能够根据时代条件的新变化,回应时代发展的新要求,广泛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一切优秀的制度文明成果,不断地对自身加以丰富和完善。比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等都是在有效结合中国国情、时代需求和世界经验的基础上而逐步发展起来的。我们坚信在全面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必将会得到进一步的完善和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有效管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在长期实践探索中形成的制度体系,是一套行得通、真管用、有效率的制度体系。一是制度体系行得通。“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了才知道。”近代以来,我们套用过西方资本主义模式,照搬过苏联的社会主义模式,但事实证明那些都是行不通的。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社会主义遭受重大挫折,但是社会主义中国不仅经受住了一系列的冲击,而且走向了富强之路,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我们党带领人民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二是制度体系真管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有效的、管用的。改革开放的中国速度、脱贫攻坚的中国奇迹等一系列令世界震撼的中国成就,无一不彰显“中国之制”的显著优势。特别是从今年年初暴发的疫情来看,在党中央的统一领导下,集中力量办大事,迅速取得这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阶段性胜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再一次得到充分验证。三是制度体系有效率。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执行的要义在于效率和效益。近几年我国每年脱贫人口达到1000万以上,在这次抗击疫情斗争中高质量迅速建成的雷神山、火神山等医院,这些都是中国的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的生动展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越来越注重整体性、系统性和协同性,突出各个领域之间相互衔接、联动发展,从而提高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整体效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深得人民拥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不断提升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一是始终坚持人民立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始终把人民放在最高位置,始终把紧紧依靠人民作为推动发展的根本动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仅坚持人民主体性,而且把人民立场体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方面的制度中,充分保障人民群众各方面的权利,切实维护和发展人民群众的利益,从而获得了人民的认可和支持。二是始终坚持人民评判标准。要始终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各级党委政府在做决策特别是涉及群众利益的决策时,坚持让群众参与,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建议,工作过程接受群众监督,工作成效让群众评判,增加群众的话语权、监督权、评判权,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发展好、实现好、维护好。三是始终坚持造福人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人民群众不但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者,更是发展的受益者。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综合国力与人民生活水平持续提高。2019年,我国GDP总量接近100万亿元人民币,占世界的比重预计将超过16%;中等收入群体超过4亿,贫困发生率更是降至0.6%,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事实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增进人民群众福祉中获得源源不断的支持力量,在人民的拥护中得以巩固和发展。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向前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必将继续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

  (作者系重庆社会科学院党组书记、院长)

责任编辑:徐子凡
本站系非盈利性学术网站,所有文章均为学术研究用途,如有任何权利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