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优势
发布日期:2020-04-20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作者:郭冬梅

核心提示

  ●在五千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

  ●依靠人民创造文化、为了人民繁荣文化、通过人民展示文化、保障人民共享文化

  ●适应新形势,我们必须在注重原则性、系统性、创造性、预见性中大力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实现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优势互补,努力占领新闻传播的制高点,牢牢掌握新闻舆论工作的主动权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坚持和完善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制度,巩固全体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坚持和完善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制度,需要整体谋划、顶层设计,把形成文化合力作为着力点。形成文化合力,要以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全面提升为基础,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优势,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与人类文明进步大逻辑相结合,改革文化发展的体制机制,不断建设和提升文化的感召力、引领力、支撑力、凝聚力、辐射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进一步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优势。

  关键词1——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在五千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新中国成立后,着力培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成为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特色、优势、创新的重要方面,极大地增强了国人的文化自信。

  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是关键。党始终把文化改革发展摆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并结合时代要求、围绕党的中心任务提出文化纲领、文化发展目标、文化政策,把握文化发展的正确方向,对出现的不足及时校准偏差,建立健全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加强文化治理,发挥了政治领导、思想引领、制度安排、社会动员、道德示范等重要作用,这是社会主义文化不断开拓创新的根本保障。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保持社会主义文化先进性的根本保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的成果及其文化形态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主体内容和最大增量,也是社会主义文化的主体内容和最大增量。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对于保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意义重大。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社会主义文化的价值追求,“为了谁、依靠谁”是社会主义文化改革发展的根本问题。人民的需要是文艺存在的根本价值所在,坚持面向基层、面向群众,鼓励创作生产受群众欢迎的文化产品,让文化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创新文化发展理念,不断满足人民多层次、多样化、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文化发展依靠人民,充分尊重人民的首创精神,充分发挥人民的主体作用,才能使全社会的文化创造活力竞相迸发。社会主义文化以人民为中心,就是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满足人民群众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是价值理念,核心价值是一个国家的品格,也是一个国家文明和文化的精神标识,构建符合时代要求的共同理想、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始终是新中国文化现代化的核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

  正确处理古今中外文化关系,推动中华文化推陈出新、守正创新。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在继承中转化、在借鉴中超越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路径。“不忘本来”即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传统,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吸收外来”即放眼世界,吸收借鉴国外优秀文明成果。“面向未来”即传承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同时准确判断世界文明发展趋势,善于融通古今中外各种资源,不断推进中华文化创新创造。

  关键词2——保障大众文化权益

  保障大众文化权益、发展被人民所接受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实质是“为什么人,如何为”,核心是文化资源和成果共享,目的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一句话,依靠人民创造文化、为了人民繁荣文化、通过人民展示文化、保障人民共享文化。

  一是构建和完善人民群众共享公共文化的体制机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改革开放以来文化建设理论的重要创新,深刻反映了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变迁历程,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逐步形成、完善的历程。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已将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纳入全面深化改革的全局。

  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在于“补短板提效能”,推动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近年来,我国在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升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能力方面,进展快、提升大。但与此同时,还应该看到,与当前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相比,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仍然有待提高,特别是体系不完善、发展不均衡、效能不高的问题比较突出。公共文化服务以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为主要目标,重在保基本、兜底线、促公平。要抓紧把短板补上,进一步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建设,进一步夯实公共文化基础。

  提高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质量和效率。与过去相比,现阶段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有了很大变化,更加追求个性化、特色化和多样化。在此背景下,提升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能力,要更好地吸引社会各方力量参与,形成政府、市场和社会共同参与的格局。在互联网与生活无缝衔接的当下,公共文化服务也要顺应互联网发展大势,不断创新公共文化服务形式,提升原有服务体验效果,开创新的服务内容,以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变化的需求。

  二是构建和完善深入群众、依靠群众的文化生产和文化创造体制机制。文化产品具有意识形态属性和商品属性,文化产业具有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必须兼顾两种属性和两个效益,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唱响主旋律、弘扬正能量的价值导向,否则就会背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正确方向。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我国整体经济实力迅速增强、国际影响力明显扩大,我国文化产业迎来了加快发展的黄金期,其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上升,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动能和新引擎,在促进国民经济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满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巩固和坚定文化自信、增强中华文化影响力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也要看到,我国文化产业仍然处于起步阶段。目前需要进一步促进文化产业生产结构与市场需求结构相适应,扭转低端供给过剩与中高端供给不足的局面,提升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体现中华文化精神、反映中国人审美追求的精品力作的数量,从而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激发群众的文化消费。

  三是构建和完善“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文化效能转换体制机制。当前,要用好文化制度的存量资源,推动存量改革。要充分利用既有文化制度优势,将“沉淀的”“文本的”制度规范用好,通过具体的文化体制机制和程序设计,使“建起来”的文化制度在实践中“转起来”,实现文化效能的转换。比如,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们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党的科学理论,保持政治稳定,确保国家始终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前进。对于我国文化制度和文化治理体系具有的多方面的显著优势,要不断巩固和发展好。改革开放40多年,与我们在市场经济领域取得的显著成效相比,文化建设领域制度建设相对滞后,迫切需要在文化治理领域补齐制度短板,做好顶层设计,将制度优势转变为治理效能。

  关键词3——加快构建舆论引导新格局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系统深刻地阐述了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重要地位、职责使命、根本要求和实施路径等一系列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为我们做好新时期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随着形势发展,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必须创新理念、内容、体裁、形式、方法、手段、业态、体制、机制,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要适应分众化、差异化传播趋势,加快构建舆论引导新格局;要推动融合发展,主动借助新媒体传播优势。

  当前,随着新技术的开发应用,传媒生态和传播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新媒体方兴未艾、后来居上,成为不可忽视的重要新闻舆论阵地。适应这种新形势,我们必须在注重原则性、系统性、创造性、预见性中大力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实现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优势互补,努力占领新闻传播的制高点,牢牢掌握新闻舆论工作的主动权。构建舆论引导新格局要做到“四个注重”,即注重原则性,始终坚持党对新闻舆论工作的领导;注重系统性,在内容与平台两个方面同时发力;注重创造性,以创新精神解决发展中的问题;注重预见性,在把握趋势中更好应对挑战。

  (作者单位:内蒙古党校哲学教研部、内蒙古自治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责任编辑:徐子凡
本站系非盈利性学术网站,所有文章均为学术研究用途,如有任何权利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