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的新篇章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的体会
发布日期:2020-10-01 来源:中国艺术报

    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深受鼓舞,收获颇多。我认为,《讲话》是催促社会主义文化前进的动员令,是指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指南针,《讲话》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使我们再一次认识到文化工作的意义及其极端重要性。

  世界正经历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家“十四五”规划编制已提上日程。“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我国将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历史和现实都无数次告诉我们: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文化事业的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做出一系列战略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发表重要讲话、提出具体要求。这充分说明了文化工作对于国家强盛发达和民族复兴的重要价值。

  研读《讲话》,体会最深且最感兴趣的是,我发现《讲话》进一步发展了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进一步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文化学说。我认为,这种丰富和发展,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其一,是“把文化建设摆在更加突出位置”的理论定位。“把文化建设摆在更加突出位置”,这样的表述不仅是对文化建设地位的强调,也是一种深刻的理论性思考。因为要把文化建设摆在何种位置,不仅需要有事实的跟进和依凭,而且需要有学理的阐释和支撑。也就是说,摆不摆到“更加突出位置”,是个实践的问题;阐明为什么要摆到“更加突出位置”,则是个理论问题。重视文化建设已成共识,但重视到什么程度,能否真正使之处于“更加突出位置”,却并不是谁都清楚、谁都能做到的事情。《讲话》的论述,对此做出清晰的说明。《讲话》中强调:“没有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可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光有经济跃升、政治变革、军事强大是不行的,是不完整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命运,同文化的繁荣发展紧密相连、系于一身。尤其是当我们实现了小康、实现了整体脱贫这些目标,开始进入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之际,文化建设的比重会愈发加大,文化教育的作用会愈发凸显,文化的精神威力会愈发迸发。这个时候,“把文化建设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就具有了战略意义。世界上没有一个发达的现代化国家,其文化不是同样也发达的;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的现代化进程,不是跟文化的现代化同步的。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要实现的是社会主义现代化,这就更需要有发展繁荣的文化相伴随、相依托,这就更需要有先进的优秀的文化来凝神聚力。这是历史的昭示,也是规律之使然。 《讲话》提出要“把文化建设提升到一个新的历史高度”,这是高瞻远瞩、有透彻的历史眼光的。

  其二,更加精辟地论述了文化的作用与功能。《讲话》指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文化是重要内容;推动高质量发展,文化是重要支点;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文化是重要因素;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风险挑战,文化是重要力量源泉。”这里有“四个重要”,即“重要内容”“重要支点”“重要因素”“重要力量源泉”。通过这“四个重要”的论述,《讲话》把文化的重要性同方方面面建立了联系。第一个“重要”,是把文化纳入了“‘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序列,使之成为它的“重要内容”;第二个“重要”,揭示了无论生产、生活还是社会要推动高质量发展,文化是其“支点”;第三个“重要”,是把文化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密切关联起来,因为文化本身就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求不可或缺的内容;第四个“重要”,则把文化视为人们乘风破浪、不畏艰险、蔑视挑战的精神动力“源泉”。在这次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过程中,中华优秀文化所起的作用,就是最好的明证。这“四个重要”的概括,既是一种经验的总结,也是一种理论的升华;既是一个实事求是的发现,也是一个深刻的理论创造。这“四个重要”的概括,在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基础上,首次把文化的功能和作用阐述得如此全面、透彻,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话语体系。

  第三,有力深化了“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分析水准。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关系是个老问题,但《讲话》的论述却讲出了既符合国情又富有时代气息的新意。《讲话》指出:“发展文化事业是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保障人民文化权益的基本途径。”“基本途径”概念的提出,无疑指明了文化事业是文化建设主航道的道理,讲出了发展文化事业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原因。发展文化事业,势必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大课题。因此,《讲话》强调要着力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让人民享有更加充实、更加丰富、更高质量的精神文化生活;强调要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体建设,优化城乡文化资源配置,完善农村文化基础设施网络,增加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总量供给,缩小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差距。所有这一切,都是从认识到发展文化事业对人民的重要性出发的。正因如此, 《讲话》才会得出“衡量文化产业发展质量和水平,最重要的不是看经济效益,而是看能不能提供更多既能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又能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文化产品”的结论。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的产物,搞好文化产业要“把握文化产业发展特点规律和资源要素条件”,要防止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过度干预文化产业的方方面面;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文化产业规划和政策,不断扩大优质文化产品供给”“要顺应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发展趋势,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业态,改造提升传统文化业态,提高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这样的分析发人深省,无疑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给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增添了新的营养和成分。

  第四,提升了抓好落实文化工作的紧迫感。文化是“虚”的,但文化工作是“实”的;文化是一种“软实力”,但落实文化工作却需要“硬措施”;文化工作是发展精神生产力的活动,须“久久为功、持之以恒”,但文化工作也同其他工作一样,“抓而不紧,等于不抓”。因之,要想让文化工作发挥巨大正能量,就须有过硬过细的举措,就须有“抓铁留痕”的劲头。否则,文化工作只是停留在嘴上、口头上,不能把观念转化为实践,不能入脑入心,不能落地生根,不能结出果实,那么,这种文化工作是空的。为此,《讲话》特别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抓好落实工作”,“要把文化建设放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切实抓紧抓好”。这里“抓紧抓好”“抓好落实”的措辞,使落实文化工作的紧迫性跃然纸上。这种紧迫性,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由文化工作升级换代的规定性带来的。客观地讲,我国“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或“经济搭台、文化唱戏”的阶段,已经过去了。文化同社会和生产的关系,已发生根本性变化。文化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大。文化已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关键与核心的要素。这时,文化工作的落实就不能完全靠以前的老办法,须得有一套新的措施和方案。而且,这些措施和方案,只有抓紧实施和具体落实,才能有所奏效。那么,如何抓紧抓好“落实”工作呢?我认为《讲话》给出了明确的解答:要坚定文化自信,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要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要紧紧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要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加强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等等。这些都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载体,换一种说法,这些都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实际内容。因之,切实抓紧抓好落实工作,成为广大文化工作者肩上的光荣职责。

  文化属于历史的范畴。人类的历史,就是拓展文化的历史、走向文明的历史。知晓了人类文化,也就把握了人类自身发展的奥秘。文化是人类掌握世界的一种方式,文化的每一个进步,都是迈向自由的一步。我们党历来把文化看作是一种深深熔铸在民族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中的积极力量。如今,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征途上,一定要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把握其话语体系的精髓,努力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不断地推向前进。

  (作者系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责任编辑:徐子凡
本站系非盈利性学术网站,所有文章均为学术研究用途,如有任何权利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