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网讯 为学习和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一周年,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和教育部党组关于《“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创优行动”工作方案》,交流经验做法,加强理论研讨,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水平,2020年9月26日,在四川省教育厅指导下,由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联合主办,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承办的第二届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研讨会暨首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多校联动集体备课会在四川大学举行。来自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西北工业大学、江西师范大学、海南师范大学等50多所高校,以及《红旗文稿》《光明日报》《思想理论教育导刊》等多家媒体的百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四川大学副校长许唯临教授致辞,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李栓久教授主持了会议开幕式。在会议主会场,与会学者围绕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3.18”讲话精神,开展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教学与研究,实现新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进一步推进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展开了深入探讨。
一、抓住重点、理清思路、设好专题,合力打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金课
首先,关于讲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要正确处理的几大关系,中国人民大学秦宣教授指出,本门课要通过教育教学努力把理论背后的思想性、思想之中的战略性及战略蕴含的智慧性尽可能呈现出来,让学生准确理解、深刻把握总书记思想的内容、意义、品格、方法。要注意聚焦这一思想的理论主题和研究对象,产生的必然和社会历史条件,这一思想的创新性、主要内容和理论贡献,实践性和现实指导意义,开放性,国际性、普遍性和共性。要贯彻好总书记3·18讲话精神,在教学安排上,处理好本门课与中学、本科、研究生阶段几门思政课的关系;在教学内容上,处理好习总书记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体系内部“八个明确”与“十四个坚持”、总体布局与战略布局,基本理论、基本路线与本方略、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中国意义和世界意义等的关系;在教学方式上,处理好内容与形式、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政治话语学术话语、学教材与读原著、科研与教学的关系。
其次,关于做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教学与研究要注意的几个问题,北京大学陈培永研究员指出,应从学理上和教学上凝练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定义,彰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历史方位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内涵。要抓住核心关键词来厘清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进而实现共产主义崇高理想,需要坚持马克思主义,需要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改革、发展、治理,需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依靠中国共产党,需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从而更好地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并与其它相关学说进行对话。要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关系,深刻把握其对马克思的原创性贡献和开辟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要明确这门课的教学目标和研究的目标,坚持问题导向,带领学生感悟新时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理论,品鉴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治国理政的智慧。
最后,关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的教学专题设置,南京师范大学王刚教授指出,教学专题设置应依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避免与本科生、研究生相关课程重复,结合本科生思想和认知水平,围绕一个主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三条主线——“八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三为三谋”、“两个大局”,一个时代课题——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九个方面的核心内容——历史方位理论、根本方向理论、根本立场理论、战略布局与总体布局理论、一国两制理论、总体国家安全观理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论、党的建设理论、思想方法与工作方法理论,在厘清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逻辑架构的基础上进行,具体的教学专题设置参照教职委印发的教学大纲,建议以十二个专题为宜。
二、多层次、多维度、多领域,全面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
首先,关于本硕博思政课协同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武汉大学李楠教授指出,坚持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是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优良传统和基本经验,是党的指导思想与时俱进的必然要求。目前本硕博思政课协同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现代教学理念贯彻不彻底,教材完善意识不强,内容交叉重复问题较严重,教学方法单一,衔接意识欠缺等。本硕博思政课协同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还需贯彻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统一的新理念,构建本硕博衔接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体系和教学内容体系,创新符合本硕博不同阶段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法,形成形式多样层次递进的社会实践教学体系。
其次,关于大中小学一体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研共同体建设,西南大学吴艳东教授介绍了探索经验。西南大学在全覆盖、步步高、立体化的总体原则的指导下,在本科生中全面开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在硕博士研究生思政课程中全面融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思想政治教育、马克思主义理论两个本科专业学生培养方案中加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必修课,同时在学生骨干中开设全校通识课程。西南大学还努力构建大中小学校课程教研共同体,开展了大学、中学“手拉手”同课异构集体备课,大学教师深入中学一线听课学习,大中小学教师共同进行课程教学研究等活动,从而更好地形成大学、中学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教学中的层次性。
再次,关于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3.18”讲话精神,浙江大学李小东教授介绍了本校的经验和举措。浙江大学围绕习总书记讲话精神和中央有关文件,结合浙江的革命历史和发展实际,出台了深化新时代思政课改革创新工作方案,采取了全面开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策划《八八战略》、《建设先进的政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等“新思想在浙江的萌发与实践”系列教材,单独成立思政课教师职称高级评审委员会,制定思政课教师高级职称分类评聘标准,设立思政课教师专项岗位津贴,推进思政人员与思政课教师相互融合的思政课教师队伍一体化建设,持续推进大报告、专题讲授、现场教学、研究式学习相结合的“四位一体”整体性教学改革等十一条举措。
最后,关于深入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四川大学李建华副教授介绍了本校的思考和举措。四川大学牢牢把握理论体系向教材体系、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教学体系向价值体系“三个转化”,和全课程、全过程“两个维度”,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进行了整体思考。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开设新课程,打造“三进”金课;系统“进教材”,使教学内容新起来;以课堂为中心,开展“三进”专题教学。在专业课中,推进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同频共振,推动知识体系向价值体系转变。在实践活动中,开展主题实践活动,组织特色学生活动,打造红色校园文化,促进显性灌输与隐性渗透相结合。在“三进”推进机制建构上,对顶层设计机制、教材建设机制、课堂教学机制、实践活动机制、团队建设机制、成果推广机制、协同创新机制进行了系统研究。
三、充实内容、拓展形式、提升效果,积极推动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
首先,关于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西北工业大学贺苗教授介绍了本校情况。西北工业大学对思政课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调研和整理,提出了一系列解决教学问题的方法,包括以增强思想性理论性为目标,加强思政课内容建设;以增强亲和力,针对性为目标,创新思政课教学模式,提升团队教学能力;以价值塑造增强认同为目标,打通施政学习入脑入心的最后一公里等。注重教改成果的推广应用,在夯实课程建设成果基础上带动各门思政课以“一流课程”为目标改革创新;以建设全省思政课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平台向国家级平台跃迁为契机,凝聚提升教师团队教学教研能力;抓住机遇凸显在线教学优势转变刻板印象,增强思政课立德树人价值塑造功能。
其次,关于建立健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教学体系,海南师范大学胡长清教授指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八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在实际教学中,除讲解其基本内涵、具体内容外,还需从中凝练出新思想的精神实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个伟大”中的“伟大斗争”有着深刻的内涵和理论渊源,承载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与实践的历史,包含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由概念提出,到道路理论制度确立,再到四个自信,最终走向完善的系统逻辑,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整体内容体系的建构和完善提供了指引。
再次,关于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创新发展,空军军医大学的高琦教授介绍了本校以模拟联合国活动引入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经验。模拟联合国在课程实践教学中的运用,以问题为牵引,以情境式教学为特色,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深化对理论的认识和对实践的指导,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使命担当。活动过程包括确定议题、分组准备、召开模联会议、形成决议草案几个阶段,教师的角色转变为活动的策划者和过程中的引领者,促使学生在活动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达到理论联系实际的目的。
最后,关于新时代医学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山西医科大学的董海涛教授介绍了本校经验。国家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发展和医学人才培养目标的特殊要求,是医学院校开展思政课的客观条件,同时医疗卫生行业里面大量的优秀思政资源,为开展医学院校思政课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和平台。山西医科大学提出德医相融的思政课改革理念,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将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与医学人才的培养目标有机融合,采取开展资源建设、做好理论的延伸、做活实践拓展、建设系列课程的改革路径,通过处理好思政课程与课程视频、思政课程与通识教育、思政课程与医学人文、思政实践与临床实训几大关系,不断提升医学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
本次会议主会场与会学者探讨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的理论要点,分享了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工作的思路,介绍了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经验,为进一步开展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和研究提供了有益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