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是命运共同体
发布日期:2020-10-22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万建武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强调,引导各族群众看到民族的走向和未来,深刻认识到中华民族是命运共同体,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在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强调,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不断巩固各民族大团结。各族干部群众要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植根心灵深处。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千百年来,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历经磨难而生生不息、薪火相传,始终保持旺盛生命力,与深厚持久的爱国主义传统密不可分。爱国主义精神已经深深植根于各族群众心中,是中华民族团结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纽带,维系着中华大地各民族的团结统一。各族人民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珍惜民族团结,维护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政治局面,不断增强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筑牢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铜墙铁壁。

  从一定意义上说,一部中国史就是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我国辽阔的疆域是各民族共同开拓的,悠久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书写的,灿烂的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伟大的精神是各民族共同培育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把民族团结进步作为基础性事业抓紧抓好。坚持党对民族工作的全面领导,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深入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加强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学习以及民族团结教育,汇聚各民族团结奋斗的磅礴力量,让各族人民共创美好未来、共享中华民族新的光荣和梦想。

  新中国成立以来,56个民族手足相亲、守望相助,推动少数民族的面貌、民族地区的面貌、民族关系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都发生历史性巨变。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来之不易。我们要深刻理解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道理。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实现全面小康和现代化,一个民族都不能少。各民族要高举中华民族大团结的旗帜,把自己的命运同中华民族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手挽手、肩并肩,同心同德、同心同向,使各民族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光荣传统代代相传。

  文化认同是最深层的认同。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在分布上交错杂居、文化上兼收并蓄、经济上相互依存、情感上相互亲近,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多元一体格局。各族文化交相辉映、中华文化历久弥新,让我们的文化自信具有更加坚实的根基。各民族要肩负起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共有精神家园的责任,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文化上相互尊重、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借鉴,推动各民族文化的传承保护和创新交融,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荣誉感。

  船的力量在帆上,人的力量在心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迎来了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各族人民要坚持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拥抱在一起,形成包容性更强、凝聚力更大的命运共同体,确保中国发展的巨轮行稳致远。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研究所副所长)

责任编辑:徐子凡
本站系非盈利性学术网站,所有文章均为学术研究用途,如有任何权利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