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无私奉献和真抓实干精神助力脱贫攻坚
发布日期:2020-11-12 来源:光明日报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贫困人口脱贫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和标志性指标,在全国范围全面打响了脱贫攻坚战。脱贫攻坚力度之大、规模之广、影响之深,前所未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贫困地区要激发走出贫困的志向和内生动力,以更加振奋的精神状态、更加扎实的工作作风,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凝聚起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强大力量。

  确保高质量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需要打造一支懂扶贫、会帮扶、作风硬的扶贫干部队伍。上海嘉定区第11批援滇干部王良华在挂职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牟定县副县长时“用心用情用力,一心为了当地群众”,与当地人一起采摘石榴,亲自上阵直播带货,入户了解村民情况,选送当地干部到上海培训或挂职,送贫困学生到上海职业学院深造,邀请长三角教授送教上门……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身先士卒、乐于奉献的精神。

  充分发挥、挖掘、找准各地的区位尤其是产业特色及优势,真正做到因地制宜,精准施策,为最终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激发强劲活力。嘉定区在帮扶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牟定县云龙村时,扶贫干部充分利用当地荒凉山坡的自然条件,首先修筑机耕路,修建蓄水池,架设提水设施,招商引进外省种植大户,在800亩荒山上种下耐干旱的软籽石榴,仅仅两年不到,“牟定软籽石榴”已经名声在外,云龙村民在自己的家门口实现了增收和就业,为当地百姓带来了福音。“上海帮忙配水源、荒山变成石榴园”,这一因地制宜、精准扶贫取得成效的典型案例,说明发展特色产业是实现脱贫致富的根本之策。

  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真抓实干,充分发挥科技的支撑作用。贫困地区生产技术落后,技术人才缺乏,要实现精准脱贫目标,必须提高贫困地区群众的科技文化素质。嘉定区在帮扶云南楚雄时,扶贫干部注重发挥科技在人才培训、产业转移等方面的作用,培养具有自我发展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的劳动者,引进科技型产业,变“输血”为“造血”,激发内生动力,通过科技助力将扶贫工作落到实处。

  无私奉献、真抓实干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美德,也是中国共产党人干事创业必须具备的精神。如今脱贫攻坚已经进入最后阶段,在这种关键时刻,更需要在扶贫攻坚战场第一线的扶贫干部勇于承担重任,吃苦耐劳、真抓实干,不计回报、无私奉献。嘉定对口扶贫干部应继续充分发扬无私奉献和真抓实干的精神,坚持精准扶贫方略,切实履行对口帮扶责任,为楚雄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强大力量。(作者:高福进,系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责任编辑:徐子凡
本站系非盈利性学术网站,所有文章均为学术研究用途,如有任何权利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