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正处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期。在这个伟大时代背景中和关键时间节点上,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胜利召开,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第一次明确提出“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这是新时代教育发展的新主题、新方向、新目标、新任务。
根据新发展理念以及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基本精神,“高质量教育体系”指向能够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更高质量、更加公平、更加满足多样需求、更可持续发展、更为安全可靠的教育体系,是体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的教育体系。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为新时代教育改革发展描绘了蓝图,为迈向教育发展新征程指明了方向,对于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具有重大意义。
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是迈向新征程的必然要求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我国将进入新发展阶段,也将面临新的机遇和新的挑战。
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向好发展具有多方面优势和条件,但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等问题仍然存在,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集中体现在发展质量上。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着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
同时,我国发展的外部环境日趋复杂。防范化解各类风险隐患,积极应对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冲击挑战,关键在于办好自己的事,提高发展质量,提高国际竞争力,增强国家综合实力和抵御风险能力,有效维护国家安全,实现经济行稳致远、社会安定和谐。中国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之后,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各领域都要体现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教育也必须适应新变化、新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2018年视察湖北时强调,高质量发展就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是经济发展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建议》就“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的重点任务作出工作部署,明确了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的思路和重点工作。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就要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切实转变发展方式,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使发展成果更好惠及全体人民,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高质量发展中包含了“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内容,全会提出的“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可以为之提供知识支撑和人才支撑。
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是建成教育强国的客观需要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十三五”时期,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教育工作,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开启了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历史新征程。
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是“十四五”时期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时代主题与根本要求,优先发展教育是总的指导思想,加快教育现代化是主要目标,深化教育改革是核心动力,建设教育强国是历史使命。
要主动适应新时代教育发展从大到强的新趋势、新特点和新需求,建立新的发展观。因此,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加快教育现代化,从“有学上”到“上好学”,从“学有所教”到“学有优教”,从教育大国到教育强国,成为教育发展的战略主题。
即将开启的“十四五”时期,是我国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向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迈进的关键时期。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国民素质现代化,基础在教育。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建议》提出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其中包括建成文化强国、教育强国、人才强国、体育强国、健康中国,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国家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等,这些都与教育改革发展创新密切相关,以教育发展为基础和前提。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既是建成教育强国的重要内容,又是其重要保障。
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是推进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任务
《建议》在“改善人民生活品质,提高社会建设水平”部分,以“高质量教育体系”为主题,对其所涵盖的方面作了论述。结合新发展观,从其涵盖的基本内容看,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大致包括三个层面的内容:
首先,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要明确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这就是新发展观,要把新发展观贯穿于教育发展的各个方面和全过程,让创新成为教育发展的第一动力;绿色成为教育发展的普遍形态;不同层次、不同类别教育之间协调发展;开放始终是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教育发展的根本目的。
其次,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还要明确其工作方针、工作机制、工作宗旨。这就是《建议》里指出的,“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提升教师教书育人能力素质,增强学生文明素养、社会责任意识、实践本领,重视青少年身体素质和心理健康教育”。
再其次,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还要明确其工作方面、工作任务、工作措施。在具体工作上,需要从以下几个重要方面着手,以推进教育现代化:
建设高质量基础教育体系。按照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要求,“坚持教育公益性原则,深化教育改革,促进教育公平,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完善普惠性学前教育和特殊教育、专门教育保障机制,鼓励高中阶段学校多样化发展”。在具体工作上,一是要大力推进教育公平,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继续支持新增教育资源重点向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倾斜,推进城乡教育、不同区域教育和学校之间的协调发展。二是要完善普惠性学前教育和特殊教育、专门教育保障机制,鼓励高中阶段学校多样化发展。注重发展学生核心素养,鼓励学生创新,形成良好的创新氛围。探索有利于个性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三是要坚持立德树人,全面加强学校的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础,以先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指导,让优秀中华文化不断得以传承创新和绵延发展。四是要提高民族地区教育质量和水平,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力度。五是要支持和规范民办教育发展,规范校外培训机构。
建设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按照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要求,“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分类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加快培养理工农医类专业紧缺人才”。一是要积极构建高等教育分类体系,以人才培养定位为基础,推进研究型、应用型和职业技能型三大类型高等教育共同发展。研究型高等学校主要以培养学术研究的创新型人才为主,开展理论研究与创新,学位授予层次覆盖学士、硕士和博士,且研究生培养占较大比重。应用型高等学校主要从事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本科以上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并从事社会发展与科技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职业技能型高等学校主要从事生产管理服务一线的专科层次技能型人才培养,并积极开展或参与技术服务及技能应用型改革与创新。同时,各地要依据高等教育分类体系,对接区域产业发展和基本公共服务对人才的需求,合理确定高等教育层次结构,明确高校的办学定位、服务面向和学科专业布局。二是坚持开放的发展理念,优化教育对外开放布局,提升教育开放的层次和水平,不仅加快教育国际化特别是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发展进程,而且积极参与全球教育治理,为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建设教育强国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积极吸收借鉴国际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经验,促进中国教育参与国际教育分工,推进新的国际教育格局形成。
建设高质量职业教育体系。按照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要求,要“加大人力资本投入,增强职业技术教育适应性,深化职普融通、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探索中国特色学徒制,大力培养技术技能人才”。一要加大人力资本投入,除了国家投入,还要积极吸引社会资本投入。二要推进职业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实现职业教育和培训学校系统管理的有机统一,将职业教育资源系统整合起来,避免行政分割、政出多门、各自为政、以邻为壑的职业教育管理格局。三要完善职业教育与培训制度,实现“三统一”和“三整合”。“三统一”,即学历与证书的统一、理论与实操的统一、学历培养的系统教学目标与就业培训的教学模块统一;“三整合”,即教育与培训资源配置的统一整合、教育与培训专业的分类整合、教育与培训等级衔接的有机整合。四要深化职普融通、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积极探索中国特色学徒制,大力培养技术技能人才。
建设高质量终身学习与教育体系。按照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要求,“发挥在线教育优势,完善终身学习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终身学习与教育体系要求实现各级各类教育的协调发展。《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构建服务全民的终身学习体系,一是要构建更加开放畅通的人才成长通道,完善招生入学、弹性学习及继续教育制度,畅通转换渠道。二是建立全民终身学习的制度环境,建立国家资历框架,建立跨部门、跨行业的工作机制和专业化支持体系。建立健全国家学分银行制度和学习成果认证制度。三是强化职业学校和高等学校的继续教育与社会培训服务功能,开展多类型多形式的职工继续教育,扩大社区教育资源供给,加快发展城乡社区老年教育,推动各类学习型组织建设。与此同时,终身学习与教育体系还要求各级各类教育实现有机整合、有效衔接与相互沟通。
建设高质量教育保障体系。一是加强党对教育改革的全面领导。引导广大师生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加强顶层设计,编制好、衔接好、落实好“十四五”时期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和2035远景规划。积极转变政府职能,持续深化教育“放、管、服”改革。大力扶持第三方评估机构,加强教育智库建设。二是全面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建立完善教师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实行教师师德考核负面清单制度。实施教师教育振兴计划,构建现代教师教育体系。三是健全完善教育投入的长效机制,完善教育投入结构,建立以提高教育质量为导向的经费使用机制。四是加快完善教育质量标准体系和评价体系,全面发展素质教育,实现学生全面发展。健全教育质量标准监测体系,健全“破五唯”的教育评价体系,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五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及各届全会精神,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教育立法和修法进程。六是加快实施教育信息化2.0行动,为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建设教育强国提供强有力的技术保障。
作者: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 周洪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