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数据的保护与开放
发布日期:2021-05-26 来源:《民主与法制时报》2021年5月26日第03版 作者:缪明月

  随着汽车智能化、网联化程度持续提高,与汽车运行和运营的相关数据快速扩充。一方面,这些装配高精度定位系统的车辆多处于运动当中,感知周围环境的能力越来越强;另一方面,道路上运营的网约车需要掌握每一位乘客的个人信息,便于约车及支付。因此,随着企业业务不断扩大,与之相关的数据累计越来越多。在此背景之下,为加强个人信息和重要数据保护,规范汽车数据处理活动,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会同有关部门起草了《汽车数据安全管理若干规定(征求意见稿)》。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无论是汽车制造商、智能网联汽车提供商,还是互联网汽车租赁企业和平台,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都会收集、传输、使用、保存大量数据。这些数据和其他企业资产不同,起初的价值大小并不明朗,但随着数据越来越多,其价值会不断显现。数据的本质是信息,无数汽车以及自然人的个体信息汇集构成了交通出行大数据,由此也引发了人们对个人利益和公共利益如何协调问题的讨论。对汽车行业而言,收集海量的个人出行信息,构建交通出行大数据,支撑交通政策的制定和交通组织优化,改善交通出行环境成为重要的公共利益。对于新型汽车或者智能网联车而言,跟踪汽车行驶相关数据是评判该车的安全性或者控制系统安全性的重要依据。在一些刑事犯罪案件侦破以及犯罪嫌疑人的追缉中,汽车相关数据成为重要线索和证据。智能车、网约车的监控视频,还可以实时监测和记录道路状况、道路管理设施使用等。这些都是汽车相关数据有益于公共利益的一面。企业也可以由此通过有条件或无条件开放部分数据,变现其数据资产的价值。但人们对汽车相关数据在内的数据信息使用各环节的安全担忧并非没有道理。

  近年来,数据泄露事件也时有发生。比如《中国基金报》2019年2月报道称,深网视界发生大规模数据泄露事件,超过250万人的数据可被获取,680万条记录泄露,其中包括身份证信息、人脸识别图像及捕捉地点等。此外,一些带有不良目的数据深度挖掘分析,加剧了数据资源滥用,给社会治理,甚至国家安全带来了更多挑战。因此,在大数据快速发展、人脸识别无处不在的当下,如何保护数据信息安全,又不阻碍大数据的合理应用,值得大家思考。《汽车数据安全管理若干规定(征求意见稿)》增加了企业在安全管理数据方面的责任,将为政府、企业以及个人提供数据安全管理的指引。但由于数据安全技术性强、技术更新快、涉及学科门类多,除法律法规规定之外,各种配套标准规范也不可或缺。另外,如何在确保汽车数据安全管理的同时强化数据研究应用,也值得深入探讨研究。

  (作者单位: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责任编辑:徐子凡
本站系非盈利性学术网站,所有文章均为学术研究用途,如有任何权利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