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 计 说 明
为了让广大法学界同仁了解我国各法学科研单位在不同学科的研究状况对比,中国法学会法律信息部决定:根据学科分类的不同,对2009年度重要法学期刊所发表的论文进行统计并予以发布。以后我部将继续发布年中、年度相关统计数据。
由于该项工作任务繁重,因此我们仅选取了《中国社会科学》、《中国法学》、《法学研究》、《法商研究》、《政法论坛》、《中外法学》、《法律科学》、《现代法学》、《法学》、《法学评论》、《法制与社会发展》、《环球法律评论》、《法学家》、《比较法研究》、《清华法学》等共15种刊物。有鉴于此,我们所发布信息未必能全面、准确地反映某科研单位在具体学科上的研究实力。
该项工作涵盖法理学、法律史学、宪法学、行政法学、刑法学、民法学、商法学、经济法学、刑事诉讼法学、民事诉讼法学、国际公法学、国际私法学和国际经济法学等13门学科。我们本着对各科研单位客观、负责的态度进行认真统计,然其结果难免存在瑕疵,望读者不吝指正。
现发布2009年度各科研单位发表行政法学论文数的统计表格,我们将于近期先后发布其他学科的统计结果,敬请关注。
中国法学会法律信息部
2009年各科研单位发表 法理学 论文数统计(205篇) |
|||||
篇数 |
单位 |
作者 |
刊物名称 |
期数 |
文章标题 |
16 |
中国政法大学 |
陈景辉 |
法学研究 |
4 |
裁判可接受性概念之反省 |
雷磊 |
法学研究 |
4 |
法律推理基本形式的结构分析 |
||
郑永流 |
政法论坛 |
5 |
文章载道,哲人风骚 |
||
曹义孙 刘坤轮 |
法学 |
11 |
我国高等法学教育需要转换理念 |
||
范立波 |
法律科学 |
2 |
分离命题与法律实证主义 |
||
蒋立山 |
法制与社会发展 |
1 |
中国法治发展的目标冲突与前景分析 |
||
萧瀚 |
政法论坛 |
2 |
庸盲世界的寂寞经典 |
||
郭晓飞 |
法制与社会发展 |
4 |
中国同性恋者的婚姻困境 |
||
郭晓飞 |
法学家 |
1 |
本质的还是建构的? |
||
李翰阳 |
政法论坛 |
1 |
从法律经济学角度看我国时效制度的完善 |
||
林林 |
比较法研究 |
6 |
邓玉娇案的法文化比较 |
||
罗智敏 |
比较法研究 |
6 |
从邓玉娇案看民众“干预”司法的若干问题 |
||
王民 |
政法论坛 |
4 |
回顾与再思考:中国政法大学法律硕士教育观察 |
||
吴洪淇 |
比较法研究 |
5 |
边沁、威格摩尔与英美证据法的知识传统 |
||
俞飞 |
比较法研究 |
2 |
国宝回家路漫漫 |
||
张清 |
政法论坛 |
3 |
判决书的言语行为分析 |
||
15 |
吉林大学法学院 |
张文显 |
中国法学 |
6 |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
黄文艺 |
中国法学 |
3 |
信息不充分条件下的立法策略 |
||
张文显等 |
法制与社会发展 |
6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
||
张文显 |
法制与社会发展 |
3 |
人民法院司法改革的基本理论与实践进程 |
||
黄文艺 |
法制与社会发展 |
1 |
中国法理学30年发展与反思 |
||
宋显忠 |
法制与社会发展 |
4 |
什么是部门法哲学? |
||
李拥军 |
法律科学 |
4 |
从传统到现代:性法律理念的更新与调整方式的转换 |
||
李拥军 |
法制与社会发展 |
4 |
当代中国法律体系的反思与重构 |
||
郑智航 王刚义 |
法制与社会发展 |
3 |
宽容意识与权利话语的逻辑转向 |
||
何志鹏 |
法制与社会发展 |
4 |
以人权看待发展 |
||
钱大军 张新 |
法制与社会发展 |
3 |
法律义务冲突初论 |
||
王家国 |
法制与社会发展 |
3 |
权利的互惠性 |
||
朱振 |
法制与社会发展 |
3 |
权威命题与来源命题 |
||
苗炎 |
法制与社会发展 |
6 |
凯尔森法律规范性理论评析 |
||
杜健荣 |
法制与社会发展 |
2 |
法律与社会的共同演化 |
||
13 |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
范愉 |
中国法学 |
6 |
审判经验与法学原理 |
张志铭 |
中国法学 |
2 |
转型中国的法律体系建构 |
||
朱景文 |
法学 |
7 |
中国法治道路的探索 |
||
范愉 |
法学家 |
2 |
群体性侵害事件的多元化解决 |
||
叶传星 |
法商研究 |
2 |
论我国社会转型对法律治理的挑战 |
||
陈恩泽 肖启明 |
法学评论 |
2 |
当前法官纠纷化解能力的现状及对策 |
||
丁相顺 |
法学家 |
6 |
比较法视野下的东亚法律人才养成制度改革 |
||
王贵松 |
法制与社会发展 |
4 |
中国代孕规制的模式选择 |
||
张元元 |
法学家 |
1 |
对澳门特区立法会议员质询的分析:1999—2008 |
||
谢冬慧 |
法学评论 |
3 |
法学家的使命 |
||
江兴景 |
中外法学 |
6 |
法治的中国语境与当代使命 |
||
杨知文 |
法律科学 |
3 |
司法裁决的后果主义论证 |
||
朱虎 |
比较法研究 |
3 |
萨维尼视野中的法律关系的界定 |
||
11 |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所 |
胡水君 |
中国法学 |
2 |
社会理论中的惩罚:道德过程与权力技术 |
余少祥 |
中国法学 |
3 |
法律语境中弱势群体概念构建分析 |
||
支振锋 |
法学研究 |
2 |
法律的驯化与内生性规则 |
||
苏亦工 |
法学 |
4 |
法律术语中“少数人”一词的语境评析 |
||
郭云忠 |
环球法律评论 |
4 |
法律实证研究方法及其地点选择 |
||
贺海仁 |
清华法学 |
4 |
免于恐惧的权利:不幸的哲学及其他 |
||
支振锋 |
中外法学 |
4 |
从文本到问题:中国法理学研究的进取路径 |
||
支振锋 |
政法论坛 |
1 |
知识之学与思想之学 |
||
支振锋 |
环球法律评论 |
3 |
从社会事实到法律规范--规则的社会实践理论 |
||
曲广娣 |
比较法研究 |
5 |
言论自由及其与自治的关系 |
||
邹利琴 |
法制与社会发展 |
5 |
理性主义、证据规则与证明理性 |
||
10 |
南京大学法学院 |
吴建斌 |
中国法学 |
6 |
科斯法律经济学本土化路径重探 |
吴英姿 |
法学研究 |
5 |
司法的限度:在司法能动与司法克制之间 |
||
杨春福 |
现代法学 |
6 |
法官应该司法能动主义者 |
||
杨春福 |
法律科学 |
2 |
显现的法律与隐在的法律 |
||
宋晓 |
法制与社会发展 |
2 |
普法的悖论 |
||
宋亚辉 |
法商研究 |
6 |
公共政策如何进入裁判过程 |
||
张珍芳 |
法学 |
6 |
从“范跑跑”事件看权利实现的道德阻却及其消减 |
||
周安平 |
中外法学 |
1 |
许霆案的民意:按照大数法则的分析 |
||
周安平 |
现代法学 |
2 |
“讨价还价”的背后 |
||
朱娟 |
法律科学 |
1 |
作为自发秩序的“人肉搜索” |
||
8 |
清华大学法学院 |
高鸿钧 |
中国社会科学 |
6 |
比较法研究的反思:当代挑战与范式转换 |
许章润 |
法学 |
4 |
中国的法治主义:背景分析(上) |
||
许章润 |
法学 |
5 |
中国的法治主义:背景分析(下) |
||
许章润 |
政法论坛 |
6 |
民族国家:双重规训与政治成熟 |
||
王亚新 邓轶 |
清华法学 |
1 |
农村法律服务实证研究(续) |
||
高其才 左炬 |
清华法学 |
2 |
“为中心工作服务”:基层司法机关“专政工具”角色的确立与强化 |
||
高其才 左炬 |
清华法学 |
3 |
作为政治司法运作中心环节的审判 |
||
高鸿钧 |
清华法学 |
1 |
美国法律文化的自由及其局限 |
||
8 |
武汉大学法学院 |
李龙 罗丽华 |
法制与社会发展 |
1 |
法治的生活之维 |
杨泽伟 |
法学评论 |
2 |
“两型社会”与湖北核能开发利用的法律问题 |
||
陈少林 |
法学评论 |
5 |
宣誓的启示 |
||
项焱 郑耿扬 李沉 |
法学评论 |
6 |
留守儿童权利状况考察报告 |
||
廖奕 |
法学评论 |
1 |
过程与均衡:司法本质的中国语境 |
||
廖奕 |
法商研究 |
2 |
法理话语的均衡实践 |
||
王琪璟 |
法学评论 |
4 |
司法语境下的标准建构 |
||
李蕾 占红沣 |
法学家 |
3 |
幸福指数:评价权利与法律制度的新标准 |
||
8 |
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 |
公丕祥 |
中国法学 |
5 |
全球化、中国崛起与法制现代化 |
公丕祥 |
法学 |
5 |
全球化时代的中国法制现代化议题 |
||
夏锦文 莫良元 |
法学 |
11 |
社会转型中案例指导制度的性质定位与价值维度 |
||
刘俊 |
法律科学 |
6 |
判决过程中法官的价值发现 |
||
方乐 |
法律科学 |
1 |
法官判决的知识基础 |
||
胡长兵 |
法制与社会发展 |
3 |
法制现代化问题的规范性 |
||
姜涛 |
法律科学 |
3 |
法学通说的文明与法学通说的选择 |
||
倪斐 |
法律科学 |
6 |
公共利益法律化:理论、路径与制度完善 |
||
7 |
西北政法大学 |
王健 |
政法论坛 |
3 |
法律硕士教育制度的改革与发展 |
柯岚 |
法律科学 |
6 |
告密、良心自由与现代合法性的困境 |
||
柯岚 |
政法论坛 |
5 |
拉德布鲁赫公式与告密困境 |
||
谌洪果 |
法律科学 |
1 |
“枫桥经验”与中国特色的法治生成模式 |
||
宋海彬 |
法律科学 |
4 |
意义与功用的纠葛 |
||
杨建军 |
法制与社会发展 |
2 |
惯例的法律适用 |
||
赵旭东 |
法律科学 |
2 |
论纠纷的构成机理及其主要特征 |
||
6 |
北京大学法学院 |
苏力 |
中外法学 |
1 |
法条主义、民意与难办案件 |
龚刃韧 |
法学 |
1 |
法治的正本清源 |
||
张骐 |
中外法学 |
3 |
论寻找指导性案例的方法 以审判经验为基础 |
||
徐爱国 |
比较法研究 |
6 |
孟德斯鸠论中国法 |
||
凌斌 |
法学 |
6 |
中国法学 30 年:主导作品与主导作者 |
||
凌斌 |
法制与社会发展 |
5 |
孝公难题的法治要义 |
||
4 |
西南政法大学 |
付子堂 |
中国法学 |
6 |
民生法治论 |
徐昕 |
政法论坛 |
4 |
法庭上的妓女:身体、空间与正义的生产 |
||
龙大轩 孙启福 |
政法论坛 |
1 |
论和谐司法 |
||
陈锐 |
政法论坛 |
1 |
隔阂与落寞:分析法学在近代中国的传播及其命运 |
||
4 |
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 |
孙笑侠褚国建 |
中国法学 |
5 |
判决的权威与异议 |
孙笑侠 |
法学 |
12 |
局部法治的地域资源 |
||
陈林林 |
中外法学 |
4 |
古典法律解释的合理性取向 |
||
孙菲菲 |
现代法学 |
1 |
法律职业中的女性 |
||
4 |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
吴汉东 汪锋 张忠民 |
法商研究 |
1 |
“先行先试”立法模式及其实践 |
杨晓敏 戚建刚 |
法律科学 |
5 |
论应对“危机型”突发事件的代替性策略 |
||
杨晓敏 |
现代法学 |
6 |
风险规制与专家理性 |
||
周详 齐文远 |
法学 |
4 |
法学教育以司法考试为导向的合理性 |
||
4 |
重庆大学法学院 |
程燎原 |
法制与社会发展 |
3 |
“中国法理学”的“发现” |
程燎原 |
政法论坛 |
3 |
论“新法家”陈启天的“新法治观” |
||
蔡维力 张爱军 |
法学评论 |
4 |
走出移植西法困境 回归人民司法传统 |
||
贾焕银 |
法律科学 |
4 |
社会法学派的法律漏洞观及其启示 |
||
3 |
中国法学会法律信息部 |
刘叶深 |
法学家 |
5 |
法律规则与法律原则:质的差别? |
彭小龙 |
现代法学 |
6 |
现代社会中司法的力量 |
||
彭小龙 |
法学家 |
4 |
非职业法官研究:理念、制度与实践 |
||
3 |
华东政法大学 |
蒋德海 |
政法论坛 |
2 |
基本权利与法律权利关系之探讨 |
王申 |
法学 |
12 |
法官思维的理性依托于司法审判之既有理念 |
||
屈文生 |
比较法研究 |
1 |
布莱克法律词典》述评:历史与现状 |
||
3 |
山东大学法学院 |
谢晖 |
法制与社会发展 |
1 |
法律的意义模糊及其救济方法 |
陈金钊 |
法商研究 |
5 |
法律解释的艺术 |
||
张利春 |
比较法研究 |
1 |
法学家的方法论研究对法律实务家的影响 |
||
3 |
四川大学法学院 |
顾培东 |
中国法学 |
1 |
也论中国法学向何处去 |
王建平 |
法制与社会发展 |
3 |
“杨佳的说法”与杀人逻辑的权利悖论 |
||
郭松 |
法制与社会发展 |
3 |
检察官客观义务:制度本源与实践限度 |
||
3 |
苏州大学法学院 |
孙莉 |
中国法学 |
2 |
德治及其传统之于中国法治进境 |
周永坤 |
法学 |
2 |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司法民主 |
||
周永坤 |
法学 |
8 |
民意审判与审判元规则 |
||
3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 |
龙卫球 |
比较法研究 |
2 |
走出孤岛的比较法 |
龙卫球 |
政法论坛 |
5 |
“一个鼻孔出气”的司法体制之争美国首席大法官罗伯茨西北大学讲演评述 |
||
孙新强 |
法制与社会发展 |
4 |
卢埃林现实主义法理学思想 |
||
2 |
最高人民法院 |
江必新 |
中国法学 |
3 |
在法律之内寻求社会效果 |
胡云腾袁春湘 |
法律科学 |
3 |
转型中的司法改革与改革中的司法转型 |
||
2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谢鹏程 |
法学 |
4 |
检察改革五年的回顾与展望 |
向泽选 谭庆之 |
政法论坛 |
5 |
司法规律与检察改革 |
||
2 |
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 |
赵秉志 张心向 |
法律科学 |
5 |
法官角色视野下的裁判理性 |
周静 |
比较法研究 |
5 |
从现行国家立法统计指标角度看我国法治建设 |
||
2 |
南开大学法学院 |
刘风景 |
中国社会科学 |
4 |
例示规定的法理与创制 |
刘风景 |
环球法律评论 |
4 |
“指导性案例”名称之辨正 |
||
2 |
中央财经大学法学院 |
戚渊 |
中国法学 |
3 |
论Geltung |
戚渊 |
政法论坛 |
2 |
法律方法与法学方法 |
||
2 |
北京理工大学法学院 |
谢晖 |
中国法学 |
2 |
论规范分析方法 |
谢晖 |
现代法学 |
3 |
法律、民生与民间规则 |
||
2 |
郑州大学法学院 |
石茂生 |
环球法律评论 |
4 |
我们究竟需要什么样的比较法 |
王建国 |
法律科学 |
4 |
列宁论法官的选任 |
||
2 |
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 |
张雪纯 |
法学家 |
3 |
我国合议制裁判的缺陷及其完善 |
张雪纯 |
法制与社会发展 |
6 |
合议制与独任制优势比较 |
||
1 |
国家行政学院 |
袁曙宏 杨伟东 |
中国法学 |
1 |
我国法治建设30年回顾与前瞻 |
1 |
《中国法学》杂志社 |
李仕春 |
法学 |
6 |
案例指导制度的另一条思路 |
1 |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法研究中心 |
蒋小红 |
环球法律评论 |
4 |
匈牙利公民社会组织考察 |
1 |
上海交通大学法学院 |
徐向华 王晓妹 |
法学 |
12 |
法律责任条文设定模式的选择 |
1 |
复旦大学法学院 |
董茂云 |
法学 |
3 |
从废止齐案“批复”看司法改革的方向 |
1 |
湖南师范大学法学院 |
朱立恒 |
比较法研究 |
3 |
西方国家法学教育比较分析及其启示 |
1 |
中山大学法学院 |
刘燕 |
法制与社会发展 |
2 |
案件事实的人物建构 |
1 |
云南大学法学院 |
王启梁 |
法商研究 |
4 |
网络时代的民意与法律应有之品性 |
1 |
深圳大学法学院 |
丁南 |
法制与社会发展 |
5 |
论经济分析在法律判断上的局限性— |
1 |
兰州大学法学院 |
刘艺工刘利卫 |
法制与社会发展 |
6 |
关于甘南藏族婚姻习惯法的实证分析 |
1 |
辽宁大学法学院 |
刘杨 |
法制与社会发展 |
3 |
权力行使类型理论的延伸性思考 |
1 |
安徽大学法学院 |
强昌文 吴宁 |
法制与社会发展 |
2 |
法制现代化与传统儒家政治哲学 |
1 |
上海大学法学院 |
李凤章 |
法律科学 |
6 |
法律移植,移植什么? |
1 |
同济大学法学院 |
刘忠 |
法制与社会发展 |
5 |
论中国法院的分庭管理制度 |
1 |
东南大学法学院 |
张洪涛 |
法制与社会发展 |
5 |
习惯在我国制定法中制度命运的制度分析 |
1 |
广州大学法学院 |
李步云 |
现代法学 |
5 |
“五个主义” 的摒弃与中国法学的未来 |
1 |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
王莉君 |
政法论坛 |
4 |
文化认同与普遍人权 |
1 |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
金自宁 |
比较法研究 |
1 |
公共空间与政治自由的实践 |
1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 |
侯 猛 |
法商研究 |
6 |
中国的司法模式:传统与改革 |
1 |
华中科技大学法学院 |
何士青 |
法学评论 |
3 |
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法治向度 |
1 |
华南理工大学法学院 |
葛洪义 |
法学 |
12 |
法治国家与地方法制 |
1 |
首都经贸大学法学院 |
李晓安 周序中 彭 春 |
法学 |
8 |
我国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应对法制路径选择 |
1 |
上海财经大学法学院 |
李清伟 |
法商研究 |
1 |
论公共治理理念及其法律范式的构建 |
1 |
中南民族大学法学院 |
许娟 |
法律科学 |
5 |
法律何以能被信仰? |
1 |
上海政法学院 |
高志刚 |
法律科学 |
6 |
司法的制度理性与实践运作 |
1 |
东北师范大学法学院 |
尹奎杰 |
法制与社会发展 |
1 |
权利观念的限度 |
1 |
徐州师范大学法学院 |
张明新 |
法学 |
10 |
对当代中国普法活动的反思 |
1 |
江西师范大学政法学院 |
沈桥林 |
法学评论 |
4 |
法治的超国家价值 |
1 |
延安大学法学院 |
武宏志 |
法学家 |
3 |
美国语境中的“法律人思维” |
1 |
西南政法大学法社会学与法人类学研究中心 |
张永和 |
法学 |
6 |
西安市临潼区城管综合执法状况观察报告 |
1 |
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
王珍愚 单晓光 |
法学评论 |
4 |
略论中国大学知识产权教育的发展与完善 |
1 |
贵州民族学院 |
周相卿 |
法制与社会发展 |
6 |
册亨县者述村布依族婚姻习惯法研究 |
1 |
吉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 |
马宁 王斌 |
法制与社会发展 |
6 |
医患关系探微 |
1 |
上海师范大学发育社会发展研究中心 |
徐继强 |
环球法律评论 |
2 |
论作为法律之德的法治--基于塔马纳哈"薄的法治"概念所作的分析 |
1 |
中国传媒大学媒体法规政策研究中心 |
王四新 |
环球法律评论 |
1 |
表达自由与民主政治 |
1 |
北京政法职业学院 |
宋北平 陈勇 |
清华法学 |
3 |
语言哲学与法律语言规范化研究 |
1 |
武汉理工大学文法学院 |
李牧 |
法商研究 |
5 |
城市圈架构下的立法主体模式探究 |
1 |
中国计量学院法学系 |
汪公文 |
法制与社会发展 |
5 |
从边陲到中央的“自生”秩序 |
1 |
山东工商学院法学院 |
张超 |
环球法律评论 |
3 |
法学实证主义初探 |
1 |
重庆工学院人文社科学院 |
曾莉 |
法律科学 |
2 |
自由裁量论研究 |
1 |
桂林理工大学法学院 |
曾鹏 |
现代法学 |
3 |
中国省域法制现代化进程非均衡差异及其相关社会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
1 |
重庆三峡学院 |
黄东东 |
法商研究 |
1 |
危机应对与政府主导 |
1 |
山东法官培训学院 |
朱峰 |
环球法律评论 |
3 |
法律权威:一种制度性事实 |
1 |
长春理工大学法学院 |
邹晓红 |
法制与社会发展 |
2 |
妇女权利研究的思维转换 |
1 |
长春税务学院法学系 |
李光宇 |
法制与社会发展 |
3 |
论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的差异与链接 |
1 |
浙江省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 |
邓兴广 |
法学 |
10 |
法院案件效率管理的调查分析 |
1 |
江苏省徐州市中级人民法院 |
葛文 |
法学 |
10 |
法院审判核心领域的保障与案件管理 |
1 |
安徽省芜湖市党委 |
刘翀 |
法律科学 |
5 |
现实主义法学的批判与建构 |
1 |
香港大学法学院 |
陈弘毅 侯学宾 李道晴 |
法制与社会发展 |
2 |
政治儒学与民主 |
1 |
澳门科技大学法学院 |
谢耿亮 |
比较法研究 |
5 |
法律移植、法律文化与法律发展 |
1 |
辅仁大学法学院 |
庄世同 |
法制与社会发展 |
1 |
法治与人性尊严 |
1 |
德国法兰克福大学 |
袁治杰 |
比较法研究 |
6 |
德国博士学位法律制度研究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
1 |
美国纽约大学法学院图书馆 |
刘丽君 |
法学 |
7 |
对法律“信息乌托邦”的现实考察与应对策略 |
(以上信息由中国法学会法律信息部编辑,转载务必载明出处)
相关链接:
2009年度法学各学科论文发表情况统计与分析(/html/xjdt/2600.html)
民法学·2009年各科研单位发表论文数统计(/html/fxpd/2589.html)
民事诉讼法学·2009年各科研单位发表论文数统计(/html/fxpd/2601.html)
刑法学·2009年度各科研单位发表论文数统计(/html/fxpd/2607.html)
刑事诉讼法学·2009年各科研单位发表论文数统计(/html/fxpd/2610.html)
行政法学·2009年各科研单位发表论文数统计(/html/fxpd/2611.html)
法制史学·2009年各科研单位发表论文数统计(/html/fxpd/2614.html)
商法学·2009年各科研单位发表论文数统计(/html/fxpd/2619.html)
国际公法学·2009年各科研单位发表论文数统计(/html/fxpd/2631.html)
国际私学·2009年各科研单位发表论文数统计(/html/fxpd/2632.html)
国际经济法学·2009年各科研单位发表论文数统计(/html/fxpd/2633.html)
法理学·2009年各科研单位发表论文数统计(/html/fxpd/26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