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科总体评价
依据我部最近在本网“法学盘点”中发布的“商法学·2010年科研单位论文数统计”(/html/fxpd/4394.shtml),商法学在CLSCI(15种主要期刊)上发表论文数67篇(略高于09年的64篇),仅占总数1431(09年1406篇)篇中的4.68%(稍高于09年的4.55%)。其中,发表在三大权威刊物上的论文12篇(高于09年的6篇),占总数180篇(09年173篇)中的6.67%(09年3.47%)。
在所有商法学论文中,公司法32篇(09年41篇),商法总论13篇(09年8篇),保险法8篇(09年4篇),破产法5篇(09年4篇),金融法3篇,票据法3篇(09年1篇),信托法1篇(09年2篇),外资企业法1篇(09年2篇),海商法1篇。
从上述数据中可以看出:
1.商法学研究整体表现一般。
在所列的13门学科中,商法学仅高于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但如果从大学科的角度来看,由于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都属于国际法,因此商法论文数的实际排名垫底。如果拿商法学全年67篇的这份成绩单跟民法学的全年275篇相比,差距更是显而易见的。
应当说,无论是从教师的收入,还是从学生就业的需求度来看,商法学在法学中尚属于香饽饽的学科。从师资情况看,商法学研究者在整个法学研究队伍中人才济济。但从2009年和2010年的CLSCI论文数据来看,商法学成果始终难以与商法学显著的市场地位和壮大的研究队伍数量成正比。对商法学研究者而言,可能有过多的其他因素占据了研究者的时间和精力,因此出现成果数量难以与其他学科匹敌这一结果并不出人意料。这种状况已经持续多年,希望商法学研究者能够在沉默中实现爆发。
2.商法理论研究日趋成熟。
从上述论文分布中,可以看出公司法一如既往地处在商法学研究的核心,占商法学研究成果的47.76%,但这个比例已经大大低于去年的64.06%。这说明商法学中其他学科的成果数量在逐渐增多。商法总论和保险法成果数量要大大高于去年,特别是学者对商法总论研究的关注体现了我国商法学研究正逐渐走向成熟,商法理论体系正在进一步完善。
3.商法学研究状况在逐渐改变。
当然,我们也应当看到,2010年商法学论文在绝对数量、占所有学科论文总数的比例以及发表在权威期刊上的数量都已经有所上升。尤其是发表在权威期刊上的数量更是较去年翻了一倍。这是一个良好的开端,希望这一势头能够持续下去。
二、研究队伍总体评价
在2010年CLSCI商法学论文作者中,老一辈的权威学者有清华大学的王保树教授等,中青年法学家(45岁及以上)有王欣新、沈贵明、傅廷中、董惠江、韩长印、廖益新等发表了论文,其余均为青年学者。青年学者中已经成名的包括冯果、蒋大兴、王建文、任尔昕、李友根、朱羿锟、钱玉林等。从论文数量上来看,发表2篇以上论文的有10人,除了华东政法大学的沈贵明教授以外,其余均为65后的青年中坚力量。其中,武汉大学法学院冯果教授发表4篇,其余学者均发表两篇,包括华东政法大学的沈贵明教授、北京大学法学院蒋大兴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韩长印教授、暨南大学法学院朱羿锟教授、中南大学法学院蒋建湘教授、中国政法大学李建伟教授、福建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张学文副研究员、华东政法大学孙宏涛副教授、中央财经大学法学院耿利航副教授。
以下是发表两篇以上作者的年龄统计:
排名 |
姓名 |
篇数 |
三大权威期刊篇数 |
作者所属年龄段 |
1 |
冯果 |
4 |
1 |
50岁以下 |
2 |
沈贵明 |
2 |
1 |
60岁以下 |
2 |
蒋大兴 |
2 |
0 |
40岁以下 |
2 |
韩长印 |
2 |
1 |
50岁以下 |
2 |
朱羿锟 |
2 |
1 |
50岁以下 |
2 |
蒋建湘 |
2 |
1 |
50岁以下 |
2 |
李建伟 |
2 |
1 |
40岁以下 |
2 |
张学文 |
2 |
0 |
40岁以下 |
2 |
孙宏涛 |
2 |
0 |
40岁以下 |
2 |
耿利航 |
2 |
1 |
40岁以下 |
从上述数据中可以看出:
1.高产作者数量有所提升。
与2009年相比,发表两篇以上论文的学者大幅增加,与其他部门法相比,高产作者仍然数量不多。但值得欣慰的是,一些具有相当学术地位的中青年学者仍然笔耕不辍,如沈贵明教授(2009年1篇)、董惠江教授(2009年1篇)、韩长印教授(2009年1篇)等;一些青年才俊每年都有一定的学术成果面世,如蒋大兴教授(2009年1篇)、李建伟教授(2009年3篇)、钱玉林教授(2009年2篇)、王东光博士(2009年1篇)等。希望上述学者能够再接再厉,为商法学赢得更多的尊严。
2.青年学者成为研究的中坚力量。
上表中,60岁以下的高产作者1人,50岁以下的高产作者4人,40岁以下的高产作者5人。一批青年学者正在商法学界崭露头角,今后也必将成为商法学界的顶梁,在此祝愿他们一路走好。
三、法学院排名分析
67篇论文的作者来自39家法学科研机构,发表2篇以上论文的单位共有17家,其中3篇以上的只有4家,依次是:
名次 |
单位 |
总数 |
三大期刊 |
作者 |
1 |
华东政法大学 |
6 |
0 |
沈贵明(2)、孙宏涛(2)、王东光、李伟群 |
2 |
武汉大学 |
5 |
2 |
冯果(4)、温世扬 |
3 |
上海交大凯原法学院 |
4 |
1 |
韩长印(2)、韩永强、崔香梅 |
4 |
清华大学法学院 |
4 |
1 |
王保树、傅廷中、刘文科、孙英 |
5 |
北京大学法学院 |
2 |
0 |
蒋大兴(2) |
5 |
中国政法大学 |
2 |
1 |
李建伟(2) |
5 |
外经贸大法学院 |
2 |
0 |
沈四宝、刘彦沣 |
5 |
中央财经大学法学院 |
2 |
1 |
耿利航(2) |
5 |
上海财经大学法学院 |
2 |
0 |
葛伟军、王雄飞 |
5 |
吉林大学法学院 |
2 |
0 |
胡晓静、车传波 |
5 |
厦门大学法学院 |
2 |
0 |
廖益新、王兰 |
5 |
中南大学法学院 |
2 |
1 |
蒋建湘(2) |
5 |
暨南大学法学院 |
2 |
1 |
朱羿锟(2) |
5 |
中南民族大学法学院 |
2 |
0 |
孙光焰、陈雪萍 |
5 |
浙江师范大学 |
2 |
1 |
陈醇、梁开银 |
5 |
华中师大法学院 |
2 |
0 |
彭真明、陈业宏 |
5 |
福建省社科院法学所 |
2 |
0 |
张学文(2) |
上述17家单位发表了45篇文章,占全部论文的67.16%,从上表可见:
1.华东政法大学跃为第一名,09年冠军队北京大学法学院则以2篇收官。
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商法学发表论文数同2009年一样,都是6篇,但从2009年的第二位升为榜首。近些年来,华东政法大学引进了一大批年轻的学者,意图打造富有朝气的研究力量,从论文数量稳步提高的现实来看,华政正在取得大踏步的前进。
相反,09年冠军队北京大学法学院原来以8篇遥遥领先,2010年却惨淡经营。这充分说明,学术研究有大小年之分。我们期待着北大2011年的精彩表现!
从2010年情况看,商法学6篇就能独占鳌头,2篇就能入榜。去年的情况也大致相似。这表明商法学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其实对于一个学科的发展,关键在于领头羊的持续发力。这需要华政、北大、武大、上海交大,尤其是实力强劲、今年表现不俗的清华,责无旁贷地承担起振兴商法学整个学科的重任。2011年,谁是那个拯救商法学的大兵?
2.个别学者的爆发对各学校的排位有显著影响。
武汉大学去年并未上榜,今年则成为榜眼,进步之大出人意料,但主要源自冯果教授一人的“爆发”,他自己一人单独或合著发表了4篇文章,不仅使得个人成为商法学论文发表数量的第一名,更大幅提升了武汉大学的排名。
除此之外,北京大学法学院、中国政法大学、中央财经大学法学院、中南大学法学院、暨南大学法学院、福建省社科院法学所之所以都以2篇总数榜上有名,也都是依靠个人之功。
3.中国政法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武汉大学等传统商法学强校也一直榜上有名。
中国政法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学校的商法学科一直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在2009年和2010年的统计中,也都榜上有名,但论文数量一直无法对其他高校形成压倒性优势,希望上述学校能够更进一步。从两年的数据来看,武汉大学的商法学论文数量也一直名列前茅,但由于武汉大学法学院的论文主要以自发为主,因此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武汉大学法学院在全国人民心目中的形象。但令人欣慰的是,据说武汉大学法学院已经注意到这一问题,这对热爱武大的人们和对《法学评论》垂慕已久的作者来说都是好消息。
4.一些商法学新贵展现出蓬勃的朝气。
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中央财经大学法学院作为“新贵”,为商法学界注入一股清新的空气。但是,这几所法学院所面临的问题是共同的,就是靠个别英雄单打独斗。
5.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的商法学,您为何不振作?
面对商法学这几年并不亮丽的表现,即便是2010年位居第一的华政估计也笑不出来。可以说,在商法学的世界里还没有真正的强队,更没有出现英雄孤独求败、东方不败的情形。谁应当对这个学科的繁荣负起历史的责任?是会长所在的单位清华?是法学领袖江平和江南才子方流芳所在的法大?是法学整体上名列全国第一、拥有众多豪杰的人大?还是新秀满营的北大?
在这里,我们暂时忘了2010年仍然没有入榜的中国社科院法学所,因为据说这支曾经的梦之队不以科研论文来论英雄。但我们不得不指出,作为中国法学研究和法学教育一面旗帜的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您的商法学为何始终不争气?2009年,我们以为您只是错过了朝阳;2010年,我们才发现,您还错过了晚霞。2011年,您是否继续告诉我们:所有神马都是浮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