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数 | 科研单位 | 年度(篇数) | 作者 | 刊物名称 | 期数 | 文章标题 |
16 | 武汉大学法学院(及国际法研究所) | 2011(4) | 曾令良 | 中国社会科学 | 2 | 中国国际法学话语体系的当代构建 |
郑雷 | 法学家 | 1 | 论中国对专属经济区内他国军事活动的法律立场 | |||
曾令良 | 法商研究 | 2 | 联合国在推动国际法治建设中的作用 | |||
潘德勇 | 法制与社会发展 | 4 | 论国际法的正当性 | |||
2010(8) | 黄志雄 | 法学评论 | 1 | 国际法人本化趋势下的2008年《集束弹药公约》 | ||
黄莉娜 | 法学评论 | 2 | 国际法视角下的索马里海盗问题 | |||
罗国强 | 法学评论 | 2 | 一般法律原则的困境与出路 | |||
冯洁菡 | 法学评论 | 3 | 浅析《罗马规约》中的豁免规则 | |||
杨咏亮 | 法学评论 | 3 | 试论国际性武装冲突中战争罪的国家责任 | |||
杨泽伟 | 法学研究 | 3 | 当代国际法的新发展与价值追求 | |||
万鄂湘 | 法学评论 | 5 | 论国家人权机构与司法机关的关系 | |||
张湘兰 | 法学评论 | 6 | 论“船旗国中心主义”在国际海事管辖权中的偏移 | |||
2009(4) | 万鄂湘 | 法学评论 | 3 | 冷战后时代国际人权法的新发展及其对现代国际法的影响 | ||
纳西尔 | 法学评论 | 3 | 论非洲国际关系与国际法 | |||
黄德明 | 法学评论 | 4 | 《禁止化学武器公约》核查制度介评 | |||
熊安邦 | 法商研究 | 5 | 法经济学视阈下的索马里海盗问题研究 | |||
11 | 厦门大学法学院 | 2011(4) | 刘志云 | 现代法学 | 2 | 全球化背景下国际法律制度的互动分析 |
徐崇利 | 法商研究 | 4 | 人道主义干涉:道德与政治“合法婚姻”的产儿? | |||
蔡从燕 | 法学家 | 4 | 联合国履行R2P的责任性质 | |||
陈安 | 现代法学 | 6 | “黄祸”论的本源、本质及其最新霸权“变种” | |||
2010(1) | 刘志云 | 法制与社会发展 | 3 | 自由主义国际法学 | ||
2009(6) | 蔡从燕 | 法学研究 | 1 | 国内公法对国际法的影响 | ||
陈喜峰 | 政法论坛 | 2 | 国际法的自足制度之研究 | |||
徐崇利 | 比较法研究 | 4 | 构建国际法之“法理学” | |||
徐崇利 | 法制与社会发展 | 5 | 国际社会的法制化:当代图景与基本趋势 | |||
刘志云 | 现代法学 | 5 | 国际法的“有效性”新解 | |||
宋方青 | 现代法学 | 5 | 论国际人权立法的中国化 | |||
10 | 吉林大学法学院 | 2011(2) | 何志鹏 | 法商研究 | 4 | 从强权入侵到多元善治 |
何志鹏 | 法学评论 | 4 | 反思国际刑法上的有罪不罚 | |||
2011(3) | 何志鹏 | 政法论坛 | 4 | 中国国际法研究反思 | ||
何志鹏 | 法商研究 | 6 | 大国政治中的司法困境 | |||
何志鹏 | 法学家 | 6 | 国际法的哲学之维:内涵、功能与路径 | |||
2009(5) | 何志鹏 | 清华法学 | 1 | 国际法治:和谐世界的必由之路 | ||
何志鹏 | 政法论坛 | 4 | 国际法治:一个概念的界定 | |||
郑智航 | 法商研究 | 5 | 南非食物权定性的论争及其启示 | |||
那力 | 法律科学 | 6 | 环境权与人权问题的国际视野 | |||
那力 | 法学评论 | 6 | 从国际环境法看国际法及国际法学的新发展 | |||
7 | 中国政法大学 | 2011(3) | 林灿铃 | 比较法研究 | 2 | 国际环境法实施机制探析 |
张伟 | 比较法研究 | 2 | 合作抑或批评 | |||
覃华平 | 比较法研究 | 6 | 欧盟航空减排交易体制(EU ETS)探析 | |||
2010(2) | 朱利江 | 环球法律评论 | 1 | 普遍管辖国内立法近期发展态势 | ||
朱利江 | 法律科学 | 3 | 索马里海盗引发的若干国际法问题 | |||
2009(2) | 高健军 | 法商研究 | 4 | 海上执法过程中的武力使用问题研究 | ||
辛崇阳 | 清华法学 | 6 | 有关个人权利的条约解释方法 | |||
7 |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 2010(2) | 邓烈 | 法学研究 | 5 | 国际司法机构的源起与发展路径 |
邓烈 | 法学 | 8 | 中国周边安全观的法律阐释 | |||
2009(5) | 邓烈 | 中国法学 | 4 | 可持续发展概念在国际法上的意涵 | ||
邓烈 | 法学评论 | 3 | 国际法与中国周边传统安全威胁的应对 | |||
齐文远 | 法商研究 | 5 | 我国应对海盗犯罪刑事政策的文化生态学分析 | |||
江河 | 法商研究 | 5 | 中美三个联合公报的法理与实践 | |||
简基松 | 法学 | 10 | 对安理会“决议造法”行为之定性分析与完善建言 | |||
6 | 清华大学法学院 | 2011(3) | 张新军 | 中国法学 | 3 | 国际法上的争端和钓鱼诸岛问题 |
鞠成伟 | 环球法律评论 | 1 | 儒家思想对世界新人权理论的贡献 | |||
张新军 | 中外法学 | 6 | 中国周边海域争端处理的程序和实体问题 | |||
2010(1) | 张新军 | 清华法学 | 2 | 《中日联合声明》“放弃战争赔偿要求”放弃了什么? | ||
2009(2) | 车丕照 | 清华法学 | 1 | 国际秩序的国际法支撑 | ||
张新军 | 法学研究 | 4 | 法律适用中的时间要素 | |||
5 |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 2011(1) | 朱文奇 | 法商研究 | 4 | 北约对利比亚采取军事行动的合法性研究 |
2010(3) | 余劲松 | 法学家 | 4 | 人大国家法学的发展和学术特点 | ||
余民才 | 法商研究 | 6 | “科索沃独立咨询意见案”评析 | |||
余民才 | 法学家 | 6 | 海上阻禁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运输的合法性 | |||
2009(1) | 余民才 | 法商研究 | 6 | 对我国关于《防扩散安全倡议》立场之重新审视 | ||
5 | 华东政法大学 | 2011(1) | 王 勇 | 现代法学 | 3 | 中美三个联合公报的条约性质研析 |
2010(2) | 管建强 | 法学 | 4 | 日本“变礁为岛”的行为侵犯国际社会的共同利益 | ||
王虎华 | 法学 | 9 | 论外交官的刑事管辖豁免及其国际法处治 | |||
2009(2) | 贾少学 | 法制与社会发展 | 2 | 国际法与国内法关系论争的时代危机 | ||
管建强 | 法学 | 4 | 美国无权擅自在中国专属经济区从事“军事测量” | |||
4 |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法研究所 | 2011(1) | 李赞 | 环球法律评论 | 5 | 论国际组织高级职员的豁免 |
2010(1) | 赵建文 | 法学研究 | 6 | 国际条约在中国法律体系中的地位 | ||
2009(2) | 戴瑞君 | 法学 | 2 | 批准人权公约与切实保障人权不能等同 | ||
杨力军 | 环球法律评论 | 6 | 论国际刑事法院管辖权与案件可受理性质疑程序 | |||
4 | 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及刑科院) | 2010(3) | 廖诗评 | 法学研究 | 2 | 国际法中的特别法优先原则 |
廖诗评 | 法学家 | 1 | 条约冲突的基本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 |||
张士金 | 政法论坛 | 1 | 对资产追回国际法律合作的现实考量 | |||
2009(1) | 蒋娜 | 现代法学 | 4 | 国际反恐合作与不引渡问题探析 | ||
3 | 北京大学法学院 | 2011(2) | 赖骏楠 | 法律科学 | 2 | “万国公法”译词研究 |
龚刃韧 | 中外法学 | 6 | 论人权条约的保留 | |||
2010(1) | 郭三转 | 环球法律评论 | 3 | 国家人权机构的设立与作用 | ||
3 | 西北政法大学 | 2010(1) | 王秀梅 | 现代法学 | 4 | 国际法人本化趋向下海外中国公民保护的性质演进及进路选择 |
2009(2) | 潘俊武 | 法律科学 | 4 | 解析国际争端解决机制及其发展前景 | ||
王秀梅 | 法律科学 | 6 | 领事通知问题论要 | |||
3 | 复旦大学法学院 | 2011(2) | 马忠法 | 法学家 | 5 | 论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技术转让法律制度完善 |
梁咏 | 法学 | 12 | 欧盟碳减排的国际法规则 | |||
2009(1) | 谢佑平 | 环球法律评论 | 4 | 反恐与国际刑事司法准则的底限 | ||
3 | 外交学院国际法研究所 | 2010(2) | 张爱宁 | 法学 | 1 | 国际人权保护实施监督机制的新动向 |
张爱宁 | 政法论坛 | 4 | 国际法对残疾人的保护 | |||
2009(1) | 张爱宁 | 环球法律评论 | 2 | 论强迫失踪罪 | ||
2 | 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 | 2011(1) | 胡加祥 | 环球法律评论 | 6 | WTO语境下可用竭自然资源例外规则研究 |
2009(1) | 王光贤 | 法学 | 10 | 国际公约普选权条款在我国香港的适用问题 | ||
2 | 中山大学法学院 | 2011(1) | 黄瑶 | 法学评论 | 6 | 论索马里海盗的审判及处罚问题 |
2009(1) | 黄瑶 | 法学研究 | 2 | 联合国反恐全面公约中的武装部队问题 | ||
2 | 湘潭大学法学院 | 2010(1) | 蔡高强 | 法学评论 | 2 | 论打击海盗语境下的国际法治 |
2009(1) | 李伯军 | 法学评论 | 2 | 论国际法上“内政”的概念及其发展 | ||
2 | 北京理工大学法学院 | 2011(2) | 龚向前 | 法学评论 | 1 | 传染病控制与当代国际法变革的新趋势 |
杨成铭 | 政法论坛 | 6 | 国家人权机构对国家行政机关关系研究 | |||
2 | 哈尔滨工业大学法学院 | 2011(1) | 吴晓丹 | 政法论坛 | 2 | 军事利用民用卫星的国际法问题 |
2009(1) | 葛勇平 | 法学评论 | 5 | 论欧盟成员国资格的取得标准与丧失 | ||
2 | 巢湖学院 | 2011(2) | 赵 洲 | 法商研究 | 1 | 诱捕引渡的国际法分析 |
赵 洲 | 现代法学 | 4 | 国际法视野下核能风险的全球治理 | |||
1 | 四川大学法学院 | 2009(1) | 李浩 | 现代法学 | 1 | 国际法上的“强行法”规范初探 |
1 | 苏州大学王健法学院 | 2011(1) | 顾婷 | 法学 | 10 | 安理会反恐“聪明制裁”之困境及其出路 |
1 | 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 | 2009(1) | 张建军 | 现代法学 | 4 | 打击索马里海盗中的国际合作问题研究 |
1 | 同济大学法学院 | 2010(1) | 韩燕煦 | 环球法律评论 | 3 | 《联合国宪章》解释对传统条约解释规则的影响和发展 |
1 | 大连海事大学法学院 | 2010(1) | 李志文 | 法学 | 7 | 海难救助“无效果无报酬”原则的生态化嬗变 |
1 | 东南大学法学院 | 2009(1) | 王孔祥 | 法学评论 | 5 | 信息战中的中立原则 |
1 | 新疆大学法学院 | 2011(1) | 王林彬 | 法学评论 | 1 | 国际法内在“合法性”的经济分析 |
1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 | 2009(1) | 陈卫东 | 法学评论 | 2 | 论美国对自动执行条约与非自动执行条约的区别 |
1 | 国防科技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 | 2010(1) | 曾皓 | 法学评论 | 3 | 试论领土法的新发展 |
1 | 湖南师范大学法学院 | 2011(1) | 胡城军 | 法学评论 | 5 | 论国际人道法在非国际武装冲突中适用的几个关键问题 |
1 | 华南农业大学法律系 | 2009(1) | 钟继军 | 法学评论 | 6 | 基督教与近现代国际法理念 |
1 | 华中科技大学法学院 | 2010(1) | 徐军华 | 法学评论 | 5 | 非致命武器使用的合法性与合理性分析 |
1 | 上海财经大学法学院 | 2011(1) | 单海玲 | 法商研究 | 5 | 我国境外公民保护机制的新思维 |
1 | 浙江工商大学法学院 | 2009(1) | 宋杰 | 法律科学 | 5 | “保护的责任”:国际法院相关司法实践研究 |
1 | 浙江理工大学法学院 | 2010(1) | 盛红生 | 法学评论 | 1 | 从诉讼角度考察国际组织的法律人格 |
1 | 浙江师范大学法政学院 | 2011(1) | 吴卡 | 法商研究 | 2 | 中日冲之鸟争议再认识 |
1 | 中国海洋发展研究中心 | 2010(1) | 张惠荣 | 政法论坛 | 1 | 论海域使用权属管理制度 |
1 |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 2009(1) | 张小勇 | 法商研究 | 1 | 粮食安全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国际法保障 |
1 | 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 | 2009(1) | 蒋红珍 | 政法论坛 | 1 | 比例原则审查强度的类型化操作 |
1 | 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 | 2010(1) | 王立君 | 法学评论 | 4 | 国际组织责任的若干问题评析 |
1 | 重庆市社会科学研究院 | 2009(1) | 李玉雪 | 法律科学 | 3 | 应对文物危机的路径选择 |
1 | 香港大学法学院 | 2011(1) | 陈弘毅 | 中外法学 | 1 | 公法与国际人权法的互动 |
1 | 赫尔辛基大学法学院 | 2011(1) | 陈一峰 | 环球法律评论 | 3 | 国际法不禁止即为允许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