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法学2009—2011年度CLSCI论文数据分析
发布日期:2012-08-30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一)学科总体评价

依据中国法学创新网“法学盘点”中发布的经济法学2009-2011年科研单位论文统计数据,经济法学2009-2011年共发表论文469篇, 其中,2009年为153篇,2010年为157篇,2011年为159篇,论文发表数逐年稳步提升。2009-2011年,15CLSCL期刊共发表论文4272篇,经济法学科仅次于民法学、法理学、刑法学,位居第四位。另外,2009-2011年,经济法学在三大权威期刊上共发表论文31篇,其中,2009年为6篇,2010年为12篇,2011年为13篇,占总数525篇的5.9%

表一:2009-2011年经济法在15CLSCL期刊发表论文百分比

年份

论文数(篇)

15CLSCL论文总数(篇)

百分比

2009

153

1406

10.88

2010

157

1431

10.97

2011

159

1435

11.08

表二:2009-2011年经济法在三大权威期刊发表论文百分比

年份

论文数(篇)

三大权威期刊论文总数(篇)

百分比

2009

6

173

3.47

2010

12

180

6.67

2011

13

172

7.56

总体而言,2009-2011年度经济法学研究呈现如下突出特点:

1. 经济法学科整体表现较好。2009-2011年,经济法学科整体研究状况基本都是位列前茅,仅次于民法学、法理学、刑法学,基本符合其在经济生活中的重要地位,也与经济法学科科研实力相当。

2.整体研究状况基本稳定,且稳中有升。从文章总量上来看,经济法学科每年的成果数量基本稳定,没有大起大落的情形,且不论论文总数、15CLSCL期刊发表论文比例,还是占三大权威期刊发表论文比例,每年都有略微增长。这一方面表明经济法的研究已经进入稳步发展阶段;另一方面也预示着经济法的研究进入瓶颈期,期待着新的突破。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经济法学科在三大权威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比例远低于其在15CLSCL期刊发表论文的比例,说明经济法学科论文质量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3.经济法研究成果分布不均。经济法是法律学科中涵盖法律部门最多的领域,且各具体部门法研究实力分布并不均匀,一些贴近社会生活和国家大力扶持的热门领域,研究学者和成果较多,而一些冷僻学科,则研究学者和成果都较少。这符合法律作为实践科学的定位,但我们也希望那些能够守住寂寞的非热门领域学者能够再接再厉,出更多的成果。

表三:经济法研究成果分布

研究领域

2009

2010

2011

总计

金融法

33

37

41

111

环境与自然资源法

26

24

20

70

经济法基础理论

21

26

18

65

竞争法

21

23

17

61

劳动与社会保障法

19

16

14

49

财税、预算法

12

11

22

45

消费者保护法

2

3

11

16

土地房地产管理法

6

5

1

12

其他

13

13

15

40

(二)研究队伍总体评价

通过对2009-2011年度发表论文三篇以上的学者情况统计,我们可以看到,经济法学科高产作者共有27人,其中70后青年学者共有11人。作者年龄构成中,全部都在30岁至60岁之间,其中30-40岁的11人,40-50岁的11人,50-60岁的3人,30-50岁的中青年学者几乎包揽了所有论文。经济法学科发表论文最多的是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的李剑副教授、中国政法大学的赵红梅副教授和中央财经大学法学院的邢会强副教授。三位中青年学者连续多年笔耕不辍,实为我辈楷模。其他值得指出的是北京大学的叶姗副教授,发表了5篇文章,真是巾帼不让须眉。

从统计数据可知,经济法学高产作者较多,且以中青年学者居多,这体现了经济法学科较好的传承性。希望老一辈学者也能够给我们带来更多学术精品,年青一代进一步涌现更多的学术明星。

表四:高产作者名单

排名

姓名

总数

2009

2010

2011

作者所属年龄段

篇数

三大权威期刊篇数

篇数

三大权威期刊篇数

篇数

三大权威期刊篇数

1

李剑

6

2

0

1

0

3

1

30-40

1

赵红梅

6

2

0

2

0

2

0

40-50

1

邢会强

6

2

0

2

0

2

0

30-40

4

叶姗

5

1

0

3

0

1

0

30-40

4

蒋悟真

5

0

0

1

0

4

0

30-40

6

史际春

4

0

0

3

2

1

0

50-60

6

谢增毅

4

1

0

2

1

1

1

30-40

6

郭雳

4

1

0

3

0

0

0

30-40

6

崔威

4

2

0

1

0

1

0

40-45

6

董保华

4

1

0

1

0

2

0

50-60

6

许多奇

4

0

(0)

2

0

2

0

30-40

6

钱叶芳

4

0

0

1

0

3

0

40-45

6

杨松

4

1

0

3

0

0

0

40-50

14

黎建飞

3

2

1

1

0

0

0

50-60

14

刘水林

3

0

0

3

1

0

0

40-50

14

秦国荣

3

1

0

2

1

0

0

40-50

14

郑鹏程

3

1

0

2

1

0

0

40-50

14

王明远

3

1

0

2

1

0

0

40-50

14

刘水林

3

0

0

3

1

0

0

40-50

14

刘继峰

3

1

0

1

0

1

0

40-50

14

冯果

3

2

0

0

0

1

0

40-45

14

刘迎霜

3

0

0

0

0

3

0

30-40

14

张德峰

3

1

0

0

0

2

0

30-40

14

陈承堂

3

0

0

0

0

3

0

30-35

14

陈兵

3

0

0

2

0

1

0

30-40

14

黎四奇

3

1

0

2

0

0

0

30-40

14

岳彩申

3

0

0

2

0

1

0

40-50

(三)法学院排名分析

2009-2011年,118家单位共发表论文469篇,其中,发表5篇以上论文的单位共有23家,分别是:

表五:法学院排名

名次

单位

篇数

三大权威刊物篇数

合计

2009

2010

2011

合计

2009

2010

2011

1

北京大学法学院

34

15

11

8

3

0

0

3

1

中国政法大学

34

11

13

10

3

1

1

1

3

华东政法大学

29

8

8

13

1

1

0

0

4

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

27

7

10

10

1

0

0

1

5

武汉大学法学院(及国际法研究所)

26

11

8

7

0

0

0

0

6

西南政法大学

20

7

9

4

1

0

0

1

7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19

7

7

5

4

1

2

1

8

清华大学法学院

17

4

6

7

1

0

1

0

9

重庆大学法学院

15

6

3

6

0

0

0

0

10

上海财经大学法学院

14

6

6

2

4

2

2

0

11

湖南大学法学院

10

3

5

2

1

0

1

0

12

吉林大学法学院

9

2

2

5

1

0

0

1

12

中央财经大学法学院

9

2

3

4

0

0

0

0

12

江西财经大学法学院

9

1

3

5

1

0

0

1

15

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法学所

8

1

3

4

4

0

1

3

15

南京大学法学院

8

4

4

0

1

1

0

0

17

西南财经大学法学院

7

3

3

1

2

2

0

0

17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7

4

2

1

0

0

0

0

17

辽宁大学法学院

7

2

4

1

1

1

0

0

20

苏州大学王健法学院

6

3

0

3

0

0

0

0

20

厦门大学法学院

6

5

1

0

0

0

0

0

22

深圳大学法学院

5

2

3

0

1

0

1

0

22

上海社会科学院法学所

5

1

0

4

0

0

0

0

上述23家单位发表了331篇论文,占全部论文的70.58%。从上表可见:

1.中国政法大学、北京大学法学院独占鳌头。

中国政法大学和北京大学法学院三年来的论文发表数目均处于领先地位,且总数较大幅度领先第三名的华东政法大学。相对于其他学校而言,这两所高校在经济法学科上已经独占鳌头,这说明这两所学校的经济法学科在科研创新上具有较大的活力,真心祝愿它们能够一直保持这样的势头。

2. 传统司法部系统院校具有一定底蕴,多数均榜上有名。

传统司法部部属政法院校中,除西北政法大学无缘榜单,其他政法大学均榜上有名,而且中国政法大学并列第一,华东政法大学名列第三,表现了较为深厚的法学底蕴。可以预见,在将来,这些学校也必将在榜单上经常出现。但也要看到,西南政法大学作为老牌的经济法强校,表现并不令人满意。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也只是处于名单的中后部,西北政法大学甚至无缘上榜。我们相信这些学校一定能够突破自我,再创辉煌,期待这一天能够早日到来。

3.学科新贵带来经济法领域的重新洗牌。

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冲劲十足,上海财经大学法学院也上升较快,诸如此类的经济法学科新贵为整个经济法学术界带来了清新的空气,也推动了该学科的洗牌。他们超越了一些暮气沉沉的学校,排名稳步上升,给一些传统经济法强校带来了极大的压力。我们相信这种趋势能够推动整个经济法学界更加快速的向前发展。

4. 武汉大学法学院、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等传统经济法学强校也一直榜上有名。

武汉大学法学院(及国际法研究所)、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等传统经济法学强校一直处于榜单的中上游,虽说名次比较靠前,但基本只能算作第一梯队队尾或者第二梯队领头,位置比较尴尬。这与这两所学校的地位并不相符,尤其是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其经济法学科号称中国第一,但这些年来一直暮气沉沉,并未表现出相应的实力。不过,我们也要看到,这些年来人民大学法学院已经认识到这一点,加大了对年轻学者的引进和扶持力度,相信随着年轻学者的成长,人民大学经济法学科凭借深厚的底蕴,一定能够再次崛起,重回。

5.新生代学校声名不显。

这些年来,在全国高校和其他科研机构中,经济法学科建设的投入较大,但除个别高校能够冲突重围以外,大多数单位都泯然众人矣。我们期待这些新鲜的血液能够给我们带来奇迹。

由于商法学和经济法学很多领域存在交叉,我们在做统计分析时难免会依自身主观判断来进行分类,因此存在一些同一学者发表的不同论文中有些被分到商法学分类之中,有些被分到经济法学分类之中,不准确之处敬请各位贤达批评指正。

本站系非盈利性学术网站,所有文章均为学术研究用途,如有任何权利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