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次 |
科研单位 |
总篇数 |
他发数 |
姓名 |
刊物名称 |
期数 |
文章标题 |
1 |
西南政法大学 |
13 |
9 |
徐 洁 |
中国法学 |
5 |
论诚信原则在民事执行中的衡平意义 |
汪祖兴 |
中国法学 |
5 |
当事人共任仲裁员不能之救济实践及完善 |
||||
段文波 |
中国法学 |
6 |
一体化与集中化:口头审理方式的现状与未来 |
||||
段文波 |
现代法学 |
1 |
民事裁判构造论 |
||||
廖中洪 |
法学评论 |
1 |
对我国《民诉法》确立公益诉讼制度的质疑 |
||||
毋爱斌 |
清华法学 |
2 |
损害额认定制度研究 |
||||
唐 力 |
现代法学 |
3 |
在“强制”与“合意”之间::我国诉讼调解制度的困境与出路 |
||||
田平安 |
现代法学 |
4 |
论清代官批民调及其对现行委托调解的启示 |
||||
马登科 |
法律科学 |
4 |
民事间接强制执行比较研究 |
||||
赵泽君 |
政法论坛 |
4 |
民事诉讼发回重审制度的反思与建构 |
||||
廖中洪 |
现代法学 |
5 |
小额诉讼救济机制比较研究 |
||||
段文波 |
法学评论 |
5 |
论民事一审之立案程序 |
||||
段文波 |
法学家 |
6 |
事实证明抑或法官裁量 |
||||
2 |
中国政法大学 |
9 |
4 |
罗智敏 |
比较法研究 |
1 |
意大利最新集团诉讼立法探究 |
王 娣 |
政法论坛 |
1 |
我国民事诉讼法应确立“债务人异议之诉” |
||||
韩 波 |
法学评论 |
2 |
民事诉讼率 |
||||
栗 峥 |
政法论坛 |
2 |
中国民事执行的当下境遇 |
||||
纪格非 |
中外法学 |
3 |
“直接证据”真的存在吗 |
||||
纪格非 |
环球法律评论 |
4 |
品格证据在性骚扰民事案中的运用 |
||||
纪格非 |
法学评论 |
4 |
消亡抑或重生——言词原则在民事二审程序中的发展趋势及其启示 |
||||
毕玉谦 |
比较法研究 |
5 |
对我国民事诉讼审前程序与审理程序对接的功能性反思与构建 |
||||
肖建华 |
比较法研究 |
5 |
现代型诉讼之程序保障 |
||||
3 |
清华大学法学院 |
8 |
7 |
王亚新 |
法学研究 |
4 |
一审判决效力与二审中的诉讼外和解协议 |
徐 昀 |
清华法学 |
2 |
原告管辖权异议之分析与消解 |
||||
张卫平 |
法学家 |
5 |
民事诉讼中举证迟延的对策分析 |
||||
张卫平 |
比较法研究 |
5 |
第三人撤销判决制度的分析与评估 |
||||
王亚新 |
比较法研究 |
5 |
我国新民事诉讼法与诚实信用原则 |
||||
黄文艺 |
比较法研究 |
5 |
比较法视域下我国民事保全制度的修改与完善 |
||||
张卫平 |
法律科学 |
6 |
民事诉讼中的诚实信用原则 |
||||
袁中华 |
法学家 |
6 |
民事诉讼中文书真伪的“举证责任”问题 |
||||
3 |
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 |
8 |
8 |
陈爱武 |
法律科学 |
1 |
论家事审判机构之专门化 |
李 浩 |
法学 |
1 |
当下法院调解中一个值得警惕的现象 |
||||
杨 海 |
法律科学 |
2 |
裁判视野下之诚实信用原则 |
||||
李 浩 |
现代法学 |
2 |
民事判决中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
||||
李 浩 |
清华法学 |
2 |
论小额诉讼立法应当缓行 |
||||
李 浩 |
法学家 |
4 |
民事诉讼管辖制度的新发展 |
||||
李 浩 |
法律科学 |
6 |
论民事再审程序启动的诉权化改造 |
||||
李 浩 |
法学评论 |
6 |
处分原则与审判监督 |
||||
5 |
武汉大学法学院 |
6 |
4 |
占善刚 |
现代法学 |
2 |
言词辩论的全部意旨研究 |
占善刚 |
法律科学 |
3 |
人民调解协议司法确认之定性分析 |
||||
赵 钢 |
现代法学 |
4 |
新的法律虚无主义之批判 |
||||
占善刚 |
法学评论 |
5 |
民事诉讼中的证据共通原则研究 |
||||
赵 钢 |
法律科学 |
6 |
回避制度之改良与保全机制之完善 |
||||
刘学在 |
法学评论 |
6 |
台湾地区消费者团体诉讼制度评析 |
||||
6 |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
5 |
4 |
梁 坤 |
环球法律评论 |
1 |
社会科学证据在美国的发展及其启示 |
洪冬英 |
法学家 |
2 |
论调解协议效力的司法审查 |
||||
张家骥 |
法制与社会发展 |
2 |
对证明责任和证明标准的理论反思 |
||||
汤维建 |
比较法研究 |
5 |
漂移的中国民事调解制度 |
||||
肖建国 |
法律科学 |
6 |
执行程序修订的价值共识与展望 |
||||
7 |
南京大学法学院 |
4 |
4 |
严仁群 |
中国法学 |
4 |
二审和解后的法理逻辑 |
严仁群 |
法学研究 |
4 |
释明的理论逻辑 |
||||
潘军锋 |
法制与社会发展 |
1 |
论经济政策的司法融入 |
||||
马 辉 |
法制与社会发展 |
5 |
自治规则在民事司法裁判中的作用 |
||||
8 |
北京大学法学院 |
3 |
3 |
潘剑锋 |
政法论坛 |
5 |
中国民事审判程序体系之科学化革新 |
傅郁林 |
比较法研究 |
5 |
新民事诉讼法中的程序性合意机制 |
||||
傅郁林 |
法律科学 |
6 |
我国民事检察权的权能与程序配置 |
||||
8 |
湘潭大学法学院 |
3 |
3 |
廖永安 |
中国法学 |
3 |
社会转型背景下人民陪审员制度改革路径探析 |
李喜莲 |
法律科学 |
1 |
民事诉讼法上的“利害关系人”之界定 |
||||
彭熙海 |
法学评论 |
3 |
论连带责任案件的诉讼形式 |
||||
10 |
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 |
2 |
2 |
赵秀举 |
中外法学 |
4 |
论民事执行救济 |
王福华 |
法律科学 |
6 |
协议管辖制度的进步与局限 |
||||
10 |
厦门大学法学院 |
2 |
2 |
齐树洁 |
现代法学 |
2 |
中国民事诉讼法学成长的启示 |
张 榕 |
法律科学 |
5 |
民事既判力客观范围理论研究之反思 |
||||
10 |
复旦大学法学院 |
2 |
2 |
章武生 |
现代法学 |
2 |
我国民事简易程序的反思与发展进路 |
章武生 |
政法论坛 |
6 |
法院调解与判决的关系 |
||||
10 |
最高人民法院 |
2 |
2 |
江必新 |
法学家 |
2 |
民事复审程序类型化研究 |
王林清 |
法学评论 |
4 |
民事裁定再审问题研究 |
||||
14 |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 |
1 |
─ |
叶自强 |
环球法律评论 |
2 |
论不可逾越的“柴尔线” |
14 |
华东政法大学 |
1 |
1 |
陈 刚 |
清华法学 |
6 |
日本民事诉讼法上诚实信义原则之解读 |
14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 |
1 |
1 |
陈杭平 |
法学研究 |
1 |
组织视角下的民事诉讼发回重审制度 |
14 |
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 |
1 |
1 |
周 翠 |
法学家 |
3 |
我国民事诉讼义务体系的构建 |
14 |
吉林大学法学院 |
1 |
1 |
霍海红 |
中外法学 |
2 |
胜诉权消灭说的“名”与“实” |
14 |
山东大学法学院 |
1 |
1 |
张海燕 |
法制与社会发展 |
3 |
“推定”和“视为”之语词解读 |
14 |
深圳大学法学院 |
1 |
1 |
韩 平 |
法学 |
4 |
我国仲裁裁决双重救济制度之检视 |
14 |
苏州大学王健法学院 |
1 |
1 |
张永泉 |
法学评论 |
1 |
客观真实价值观是证据制度的灵魂 |
14 |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
1 |
─ |
蔡 虹 |
法商研究 |
2 |
民事再审程序立法的完善 |
14 |
郑州大学法学院 |
1 |
1 |
张嘉军 |
法学研究 |
1 |
民事诉讼调解结案率实证研究 |
14 |
湖南大学法学院 |
1 |
1 |
刘 敏 |
法商研究 |
6 |
二次离婚诉讼审判规则的实证研究 |
14 |
辽宁大学法学院 |
1 |
1 |
李丽峰 |
环球法律评论 |
3 |
预备合并之诉若干问题研究 |
14 |
贵州大学法学院 |
1 |
1 |
范电勤 |
法学 |
8 |
“调解优先、调判结合”的宪法审视 |
14 |
华侨大学法学院 |
1 |
1 |
许少波 |
法律科学 |
3 |
民事诉讼证据交换制度的立法探讨 |
14 |
西安交通大学法学院 |
1 |
1 |
刘仲屹 |
比较法研究 |
5 |
小额诉讼程序及其在我国民事诉讼法修改中的完善 |
14 |
南昌大学法学院 |
1 |
1 |
胡学军 |
法学家 |
2 |
从“抽象证明责任”到“具体举证责任” |
14 |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
1 |
1 |
王合静 |
法学评论 |
4 |
论民事判决理由的可接受性 |
14 |
华南农业大学人文与法学学院 |
1 |
1 |
赵 蕾 |
比较法研究 |
4 |
诉讼与非讼的再区分 |
14 |
浙江工业大学法学院 |
1 |
1 |
李 峰 |
法律科学 |
4 |
传闻证据规则,抑或直接言词原则 |
14 |
广东工业大学政法学院 |
1 |
1 |
朱金高 |
法学 |
5 |
法院不宜依职权对临时性救济措施决定再审 |
14 |
华北电力大学人文学院 |
1 |
1 |
王学棉 |
比较法研究 |
5 |
美国民事诉讼管辖权研究 |
14 |
南方医科大学人文管理学院 |
1 |
1 |
肖柳珍 |
法商研究 |
5 |
美国医疗过失诉讼制度改革及其借鉴 |
14 |
广东商学院 |
1 |
1 |
张晋红 |
中国法学 |
2 |
民事诉讼合并管辖立法研究 |
14 |
山东财政学院 |
1 |
1 |
韩清怀 |
法商研究 |
2 |
论调解制度在民事检察监督中的引入 |
14 |
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 |
1 |
1 |
荣学磊 |
法学 |
2 |
对司法裁判偏离公正现象的法理分析 |
14 |
德国萨尔大学 |
1 |
1 |
任 重 |
比较法研究 |
5 |
民事诉讼真实义务边界问题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