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数相同者以姓名音序排序
发文9篇的作者 |
张明楷 |
发文8篇的作者 |
江必新 |
发文6篇的作者 |
陈瑞华、李 浩、王利明、左卫民 |
发文5篇的作者 |
陈兴良、高鸿钧、刘艳红、易 军、张千帆 |
发文4篇的作者 |
陈卫东、常鹏翱、段文波、冯 果、郭春镇、姜 涛 刘宪权、王 迁、吴汉东、谢 晖、许德风、杨立新 尤陈俊、周光权、朱广新 |
发文3篇的作者 |
陈光中、 胡玉鸿、黄 风、纪格非、蒋建湘、李 川、李 扬 李拥军、梁志文、凌 斌、龙宗智、满洪杰、欧阳本祺 钱叶六、秦前红、舒国滢、孙万怀、万 毅、汪建成 王贵松、王全兴、王 申、邢会强、徐国栋、于 飞 喻 中、占善刚、张建伟、张 翔、张 亮、张 红 张建文、张淑芳、张卫平、张学文、张 龑、赵 骏 赵万一、周 详、周叶中 |
2012年高产作者统计分析 | |||||
(仅限于3篇以上,篇数相同者以姓名音序排序) | |||||
作者 | 单位 | 刊物名称 | 期数 | 文章标题 | 篇数 |
张明楷 | 清华大学法学院 | 中国社会科学 | 11 | 论被允许的危险的法理 | 9 |
法学研究 | 5 | 刑法学中危险接受的法理 | |||
中外法学 | 1 | 《结果无价值论的法益观 与 | |||
清华法学 | 1 | 论偶然防卫 | |||
法学 | 4 | 受贿罪中收受财物后及时退交的问题分析 | |||
法学家 | 3 | 论刑法中的没收 | |||
现代法学 | 4 | 刑法学中的当然解释 | |||
政法论坛 | 6 | 危险驾驶罪的基本问题——与 | |||
法学评论 | 6 | 论身份犯的间接正犯——以保险诈骗罪为中心 | |||
江必新 | 中南大学法学院 | 中国社会科学 | 7 | 行政程序正当性的司法审查 | 8 |
法学研究 | 1 | 司法对法律体系的完善 | |||
法学研究 | 6 | 法官良知的价值、内涵及其养成 | |||
清华法学 | 5 | 迈向统一的行政基本法 | |||
法学 | 12 | 论行政规制基本理论问题 | |||
最高人民法院 | 法学家 | 2 | 民事复审程序类型化研究 | ||
法制与社会发展 | 5 | WTO法律体系协同发展研究 | |||
中外法学 | 6 | 中国行政合同法律制度:体系、内容及其构建 | |||
陈瑞华 | 北京大学法学院 | 中国法学 | 1 | 法律程序构建的基本逻辑 | 6 |
法学研究 | 6 | 以限制证据证明力为核心的新法定证据主义 | |||
法商研究 | 1 | 论证据相互印证规则 | |||
法学家 | 2 | 论瑕疵证据补正规则 | |||
政法论坛 | 5 | 案卷移送制度的演变与反思 | |||
中外法学 | 6 | 刑事司法裁判的三种形态 | |||
李 浩 | 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 | 法学 | 1 | 当下法院调解中一个值得警惕的现象——调解案件大量进入强制执行研究 | 6 |
现代法学 | 2 | 民事判决中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 |||
清华法学 | 2 | 论小额诉讼立法应当缓行——兼评《民事诉讼法修正案(草案)》第35条 | |||
法学家 | 4 | 民事诉讼管辖制度的新发展——对管辖修订的评析与研究 | |||
法律科学 | 6 | 论民事再审程序启动的诉权化改造——兼析《关于修改〈民事诉讼法〉的决定》第49条 | |||
法学评论 | 6 | 处分原则与审判监督——对第7号指导性案例的解读 | |||
王利明 |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 中国法学 | 1 | 论我国农村土地权利制度的完善 | 6 |
法学 | 1 | 我国案例指导制度若干问题研究 | |||
中外法学 | 1 | 我国《侵权责任法》采纳了违法性要件吗? | |||
法商研究 | 1 | 再论人格权的独立成编 | |||
法学家 | 1 | 隐私权概念的再界定 | |||
法律科学 | 4 | 人格权法的发展与完善——以人格尊严的保护为视角 | |||
左卫民 | 四川大学法学院 | 清华法学 | 1 | 进步抑或倒退:刑事诉讼法修改草案述评 | 6 |
现代法学 | 1 | 刑事诉讼法再修改与被追诉人财产权的保护 | |||
政法论坛 | 2 | 效果与悖论: 中国刑事辩护作用机制实证研究——以 S 省 D 县为例 | |||
法商研究 | 3 | 指定监视居住的制度性思考 | |||
清华法学 | 3 | 如何打造一部好的刑事诉讼法:以实证研究为视角 | |||
中外法学 | 6 | 当代中国刑事诉讼法律移植:经验与思考 | |||
陈兴良 | 北京大学法学院 | 法商研究 | 2 | 我国案例指导制度功能之考察 | 5 |
法制与社会发展 | 3 | 案例指导制度的法理考察 | |||
法学评论 | 3 | 案例指导制度的规范考察 | |||
中外法学 | 4 | 不作为犯论的生成 | |||
政法论坛 | 4 | 犯罪论体系的去苏俄化 | |||
高鸿钧 | 清华大学法学院 | 比较法研究 | 3 | 英国法的主要特征(上)——与大陆法相比较 | 5 |
中外法学 | 3 | 比较法律文化视域的英美法 | |||
政法论坛 | 4 | 法律:规制与解放之间——读《迈向新法律常识——法律、全球化和解放》 | |||
比较法研究 | 4 | 英国法的主要特征(中)——与大陆法相比较 | |||
比较法研究 | 5 | 英国法的主要特征(下)——与大陆法相比较 | |||
刘艳红 | 东南大学法学院 | 中国法学 | 6 | 共谋共同正犯论 | 5 |
环球法律评论 | 2 | 当下中国刑事立法应当如何谦抑?——以恶意欠薪行为入罪威力之批判分析 | |||
政法论坛 | 3 | 刑法主观主义原则:文化成因、现实体现于具体危害 | |||
法学 | 11 | 共谋共同正犯的理论误区及其原因 | |||
法学评论 | 6 | 目的二阶层体系与“但书”出罪功能的自洽性 | |||
易 军 | 中国政法大学 | 中国法学 | 3 | 法律行为生效要件体系的重构 | 5 |
法学研究 | 3 | 私人自治与司法品性 | |||
法商研究 | 3 | 法律行为生效:一种新要件体系的证成 | |||
政法论坛 | 3 | 私人自治的政治哲学之维 | |||
法学家 | 4 | 民法公平原则新诠 | |||
张千帆 | 北京大学法学院 | 中国法学 | 3 | 城市土地“国家所有”的困惑与消解 | 5 |
法学研究 | 4 | 农村土地集体所有的困惑与消解 | |||
法学 | 6 | 城市化不需要征地——清除城乡土地二元结构的宪法误区 | |||
中外法学 | 5 | 论宪法的选择适用 | |||
清华法学 | 6 | 宪法实施的概念与路径 | |||
陈卫东 |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 中国社会科学 | 9 | 隔离式量刑程序实验研究报告———以芜湖模式为样本 | 4 |
法学研究 | 1 | 司法精神病鉴定基本问题研究 | |||
法学家 | 3 | 刑事诉讼法再修改后刑事警察权与公民权的平衡 | |||
政法论坛 | 4 | 人民监督员制度的困境与出路 | |||
常鹏翱 | 北京大学法学院 | 法学研究 | 6 | 债权与物权在规范体系中的关联 | 4 |
法学 | 4 | 民法中典型事实行为的规范关系 | |||
法律科学 | 3 | 论目的意思独立的事实行为 | |||
环球法律评论 | 5 | 经济效用与物权归属——论物权法中的从附原则 | |||
段文波 | 西南政法大学 | 中国法学 | 6 | 一体化与集中化:口头审理方式的现状与未来 | 4 |
现代法学 | 1 | 民事裁判构造论:以请求权为核心展开 | |||
法学评论 | 5 | 论民事一审之立案程序 | |||
法学家 | 6 | 事实证明抑或法官裁量:民事损害赔偿数额认定的德日经验 | |||
冯 果 | 武汉大学法学院 | 现代法学 | 1 | 公司治理一体化走向的制度发生学解释——以结构融资为中心展开 | 4 |
法律科学 | 2 | 投资者革命、股东积极主义与公司法的结构性变革 | |||
法学评论 | 4 | 从法律赋能到金融公平——收入分配调整与市场深化下金融法的新进路 | |||
法学 | 10 |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财政法救赎 | |||
郭春镇 | 厦门大学法学院 | 法学研究 | 6 | 务实的法治观应立足于裁判的亚确定性 | 4 |
法律科学 | 2 | 论反司法审查观的“民主解药” | |||
法学评论 | 2 | 论两种人权偏好之关系及中国人权的积极面向 | |||
法制与社会发展 | 4 | 作为法律实用主义的“权利话语”——以一起“难办”案件的“能动司法”为切入点 | |||
姜 涛 | 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 | 法学 | 6 | 集体劳资争议中警察权介入的刑法问题 | 4 |
法学家 | 4 | 量刑公正与刑法目的解释 | |||
环球法律评论 | 5 | 集体劳资争议与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的关系 | |||
法商研究 | 5 | 论后果考察理论在刑事立法中的适用 | |||
刘宪权 | 华东政法大学 | 政法论坛 | 3 | 限制或废除死刑与提高生刑期限关系论 | 4 |
法学 | 7 | 信用卡“养卡”、“套现”行为的刑法定性分析 | |||
法商研究 | 4 | 刑法严惩非法集资行为之反思 | |||
法学家 | 5 | 论内幕交易犯罪最新司法解释及法律适用 | |||
王 迁 | 华东政法大学 | 中国法学 | 3 | 著作权法借鉴国际条约与国外立法:问题与对策 | 4 |
法学家 | 1 | “署名”三辨——兼评“安顺地戏案”等近期案例 | |||
法学 | 10 | 《视听表演北京条约》争议问题及对我国国际义务的影响 | |||
法商研究 | 6 | 《视听表演北京条约》视野下著作权法的修订 | |||
吴汉东 |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 法学研究 | 4 | 知识产权的制度风险与法律控制 | 4 |
法商研究 | 1 | 试论人格利益和无形财产利益的权利构造——以法人人格权为研究对象 | |||
法学 | 2 | 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的国际环境与中国场景——纪念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及《知识产权协议》10周年 | |||
法商研究 | 4 | 《著作权法》第三次修改的背景、体例和重点 | |||
谢 晖 | 中南大学法学院 | 法学 | 9 | 事实推理与常识裁判——简单道义案件的一种裁判技巧和立场 | 4 |
现代法学 | 5 | 诗性、修辞与法律价值预设——制度修辞研究之二 | |||
政法论坛 | 5 | 论法律制度的修辞之维 | |||
法律科学 | 6 | 论司法方法的复杂适用 | |||
许德风 | 北京大学法学院 | 法学研究 | 3 | 不动产一物二卖问题研究 | 4 |
法商研究 | 1 | 论破产中无偿行为的撤销 | |||
法学 | 6 | 论债权的破产取回 | |||
法学评论 | 4 | 民法学研究的中国路径——评王轶:《民法原理与民法学方法》 | |||
杨立新 |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 法律科学 | 2 | 论网络侵权责任中的反通知及效果 | 4 |
法学家 | 3 | 医疗管理损害责任与法律适用 | |||
法学 | 7 | 多数人侵权行为及责任理论的新发展 | |||
法商研究 | 5 | 医疗损害责任一般条款的理解与适用 | |||
尤陈俊 |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 法商研究 | 2 | 清代简约型司法体制下的“健讼”问题研究——从财政制约的角度切入 | 4 |
中外法学 | 4 | “厌讼”幻象之下的“健讼”实相? | |||
法学家 | 4 | 明清中国房地买卖俗例中的习惯权利——以“叹契”为中心的考察 | |||
法学 | 12 | 阴影下的正当性——清末民初的律师职业与律师制度 | |||
周光权 | 清华大学法学院 | 中国法学 | 1 | 新型为无价值论的中国展开 | 4 |
中外法学 | 2 | 《客观归责理论的方法论意义 兼与 | |||
现代法学 | 5 | 刑法方法论与司法逻辑 | |||
政法论坛 | 5 | 论身份犯的竞合 | |||
朱广新 | 中国法学杂志社 | 法律科学 | 2 | 论违约行使土地使用权的法律后果——以私法规范在行政管理中的应用为视角 | 4 |
法商研究 | 2 | 论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自动续期及其体系效应 | |||
中外法学 | 3 | 法定代表人的越权代表行为 | |||
环球法律评论 | 5 | 要约不得撤销的法定事由与效果 | |||
陈光中 | 中国政法大学 | 政法论坛 | 1 | 刑事诉讼中公安机关定位问题之探讨——对《刑事诉讼法修正案(草案)》规定司法机关包括公安机关之质疑 | 3 |
清华法学 | 3 | 刑事诉讼法制建设的重大进步 | |||
法学 | 11 | 关于修改后《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若干问题的思考 | |||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 中国法学 | 1 | 农村集体土地征收的法理反思与制度重构 | 3 | |
法律科学 | 3 | 对“集体土地上建公租房”政策的法律思考 | |||
法商研究 | 6 | 我国农村集体经济有效实现法律制度的实证考察——来自12个省的调研报告 | |||
冯 辉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 | 法律科学 | 3 | “油价问题”的法律规制——以产业法与竞争法的功能组合为核心 | 3 |
法商研究 | 4 | 经济法实现“收入增长计划”的理念和对策研究 | |||
政法论坛 | 4 | 判决、公共政策与社会主流价值观——“跌倒争议案”的法理省思 | |||
郭 华 | 中央财经大学法学院 | 法学家 | 2 | 精神病司法鉴定若干法律问题研究 | 3 |
法学 | 6 | 切实保障刑事诉讼法中司法鉴定条款的实施 | |||
法商研究 | 4 | 司法鉴定制度与专家证人制度交叉共存论之质疑——与 | |||
韩大元 |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 中国法学 | 4 | 宪法实施与中国社会治理模式的转型 | 3 |
法商研究 | 3 | 1982年宪法的人文精神 | |||
清华法学 | 6 | 认真对待我国宪法文本 | |||
胡弘弘 |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 法学 | 5 | 论人大代表提案权的有效行使 | 3 |
法学评论 | 3 | 对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法学研究的检讨及展望——基于现有学术理论成果分析的视角 | |||
政法论坛 | 6 | 我国公民基本权利的宪法表述 | |||
胡玉鸿 | 苏州大学王健法学院 | 政法论坛 | 2 | 社会契约与国家理性 | 3 |
法学 | 9 | 法律实践技艺的定位、标准与养成 | |||
法制与社会发展 | 6 | 论司法审判中法律适用的个别化 | |||
黄 风 | 北京师范大学刑科院 | 法商研究 | 1 | 我国移入式被判刑人移管法律制度的若干问题研究 | 3 |
法学 | 4 | 美国金融制裁制度及其对我国的警示 | |||
比较法研究 | 3 | ||||
纪格非 | 中国政法大学 | 中外法学 | 3 | “直接证据”真的存在吗? 对直接证据与间接证据分类标准的再思考 | 3 |
环球法律评论 | 4 | 品格证据在性骚扰民事案中的运用——美国的立法、判例及启示 | |||
法学评论 | 4 | 消亡抑或重生——言词原则在民事二审程序中的发展趋势及其启示 | |||
蒋建湘 | 中南大学法学院 | 中国法学 | 1 | 国企高管薪酬法律规制研究 | 3 |
法学 | 7 | 融资租赁出租人的风险承担 | |||
法律科学 | 6 | 我国国有公司股权结构及其法律改革——以公司治理效率为主要视角 | |||
李 川 | 东南大学法学院 | 法律科学 | 3 | 从特殊预防到风险管控:社区矫正之理论嬗变与进路选择 | 3 |
法学评论 | 4 | 论危险驾驶行为入罪的客观标准 | |||
法学 | 10 | 醉驾犯罪酒精临界值标准法理定位与适用思辨 | |||
李 扬 | 深圳大学法学院 | 法律科学 | 1 | 日本专利权当然无效抗辩原则及其启示 | 3 |
法商研究 | 3 | 我国商标抢注法律界限之重新划定 | |||
法学家 | 6 | 知识产权人停止侵害请求权的限制 | |||
李拥军 | 吉林大学法学院 | 法制与社会发展 | 1 | 性的自治与规制——在法律规则的视野下对性权利的一种解读 | 3 |
法学 | 4 | 我国人民陪审制度的现实困境与出路——基于陪审复兴背后的思考 | |||
法律科学 | 3 | 自私的基因与两性博弈:人类婚姻制度生存机理的生物学解释 | |||
梁志文 |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 | 法律科学 | 1 | 论专利申请人之现有技术披露义务 | 3 |
法制与社会发展 | 2 | 专利价值之谜及其理论求解 | |||
华南师范大学知识产权发展研究中心 | 法学 | 8 | 著作权延伸性集体许可制度的移植与创制 | ||
凌 斌 | 北京大学法学院 | 中国法学 | 6 | 法律救济的规则选择:财产规则、责任规则与卡梅框架的法律经济学重构 | 3 |
中外法学 | 1 | 《法律与情理:法治进程的情法矛盾与伦理选择》 | |||
清华法学 | 6 | 政治私约主义的正当性困境:政治宪法学批判——以《清帝逊位诏书》的法学解读为中心 | |||
龙宗智 | 四川大学法学院 | 法学研究 | 4 | 刑事诉讼指定管辖制度之完善 | 3 |
政法论坛 | 5 | 进步及其局限——由证据制度调整的观察 | |||
中外法学 | 6 | 中国法语境中的“排除合理怀疑” | |||
满洪杰 | 山东大学法学院 | 法律科学 | 4 | 荣誉权——一个巴别塔式的谬误?——“Right to Honour”的比较法考察 | 3 |
法商研究 | 5 | 荣誉权作为独立人格利益之质疑——基于案例的实证分析 | |||
法学 | 11 | 从“黄金大米”事件看未成年人人体试验的法律规制 | |||
欧阳本祺 | 东南大学法学院 | 法学 | 7 | 对非法经营罪兜底性规定的实证分析 | 3 |
法律科学 | 4 | 犯罪构成诞生的权力分析 | |||
环球法律评论 | 6 | 论刑法上的具体危险的判断 | |||
钱叶六 | 苏州大学王健法学院 | 中国法学 | 4 | 参与自杀的可罚性研究 | 3 |
法学 | 11 | 共犯的实行从属性说之提倡 | |||
清华大学法学院 | 法学研究 | 1 | 双层区分制下正犯与共犯的区分 | ||
秦前红 | 武汉大学法学院 | 法商研究 | 1 | 普通法判决意见规则视阈下的人大释法制度——从香港“庄丰源案”谈起 | 3 |
法学评论 | 4 | 经济、社会、文化权利的可司法性研究——从比较宪法的视角介入 | |||
法学 | 11 | “八二宪法”与中国宪政的发展 | |||
舒国滢 | 中国政法大学 | 政法论坛 | 2 | “争点论”探赜 | 3 |
法制与社会发展 | 4 | 西塞罗的《论题术》研究 | |||
法学 | 9 | 追问古代修辞学与法学论证技术之关系 | |||
孙万怀 | 华东政法大学 | 政法论坛 | 1 | 罪刑关系法定化困境与人道主义补足 | 3 |
环球法律评论 | 5 | 刑事正义的宣谕———宽容 | |||
法学家 | 6 | 保险诈骗共同犯罪的实践难题及合理解决 | |||
万 毅 | 四川大学法学院 | 法学 | 4 | 独立没收程序的证据法难题及其破解 | 3 |
清华法学 | 3 | 论强制措施概念之修正 | |||
现代法学 | 6 | 解读“技术侦察”与“乔装侦察”——以《刑事诉讼法修正案》为中心的规范分析 | |||
汪建成 | 北京大学法学院 | 法学 | 1 | 论未成年人犯罪诉讼程序的建立和完善 | 3 |
政法论坛 | 2 | 刑事和解与控辩协商制度的衔接与协调——基于对刑事诉讼法修正案(草案)第274-276条的分析 | |||
法学家 | 3 | 刑事审判程序的重大变革及其展开 | |||
王贵松 |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 法商研究 | 4 | 论行政裁量的司法审查强度 | 3 |
法学家 | 4 | 民法规范在行政法中的适用 | |||
清华法学 | 5 | 调整规划冲突的行政法理 | |||
王全兴 | 上海财经大学法学院 | 法学 | 2 | 用人单位违法不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二倍工资”条款分析 | 3 |
法商研究 | 3 | 我国劳动关系协调机制整体推进论纲 | |||
现代法学 | 4 | 论我国罢工立法与罢工转型的关系 | |||
王 申 | 华东政法大学 | 法学 | 科层行政化管理下的司法独立 | 3 | |
《法学》月刊社 | 现代法学 | 2 | 法官法律知识的本源与确证——以法官的实践理性为视角 | ||
法律科学 | 6 | 法官的理性认知与司法前见 | |||
邢会强 | 中央财经大学法学院 | 现代法学 | 1 | 商业银行的公共性理论——兼论商业银行收费法律问题 | 3 |
法制与社会发展 | 3 | 政策增长与法律空洞化——以经济法为例的观察 | |||
法商研究 | 5 | 宏观调控行为的不可诉性再探 | |||
徐国栋 | 厦门大学法学院 | 法学 | 4 | 我国司法适用诚信原则情况考察 | 3 |
现代法学 | 3 | 罗马法中主观诚信的产生、扩张及意义 | |||
清华法学 | 4 | 诚信原则理论之反思 | |||
于 飞 | 中国政法大学 | 法学研究 | 4 | 违背善良风俗故意致人损害与纯粹经济损失保护 | 3 |
比较法研究 | 2 | 论德国侵权法中的“框架权” | |||
政法论坛 | 4 | “法益”概念再辨析——德国侵权法的视角 | |||
喻 中 | 四川大学法学院 | 法律科学 | 4 | 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在法学体系中的核心价值 | 3 |
法商研究 | 4 | “行为-过程”范式下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 |||
清华法学 | 5 | 从“行政兼理司法”到“司法兼理行政”——我国“司法—行政”关系模式的变迁 | |||
占善刚 | 武汉大学法学院 | 现代法学 | 2 | 言词辩论的全部意旨研究——德国、日本的判例、学说之考察及其启示 | 3 |
法律科学 | 3 | 人民调解协议司法确认之定性分析 | |||
法学评论 | 5 | 民事诉讼中的证据共通原则研究 | |||
张建伟 | 清华大学法学院 | 法学研究 | 6 | 自白任意性规则的法律价值 | 3 |
法学 | 1 | 司法改良、妥协和不彻底主义——以《刑事诉讼法》再修改中证据制度为对象的分析 | |||
清华法学 | 3 | 非法证据缘何难以排除——基于刑事诉讼法再修改和相关司法解释的分析 | |||
张 翔 |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 中国社会科学 | 9 | 财产权的社会义务 | 3 |
环球法律评论 | 4 | 学术自由的组织保障——德国的实践与理论 | |||
清华法学 | 4 | 基本权利的体系思维 | |||
张 亮 | 中山大学法学院 | 法学评论 | 2 | 《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法律问题三议 | 3 |
法学家 | 2 | 多哈回合反倾销谈判中的从低征税规则研究 | |||
法律科学 | 5 | ECFA的法律性质研究 | |||
张 红 |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 法商研究 | 1 | 一项新的宪法上基本权利——人格权 | 3 |
比较法研究 | 3 | “以营利为目的”与肖像权侵权责任认定——以案例为基础的实证研究 | |||
环球法律评论 | 3 | 侵害生命权之丧葬费赔偿研究 | |||
张建文 | 西南政法大学 | 法学 | 6 | 宗教财产的所有权归属与目的性使用问题 | 3 |
现代法学 | 5 | 从所有权法向物权法的转型——以“《俄罗斯联邦民法典》完善计划”为向度 | |||
法律科学 | 6 | 公产法视角下的宗教财产透视 | |||
张淑芳 | 上海财经大学法学院 | 比较法研究 | 2 | 论行政法规与行政法律的界限 | 3 |
法律科学 | 2 | 宪法作为行政法直接渊源论析 | |||
法学评论 | 6 | 行政法中的不和谐因素研究 | |||
张卫平 | 清华大学法学院 | 法学家 | 5 | 民事诉讼中举证迟延的对策分析 | 3 |
比较法研究 | 5 | 第三人撤销判决制度的分析与评估 | |||
法律科学 | 6 | 民事诉讼中的诚实信用原则 | |||
张学文 | 福建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 | 法学评论 | 1 | 市场理性与法院自制——公司裁判解散的实证研究 | 3 |
现代法学 | 6 | 公司破产边缘董事不当激励的法律规制 | |||
政法论坛 | 6 | 乡村司法策略的日常运作和现实考量 | |||
张 龑 |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 中外法学 | 1 | 《人民的成长与摄政的规范化 辛亥革命以来的人民意志构建及其先锋队》 | 3 |
环球法律评论 | 2 | 凯尔森法学思想中的新康德主义探源 | |||
清华法学 | 6 | 没有社会的社会契约——对卢梭公意理论与传统民意观的批判性考察 | |||
赵 骏 | 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 | 法学研究 | 3 | 补偿博弈与第三方评估 | 3 |
法制与社会发展 | 1 | 禁止儿童乞讨的法经济学分析 | |||
现代法学 | 4 | 上市公司控股股东自利性并购的隧道阻遏研究 | |||
赵万一 | 西南政法大学 | 中国法学 | 3 | 中国农民权利的制度重构及其实现途径 | 3 |
现代法学 | 4 | 论商法在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 |||
法律科学 | 1 | 商法的独立性与商事审判的独立化 | |||
周 详 |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 法商研究 | 1 | “醉驾不必一律入罪”论之思考 | 3 |
中外法学 | 3 | 四要件与三阶层犯罪论体系共生论 | |||
法学 | 8 | 胎儿“生命权”的确认与刑法保护 | |||
周叶中 | 武汉大学法学院 | 现代法学 | 1 | 论中国宪法学家的使命 | 3 |
法商研究 | 3 | 社会基础:从宪法到宪政的关键条件 | |||
法学评论 | 6 | 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路向展望——1982年宪法实施30周年的思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