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学2012年CLSCI论文数据分析
发布日期:2013-08-13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一)学科总体评价

2012年,15CLSCI期刊共发表刑法学论文187篇,占论文总数1412篇的13.24%。仅次于民法学和法理学,位居第三。其中,发表在三大权威期刊上的论文共计19篇,占总数185篇的10.27%。从各项指标来看,2012年刑法学整体发展情况良好。

刑法学2012年CLSCI论文数据分析

刑法学2012年CLSCI论文数据分析


2011年相比,2012年的CLSCI论文总数和三大期刊数都略有下降,但考虑到2011年是刑法学的大丰收年,在各学科的激烈竞争下,2012年能将这种好的发展势头保持下来,亦属难得。

2009-2012年刑法学在15CLSCI发表论文情况统计表

年份

刑法学论文数(篇)

各学科CLSCI论文总数(篇)

百分比

2009

177

1406

12.59%

2010

176

1432

12.29%

2011

198

1435

13.80%

2012

187

1412

13.24%

2009-2012年刑法学在三大期刊发表论文情况统计表

年份

刑法学论文数(篇)

各学科三大期刊论文总数(篇)

百分比

2009

24

173

13.87%

2010

27

180

15.00%

2011

23

172

13.37%

2012

19

185

10.27%

刑法学2012年CLSCI论文数据分析

总体来看,2012年的刑法学研究呈现以下特点:

1)客观归责代替犯罪构成理论成为研究的最大热点。对客观归责理论的研究已不再停留于概括而论,危险承受、自我决定、中立的帮助行为、溯及禁止、注意义务违反关联等艰深问题,均有知名学者专门发表文章展开讨论,古色森然的德日刑法大厦正逐渐展露出它的全貌。至少在研究的问题领域上,中国学者正在与德日同行迅速靠近,下一步的目标就是开展平等对话。

2)对立焦点逐渐清晰,刑法学派初见成型。从行为无价值、结果无价值,到刑法主观主义、刑法客观主义,再到形式解释论、实质解释论,刑法学界的观点对立不断升级,顶级大家一一亮剑,引起学术围观,各种解读文章纷纷面世。经过反复的思辨、商榷、反论、驳难、梳理、澄清,在概念范畴和术语使用上渐趋一致,在逻辑起点和争论平台上寻找共识,真正有价值的学术争鸣由此开始,中国的刑法学派也就此初见成型。

3)分则研究总论化,问题领域不断拓展。2012年发表的187CLSCI论文,有60多篇是关于分则问题的,不仅在数量上扭转了我国刑法学界长期以来存在的“重总论、轻分论”的偏向,研究方法也有所创新,不少诈骗罪、交通事故犯罪的文章融合了共犯与正犯论、因果关系论、客观归责理论的最新成果,分则研究水平有显著提升。与时代社会发展相呼应,交通刑法、医事刑法、劳动刑法等崭新的研究领域应运而生,我国刑法学研究正逐渐走向精细化。

(二)研究队伍总体评价

2012CLSCI刑法学论文共涉及高产作者(发表2篇以上论文)30人。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合作作者,本报告仅统计第一作者。

作者

篇数

他发数

三大期刊篇数

出生年份

张明楷

9

8

2

1959

刘艳红

5

5

1

1970






周光权

4

4

1

1968

 

4

4

0

1976

刘宪权

4

3

0

1955

钱叶六

3

3

2

1974

孙万怀

3

3

0

1968

欧阳本祺

3

3

0

1972

 

3

3

0

1980

陈兴良

3

2

0

1957

 

3

2

0

1975

 

2

2

2

1977

高铭暄

2

2

1

1928

 

2

2

1

1981

赵秉志

2

2

0

1956

 

2

2

0

1956

 

2

2

0

1966

 

2

2

0

1971

劳东燕

2

2

0

1974

王志祥

2

2

0

1971

肖本山

2

2

0

1968

涂龙科

2

2

0

1978

付立庆

2

2

0

1976

叶良芳

2

2

0

1970

彭文华

2

2

0

1972

陈珊珊

2

2

0

1977

 

2

2

0

1978

 

2

1

0

1963

王耀忠

2

1

0

1969

刑法学2012年CLSCI论文数据分析

2012CLSCI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的作者构成来看,刑法学研究队伍不仅阵容强大,而且结构合理。在中年一代刑法学大家大放异彩的同时,并没有挤占青年一代学者的发展空间,从侧面反映出刑法学学科自身发展的成熟。

老一辈学者中,高铭暄教授以85岁高龄依然笔耕不辍,堪称学界典范。50后、60后学者的杰出代表张明楷、陈兴良、赵秉志、刘宪权、周光权等,依然是我国刑法学研究的中流砥柱。70后学者堪当重任,共有16人上榜,占据高产作者总数的一半还多。在三大期刊上发表2篇以上的作者,除了大师级的张明楷教授以外,钱叶六、车浩都属于70后,无论从“量”上还是“质”上,70后学者都已撑起刑法学研究的半壁江山。80后一代有李川、王强上榜,两位都是新晋高产作者,一人发表3CLSCI,一人实现了三大期刊的突破,期待他们保持这个势头发展下去,在未来的刑法学界大显身手。老中青三代刑法学人薪火相传,研究梯队呈金字塔形结构,由老到青渐次增多,70后、80后学者构成金字塔的坚实基础,预示着刑法学的发展后劲十足。

(三)法学院校排名分析

2012年的CLSCI论文共来自62家单位,其中刊发数量排名前10位的单位如下:

名次

科研单位

总篇数

他发数

三大期刊篇数

作者

1

清华大学法学院

22

21

4

张明楷(9)、周光权(4)、黎宏(2)、劳东燕(2)、钱叶六、何庆仁、黎旸、陈鹏、尹晓静

2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14

12

2

冯军(2)、付立庆(2)、高铭暄、刘明祥、谢望原、时延安、王莹、陈璇、徐铭勋、周岸岽、谭淦、王波

3

东南大学法学院

13

13

1

刘艳红(5)、欧阳本祺(3)、李川(3)、周少华、梁云宝

3

华东政法大学

13

6

0

刘宪权(4)、孙万怀(3)、杨兴培、薛进展、李翔、王玉珏、侯婉颖、王幼君

5

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

10

10

1

姜涛(4)、刘远(2)、王强(2)、马荣春、陈洪兵

5

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

10

10

0

赵秉志(2)、黄风(2)、王志祥(2)、高铭暄、庄乾龙、赵军、吴飞飞

7

北京大学法学院

9

7

3

陈兴良(3)、车浩(2)、储槐植、白建军、王钰、陈坤

8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7

6

0

周详(3)、夏勇、苏彩霞、程红、欧阳竹筠

8

苏州大学王健法学院

7

7

1

钱叶六(2)、彭文华(2)、陈珊珊(2)、焦艳鹏

10

中国政法大学

6

6

3

曲新久、南连伟

根据该表,我们做出以下几点分析:

1)清华大学法学院独领风骚。

清华法学院继2009年、2010年、2011年之后,再度蝉联CLSCI论文总数、三大期刊数两项第一,领军地位已是难以撼动。在2012年,清华刑法还实现了自我突破,CLSCI论文总数22篇,是4年中最多的;自发1篇,是4年中最少的。能够取得如此成绩,既不是张明楷教授一人之功,也非四名专职教师个人之力,而是贵在形成了一种机制:鲜明的学术特色、严格执行的seminar制度、一定的学生发文要求,教学相长、催人奋进。一旦形成机制,不需外力刺激,自己就会释放出巨大的能量。解密刑法学界的清华神话,或许要从此处寻找端倪?

2)东南大学法学院、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苏州大学王健法学院成长迅速。

东南刑法在刘艳红教授的精心经营下,四年连上三个台阶,2009年位列第十一,2010年挺进前八,2011年升至第六,2012年更是以第三的成绩跻身第一梯队。在没有自办刊物的情况下,一路走来,着实不易!单就他发数而言,2012年东南已仅次于清华,名列第二。该院已经拥有周少华、欧阳本祺等长于运用本土资源分析演绎、类型化的优秀学者,随着李川、刘建利两位精确把握德日刑法动态的新生力量到位,东南刑法更是如虎添翼,发展不可限量。

2012年刑法学界黑马不少,南师大法学院无疑是其中跑得最快的一匹,首次入围十强,就一举进军前五,势头之猛,令人刮目。几位主力队员刘远、姜涛、王强、马荣春、陈洪兵在研究方法上各具特色,而且都正值学术黄金期,期待着他们创造出更加辉煌的成绩!

苏大法学院崭露头角,跻身十强。2012年一举发表2篇权威的钱叶六博士后加盟,进一步充实了该院的研究力量。一个有趣的现象是,三位高产作者钱叶六、彭文华、陈珊珊都与武大颇有渊源,期待武大刑法细致严谨的学风在江南水乡生根开花。

随着东南、南师、苏大三家法学院的迅速崛起,刑法学界的版图会发生何种变化,江南学派是否就此诞生,让我们共同关注。

3)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华东政法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中国政法大学地位稳固。

人大刑法时隔三年,重回三甲。老牌重镇毕竟家大业大,每名教师发表1-2篇,数量就已经相当可观!尤其令人欣喜的是,近两年学生独立在CLSCI期刊发文数量有明显增加。随着韩大元院长下大决心提升博士生培养质量的系列举措一一兑现,能否激励更多青年才俊脱颖而出,让我们拭目以待!

华东政法大学保持了2011年的好成绩,位列第三。刘宪权、孙万怀两位高产作者持续发力,分别贡献了4篇和3篇,杨兴培、薛进展等中流砥柱,李翔、王玉珏等学术新锐也均有斩获。华政在保持良好战绩的同时,还将自发数降至7篇,比起2011年的自发11篇已经有了较大进步,但与清华、人大、法大、中南的低自发率、甚至零自发率相比仍然存在较大差距,值得再接再厉。

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从2011年的第七升至第五。高铭暄、赵秉志、黄风、王志祥等知名教授贡献不小,博士生、博士后和青年教师独立发文数也较去年有明显提升,老中青三代共同发力,局面良好。师大刑法要不断实现自我突破,下一步可能需要在国际刑法和传统中国刑法之外寻找新的增长点。

中国政法大学的成绩与去年基本持平,略有下降。6篇的总数虽然不多,但3篇权威、零自发让这份成果的含金量无可置疑。尤其坐拥两本CLSCI期刊,没有自发一篇,着实令人敬重!刑法在法大可能不是最显山露水的,但在自我要求这一点上无疑为其他学科作出了表率。如何能够调动整体力量,全面开花,是法大刑法今后面临的课题。

4)北京大学法学院、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波动明显。

北大法学院由去年的第二降至第七,不过三篇响当当的权威为北大刑法挽回了一些威严,陈兴良教授有2篇案例指导制度方面的论文被归入法理学类,也是一个不得不考虑的因素。当然,北大刑法学科发展已臻成熟,既不会、也不应该因为陈兴良教授的研究兴趣而受到严重影响。更深层的原因是,北大无论对教师还是博士生在科研上都没有十分硬性的要求。学术环境本来应该提倡宽松,否则就有可能急功近利。但对正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资本原始积累”阶段的中国刑法来说,这份宽松究竟是福是祸?还有待进一步观察。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由去年的第三降至第八,一些大腕级的学者没有“出手”和缺乏稳定的学生发文量,都是可以分析的原因。不过7CLSCI论文的选题遍及总则的基础理论和分则的前沿问题,涵盖刑法研究方法论和刑事政策论,反映出中南刑法学科建设的完备。相信2012年的“蓄势”是为了将来更加完美的迸发。

本站系非盈利性学术网站,所有文章均为学术研究用途,如有任何权利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