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次 |
科研单位 |
总篇数 |
他发数 |
作者 |
刊物名称 |
期数 |
文章标题 |
1 |
华东政法大学 |
7 |
5 |
罗培新 |
中国社会科学 |
7 |
抑制股权转让代理成本的法律构造 |
曾大鹏 |
法学 |
3 |
商事担保立法理念的重塑 |
||||
王东光 |
法学评论 |
2 |
证券错误交易撤销权研究 |
||||
吴京辉 |
法商研究 |
3 |
《票据法》修订:私法本性的回归 |
||||
丁 勇 |
法学 |
7 |
股东大会决议撤销之诉功能反思 |
||||
丁 勇 |
比较法研究 |
4 |
德国公司决议瑕疵诉讼滥用问题研究及启示 |
||||
郑 彧 |
环球法律评论 |
5 |
上市公司收购法律制度的商法解读 |
||||
1 |
中国政法大学 |
7 |
4 |
李建伟 |
中国法学 |
2 |
股东知情权诉讼研究 |
周天舒 |
中国法学 |
4 |
中国公司治理法律规则发展模式的再探讨:一个路径依赖的视角 |
||||
赵树文 |
法商研究 |
4 |
日本公司设立时董事制度及其借鉴 |
||||
陈景善 |
比较法研究 |
5 |
论董事对第三人责任的认定与适用中的问题点——以日本法规定为中心 |
||||
李建伟 |
环球法律评论 |
5 |
论公司行政解散权的存废 |
||||
张钦昱 |
政法论坛 |
5 |
论融资租赁中的破产 |
||||
徐晓松 |
政法论坛 |
6 |
公司治理:“结构”抑或“问题” |
||||
3 |
清华大学法学院 |
6 |
6 |
朱慈蕴 |
中国社会科学 |
9 |
类别股与中国公司法的演进 |
朱慈蕴 |
法学研究 |
5 |
公司制度趋同理论检视下的中国公司治理评析 |
||||
毛海栋 |
法学评论 |
1 |
通过豁免的规制——美国私募基金规制政策的变迁和启示 |
||||
凤建军 |
法律科学 |
2 |
公司股东的“除名”与“失权”:从概念到规范 |
||||
朱芸阳 |
现代法学 |
2 |
上市公司现金分红制度的自治与强制——以股利代理成本理论为逻辑基础 |
||||
李文静 |
比较法研究 |
3 |
高龄化背景下老年人医疗保险之立法因应——日本老年人医疗保险立法之考察 |
||||
4 |
北京大学法学院 |
5 |
5 |
邓 峰 |
中国法学 |
3 |
中国法上董事会的角色、职能及思想渊源:实证法的考察 |
蒋大兴 |
现代法学 |
1 |
公司组织形态与证券(融资)权利——摒弃有限公司“改制上市”的法律习规 |
||||
蒋大兴 |
法学 |
6 |
论场外交易市场的场内化——非理性地方竞争对证券交易场所的负影响 |
||||
李诗鸿 |
法学 |
5 |
从“美国证监会14a-11规则无效案”看董事提名权改革 |
||||
洪艳蓉 |
法学 |
12 |
公司债券违约零容忍的法律救赎 |
||||
4 |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
5 |
4 |
樊启荣 |
法学 |
4 |
保险价值之法本质及功能解释 |
祁春轶 |
中外法学 |
3 |
德国一般交易条款内容控制的制度经验及其启示 |
||||
樊启荣 |
法学评论 |
4 |
我国《保险法》妨碍代位规范之完善 |
||||
樊启荣 |
法商研究 |
6 |
论定值保险之合法性及其边界——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第55条第1、2款为中心 |
||||
马一德 |
法学评论 |
6 |
公司治理与董事勤勉义务的联结机制 |
||||
4 |
西南政法大学 |
5 |
2 |
赵 磊 |
中国法学 |
4 |
信托受托人的角色定位及其制度实现 |
张 力 |
现代法学 |
2 |
法人与公司制度融合风险的法律控制——兼论实现国家公司公益性的法人制度支持 |
||||
曹兴权 |
现代法学 |
4 |
保险不利解释原则适用的二维视域——弱者保护与技术维护之衡平 |
||||
赵 磊 |
法律科学 |
4 |
反思“商事通则”立法——从商法形式理性出发 |
||||
崔文玉 |
现代法学 |
6 |
美国LLC制度及其对中国公司法变革的启示——以日、韩修法对LLC制度的引入为视角 |
||||
7 |
中央民族大学法学院 |
3 |
3 |
段 威 |
法律科学 |
3 |
有限责任公司股权转让时“其他股东同意权”制度研究 |
陈群峰 |
中外法学 |
4 |
认真对待公司法:基于股东间协议的司法实践的考察 |
||||
陈群峰 |
现代法学 |
6 |
保险人说明义务之形式化危机与重构 |
||||
7 |
西北政法大学 |
3 |
3 |
马 宁 |
法学家 |
2 |
论保险人代位求偿权与被保险人损害赔偿请求权的冲突 |
程淑娟 |
法制与社会发展 |
3 |
商行为:一种类型化方法的诠释 |
||||
马 宁 |
中外法学 |
4 |
保险法因果关系论 |
||||
7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 |
3 |
3 |
范晓娟 |
政法论坛 |
1 |
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的博弈分析 |
梁清华 |
法商研究 |
5 |
美国私募注册豁免制度的演变及其启示——兼论中国合格投资者制度的构建 |
||||
冯辉 |
法学家 |
2 |
破产债权受偿顺序的整体主义解释 |
||||
7 |
扬州大学法学院 |
3 |
3 |
钱玉林 |
法学研究 |
6 |
累积投票制的引入与实践——以上市公司为例的经验性观察 |
郑景元 |
比较法研究 |
1 |
商事营利性理论的新发展——从传统到现代 |
||||
钱玉林 |
法学 |
3 |
寻找公司担保的裁判规范 |
||||
7 |
武汉大学法学院 |
3 |
2 |
武亦文 |
法学评论 |
3 |
保险代位求偿对象的类型化分析——以特殊主体为研究对象 |
武亦文 |
法商研究 |
4 |
论责任保险人的抗辩义务 |
||||
冯 果 |
法制与社会发展 |
6 |
金融创新视域下公司治理理论的法律重释 |
||||
12 |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
2 |
2 |
高圣平 |
中国法学 |
2 |
公司担保相关法律问题研究 |
赵 玉 |
法律科学 |
4 |
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管理人准入机制研究 |
||||
12 |
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 |
2 |
2 |
韩长印 |
法商研究 |
1 |
破产撤销权行使问题研究 |
韩长印 |
法学 |
11 |
隐性破产规则的正当性分析——以公司法相关司法解释为分析对象 |
||||
12 |
南京大学法学院 |
2 |
2 |
范 健 |
法学 |
3 |
商事担保的构成与责任特殊性 |
曾 洋 |
环球法律评论 |
6 |
证券内幕交易的“利用要件” |
||||
15 |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所 |
1 |
1 |
谢增毅 |
法学研究 |
3 |
职代会的定位和功能重塑 |
15 |
吉林大学法学院 |
1 |
1 |
傅 穹 |
法律科学 |
6 |
禁止内幕交易立法理念转换及其体系效应——从反欺诈到市场诚信 |
15 |
山东大学法学院 |
1 |
1 |
耿利航 |
法律科学 |
1 |
论我国股东派生诉讼的成本承担与司法许可 |
15 |
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 |
1 |
1 |
梁上上 |
法学 |
3 |
公司担保合同的相对人审查义务 |
15 |
厦门大学法学院 |
1 |
1 |
张旭荣 |
比较法研究 |
6 |
法律行为视角下公司会议决议效力形态分析 |
15 |
中山大学法学院 |
1 |
1 |
周林彬 |
法学 |
3 |
商事担保概念初探 |
15 |
中南大学法学院 |
1 |
1 |
蒋建湘 |
政法论坛 |
2 |
国企利润分配、公司治理及改进 |
15 |
西安交通大学法学院 |
1 |
1 |
楼 晓 |
法学评论 |
6 |
我国公司型基金治理结构的构建之路——以美国共同基金治理结构为视角 |
15 |
湖南大学法学院 |
1 |
1 |
肖海军 |
政法论坛 |
2 |
瑕疵出资股权转让的法律效力 |
15 |
云南大学法学院 |
1 |
1 |
赵忠龙 |
法学家 |
3 |
论公司治理的概念与实现 |
15 |
江南大学法学院 |
1 |
1 |
殷志刚 |
法商研究 |
2 |
《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第10条存废之探讨——以公法规范的公法、私法效力区隔为视角 |
15 |
宁波大学法学院 |
1 |
1 |
郭站红 |
法律科学 |
5 |
期后背书制度新解 |
15 |
上海财经大学法学院 |
1 |
1 |
何佳馨 |
比较法研究 |
1 |
美国医疗援助保险的制度设计及其借鉴 |
15 |
华中师范大学法学院 |
1 |
1 |
常 健 |
法商研究 |
3 |
商业判断规则:发展趋势、适用限制及完善——以有限责任公司股利分配为视角 |
15 |
湖南大学金融与统计学院 |
1 |
1 |
林 源 |
法商研究 |
3 |
美国医疗保险反欺诈法律制度及其借鉴 |
15 |
最高人民法院 |
1 |
1 |
王林清 |
政法论坛 |
1 |
公司法与劳动法语境下竞业禁止之比较 |
15 |
深圳证券交易所博士后工作站 |
1 |
1 |
蔡 伟 |
中外法学 |
4 |
强制要约收购制度的再审视——效率视角下的实证分析 |
15 |
中信信托有限责任公司合规部 |
1 |
1 |
张笑滔 |
政法论坛 |
6 |
股权善意取得之修正——以《公司法》司法解释(三)为例 |
15 |
香港中文大学法学院 |
1 |
1 |
黄 辉 |
比较法研究 |
5 |
略论公司法一体化:中国视角及启示 |
15 |
香港城市大学法律学院 |
1 |
1 |
顾敏康 |
法学 |
5 |
反思公司法的几个基石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