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限于3篇以上,共有90位作者;其中篇数相同者以姓名拼音排序) | |||||
作者 | 单位 | 期刊名称 | 期数 | 文章 | 篇数 |
王利明 |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 中国法学 | 5 | 负面清单管理模式与私法自治 | 9 |
法商研究 | 1 | 预约合同若干问题研究———我国司法解释相关规定述评 | |||
法学 | 1 | 抵押财产转让的法律规制 | |||
法学家 | 1 | 民法上的利益位阶及其考量 | |||
法学评论 | 1 | 所有权保留制度若干问题探讨——兼评《买卖合同司法解释》相关规定 | |||
政治与法律 | 1 | 论和解协议 | |||
法制与社会发展 | 2 | 典型合同立法的发展趋势 | |||
清华法学 | 6 | 民法典的时代特征和编纂步骤 | |||
政治与法律 | 12 | 构建统一的不动产物权公示制度——评《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征求意见稿)》 | |||
常鹏翱 | 北京大学法学院 | 法学研究 | 4 | 多元的物权法源及其适用规律 | 7 |
法学 | 3 | 物权法定原则的适用对象 | |||
法律科学 | 2 | 占有行为的规范分析 | |||
环球法律评论 | 2 | 对准法律行为的体系化解读 | |||
中外法学 | 2 | 论优先购买权的法律效力 | |||
法学家 | 5 | 合法行为与违法行为的区分及其意义 | |||
法商研究 | 6 | 留置权善意取得的解释论 | |||
刘剑文 | 北京大学法学院 | 中国社会科学 | 8 | 公共财产权的概念及其法治逻辑 | 6 |
法学研究 | 2 | 房产税改革正当性的五维建构 | |||
法学 | 2 | 财税法在国家治理现代化中的担当 | |||
法学评论 | 2 | 地方财源制度建设的财税法审思 | |||
法学家 | 4 | 论财政法定原则——一种权力法治化的现代探索 | |||
清华法学 | 5 | 论财税体制改革的正当性——公共财产法语境下的治理逻辑 | |||
马一德 |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 中国社会科学 | 11 | 论协商民主在宪法体制与法治中国建设中的作用 | 6 |
现代法学 | 3 | 创新驱动发展与知识产权制度变革 | |||
法学 | 11 | 免除或限制责任格式条款的效力认定 | |||
法律科学 | 6 | 虚假宣传构成欺诈之认定 | |||
法商研究 | 6 | 论消费领域产品自损的民事责任 | |||
法学家 | 6 | 借名买房之法律适用 | |||
赵秉志 | 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暨刑科院) | 法学研究 | 6 | 当代中国刑法法典化研究 | 6 |
法律科学 | 1 | 当代中国死刑改革争议问题论要 | |||
法学 | 5 | 再论我国死刑改革的争议问题 | |||
法学评论 | 3 | 中国反腐败刑事法治的若干重大现实问题研究 | |||
现代法学 | 4 | 当代中国公司犯罪争议问题研讨 | |||
政法论坛 | 4 | 赖昌星案件法律问题研究 | |||
陈兴良 | 北京大学法学院 | 现代法学 | 1 | 转型中的中国犯罪论体系 | 5 |
中外法学 | 1 | 风险刑法理论的法教义学批判 | |||
政治与法律 | 5 | 过失犯的危险犯:以中德立法比较为视角 | |||
法学家 | 4 | 但书规定的法理考察 | |||
法学评论 | 5 | 忻元龙绑架案:死刑案件的证据认定 | |||
高圣平 |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 中国社会科学 | 8 | 农地金融化的法律困境及出路 | 5 |
法学研究 | 4 | 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下农地产权结构的法律逻辑 | |||
法商研究 | 2 | 农地信托流转的法律构造 | |||
中外法学 | 3 | 基础设施融资租赁交易:现实与法律困境——从基础设施投融资改革的视角 | |||
政治与法律 | 12 | 不动产权利的登记能力——评《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征求意见稿)》第4条 | |||
刘宪权 | 华东政法大学 | 法律科学 | 1 | 涉信用卡犯罪对象的评析及认定 | 5 |
法学 | 6 | 论互联网金融的行政监管与刑法规制 | |||
法学家 | 5 | 论互联网金融刑法规制的“两面性” | |||
政法论坛 | 5 | 自贸区建设中刑法适用不可回避的“四大关系” | |||
现代法学 | 6 | 市场操纵犯罪的实质解构:法律与经济分析 | |||
刘艳红 | 东南大学法学院 | 法学 | 2 | 主观要素在阶层犯罪论体系的位阶 | 5 |
法律科学 | 2 | 醉驾型危险驾驶罪刑事证据规则研究——基于刑事一体化的尝试性构建 | |||
法学评论 | 4 | 实质刑法的体系化思考 | |||
政法论坛 | 4 | 醉驾案件认定引入被告人对质权问题探讨 | |||
法商研究 | 5 | 我国犯罪论体系之变革及刑法学研究范式之转型 | |||
张明楷 | 清华大学法学院 | 法学研究 | 3 | 共同犯罪的认定方法 | 5 |
清华法学 | 1 | 简评近年来的刑事司法解释 | |||
现代法学 | 2 | 刑事司法改革的断片思考 | |||
中外法学 | 2 | 也论刑法教义学的立场与冯军教授商榷 | |||
法学家 | 6 | 刑法学研究的五个关系 | |||
张文显 | 中国法学会 | 中国法学 | 4 | 法治与国家治理现代化 | 5 |
法学研究 | 6 |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 |||
吉林大学法学院 | 现代法学 | 1 | 现代性与后现代性之间的中国司法——诉讼社会的中国法院 | ||
法制与社会发展 | 1 | 全面推进法制改革,加快法治中国建设——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法学解读 | |||
法制与社会发展 | 2 | 新时期政法工作的实践辩证法 | |||
陈瑞华 | 北京大学法学院 | 中国法学 | 3 | 刑事证明标准中主客观要素的关系 | 4 |
法学研究 | 2 | 非法证据排除程序再讨论 | |||
法商研究 | 1 | 辩护律师调查取证的三种模式 | |||
政法论坛 | 5 | 辩护权制约裁判权的三种模式 | |||
陈永生 | 北京大学法学院 | 法学研究 | 5 | 证据保管链制度研究 | 4 |
比较法研究 | 1 | 刑事法律援助的中国问题与域外经验 | |||
法律科学 | 3 | 网络犯罪对刑事诉讼的挑战与制度应对 | |||
现代法学 | 5 | 电子数据搜查、扣押的法律规制 | |||
程 啸 | 清华大学法学院 | 法律科学 | 1 | 过失相抵与无过错责任 | 4 |
法学家 | 2 | 论抵押财产出租时抵押权与租赁权的关系——对《物权法》第190条第2句的理解 | |||
政治与法律 | 6 | 混合共同担保中担保人的追偿权与代位权——对《物权法》第176条的理解 | |||
中外法学 | 5 | 论抵押财产的转让——“重庆索特盐化股份有限公司与重庆新万基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土地使用权转让合同纠纷案”评释 | |||
崔建远 | 清华大学法学院 | 法学研究 | 4 | 征收制度的调整及体系效应 | 4 |
环球法律评论 | 2 | 机动车物权的变动辨析 | |||
中外法学 | 3 | 行为、沉默之于合同变更 | |||
清华法学 | 6 | 编纂民法典必须摆正几对关系 | |||
韩大元 |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 中国社会科学 | 12 | 中国社会变迁六十年的公民宪法意识 | 4 |
中国法学 | 4 | “五四宪法”的历史地位与时代精神 | |||
法商研究 | 3 | 完善人权司法保障制度 | |||
比较法研究 | 4 | 外国宪法对1954年宪法制定过程的影响 | |||
何勤华 | 华东政法大学 | 比较法研究 | 2 | 法律翻译在中国近代的第一次完整实践 | 4 |
法制与社会发展 | 6 | 宗教法变迁考 | |||
法学 | 11 | 宗教法本质考 | |||
政治与法律 | 12 | 法治与王权的博弈:布雷克顿的实践 | |||
姜 涛 | 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 | 政治与法律 | 3 | 责任主义与量刑规则:量刑原理的双重体系建构 | 4 |
法学家 | 3 | 《唐律》中的量刑制度及其历史贡献 | |||
政法论坛 | 4 | 后果考察与刑法目的解释 | |||
法律科学 | 6 | 道德话语系统与压力型司法的路径选择 | |||
雷 磊 | 中国政法大学 | 法律科学 | 2 | 法律论证中的权威与正确性——兼论我国指导性案例的效力 | 4 |
法商研究 | 2 | 德国的调解观念及其启示 | |||
中外法学 | 2 | 法律程序为什么重要?反思现代社会中程序与法治的关系 | |||
法制与社会发展 | 3 | 法律权利的逻辑分析:结构与类型 | |||
刘风景 | 南开大学法学院 | 政治与法律 | 1 | 法条标题设置的理据与技术 | 4 |
华东政法大学 | 环球法律评论 | 3 | 法条序号的功能定位与设置技术 | ||
法学 | 6 | 包裹立法的中国实践 | |||
法制与社会发展 | 4 | 拟人法律观的方法论意义 | |||
刘 晗 | 清华大学法学院 | 清华法学 | 2 | 宪法全球化中的逆流:美国司法审查中的外国法问题 | 4 |
中外法学 | 3 | 宪制整体结构与行政权的司法审查——“马伯里诉麦迪逊案”再解读 | |||
比较法研究 | 5 | 美国宪法的内在特性:制度结构、法律教义与宪法文化 | |||
环球法律评论 | 6 | 美国宪法民族志初论:宪制文化及其意义结构 | |||
秦前红 | 武汉大学法学院 | 中国法学 | 4 | “五四宪法”草案初稿中国家主席制度的雏形 | 4 |
法商研究 | 1 | 为有源头活水来——评韩大元主编《中国宪法学说史研究》 | |||
法学 | 3 | 论最高法院院长的角色及职权 | |||
现代法学 | 6 | 网络公共空间治理的法治原理 | |||
王立民 | 华东政法大学 | 法学研究 | 5 | 中国唐律研究三十年 | 4 |
法学 | 1 | 论上海法制近代化中的区域治理 | |||
政治与法律 | 9 | 抵触或接受:华人对中国租界法制的态度——以上海租界的两个法制事例为出发点 | |||
现代法学 | 5 | 中国古代的律文解释与近代的刑法法条解释之比较——以《唐律疏议》与《中华民国新刑法判解汇编》为例 | |||
熊 琦 |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 法学家 | 1 | 音乐著作权许可模式的转型路径选择 | 4 |
法商研究 | 2 | 大规模数字化与著作权集体管理制度创新 | |||
环球法律评论 | 3 | 美国音乐版权制度转型经验的梳解与借鉴 | |||
政法论坛 | 4 | Web2.0时代的著作权法:问题、争议与应对 | |||
易继明 | 北京大学法学院 | 中国社会科学 | 5 | 历史视域中的私法统一与民法典的未来 | 4 |
法律科学 | 2 | 遏制专利蟑螂——评美国专利新政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 |||
法学家 | 4 | 论行业协会市场化改革 | |||
环球法律评论 | 4 | 美国《创新法案》评析 | |||
张双根 | 北京大学法学院 | 法学家 | 2 | 论隐名出资——对《公司法解释(三)》相关规定的批判与发展 | 4 |
环球法律评论 | 2 | 德国法上股权善意取得制度之评析 | |||
清华法学 | 2 | 商品房预售中预告登记制度之质疑 | |||
中外法学 | 4 | 论房地关系与统一不动产登记簿册 | |||
郑智航 | 山东大学法学院 | 环球法律评论 | 2 | 外国法与案例在本国司法中的运用 | 4 |
法律科学 | 3 | 最高人民法院如何执行公共政策——以应对金融危机的司法意见为分析对象 | |||
法学家 | 6 | 中国量化法治实践中的指数设计——以法治政府指数与司法公正指数的比较为中心 | |||
法制与社会发展 | 6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监督理论的主旨与内核 | |||
周叶中 | 武汉大学法学院 | 政治与法律 | 1 | 论特别行政区制度的地位与作用 | 4 |
法制与社会发展 | 3 | 海峡两岸公权力机关交往的回顾、检视与展望 | |||
法学 | 6 | 关于适时修改我国现行宪法的七点建议 | |||
法学评论 | 4 | 论两岸协议的接受 | |||
朱广新 | 中国法学杂志社 | 中国社会科学 | 3 | 惩罚性赔偿制度的演进与适用 | 4 |
法学评论 | 1 | 民事行为能力类型化的局限性及其克服 | |||
法学 | 7 | 论合同订立过程中的格式之战问题 | |||
中外法学 | 6 | 超越经验主义立法:编纂民法典 | |||
陈本寒 | 武汉大学法学院 | 清华法学 | 2 | 新类型担保的法律定位 | 3 |
政治与法律 | 6 | 我国遗赠扶养协议制度之完善 | |||
法学 | 8 | 我国《物权法》上权利质权公示方法之检讨 | |||
陈洪杰 | 上海财经大学法学院 | 法制与社会发展 | 1 | 从“群众参与”到“公民参与”:司法公共性的未来 | 3 |
清华法学 | 1 | 人民司法的历史面相——陕甘宁边区司法传统及其意义符号生产之“祛魅” | |||
法商研究 | 4 | 现代性视野下司法的信任危机及其应对 | |||
陈金钊 | 华东政法大学 | 法学 | 8 | 法治与改革的关系及改革顶层设计 | 3 |
法学评论 | 6 | “法治改革观”及其意义——十八大以来法治思维的重大变化 | |||
法制与社会发展 | 6 | 重视裁判的可接受性——对甘露案再审理由的方法论剖析 | |||
陈 磊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政法论坛 | 2 | 中国农村政权组织涉黑化倾向及其遏制 | 3 |
环球法律评论 | 4 | 犯罪故意的古今流变——兼评方法论意义上故意与过失的界分 | |||
法律科学 | 5 | 类型学的犯罪故意概念之提倡——对德国刑法学故意学说争议的反思 | |||
陈婉玲 | 华东政法大学 | 政法论坛 | 1 | 经济法调整:从“权力干预”到“法律治理” | 3 |
现代法学 | 3 | 法律监管抑或权力监管——经济法“市场监管法”定性分析 | |||
法学 | 10 | 经济结构调整对传统法律主体理论的超越——以经济法区域经济调节为视角 | |||
陈云良 | 中南大学法学院 | 法律科学 | 2 | 基本医疗服务法制化研究 | 3 |
政治与法律 | 4 | 人体移植器官产品化的法律调整 | |||
法商研究 | 6 | 基本医疗服务财政转移支付法律规制研究 | |||
崔文玉 | 上海大学法学院 | 环球法律评论 | 1 | 营业自由与公司资本制度的变革——以欧洲国家公司法中的营业自由为研究视角 | 3 |
政治与法律 | 2 | 危机企业治理的法律对策研究 | |||
法律科学 | 6 | 论我国企业重组税收法律制度的改革与完善——韩国的法律实践及其借鉴 | |||
邓毅丞 | 杭州师范大学法学院 | 政治与法律 | 4 | 结果加重犯基本行为的判断规则——兼对日本相关学说的评述 | 3 |
法学 | 6 | “曾因盗窃受过刑事处罚”的认定与评价 | |||
法律科学 | 4 | 被害人承诺中的法益处分权限研究 | |||
董 坤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中国法学 | 6 | 检察环节刑事错案的成因及防治对策 | 3 |
法商研究 | 6 | 审查批捕中非法证据排除的实证考察与理论反思 | |||
中国人民大学与国家检察官学院联合培养博士后 | 法学家 | 2 | 违反录音录像规定讯问笔录证据能力研究 | ||
方世荣 |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 中国法学 | 3 | 论行政立法参与权的权能 | 3 |
法学 | 2 | 论促进公民低碳行动的行政指导 | |||
法商研究 | 6 | 对行政诉讼受案范围中设定排除事项的反思 | |||
方 潇 | 苏州大学王健法学院 | 政法论坛 | 2 | 历史语境论下的宪政情怀及表达——张晋藩先生《中国宪法史》之评析 | 3 |
法学家 | 3 | 遭遇“替身”:代人受刑现象的历史析论 | |||
中外法学 | 5 | 现代性抑或中国性——历法在明末以来的法律命运 | |||
冯 果 | 武汉大学法学院 | 法学评论 | 2 | 走向金融深化与金融包容: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金融法的使命自觉与制度回应 | 3 |
现代法学 | 3 | 市场深化下政府投融资体制的治道变革 | |||
法律科学 | 6 | 国企二次改革与双层股权结构的运用 | |||
顾功耘 | 华东政法大学 | 法学 | 3 | 论重启改革背景下的经济法治战略 | 3 |
现代法学 | 3 | 国企改革的政府定位及制度重构 | |||
政治与法律 | 11 | 论国资国企深化改革的政策目标与法治走向 | |||
郭春镇 | 厦门大学法学院 | 法学研究 | 4 | 公共人物理论视角下网络谣言的规制 | 3 |
法律科学 | 3 | 从“神话”到“鸡汤”——论转型期中国法律信任的建构 | |||
环球法律评论 | 6 | 法律和认知神经科学:法学研究的新动向 | |||
韩 松 | 西北政法大学 | 法学研究 | 6 | 农民集体土地所有权的权能 | 3 |
法商研究 | 2 | 论农民集体成员对集体土地资产的股份权 | |||
法学家 | 2 | 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 | |||
何家弘 |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 清华法学 | 2 | 当今我国刑事司法的十大误区 | 3 |
法学 | 10 | 反腐败的战略重心与官员财产公示 | |||
现代法学 | 6 | 中国腐败犯罪的现状评估 | |||
何荣功 | 武汉大学法学院 | 法律科学 | 3 | 经济自由与刑法理性:经济刑法的范围界定 | 3 |
法学评论 | 6 | 经济自由与经济刑法正当性的体系思考 | |||
法学 | 12 | “重刑”反腐与刑法理性 | |||
何志鹏 | 吉林大学法学院 | 法学评论 | 1 | 论中国国际法心态的构成因素 | 3 |
法制与社会发展 | 3 | 作为国际法研究方法的批判现实主义 | |||
法商研究 | 4 | 大国之路的国际法奠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意义探究 | |||
贺 剑 |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 法制与社会发展 | 3 | “理论”在司法实践中的影响——以关于夫妻个人财产婚后孳息归属的司法实践为中心 | 3 |
政治与法律 | 10 | 离婚时按揭房屋的增值分配:以瑞士法为中心 | |||
中外法学 | 6 | 论婚姻法回归民法的基本思路——以法定夫妻财产制为重点 | |||
胡改蓉 | 华东政法大学 | 法学 | 6 | 新加坡国有控股公司的制度设计及面临的挑战 | 3 |
法律科学 | 6 | 竞争中立对我国国有企业的影响及法制应对 | |||
政治与法律 | 12 | 国有股转持中转持股份经营管理权受限的法律分析 | |||
黄文艺 | 吉林大学法学院 | 法商研究 | 1 | 法律商业主义解析 | 3 |
法制与社会发展 | 3 | 司法公开意义深远 | |||
法律科学 | 5 | 权利本位论新解——以中西比较为视角 | |||
江必新 | 最高人民法院 | 法学研究 | 6 | 以公正司法提升司法公信力 | 3 |
中南大学法学院 | 中国社会科学 | 1 | 法治社会建设论纲 | ||
法制与社会发展 | 4 | 社会治理的法治依赖及法治的回应 | |||
蒋大兴 | 北京大学法学院 | 法学评论 | 2 | 隐退中的“权力型”证监会——注册制改革与证券监管权之重整 | 3 |
法制与社会发展 | 5 | 信息、信任与规制性竞争——网络社会中二手房交易之信息传递 | |||
现代法学 | 5 | 国企为何需要行政化的治理——一种被忽略的效率性解释 | |||
蒋悟真 | 江西财经大学法学院 | 中国社会科学 | 9 | 中国预算法实施的现实路径 | 3 |
法学 | 4 | 社会救助法与社会保险法的衔接与调适 | |||
现代法学 | 4 | 精神赡养权法治保障的困境及其出路 | |||
劳东燕 | 清华大学法学院 | 中外法学 | 1 | 风险社会与变动中的刑法理论 | 3 |
政法论坛 | 3 | 刑法中目的解释的方法论反思 | |||
比较法研究 | 4 | 刑法中的客观不法与主观不法——由故意的体系地位说起 | |||
李大勇 | 西北政法大学 | 法学 | 1 | 谣言、言论自由与法律规制 | 3 |
政治与法律 | 5 | 其他行政强制执行方式之界定 | |||
现代法学 | 5 | 司法政策论要——基于行政诉讼的考察 | |||
梁志文 | 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 | 比较法研究 | 1 | 美国自由贸易协定中药品TRIPS-Plus保护 | 3 |
法学 | 6 | 摄影作品的独创性及其版权保护 | |||
法学家 | 3 | 专利质量的司法控制 | |||
刘松山 | 华东政法大学 | 法学 | 1 | 当代中国处理立法与改革关系的策略 | 3 |
政治与法律 | 2 | 论自贸区不具有独立的法治意义及几个相关法律问题 | |||
政治与法律 | 12 | 立法规划之淡化与反思 | |||
陆 青 | 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 | 清华法学 | 4 | 论消费者保护法上的告知义务——兼评最高人民法院第17号指导性案例 | 3 |
政治与法律 | 5 | 合同联立问题研究 | |||
中外法学 | 6 | 论中国民法中的“解法典化”现象 | |||
陆宇峰 | 华东政法大学 | 现代法学 | 4 | 中国网络公共领域:功能、异化与规制 | 3 |
政法论坛 | 4 | “自创生”系统论法学:一种理解现代法律的新思路 | |||
法学 | 9 | 以社会治理创新迎接法制改革转型 | |||
马长山 | 华东政法大学 | 法律科学 | 1 | 公共议题下的权力“抵抗”逻辑——“彭水诗案”中舆论监督与公权力之间的博弈分析 | 3 |
法制与社会发展 | 3 | “法治中国”建设的问题与出路 | |||
法商研究 | 6 | 网络反腐的“体制外”运行及其风险控制 | |||
宁立志 | 武汉大学法学院 | 法商研究 | 4 | 专利许可中差异化许可价格的反垄断法分析 | 3 |
法学评论 | 5 | 先用权之学理展开与制度完善 | |||
法律科学 | 5 | 专利许可中价格限制的反垄断法分析 | |||
彭文华 | 苏州大学王健法学院 | 法律科学 | 1 | 犯罪客体:曲解、质疑与理性解读——兼论正当事由的体系性定位 | 3 |
法制与社会发展 | 4 | 犯罪构成论体系的逻辑构造 | |||
法学家 | 5 | 中止犯自动性的目的限缩 | |||
戚建刚 |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 中外法学 | 1 | 食品安全风险属性的双重性及对监管法制改革之寓意 | 3 |
清华法学 | 3 | 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组织之重构 | |||
法学 | 10 | 我国行政决策风险评估制度之反思 | |||
秦小建 |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 法制与社会发展 | 1 | 宪法为何列举权利?———中国宪法权利的规范内涵 | 3 |
环球法律评论 | 1 | 宪法对社会道德困境的回应 | |||
法律科学 | 5 | 价值困境、核心价值与宪法价值共识——宪法回应价值困境的一个视角 | |||
冉克平 | 华中科技大学法学院 | 法学 | 2 | 论借名实施法律行为的效果 | 3 |
比较法研究 | 5 | 代理授权行为无因性的反思与建构 | |||
现代法学 | 5 | 论私法上的合意及其判定 | |||
任 重 | 清华大学法学院 | 中国法学 | 6 | 论虚假诉讼:兼评我国第三人撤销诉讼实践 | 3 |
政法论坛 | 1 | 形成判决的效力——兼论我国物权法第28条 | |||
法学家 | 4 | 民事诉讼诚实信用原则的实施 | |||
桑本谦 | 中国海洋大学法政学院 | 法学评论 | 1 | 草率的言论和粗暴的批评:从“7·16 微博事件”看法学研究的教条化 | 3 |
法律科学 | 4 | 法律经济学视野中的赠与承诺——重解《合同法》第186条 | |||
政法论坛 | 5 | 科技进步与中国刑法的近现代变革 | |||
单平基 | 东南大学法学院 | 法律科学 | 1 | 论我国水资源的所有权客体属性及其实践功能 | 3 |
法商研究 | 1 | 无权占有费用求偿权之证成———《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第243条检讨 | |||
法学 | 8 | 从强制缔约看“打车软件”的法律规制 | |||
石佳友 |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 法学家 | 1 | 中欧上市公司审计监管合作法律问题研究 | 3 |
法律科学 | 5 | 我国证券法的域外效力研究 | |||
比较法研究 | 6 | 《法国民法典》过错责任一般条款的历史演变 | |||
舒国滢 | 中国政法大学 | 清华法学 | 1 | 欧洲人文主义法学的方法论与知识谱系 | 3 |
比较法研究 | 5 | 17、18世纪欧洲自然法学说:方法、知识谱系与作用 | |||
法学评论 | 5 | 论近代自然科学对法学的影响 | |||
孙万怀 | 华东政法大学 | 法学研究 | 4 |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应回归为司法政策 | 3 |
现代法学 | 2 | 公开固然重要,说理更显公正——“公开三大平台”中刑事裁判文书公开之局限 | |||
法制与社会发展 | 4 | 限制减刑的性质、适用标准及其最终解决 | |||
汪 洋 | 清华大学法学院 | 比较法研究 | 2 | 集体土地所有权的三重功能属性——基于罗马氏族与我国农村集体土地的比较分析 | 3 |
法商研究 | 3 | 罗马法上的人格保护及其现代传承———以“侵辱之诉”为研究中心 | |||
清华法学 | 4 | 土地承包经营权继承问题研究——对现行规范的法构造阐释与法政策考量 | |||
王建文 | 河海大学法学院 | 法学家 | 3 | 我国商法引入经营者概念的理论构造 | 3 |
法商研究 | 4 | 论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金融创新的法律规制 | |||
法学评论 | 6 | 我国网络金融监管制度:现存问题、域外经验与完善方案 | |||
王 迁 | 华东政法大学 | 法学 | 10 | 论提供规避技术措施手段的法律性质 | 3 |
法学家 | 5 | 论我国《著作权法》中的“转播” | |||
法商研究 | 6 | 论建筑作品的表现形式 | |||
吴汉东 |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 法学研究 | 3 | 知识产权法的制度创新本质与知识创新目标 | 3 |
法学评论 | 5 | 知识产权侵权诉讼中的过错责任推定与赔偿数额认定——以举证责任规则为视角 | |||
法制与社会发展 | 6 | 知识产权理论的体系化与中国化问题研究 | |||
伍治良 |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 法学 | 7 | 我国非营利组织统一立法的实证调研 | 3 |
法商研究 | 6 | 论信用评级不实之侵权责任——一种比较法视角 | |||
法学评论 | 6 | 我国非营利组织内涵及分类之民法定位 | |||
谢 晖 | 中南大学法学院 | 法律科学 | 2 | 论诸法学流派对法律方法的理论支援 | 3 |
现代法学 | 2 | “应当参照”否议 | |||
法学评论 | 3 | 论法律的逻辑命题与修辞命题———制度性修辞研究之四 | |||
熊 伟 | 武汉大学法学院 | 中国法学 | 6 | 法治视野下清理规范税收优惠政策研究 | 3 |
法学评论 | 2 | 地方债与国家治理:基于法治财政的分析径路 | |||
清华法学 | 5 | 法治财税:从理想图景到现实诉求 | |||
徐国栋 | 厦门大学法学院 | 清华法学 | 1 | 罗马公共卫生法初探 | 3 |
现代法学 | 1 | 罗马破产法研究 | |||
法学家 | 5 | 罗马法中的信用委任及其在现代法中的继受——兼论罗马法中的信用证问题 | |||
徐汉明 |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 法制与社会发展 | 1 | 论法治建设指标体系和考核标准的科学构建 | 3 |
法学评论 | 4 | 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的理念、制度与方法 | |||
法学 | 11 | 推进国家与社会治理法治化 | |||
杨立新 |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 法学 | 2 | 非传统销售方式购买商品的消费者反悔权及其适用 | 3 |
法学家 | 2 | 我国消费者保护惩罚性赔偿的新发展 | |||
清华法学 | 6 | 论民法典中债法总则之存废 | |||
叶必丰 | 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 | 中国法学 | 3 | 城镇化中土地征收补偿的平等原则 | 3 |
法学评论 | 1 | 行政合同的司法探索及其态度 | |||
法学家 | 6 | 区域合作协议的法律效力 | |||
张德峰 | 湖南师范大学法学院 | 法商研究 | 4 | 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异质社员间利益冲突的法律平衡 | 3 |
现代法学 | 5 | 论我国合作金融行业组织体系的法律重构 | |||
政法论坛 | 5 | 合作社集体社员权论 | |||
张洪涛 | 东南大学法学院 | 法学家 | 1 | 中国法院压力之消解——一种法律组织学解读 | 3 |
环球法律评论 | 3 | 民法典学者建议稿信息结构及其参与者的社会网络 | |||
法学评论 | 5 | 审判委员会法律组织学解读——兼与苏力教授商榷 | |||
郑晓剑 | 厦门大学法学院 | 现代法学 | 1 | 《侵权责任法》第54条解释论之基础 | 3 |
比较法研究 | 2 | 揭开雇主“替代责任”的面纱——兼论《侵权责任法》第34条之解释论基础 | |||
法学 | 10 | 侵权责任能力与过失相抵规则之适用 | |||
郑延谱 | 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 | 中国法学 | 4 | 预备犯处罚界限论 | 3 |
法律科学 | 6 | 从罪刑均衡到罪责刑相适应——兼论刑法中“人”的消隐与凸显 | |||
政法论坛 | 6 | 量刑反制定罪否定论 | |||
周 翠 | 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 | 比较法研究 | 1 | 调解与审判的关系:反思与重述 | 3 |
中外法学 | 2 | 协议管辖问题研究对《民事诉讼法》第34条和第127条第2款的解释 | |||
现代法学 | 6 | 从事实推定走向表见证明 | |||
周光权 | 清华大学法学院 | 法学研究 | 5 | 刑法解释方法位阶性的质疑 | 3 |
政治与法律 | 6 | 客观归责与过失犯论 | |||
中外法学 | 5 | 教唆、帮助自杀行为的定性——“法外空间说”的展开 | |||
左卫民 | 四川大学法学院 | 中国法学 | 1 | 中国法院院长角色的实证研究 | 3 |
法学研究 | 6 | 死刑控制与最高人民法院的功能定位 | |||
法学评论 | 6 | 都会区刑事法律援助:关于试点的实证研究与改革建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