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剑龙委员:建议加快构建人脸识别技术数据监管体系
随着人脸识别技术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各类应用“遍地开花”,人脸识别技术频频“越界”。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皮剑龙向大会递交了关于加快构建人脸识别技术数据监管体系的提案。
在皮剑龙看来,人脸识别技术在安全管理、金融服务、治安等方面有很多便利之处,但不当使用该技术及不当的数据存储可能对公民个人隐私权、财产权等权利造成严重侵害。目前,人脸识别技术及数据库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人脸识别数据的存储缺少安全管理、人脸识别技术被滥用的趋势越发严重、行政监管体制不健全等。
皮剑龙认为,互联网公司掌握公民大量的信息,一旦黑客利用技术入侵或者公司泄露用户信息,极易造成安全隐患。现仅有少量规范对信息采集进行规制,仍缺乏保障数据安全的法律及实施细则和指引指导行业企业强化数据安全管理。此外,还存在公共场所公民信息被随意收集等情况。“人脸识别技术及数据库的发展是一把‘双刃剑’,管理不好会带来隐患,目前亟须通过立法解决相应问题。”皮剑龙说。
为此,他提出三条建议。一是加快制定和完善有关人脸识别数据管理的专门法律。建议开展国家层面关于人脸识别数据管理的法律法规起草工作,对人脸识别数据的采集、存储、使用、加工等进行规范,对公民个人进行人脸识别除应遵循合法、正当、必要原则外,还应遵循事前申请原则、数据监管原则、数据保密原则等。同时,地方政府制定关于人脸识别数据管理的地方法规,有关部门制定相关的规章和办法,对人脸识别技术数据安全进行规制和保障。二是强化行政监管机制。针对应用人脸识别技术带来的对个人信息保护与数据管理方面的挑战,应通过立法的方式设立专门的行政与监督机构或者赋权给相关部门进行管理为当务之急。建议建立专门性的个人信息保护系统,自上而下形成一个从中央到地方的个人信息保护网络。三是完善行业自律监督机制。推动人脸识别技术的个人数据保护,需要有关部门根据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等规范,推动建立和完善相关行业的自律监督机制。通过确定在哪些必要情况下可以进行人脸信息的采集,人脸信息储存的技术手段以及根据专门立法确定的储存期限,公民知情权、同意权的实施方式等内容,使行业自律机制成为简明有效合法的自我监督管理手段。
巩富文委员:数字人民币试点应“抓顶层、重普惠、防风险”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和科学技术不断发展,货币形态也在迭代变革,已由传统现金货币实现了向电子货币、数字货币的演变。眼下,数字人民币试点工作正在全国十多个地方逐步推开。为进一步推动此项工作,全国政协委员、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巩富文建议数字人民币试点应当切实“抓顶层、重普惠、防风险”。
在“抓顶层”方面,巩富文认为,应确定数字人民币的法定货币地位,推动法定数字货币国际规则制定,推动数字人民币试点应用。
他建议对《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银行法》《人民币现金管理条例》中关于人民币的表述进行修改,明确“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定货币是人民币,包括纸币、硬币和数字人民币”。同时,加快研发数字金融技术国家标准,加强国际监管协调,促进达成法定数字货币监管共识,建立法定数字货币国际监管统一规则。
在“重普惠”方面,巩富文认为要重视广大农村地区试点应用,重视跨越老年人群体“数字鸿沟”。
巩富文表示,我国农村地区尤其是偏远农村金融基础设施仍然比较落后,人口整体文化素质也明显低于城市,因此,他建议数字人民币试点不能“重城市轻农村”,不能“避难就易”,应针对有关“三农”各种应用场景重点攻关,使数字人民币惠及广大农村、农业和农民。
此外,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群体普遍面临“数字鸿沟”难题,因此,数字人民币应在技术、场景、应用上积极创新,在试点中覆盖更多人群,尤其应充分考虑老年人等特殊群体需求,体现更强的包容性,得到社会公众广泛接受和认可。
在“防风险”方面,巩富文认为,要做好数字人民币交易信息保护工作,保证数字人民币体系安全性,净化虚拟货币市场。
首先,如何有效保护数字人民币交易信息应尽快提上议事日程,尤其是未来在反洗钱、反腐败、反恐怖融资等方面运用此类信息时如何进行有效管控,更应予以高度重视。他建议在试点的同时,抓紧开展数字人民币信息保护立法工作,制定有关法律法规,在公民个人隐私保护和国家安全之间找到平衡点,确保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其次,巩富文建议,数字人民币在试点中应加大安全性研究和投入,综合运用数字证书体系、数字签名、安全加密存储等目前最先进的信息安全技术,以确保数字人民币全生命周期安全。应按照风险分散、失陷假设、动态演进、攻防相长思路开展安全体系建设,有效抵御网络攻击,牢牢守住数字人民币安全底线。
最后,由于近年来以比特币、以太币、泰达币等为代表的去中心化民间数字货币甚嚣尘上,甚至大行其道,不少不法分子打着区块链技术的旗号、披着数字货币的外衣,大搞非法虚拟货币融资,严重扰乱货币流通秩序,冲击国家货币发行权,危及经济金融稳定,恶化了数字人民币试点环境。因此,巩富文建议人民银行联合市场监管部门强化监管,为数字人民币试点培育健康环境。
杨蓉代表:借力互联网发展“智慧”健康养老新业态
近日,全国人大代表、山西省太原市公安局杏花岭分局三桥派出所副所长杨蓉表示,今年全国两会上,她提出借力“互联网+”,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发展“智慧”健康养老新业态,破解社会养老服务困境,促进老龄事业发展。
作为一名基层社区民警,杨蓉管辖的社区是太原市规模较大的老旧小区,60岁以上的老年人几乎占到社区人口的五分之一。“这些老人的子女通常不在身边,一些社区没有条件建设老年餐桌、日常照料中心等养老服务机构。”她说。
杨蓉建议围绕健康养老服务需求,建立健康养老数据标准体系,将健康数据与养老数据融合互通,形成统一信息资源库。这既有利于医生诊断的准确性,也便于养老机构了解、掌握老年人的健康信息,并做出针对性的养护计划,实现对健康养老数据资源的共享利用,进一步推动健康养老服务的落地。
她提出,通过为老年人佩戴智能穿戴设备、安装居家健康及安全监测设备,实现实时监护、历史活动轨迹查询、健康档案管理、SOS紧急求救、越界报警等应用,确保老年人生命安全。杨蓉表示,只有充分有效利用信息化手段服务百姓,才能更快推进智慧健康养老产业的快速发展,为老年人提供一站式养老科技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