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文明·共向未来 《2024中国社会治理与发展指数(CSGDI)年度报告》解读
发布日期:2025-01-21 来源:法治日报 作者:张成岗



□ 张成岗 (清华大学社会治理与发展研究院院长)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党中央定国安邦、治国理政的重大战略任务。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系统部署。以数字化创新治理理念和方式,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完善和治理能力提升,是适应社会生产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变革的必然选择。

社会治理一头连着国家和社会的长治久安,一头连着千家万户的生活冷暖。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是历史的、具体的、全面的,是不断丰富、持续提高的无止境过程。清华大学社会治理与发展研究院在部委支持下,组织专家团队,聚焦党和国家社会治理新理论、政策、部署、要求,评估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社会治理与发展水平,为决策提供参考、理论支撑、科学依据,助力社会公平正义、人民福祉、治理现代化。

中国社会治理与发展指数(CSGDI)构建

本报告以构建2024中国社会治理与发展指数(CSGDI)为主要内容,从政府责任、安全、民生、社会参与、社会公平、可持续发展与民众满意度7个指标对我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进行全面的评估与分析,并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鉴于目前指标体系已相对成熟,本年度延续了去年的1个一级指标、7个二级指标、36个三级指标、144个四级指标的体系构成。

此外,本次报告增设了社会治理与发展的相关案例,聚焦社会治理与发展的多种类案例,立足当下我国社会发展环境现状,结合社会治理与发展研究院本年度主要研究课题,针对国内各地案例展开具体探索,此次分为两大专题,分别是“国家人工智能实验基地场景探索”“民生服务与有序社会治理融合探索”,为解决当前社会治理和发展中的问题提供切实可行方案和建设思路,也期待能为社会治理创新和发展趋势提供前瞻性思考。

理论演进与政策趋向

治理理念源自儒家文化强调德治和谐与西方民主法治,融合传统与现代,突出多元共治。治理理论从传统到现代转变,分为理性主义、文化主义和结构主义路径。传统治理重单一主体、命令控制,现代治理倡多元参与、灵活开放,追求公平与福祉。学术界发展出网络治理、元治理和多中心治理,分别强调跨组织合作、治理结构安排和治理行动者实践。

中国治理实践从社会管控演进至社会治理,历经理论与实践演绎,促进国家安定、经济活力与社会和谐。自20世纪90年代起,党在社会治理领域持续探索,从社会管理到社会治理,重塑国家与社会关系,鼓励多元共治。

评估结果

根据2024年我国各省CSGDI指数综合得分情况,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平均得分为79.64分,有1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CSGDI指数得分高于平均水平。2018年至2024年七年来,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平均指数得分整体呈现上升趋势,标志着我国社会治理能力与治理水平的不断提升,我国社会治理工作扎实推进。

北京获得最高分93.80分,江苏、浙江、广东、上海等紧随其后,西藏66.10分、贵州68.04分、广西71.51分等社会治理能力相对落后。从地理位置看,第一组是华东、华北地区;第二组是东北、华南和华中地区,这一梯队分值分差较小、相对均匀,且与华北地区差距逐渐缩小;第三组是西北、西南地区,其与第二组的差距整体呈逐渐缩小趋势。

从各指标得分情况看:(1)政府责任。江苏、浙江、山东、广东四省的政府责任表现突出;(2)安全。北京以97.3分的高分位列全国第一,上海、河北、海南、黑龙江等紧随其后;(3)民生。上海、江苏、广东、北京、浙江的民生指数居前;(4)社会参与。山东、江苏、河南、四川、河北位列全国前五;(5)社会公平。浙江、山西、天津、江苏和广东的得分靠前;(6)可持续发展。西南地区和西北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水平普遍滞后于东南沿海地区;(7)民众满意度。其是唯一的主观指标,整体看民众满意度呈现稳中有升的态势。

此外,《2024中国社会治理与发展指数(CSGDI)年度报告》还分析了三个梯队的典型省份——北京、浙江和内蒙古的各指标变化与特点。

趋势和展望——全域数字化转型与社会治理体系变革创新

我们要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引,深化社会治理现代化改革。一是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确保党建引领社会治理;二是以人民为中心,强化群众参与制度化;三是完善城市治理体系,推动城市数字化转型;四是优化民生服务,提升治理效能和温度;五是技术赋能,为现代化贡献智治力量。

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全域数字化转型与社会治理体系变革创新具有重要意义。第一,数治推动社会治理现代化,也需注重人工智能数据应用与安全;第二,数字化转型不可逆转,社会治理需下沉基层、细化领域,提升智能化、精细化,防范数字负能风险;第三,推进以“中国之治”为指引的新格局,创新提升社会治理;第四,科技赋能,构建以人为本的智慧治理体系;第五,从“智治”到“质治”,促进科技与治理良性互构;第六,推动学科互融,培育社会治理交叉学科人才,构建跨学科合作平台。


责任编辑:谭则章
本站系非盈利性学术网站,所有文章均为学术研究用途,如有任何权利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