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人民大学读书时的蒋碧昆
上世纪80年代蒋碧昆携小女拜访王光美
四世同堂,蒋碧昆教授(前排中)和两个女儿(后排左一、左三)及其家人在一起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在武昌丁字桥有一个宿舍区,住在这里的都是该校元老级的人物。上月20日,我到这里拜访了我国著名宪法学家蒋碧昆教授。从车水马龙的通衢大道进入这个迷你小区,短短几步路立刻别有洞天:院内有山林之趣,两耳无车马之喧,令人顿生桃源之感。蒋教授刚刚从深圳两个女儿家过完春节回来,精神矍铄,见到来访者谈笑风生。
北上求学
刘少奇耳提面命
蒋碧昆教授1927年出生于湖南省宁乡县花明楼,父亲是当地知名的儒医。
花明楼这个地名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前国家主席刘少奇。没错,蒋碧昆不仅是刘少奇的同乡,而且是亲戚——1944年蒋碧昆即与刘少奇的外甥女儿结了婚。解放初期,刘少奇之侄刘允明回乡探亲,23岁的蒋碧昆和几个同辈的年轻人一起随之北上求学。在中南海见到刘少奇,刘少奇说:你们到共产党这里来找出路,没有走错门,不过思想上不要有升官发财的打算。我个人是没有资格介绍你们去读书或者工作的,一切要按规矩去办,上学要经过考试,按标准录取;参加工作要经过思想改造,由组织统一分配。你们以后出去办事,都不要打我的招牌,也不要宣扬我们之间的关系。
后来,蒋碧昆经过严格考试,考上了刚刚创办的中国人民大学,成为该校法律系的首届本科生。
蒋碧昆幼年受过多年私塾教育,并随父亲学过中医和诗词歌赋。乍一进入中国共产党兴办的新式大学,学习上难以接轨。当他向刘少奇坦承自己在学习上的困难时,刘少奇严肃批评了他的畏难情绪:你们现在很幸运,吃人民的饭,穿人民的衣,读人民的书。打个比方,你们现在是欠了人民一笔账。但欠账是要还的,不仅要还本钱,还要还利息。不然就对不起人民。
在刘少奇的鼓励鞭策下,蒋碧昆刻苦努力,1954年以优异成绩毕业,被分配到中南政法学院从事宪法学的教育与研究工作,成为该校宪法学与行政法学科创始人。他还参与了1954年宪法的起草工作和现行宪法第2个修正案专家咨询工作。近60年过去了,他著作等身,桃李满天下。
言传身教
儿女们自立自强
蒋碧昆的岳母刘绍德是刘少奇的胞姐,这样的家庭关系在十年浩劫中的遭遇可想而知。蒋碧昆和妻子一共生有三女一子。在没完没了的“抄家”和“揭发交待”之后,蒋碧昆夫妇带着年幼的两个儿女下放到京山农村,直到1973年才回武汉;长女有幸在“文革”前就考上北京航空学院,但毕业时正值1969年,她因为家庭问题从此与航空无缘,被分配到湖南常德的一个盐矿;次女中学毕业下放到松滋农村后多次被推荐上工农兵大学,可每次都因为家庭问题被卡住,寄回来的家书信纸都被泪水沁透了……妻子因为担心女儿的命运精神分裂,久治不愈,1990年带着病痛离开了人世。“文革”结束后,蒋碧昆一家迎来新生活的曙光。1977年,高考恢复,小女儿顺利被同济医学院录取,后赴芝加哥攻读医学博士。唯一的儿子蒋勉,1980年考上武大化学系,毕业后在武大边工作边读硕士、博士,29岁时即被破格评为教授、博导,现在是美国休斯顿大学的终身教授。
如今,蒋家是“一门三博士,双教两高工”,即父子两位是教授,儿子、儿媳和小女儿是博士,大女儿和大女婿是高级工程师。蒋教授说,他教育子女的方法完全来自于当年刘少奇的耳提面命:一个人的成长有主客观两个方面,但无论顺境还是逆境,关键还是靠自己;再就是,为学者首先要学会做人。
建国六十年之家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