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卓行自励,玉汝于成
2003年9月,付子堂教授在他出版的《法之理在法外》一书“自序”中,曾如是描绘:
“1981年9月,父亲卖掉一架子车小麦换到了路费,陪着矮小的我,由中原挤上奔赴重庆的火车。于是,我第一次看到了大山,第一次看到了大江。多好啊!现在,许多人都说,那时的西南政法学院是‘稀烂’政法学院,然而,当时的我却真的觉得象是进了天堂:居然可以住进楼房,居然有那么白的馒头,居然可以天天吃上大米饭!更重要的是,居然有不花钱就可以借来看的图书!……在母校,我渐渐地长高,慢慢地成熟。回首自己不算太长的学术成长之路,有两点最大的体会:没有西南政法学院(大学),就没有我的事业发展;没有我的老师们,就没有我的任何成就。”
这段质朴的表白承载了付子堂教授对母校西南政法大学的深切感恩,也记录了他从豫西乡村的贫寒学子到卓有建树的法理学家的成长履痕。29年后,已经成为这座法学界“黄埔军校”的校长的付子堂在西政建校六十年的盛典上掷地有声:“西政发展的历程,既是一部披荆斩棘、共克时艰的拓荒史,也是一部百折不回、逆境崛起的励志片。”如果时光倒转,先把这番深含感悟的话语挪移于付子堂个人的成长道路,倒也十分贴切。北宋思想家张载有云:“富贵福祥,将厚吾之主也,贫贱忧戚,庸玉汝于成也。”[1]付子堂教授的成长再次印证了此语。
1965年农历十月,付子堂出生于河南省新野县五星乡陈庄村。在豫西这个贫困的山村,他学会了刻苦自励,自强不息,农家子弟的勤勉耐苦品性让他受益终生。16岁那年(1981年),他以优异成绩考入西南政法学院。在四年本科阶段的学习中,他以旺盛的求知状态流连于浩如烟海的法学书籍之中。1985 年,他完成本科学习,顺利考上了本校法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师从著名法理学家黎国智教授和李权教授,开启了自己学术人生的第一扇门——马克思法律思想,开始甘坐冷板凳,潜心研读马克思经典文献,力图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以此探寻出一条用法律方式有效解决社会问题的道路。
“数年寒窗,未名湖畔竞芬芳”。1994 年,付子堂考入北京大学,全脱产攻读法学博士学位。在导师赵震江教授的悉心指导下,他开始探索一个新的领域——法社会学。法社会学以经验研究为主,着重于研究法律制度所具有的实际社会效果,这一进路也暗合了付子堂寻求社会问题法律解决之道的固有思路。1997年,付子堂顺利完成学业,获得北京大学法学博士学位,随即赴上海浦东法院工作。1998年8月,他作为学校重点引进人才,应邀回母校西南政法大学工作;1999年12月,进入武汉大学博士后流动站,师从著名法学家李龙教授进一步深造。2000年12月,由讲师破格晋升法学教授职称。2001年7月,付子堂教授竞聘为西南政法大学研究生部主任;2002年4月,又被任命为西南政法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2003年10月,被遴选为博士生导师。2002年、2006年,先后两度获中国法学会“全国杰出青年法学家”提名奖;2007年2月,被国务院批准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员;2007年10月,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09年8月,在西南政法大学全体教授和中层干部民主推荐的基础上,付子堂教授被任命为校长,有人称他为西政首位“民选校长”。
此外,他还担任了中国法学会法理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法学会法学教育研究会副会长、教育部高等学校法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最高人民法院特邀咨询员等社会职务,身体力行推动法治事业的进展。
二、法理问津,学海探骊
从学术理路来说,付子堂主要侧重在法律社会学领域,注重社会生活中的法律的功能与实效。他于1999年出版的博士论文《法律功能论》,系国内第一部系统研究法律功能问题的专著,对于法社会学研究具有一定开拓意义。在处理法律与社会的关系问题上,他提出的“法之理在法外”命题在法学界引起了广泛影响。
马克思主义经典法律思想研究是他另一着力点。他提出,不能把马克思主义当作政治的装饰品,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源泉在于同现代社会的具体实际的结合,要认真研究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中国化及其在当代中国的新发展。2005年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个人专著《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研究》,被教育部研究生工作办公室正式列为向全国推荐的国家级“研究生教学用书”,2006年12月获重庆市人民政府颁发的第五次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奖一等奖;论文《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中国化研究论纲》荣获全国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二等奖。2008年6月17日,付子堂教授应中央政法委员会邀请,在北京京西宾馆为中央政法机关和全国省级政法部门主要领导干部研讨班举办题为“马克思主义法律观在中国的发展”的专题讲座,受到好评。
历年来,他思索法理,笔耕不辍,发表于《人民日报》、《中国法学》、《法学研究》等国家级权威报刊及中文核心期刊的学术论文百余篇,出版法学教材、专著、辞书等40部。其中,2005年8月,他所主编出版的《法理学初阶》和《法理学进阶》,在法理学的内在结构和外在表现形式方面进行了许多新的探讨,是“法之理在法外”之理论命题和“应用法理学”之主张的一种初步尝试。《法理学初阶》、《法理学进阶》和《法理学高阶》,构成中国法学界独特的“法理学三部曲”。
三、立足大地,促进民生
“凭现实以审视法理,借法理以优化现实”,是付子堂教授一以贯之的学术风格。他认为:“现实是人类生存的当下处境,是人类感知的直接对象,是催生人类思想之花的生活之树。‘书本上的法’内容明确、逻辑一致,却缺乏应有的灵活,甚至僵化停滞。‘书本上的法’才能有其应有的活力和热度。关注现实,学术才有正确的指向;体察生活,思想才能打动人心。”多年来,他的学术人生正是沿着这一思路渐次展开的。
在学术界,付子堂教授较早提出并系统论证了“民生法治”这一范畴,提出在当代社会转型期严峻形势之下,应将关注重心从民主法治转换到民生法治,应当通过法治切实保障民生,使广大民众自觉成为民主法治的基本推动力。
最近几年,付子堂教授从当下中国社会转型的现实出发,提出实现法律的现代化转型,逐步促进法理学基础理论的进步与创新,主张着眼于解决转型时期的中国社会所特有的法律问题,从宏观上构建当代中国转型期的法律与社会的一般理论。为此,他提出“发展中法治”概念,即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的现状,自然意味着法治的“发展中”属性,研究当代中国转型期的社会与法律问题,就是要努力描绘一幅“发展中法治”的图景。
四、传道授业,桃李芬芳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付子堂教授既是一位优秀的教学工作者,也是一位出色的组织管理者。
作为法学教师,他长期工作在课堂教学第一线,坚持每学年都为本科生上课。2007年11月,他担任负责人的法理学课程被教育部批准为国家精品课程。他指导的硕士研究生中,已有多人的学位论文获省部级优秀学位论文奖;许多学生已晋升为教授、副教授,在法律实务部门工作的毕业研究生也屡获好评。师生之间亲如家人,对有困难的学生他都慷慨解囊以帮助学生安心完成学业。他指导学生投身公益,他自己带头常年资助地震灾区孤儿,留下许多爱心佳话。
在教育方式上,他注重经典教育与实务教育相结合,在他的主持下,西政确立了“尚思善辩,营造论辩文化”、“厚德笃行,打造务实人才”的办学特色。在他的推动下,西政经典教育蔚然成风。他自己主持博士生的经典解读课程,连续七年带领七届博士生逐字逐句解读柏拉图《法篇》,课堂讨论实录也多次出版,成为法学界绝无仅有的现象。他主持推出了“西南法理学经典研究文丛”和《经典中的法理》辑刊,组织学生开办读书会、读书小组,创办《法府书香》读书报刊,让学生在经典的涵养中体悟人生。
在法学专业学习之外,他更乐意带领学生研读《论语》、《道德经》等元典。为活跃学术风气,激发思辨氛围,他推动学校陆续创立了以“西南法学论坛”、“金开名家讲坛”、“睿德信全球法学家论坛”为主体的“西南学术大讲堂”体系,形成了国内学界知名的论坛品牌,国内外知名学者纷纷走上讲坛,或讲或评、亦庄亦谐,为西政学子提供了融会古今中外的丰盛学术大餐,论坛火辣的点评风格更是让学界瞩目。他自己常年累月担任论坛主持人,并组织出版了“西南学术大讲堂讲演录”系列丛书,由他自己亲自主持的《法理学演讲录》已经出版至第7卷。
2009年8月,出任西政校长,上任伊始,他明确提出了“1234”发展战略:牢牢盯准一个新目标,即建设高水平大学;强化两个办学特色,即“论辩文化”和“实务教育”;着力提升三种校园意识,即责任意识、诚信意识和团队意识;全面培养学生的四种能力,即学习能力、创新能力、操作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2010年9月,他领导西政组织了盛大的校庆六十年庆典,以总结西政精神,同时问计于天下,揽智以高翔。在校庆庆典上他深情说道:“西政的昨天,因前辈们的艰难拓荒而厚重悠远;西政的明天,必将因我们的辛勤耕耘而大气恢弘!”
他多次强调,教者,千秋之大业,法者,天下之公器,法学教育关乎社会福祉,攸关天下兴衰,法学教育是支撑中国法治现代化的重要链条。法学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社会科学,法理探索和实践躬行如鸟之双翼,车之双轮,不可或缺。付子堂教授就是这样一个求索在法治理想和社会现实之间的问道者。
2011年1月24日,他被中国法学会授予第六届“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荣誉称号。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未来的法学之旅和人生之路上,付子堂博士将奉献出更多的精彩!
--------------------------------------------------------------------------------
作者简介:蒋海松(1983- ),男,湖南永州人,法学博士,湖南大学法学院讲师。
[1]《西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