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波士顿访学不到一年时间,先是去年9月获悉恩师江伟教授逝世,而今年又获悉恩师程荣斌教授逝世,对我国诉讼法学界的两位学术巨擘的相继离世,心中不胜悲痛,这是中国法学界的重大损失。现在只身海外,回想起与恩师程荣斌教授交往的点点滴滴,更是涌起了对恩师的深深怀念。
我的博士生学习受陈卫东教授指导,说来自己算是程荣斌教授的徒孙了。但是,在入学考试、课堂教学、开题答辩等各个环节,能亲耳聆听程先生的教诲使学生受益终身,而先生治学以谨、待人以诚的精神也一直激励着我。
追思恩师程先生的治学以谨。说来中国的法学教育很是奇怪,只注重传授知识,而忽视了传授方法。而我记得我学得第一堂如何写作学术论文的课程竟然是在博士生的课堂上,由恩师程先生教授的。回想起以前自己的“论文写作”总是有照猫画虎一般的感觉,并且成败得失全靠自己的悟性了。因为在读博士之前,在几次全国检察机关的理论征文活动之中获奖,所以原来的工作单位检察院说让我介绍下“写调研文章的方法”。在介绍的时候,我特意提及了程荣斌教授在博士生课堂上的写作方法课。我感到非常遗憾的是,当时没有带着录音工具。早知道我就录下恩师程先生的讲座内容,也让原来所在单位的同事们听一听学术前辈的经验之谈、肺腑之言。程先生提到的要“多读、多写、多思”就是“文章不厌三回改”的精神的具体体现。这也是高校学生发现学术问题、提高写作技艺和培养创新能力的必经之路了。程先生对论文写作方法的言简意赅、朴实精确地提炼,有一种大言希声、大美无言的融通的智慧。多年来,我一直在不断体悟和实践着程先生的学术方法,尤其是到了厦门大学法学院从事法学教学以后,更觉得曾经从程先生处学得的经验让我受用终身。
追思程先生的待人以诚。自己在参加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生招考的面试时,我第一次看见令人高山仰止的刑事诉讼法学前辈程荣斌先生。在抽答题目时,程先生认真倾听、不时点头,偶然间,问及一两个核心问题,让人有一种豁然开朗之感。在简单的一问一答之中,我深切地感受着程先生作为学术前辈的谦和和温暖,以及程先生作为新中国刑事诉讼法学泰斗对学术前沿问题的敏锐洞察和对刑事诉讼法基础理论的深刻把握。记得我们博士生曾经一起拜访程先生,恩师程先生和师母非常热情,拿出家乡的脆皮核桃,恩师更是手把手地教我怎么吃核桃,就这样的生活中细节让我一直记忆犹新,感觉到有一种在家里一般的温暖。
诚挚悼念恩师程荣斌教授!
程荣斌教授千古!
厦门大学法学院/美国东北大学犯罪学与刑事司法学院访问学者 陆而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