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同学,尊敬的各位老师,下午好!一年一度的、隆重的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毕业生典礼今天又在这里举行了。我也记不得参加过多少次,今天院里指派,让我在这个仪式上和各位同学说几句话。
我今天以什么身份呢,一是以在座各位同学的老师,再者,是各位在座同学的学长。学长的身份,在座的诸位可能不太清楚。大家都知道,我们曾经有过黄埔第一期,在座的梁慧星教授就是78年第一期硕士。而1962年,中央决定由中央发聘书,在社科院聘请国内很有名望的学者,包括法学所的张友渔,宗教学所的任继愈。那年,我有幸成为社科院副院长、我们法学所的创办人张友渔教授的开门弟子。在这个意义上,我应该是在座同学的大师兄。
从1962年到今天,已经有51年了,在社科院做学生到今天在这当教员,我有些话想要和大家说。首先,我要祝贺大家成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的博士毕业、硕士毕业生。桌子上摆了一个红心,叫我写几句话。我写的是“要为自己能成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的研究生而感到光荣和骄傲”。
社科院是中央领导、全国人民公认的中央的智囊团和思想库。我们法学所也无愧于这样一个称号。几十年以来,我们的研究生成绩很好。从78届,已经出了两位学部委员,梁慧星,杨一凡。部级干部好几个,像信春鹰,王景荣。事实说明, 我们的毕业生在所有高校中是优秀的。在座的各位在未来的日子里,不管是继续深造还是走向社会,希望你们能继承社科院、法学所光荣的传统,优良的学风,在未 来取得无愧于师兄师姐的成绩,甚至超过他们。因为,历史的规律是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新人赶旧人。
首先要祝贺你们能够从科学的最高殿堂取得你们想要得到的成绩和学位。第二个祝贺是你们生活在一个伟大的时代里。我们13亿中国人在党中央的领导下,正在追逐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在座的各位,未来要实现中国梦、法治梦。前不久,中宣部找100位学者,让我们写一篇关于“中国梦”的文章,我的题目是“我的法治梦”。我还在一个高层研讨会上,送给十八大新的领导12个字:促发展、保民生、反腐败、行宪政。
我今年已经80岁了。在座的各位同学则是早上八九点的太阳。临别了,总要说几句话送给大家。一句是建议,一句是希望。
一句建议。中国未来缺三种人才。第一,从事教学科研;第二,从事政府工作;第三,去跨国公司和律所当法务、大律师。这三种职业都是很有必要的。我的建议是,你们在40 岁前,可以干干这个,干干那个。在40岁之后,甚至更早一点,35岁吧,要给自己定位:我这辈子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年轻的时候可以折腾折腾,等到你35、40岁了,你再要折腾的话,未来就只能是一个中等人才,要成为国家的顶梁柱是不可能的。因为时间有限,精力有限。
一个希望。希望你们出去以后,不管是继续深造,不管是从事哪个行业,希望在座各位都能够继承社科院、特别是法学所的优良传统、优良学风。在这51年,我自己的体会,这优良的传统,优良的学风可以概括为8个字:求实、创新、严谨、宽容。我曾经在2008年社科院庆祝30年的庆典上,代表全院的老师致辞,我就讲了这8个字。这8个字是我的导师张友渔对我影响最深的,也是我51年以来学习工作的深层体会和治学理念。人民日报有我的一篇文章,概括为:求实是治学的根基,创新是治学的追求,严谨是治学的品格,宽容是治学的美德。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希望你们在未来的治学和学习工作中,继承发扬这种优良传统。
最后说一句,希望大家常回家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