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CCTV年度法治人物——巫昌祯
发布日期:2015-12-04 来源:中国政法大学官网  作者:佚 名

在 2015CCTV年度法治人物颁奖礼官网上这样介绍巫昌祯教授:巫昌祯——耄耋之年,积极推动反家暴立法。

她既是法学教育家,也是法律援助律师。

她既是妇女权益的保护者,更是一位立法反家庭暴力的推动者。

巫昌祯,中国政法大学教授,一生与法同行。

2015CCTV年度法治人物——巫昌祯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 中国法学研究会婚姻法学研究会名誉会长 巫昌祯)

巫昌祯(1929年11月—):江苏句容人,中国政法大学教授、特约博士生导师。1954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是新中国第一届法律系大学生。毕业后进入北京政法学院,教授民法。1955年曾参与《民法》起草,1979年、1997年参与《婚姻法》修改,1989年任《妇女权益保障法》起草小组副组长,2002年任《妇女权益保障法》修正案草案专家组组长。

获评“年度法治人物”

2015年12月4日,第二个宪法日,第十五个法制宣传日,我校教授、婚姻法泰斗巫昌祯,因在反家暴立法领域中做出的巨大贡献,当选央视年度法治人物。

2015CCTV年度法治人物——巫昌祯

(“立法就是给妇女撑腰,告诉你,你别怕。”)

86岁的巫昌祯,是新中国第一届法律系大学毕业生,一生中亲历了多部法律的起草修改工作。她孜孜不倦进行婚姻法等领域的学术研究,目睹了家庭暴力的危害,她积极奔走,努力呼吁,让更多的人转变观念,向家庭暴力说不。为推动反家暴立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2014年“国际消除家庭暴力日”当天,国务院法制办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草案)》,同时向全社会公开征求意见。2015年8月24日,这部草案被提交全国人大审议。

自1995年“家庭暴力”的概念引入中国后,反家暴立法已走过二十年。与其他多年致力于此的学者、民间人士一样,耄耋之年的巫昌祯对这部等待了多年即将出台的法律充满期待。因为,家家和睦,是她一生的心愿。

为此,她一边奔走呼吁,推动观念的更新与立法的进程,一边教书育人,培养大批优秀的法律人才。

求学“中国政法大学”

2015CCTV年度法治人物——巫昌祯

(青年时期的巫昌祯)

怀着法治的梦想,1948年夏天,刚刚18岁的巫昌祯考入当时闻名全国的法科大学朝阳大学学习法律。然而未满一年,北平和平解放,朝阳大学由华北人民政法司法部接管,成立了“朝阳学习队”,实际上相当于革命干部训练班的性质。巫昌祯就和她的同学们参加一些革命活动,上街搞宣传、演话剧、唱歌,宣传共产党,宣传新社会。这段学习经历令巫昌祯十分难忘:“茅盾、曹禺、郭沫若等大师级人物给我们开设专门的讲座,以及一些党内外老的法律系统的专家也给我们上课。”

1949年10月1日,由谢觉哉担任校长的“中国政法大学”在朝阳大学的基础上成立,巫昌祯随之进入这个短暂的"中国政法大学",在第三部也就是本科部学习。

1950年,中国人民大学成立,“中国政法大学”并入人民大学,所有的学生也都进入人民大学法律系。1954年,巫昌祯以全优的成绩毕业,成为了中国人民大学第一批法律专业的本科毕业生,也是新中国的第一批法律专业本科生。毕业后,巫昌祯和丈夫庚以泰一起被分配到创立未久的北京政法学院任教。

执教北京政法学院

到了北京政法学院以后,巫昌祯主要讲授民法。然而,在一波接一波的政治运动中,北京政法学院的教学活动也受到了很大的冲击。1958年,民法教研室和其他法学教研室都被取消,组成业务教研室。巫昌祯也无法继续教授民法,转而讲授毛泽东思想概论和古汉语。其后的20年,虽然没有被打成“右派”,在频繁的政治运动中,“学生不学习,老师不讲课,而是一起参加运动,或者挨整或者整别人”。

70年代初,在一片砸烂公检法的喧嚣中,北京政法学院师生被整体下放到安徽劳动,巫昌祯和丈夫庚以泰也来到安徽干校劳动。一年后干校解散,庚以泰被分配在安徽省公安厅工作,巫昌祯则回到北京留守,照顾幼小的孩子们。因为不知道这样的日子何时是个头,巫昌祯只好提前退休了——当时,她只有40多岁。

1978年,北京政法学院复办,巫昌祯再次回到学校,重登讲台,回归她所热爱的教师岗位。从此在讲台上一待又是几十年。

教书育人,才不负此生

在五十多年的执教生涯中,巫昌祯教授有好几次重新选择职业的机会。1955年参加民法典起草的时候,巫昌祯整理材料既快又好,全国人大很想让她留在机关工作;八十年代第一次修改完婚姻法后,全国妇联也有意把巫昌祯留住,请她出任中华妇女干校(中华女子学院前身)的领导工作。这些邀请都被巫昌祯委婉地回绝,她始终没有离开讲台,宁愿做一名教师,教书育人。

2015CCTV年度法治人物——巫昌祯

(老年的巫昌祯依然在推动立法进程)

巫昌祯的课堂讲授非常生动,注意理论联系实际,用大量生动的例子深入浅出地讲解枯燥的理论知识,受到了同学们的欢迎。“在实践中,我掌握了大量丰富的实际材料。从那时起,我就养成了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在以后几十年的教学工作中,始终坚持和发扬了这种作风,从而形成我讲课的风格。”

在复办后的80年代初,巫昌祯和学生的关系十分密切,非常关心同学们的学习和生活。那时候每个班都有一个固定的教室,晚上上自习的时候,巫昌祯经常来到教室里,给同学们辅导学习。同学们遇到一些生活上的烦恼,情感上的困扰,也都会来找和蔼可亲的巫老师倾诉。没有事的时候,学生们也会经常登门拜访,和巫老师聊聊家常。

本站系非盈利性学术网站,所有文章均为学术研究用途,如有任何权利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