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选自贾宇、西原春夫主编《当代日本刑事法译丛》总序
法律是人类的微缩历史。法律既是人类文明的成果积淀,也是多元文化的综合汇聚;不同的国家虽然可能采用不同类型的法律制度,但是都大致共享着同样的法治伦理。因此,不同国家的法律思想和法律制度需要并且可以相互进行交流与借鉴,甚或移植。
众所周知,中华法系起于秦汉,盛于唐宋,解于清末,曾经一度是世界领先的法制文明,覆盖了泛东亚儒家文化圈。日本在公元八世纪初开始学习和接受唐朝的律令,成为律令制国家,之后直至明清时期,日本的律令制度一直深受中华法系的影响。但是明治以后,日本开始维新政治,转向西学,取法欧陆,勗行法治,成为亚洲最早转型成功的近代国家。清末时期,修律大臣沈家本邀请日本东京帝国大学的冈田朝太郎博士担任顾问,日本法学的思想理念开始回馈襄助中华。自此之后,中日两国的法律交流,出现了“师襄彼此,各有优长”的局面。
在当代,中日两国刑事法的交流与合作,主要是由日本早稻田大学前任校长西原春夫先生与中方的马克昌先生、高铭暄先生联合确立推动的。西原先生是日本杰出的刑法学家、教育家以及社会活动家,曾经入选福田政府的顾问团,是立场鲜明的“和平主义者”,也是我们眼中的“知华派”。马克昌先生是新中国第一代刑法学家,是武大刑法学的领军人物,与高铭暄先生并称中国刑法学界的“南马北高”,马先生能够广纳天下英才而育之,门下弟子众多,被学人戏称为刑法学界的“马家军”。马先生虽未出国留学,但是精通日语,能够通畅交流。因此于1998年与西原先生在东京相逢之后,两人一见如故,彼此引为知己。两位先生志趣相合,心意相连,高山流水遇知音,肝胆相照两学人。因为马先生的关系,西原先生曾经十余次访问武汉,并亲自出席马先生八十华诞学术研讨会,尤其是在马先生生病住院期间,西原先生更是曾经两度越洋探访,这在两国学界都十分鲜见。两位先生的学术友情,实不让于管鲍之交、钟伯之谊,业已成为中日学术史上的传奇美谈。
马克昌先生是我的授业恩师,不仅引领我踏入法学研究的学术殿堂,而且对我更有人生际遇上的知遇之恩。先生高风雅量,宽厚待人,爱才惜才,醉心学术,在古稀之年,仍然用手工书写的方式完成了80余万字的鸿篇巨制——《比较刑法原理——外国刑法学总论》一书,震动学界。先生看重学问,常怀克己之心、追贤之念,秉学人高格、务法律之实,对我等弟子亦各有期许。
2011年6月22日,先生因病不治,驾鹤仙游。学门弟子,悲痛心情,无以言表。我曾以诗纪念先生:“先生累矣,溘然长眠;学门兴盛,师心所牵。吾侪弟子,克勤克勉;事业有继,慰师安然。师恩难忘,一世情缘;恩师音容,永驻心间。”为了告慰先师,身为弟子,理应承继先生志业,竭尽绵力于一二。
中日刑事法的交流圈子,是先生亲自将我领入。早在2002年的中日刑事法学术研讨会上,马先生就将我郑重介绍给西原先生,并嘱我日后要多多参与、支持中日刑事法的学术交流活动。因此,在2007年我专门邀请西原先生赴西安讲学,并为西原先生举办了八十华诞学术研讨会。此后,常常在各种不同的学术会议的场合与西原先生遇见,相知益深,被先生引为忘年之交,不胜荣幸。
2011年10月1-5日我受日本中央大学的邀请访学东京,期间专门择时拜访了西原先生,先生在东京日比谷公园著名的松本楼接待了我。松本楼是中国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挚友梅屋庄吉的故居,是孙中山先生与宋庆龄女士的结发场所和旅居之地;在当代,则一向是日方对华友好人士接待中国来宾的重要场所,具有很强的文化意象。其时,恰遇中日关系出现了些许波折,又逢我的恩师马克昌先生新近离世,西原先生设宴松本楼,深具厚意与情怀。席间念及马先生,西原先生不禁肃穆满怀,把酒遥祭,深情追忆了与马先生相识相交的详细过程,言之谆谆,意之切切,令我深为感动。因此,我当场向西原先生提出合作主持出版一套《当代日本刑事法译丛》的意向,一来以此纪念马克昌先生,二来为中日刑事法学的继续深入交流做些实事。西原先生毫不犹豫,欣然应允,答应联署译丛主编并愿意承担一些组织工作。
本套译丛的编委会委员,邀请了部分日方著名的刑法学家,特别是译著的作者;中方编委会成员主要是马克昌先生的部分学生,也邀请了中国刑法学界热心此项工作的部分专家学者。副主编则由黎宏教授与本乡三好先生担任:黎宏教授是马先生的高徒,早年留学日本,如今已成长为中国刑法学界的青年领军人物;本乡三好先生长期担任久负盛名的成文堂出版社的编辑部长,协助西原先生为中日刑事法学的交流发展做出过大量工作,对中国学界有巨大贡献。我的学生付玉明担任本套译丛的执行主编。玉明聪明好学,治学刻苦,曾受马克昌先生与西原先生的惠助,留学日本。他为这套丛书的联络、组织、翻译、出版付出了巨大努力。译丛编辑部主要由留日归来的青年刑法学者组成,他们精研刑法,兼通日文,是中国刑法学界的后起之秀,其中大多也是本套译丛的译者。
法律的故事就是人类的故事,法治的历史实际上就是法律人奋斗的历史。坚硬的法律背后,更多的是温情的人间故事。让我们记住这段当下史,记住这些名字。
是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