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18日,首届法律博士专业学位培养研讨会暨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学院揭牌仪式在中国政法大学海淀校区隆重举行。本次活动由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学院主办。司法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全国法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胡卫列,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原副部级专职委员、二级大法官、中国法学会案例法学研究会会长胡云腾,中国政法大学党委书记姜泽廷、校长马怀德出席。全国法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代表,法律博士培养单位代表,实务部门代表和我校师生代表120余人参加活动。
上午9时30分,活动在科研楼二层学术报告厅正式拉开帷幕。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卢春龙担任开幕式主持。中国政法大学党委书记姜泽廷、司法部党组成员兼副部长胡卫列、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原副部级专职委员胡云腾先后致辞。
胡卫列指出,开展法律博士专业学位教育,既是为了适应新时代新征程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对外开放对高层次法治人才的现实需求,也是深入推进全面依法治国背景下在法学教育和法治人才培养方面的一项重大制度创新。就做好法律博士培养教育工作,他提出三点意见:一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二是牢牢把握法律博士高层次实用型法治人才的培养目标,不断提高教育培养的质量。三是不断完善以实践为导向的法学教育和人才培养机制。全国法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和司法部法律职业资格管理局将积极会同教育部等相关部门,关注各培养单位的法律博士教育培养工作,加强调研指导,提供服务帮助,发挥好法学院校联系法治实践部门的桥梁纽带作用。
胡云腾指出,法律博士专业学位的设立体现了中国法学教育的丰富发展,是中国法治人才培养的重大创新。法律博士作为高端人才,肩负着理论联系实际、推动法治进程的重要使命,法律博士教育应聚焦能力型、服务型的高端法治人才培养,与法学博士形成差异化定位。他强调,法律博士培养工作应加强对法学理论功底和执法能力的提升,不断拓宽国际化视野,在课程设置、培养体系、教学方法、师资队伍上不断创新,实现个性化培养,探索考核方式多元化,确保人才培养与司法实践需求紧密对接。他希望,法律博士教育能突出专业深度与国际化特色,为司法机关、律所及跨国机构输送兼具理论功底与实务能力的高端人才,真正实现法律博士在实务领域的竞争优势。
姜泽廷指出,法大始终坚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法大重要讲话精神,积极探索打造以实践为导向的中国特色、世界一流法学院校教育培养机制。法律学院的转型升级、法律博士专业学位的设置,着力破解了传统培养体系存在的“学术型”与“职业型”错位难题,探索了一条从“学术主导”向“学术—职业双轮驱动”的法学教育转型之路,是我校法学教育改革迈出的关键步伐。姜泽廷要求,法律学院要紧紧围绕学校“三大重点任务”,以习近平法治思想铸魂育人,筑牢法治人才培养的思想根基;完善复合知识体系固本强基,构建高素质法治人才成长新模式;助力实战实务能力有效提升,成为服务法治中国建设的人才培养基地。
图说:姜泽廷、马怀德共同为“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学院”揭牌。
围绕“法律博士专业学位教育高质量发展与中国特色法律人才培养”主题,中国政法大学校长、中国法学会副会长、全国法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马怀德做了题为“完善法律博士培养体系与评价标准”的主旨报告,分享了他对法律博士培养的几点看法:培养目标上,强调要有坚定政治立场、过硬专业素质和卓越实践能力。课程设置应结合本校实际与专业特色,分模块进行。实习实训要纳入培养方案,合理规划时长、课程和实践机构等。申请学位应提交专业实践成果,运用专业知识和基础理论说明实践成果的创新性,专业实践成果要满足学位法的有关要求。马怀德的主旨报告为法律博士培养提供了基本思路。
西南政法大学校长、中国法学会副会长林维做了题为“服务急需、实践导向、交叉融合——法律博士培养的方向定位与模式选择”的主旨报告;西北政法大学校长、中国法学会副会长范九利做了题为“培养应用型高层次法治人才的西北实践”的主旨报告;华东政法大学副校长罗培新做了题为“打造具有时代特征、上海特色、华政特点的法律博士人才自主培养体系”的主旨报告;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陈实代表副校长覃红做了题为“推进法律博士专业学位教育高质量发展 夯实中国特色法治人才体系”的主旨报告;辽宁大学副校长兼法学院院长闫海做了题为“法律博士专业学位制度的功能拓展与机制创新”的主旨报告;西北政法大学副校长、研究生院院长常安做了“关于法律博士培养的四点思考”的主旨报告。
下午举行了平行分论坛。分论坛一设在图书馆一层会议室,由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于飞教授主持,研讨主题是“法律博士专业学位教育的定位、培养目标与特色化培养路径”。来自全国法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上海财经大学、对外经贸大学,西南政法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西北政法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吉林大学、四川大学、中山大学、北京大学、山东大学、南开大学以及中国政法大学的专家学者,围绕法律专业博士定位、过程管理与课程设置、考核标准、实践环节以及可持续发展等问题,展开了深入的讨论。
分论坛二设在图书馆二层第三研讨室,由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万青主持,研讨主题是“法治中国建设背景下法律博士专业学位培养模式”。来自全国法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司法部法律职业资格管理局、最高人民检察院、西南政法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吉林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厦门大学、中南大学、北京理工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以及中国政法大学的专家学者,围绕法律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的招生、培养、学位论文等关键培养环节,展开了深入的讨论。
17时,闭幕式在图书馆二层多功能厅举行,由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学院党委书记刘建担任主持。徐泉教授和袁钢教授分别汇报了两个分论坛的讨论成果。
全国法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副秘书长王健教授进行总结,认为本次论坛成果丰硕,参会人员广泛且具代表性,学术研讨有开创性,优化了职业法律人才培养体系,问题探讨不断深化并达成部分共识,会议研讨成果为教指委工作提供了重要参考,有力推动了法律博士培养工作。
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学院院长许身健教授致感谢辞,就法律博士培养面临的机遇与挑战阐述了法律学院未来将采取的特色培养措施,最后展望了法律博士培养法大模式的美好愿景。
此次会议全面深入地探讨法律博士专业学位教育的关键问题,为法律博士培养提供了丰富思路与方向,为法律博士专业学位教育搭建了重要交流平台,推动了各培养单位之间的经验分享与合作,也为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学院的发展开启了新的篇章,助力中国特色法律人才的培养,为法治中国建设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