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家瑞教授访谈:一位胸怀责任感的国际法学者
发布日期:2010-04-02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2008723,上午10点,在程家瑞教授下榻的鹭江宾馆,我们进行了为时两个小时的采访。采访进行得很顺利,因为程教授是一位很健谈的学者。看着他和蔼亲切的笑容,我们原本紧张的心情也跟着放松下来。
正如大多数人形容的那样,他是一个儒雅的学者,然而在谈话中我们不难看到那种东方人的“硬骨”,从他的身上,我们感受到了一份国际法学者的责任。

关于厦门国际法高等研究院的性质

在采访伊始,程教授就一直强调,厦门国际法高等研究院不是厦门的,不是厦门大学的,而是一个全亚洲的国际组织。
他指出之前亚洲只有各自的区域组织,不团结,没有一个统一的全亚洲的组织。本次我们说服日本、东盟、印度一起参与,这是代表全亚洲的组织。他说,我们没有政治、文化上的限制,我们是纯学术的组织,是为整个亚洲利益而设的,我们希望更多亚洲的硕士、博士、学者、律师甚至政府涉外官员参与夏天的讲座。
而当初为何把这样一个重要的国际组织设在厦门?程教授笑道,当时我参加了厦门大学举办的85周年校庆,在学校门口有一个标语:把厦门大学建设成为世界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当时我就跟朱崇实校长聊,厦门大学有这样的目标,而我又有一个契合的想法,后来又跟曾华群教授聊,他说如果办研究院,厦门大学法学院和厦门大学国际经济法研究所将全力支持,由于朱崇实校长和曾华群教授的热诚,厦门又地点适中,所以选择了厦门。他又说,研究院将来对厦门的影响会很大,应该要重视这个国际组织。

关于研究院成立的目的

程教授郑重地说,19世纪、20世纪初,国际法都是欧洲制定的法律,战后,国际制法权仍掌控在欧美手中,联合国下的16个专门机构组织,没有几个亚洲人,大部分是欧美人,他们通过在联合国制定法律用在全球,对很多亚非国家不是很公平。那为什么亚非等地区没有机会参与国际制法?除了国家力量外,没有人才也是重要原因。
所以他跟海牙国际法院院长史久镛先生谈到,欧洲有一个海牙国际法高等研究院,亚洲也要有一个这样的研究院,要让亚洲的青年认识国际法的重要性,培养年轻人的职业生涯规划,要让他们到国际组织工作。我们现在的年轻人没有这种意识,我们办研究院,也就是要培训国家了解国际法的真正重要性,参与国际制法。

关于研究院常年举办的暑期班

程教授说到,1923年,海牙国际法高等研究院设暑期班,那个以法文为主,我们以英语为主,但不排斥法语,相比海牙国际法高等研究院我们包容大,不会以法国背景为主地优先考虑。
我们每期办三周的讲座,为时90个小时,讲授国际法最前沿的知识。比如本期,因为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起草新的海上货物运输法公约,美国的几个教授参与,我们就请其中的一位来讲课。他特别提到,中、日都是海运大国,本次就有三个日本学员特地为此而来,而我们本次学习没有本国律师参与,是忽略了。他指出,该公约一旦通过,我们的律所却中没有一个律师知道该海运公约,势必造成很大损失。
同时他还提到,明年我们讲国际组织法,这是功能性的法律,跟每个国家的生活息息相关。
程教授还说到,每年暑期班的学员大部分都有奖学金,因为路费和吃住加起来也要差不多3000美元,这对很多发展中国家的学员来说很困难。他特别关注中亚五国,对贫困的亚洲国家的学员他愿给予大力的支持。

关于研究院的演讲集

对此,程教授颇为自豪地介绍,我们已经办了两期暑期班,这是第三期,而演讲集第一期已经出版,这在国际上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对亚洲贡献很大,对国内影响也很大。为什么呢?
程教授解释到,现在国际法还是欧美主导,亚洲学者的文章很难登上国际舞台。即便有一两篇,人家一看是亚洲人的名字就不看了。我们的演讲集收录了国际法学界的大牌最前沿的研究成果,在国际上影响很大,就会有很多人买回去看,而同时,我们每年都邀请一两位亚洲学者参与讲授,把他们的研究成果一起放进去,这样就为他们提供难得的机会把自己的论文呈现给世界。对国内,我们每年请来自不同学校的不同老师,他们的文章进了我们的书,得以与国外知名学者并列,可以刺激国内学者努力创作,如果真的有价值,久而久之,就会创出自己的声誉,这是一个过程。

一点意见和建议

在谈话中,程教授针对国内学术界的一些现状提出了一点自己的看法,他说得语重心长。
比如我们学习国际法的年轻人大部分还没有意识要到国际组织去,没有想过要参与国际制法,他说,在欧洲,每个学国际法的年轻人都有这种意识,参与国际制法对国家来说很重要。
又比如我们的暑期班没有国内律师参与,他又说到,我们国内很多律所不愿给律师提供资助,让他们来参与这个培训,觉得花时间、花钱,这种想法就造成落后,知识的落后。我们每年把这些一流的人请过来,比如今年我们把联合国海上货物运输法公约的起草人请过来讲解,有时我们自己看很久都不一定有头绪,往往他一语点到重点,有助于我们对公约的理解和把握。
再比如国内学术研究出现的扎堆现象,他说到,我不赞成大家都研究一个东西,中国有很多涉及国际法的题目,比如黑龙江是跨国界河流,它有很多法律问题可以研究,我们自己不写,让外国人写,结果当我们要写时还要引用外国人的文章,对我来说是一种耻辱。程教授说,他每年都亲自去很多地方考察,在当地进行研究,才能出成果。

提出一点希望

程教授是一个胸怀责任感的国际法学者,他一直强调,将来要鼓励更多年轻的老师来参与暑期班,再让他们带动学生。
现在全球化影响很大,越来越多的国际法转为国内法,将来我们一定要参与国际制法,我们进去了,才能融入平衡的概念,将我们的价值观放进去,才能促进西方对我们的理解和认识,最终双方的价值观成为各自的一部分,这样才会均衡。

(苏泓尹整理)

本站系非盈利性学术网站,所有文章均为学术研究用途,如有任何权利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