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政法大学今朝改生日——访西南政法大学校党委书记张国林
发布日期:2010-05-10 来源:互联网  作者:佚名

西南政法大学今朝改生日——访西南政法大学校党委书记张国林西南政法大学今朝改生日——访西南政法大学校党委书记张国林西南政法大学今朝改生日——访西南政法大学校党委书记张国林

我们曾经一直把1953年作为西南政法学院的建校时间,这也没有什么大错,因1953年是西南政法学院正式挂牌的时间,即把西南政法学院取名、有名并挂牌的这一年算作建校年,没有把西南革大和以革大为基础组建西政的时间算进去。这之间就存在一个时间差的问题。

  我打个比方,一个人的诞生,从呱呱坠地到户口注册、姓名登记之间有一个时间过程,所以,我们不应该把一个小孩户口登记、取名的时间作为她的诞生之日。

  如果完全以取名、挂牌时间来推断确定的话,那么西南政法大学是1995年更名挂牌的,西南政法大学的建校时间总不能从1995年算起吧!

法制日报记者 蒋安杰

  2010年3月11日,西南政法大学网站发布了一则消息,称学校党委会通过了《西南政法大学60周年校庆工作总体方案》,决定今年9月19至20日将隆重举行建校60周年庆典活动,校方成立了校庆领导班子和十个工作组,各项筹备工作已经进入日程。

  随即在北京的一个会议上见到西政付子堂校长,他告诉记者,确有此事。西南人民革命大学政法系系主任、西南政法学院原副院长宋子祥比对自身经历,结合史料分析认为,西南政法大学的校史,应当追溯至1950年成立的西南人民革命大学。

  “况且,1953年8月我校就已经有毕业学生,且是四年制的毕业生,这可由部分老教师、老毕业生保存的毕业证书表明,1953年8月,西南政法学院就有52年由其他大学调整而来在西南革大的学生毕业,获得了西南政法学院颁发的毕业证书。”这些都足以说明西政校史可以追溯至1950年,付子堂校长肯定地说。

  消息一出,多少让人有些诧异。因为西政过去一直以1953年为建校的起点———1993年,学校举行了有史以来的第一次校庆,隆重纪念建校40周年;十年之后,即2003年9月20日,建校50周年的盛大庆典,和西政承办的法学教指委、法学教育研究会年会同时举行。犹忆当时全国法学名流齐集沙坪坝,辉煌之至。今年60周年校庆,就是说,建校的起点从1953年提前到了1950年,西政为什么要更改建校时间?建校60周年是怎么推算出来的呢?修改校史有着怎样的意义呢?本报记者就此特别采访了西南政法大学校党委书记张国林。

  “追根”与“溯源”

  记者:西政校方、校党委是如何论证60年校史风云变迁的?如何确定西政校史始于1950年的呢?

  张国林:其实没有校史变迁的问题,只是确定哪年建校更符合历史事实的问题。研究和论证、认定校庆日,就是我们学习校史、回顾校史、不忘校史、不忘历史的爱校教育活动。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杯山之水,必有其源。“追根”与“寻根”的思想根植于我们心灵深处,这是东方人特有的文化现象。对西南政法大学建校年的论证和认定,同样也是在“追根溯源”。当然,这必须基于真实的历史事实、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

  历史都有一个演化过程,西政的历史并不长,但也有一个演化演变的过程。从办学地址、学校名称、主管单位的多次变更可见其演变的过程。

  重庆是1949年11月30日才解放的。解放后的1950年初,为西南地区开始和平建设培养执政人才的需要,根据党中央指示精神,中共中央西南局和西南军政委员会决定举办西南人民革命大学,由西南军政委员会主席刘伯承兼任校长。同时,在成都、昆明、贵阳、川南、川北、西康设立分校。

  同年3月,西南革大开始筹办。4月,总校首批6500名学员入学。5月14日下午,在复旦中学操场举行了隆重的成立大会和第一期开学典礼。

  1952年8月,西南人民革命大学抽调干部十余人在原革大一部的化龙桥部址组建政法系。10月,西南革大决定撤销原有的校部和一、二、三、四部,成立了财政系、经济计划系、工厂管理系、贸易系、俄文系、政法系和政治教育系七个系,并从当月开始接收从重庆大学法学院(含政治系、法律系)及四川大学政法学院(含政治系、法律系)迁来的514名师生。年底,私立重庆财经学院法律系师生也迁来学校。1953年,西南地区其余高等学校院系陆续调整,又有贵州大学法律系及云南大学法律系师生共计211人陆续合并来校。至此,拥有49位教师和699名学员的西南人民革命大学政法系正式组建完毕。

  1953年8月20日,在化龙桥革大一部部址上,由西南人民革命大学政法系为基础组建的西南政法学院正式挂牌成立,原东北抗日联军第二路军总指挥、西南革大云南分校校长周保中将军出任首任院长。1953年9月,西南革大在完成其历史使命后正式宣布结束,西南革大总校及各地分校从成立到结束,大约三年零五个月不等。

  1958年,中央公安学院重庆分院又并入我校。特殊的建校背景,使我校既会聚了法学名流又吸纳了实务精英,既秉承了深厚的法学传统又融入了公安教学的特色。学校也因此被誉为新中国法学教育的“西南联大”。

  记者:用王健教授的观点,原先将建校时间定位1953年,是“完成说”,建校时间始于1950年,是“整体说”。那西政校方仅仅是根据宋子祥老师的回忆文章还是能提供更有力的考证?

  张国林:原西南革大政法系主任宋子祥老院长的回忆文章,对建校年的认定当然很重要,因为这是历史的见证。但对学校哪一年建校的研究当然不能“一文而为之”,大量的材料可供研究。其实,学校的历史不长,现在认定建校年,还有许多有利条件,如许多参与建校的老同志都还健在,有“人证”;许多资料、物件都还完好,有“物证”。认定工作并不复杂,就是原来写的校史都有明确的记载和描述,《西南革大史》也写得很清楚。历史有记载,但没有认定。当然,如果这些有利条件逐步消失后,再来认定和研究就困难多了,那倒是真难以说清楚了。

  为了慎重起见,为了更好地研究这段历史,学校专门成立了校史论证小组,论证的原则就是两个“有”,即有据、有意义,也开过不少调研会讨论、听意见和通报情况以及有关变更建校年的想法。早在2008年4月开始就启动了建校起始时间论证工作,历时近两年才最后确定。论证小组成立后,先后到四川省档案馆、重庆市档案馆、凉山州档案馆等文史单位查阅相关资料,调阅了八十余卷(册)关于西南人民革命大学和我校建校历史的文献资料和原始档案,为论证工作提供了有力的史料支撑;同时,分别于2008年4月21日、4月28日、5月7日,邀请三十余位原任校领导、资深教授和离退休老同志,收集线索;采访革大老同志,采访《西南革大史稿》主编。通过召开不同层次的会议,听取各方面意见和建议。

  最终将西南政法大学的建校时间确定为1950年,主要有以下依据:

  首先,我校是在西南革大政法系的基础上建立的,西南政法学院与西南人民革命大学有着合法程序上的传承关系。《关于建立西南政法学院的报告》中所强调的“将原属西南革大政法系作基础改建为西南政法学院”,可以明确地看出,西南政法学院是西南人民革命大学政法系的延续。

  其次,在西南革大呈送西南文教部的《西南政法学院设置计划草案》当中明确规定:“政法学院由重庆大学政治系、法律系,四川大学政治系、法律系,重庆财经学院法律系组成,受西南人民革命大学领导”。

  西南政法学院成立初期的教学资源几乎全部来自原西南人民革命大学政法系。西南政法学院建院地址是在化龙桥,即原革大政法系之校址。1954年8月20日,西南政法学院迁至歌乐山麓,也就是现在的沙坪坝校区。虽然地址发生变动,与革大政法系原址相离,但政法学院的人员、设备、资料等一系列主要实力,皆得以留存。当时,西南政法学院的行政、工作、教学人员除少部分于各地调派,几乎全部来自西南革大。

  从当时西南政法学院呈报西南政法委员会的《我院各科室领导干部原工作职务及我院初步确定的拟调职务的表册》中得到印证(见图1)。而且,西南政法学院成立时的系科、师生也是成建制的以西南革大政法系为基础。同时,从《关于建立西南政法学院的报告》和《关于政法学院抄至教育长文件所列原革大图书馆部分情况摘要》、《关于政法学院致教育长文件中所列有关原西南革大家具调拨情况》(见图2)等档案资料来看,革大政法系原有的教学设备、图书资料、办公居住用楼甚至办公用汽车,也都拨给了西南政法学院。现在学校还保存着西南革大时期的人事、财务、物资档案和课桌椅等实物。

  1953年8月,西南政法学院挂牌成立后,西南人民革命大学随之于9月宣布结束,这充分说明了两者的前后继承关系。

  再次,西南政法学院成立后仍然继续担负起了原西南革大所承担的干部培训的任务,这说明西南政法学院与西南人民革命大学有着历史任务上的传承关系。这一点,可以从《西南政法学院一九五三年年终综合报告》中“本年度我校担负了专修科与干部轮训班两个教学任务。轮训班教学的目的是在提高在职政法干部的政策理论水平”得到印证。

  同时,1953年8月我校就已经有毕业学生,且是四年制的毕业生,这可由部分老教师、老毕业生保存的毕业证书表明,1953年8月,西南政法学院就有52年由其他大学调整而来在西南革大的学生毕业,获得了西南政法学院颁发的毕业证书(见图3)。

  尊重历史的理性新梳理

  记者:按照您的说法,“完成说”与“整体说”各有千秋,那么,重新改写校史对西政的发展有什么划时代的意义?有这个必要吗?

  张国林:要说有什么意义,意义第一位就是尊重历史、尊重事实。现在认定西南革大是西政的前身,是基于真实的历史事实,可以说是“铁证如山”。从尊重历史的角度出发,对学校的建校历史作新的梳理,目的在于弥合这段历史,确保历史的血脉不被割裂,这不是改写校史,而是更好地尊重事实、尊重不太久远的历史、继承和发扬光辉历史!

  其意义之二就是继承。西南革大艰苦朴素的作风、严谨扎实的教风是一笔十分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有责任有义务把她更好地继承和保留下来。尽管革大与我们渐行渐远,但革大精神是西政精神的渊源,应该历久弥新!

  记者:具体地来说,西政校史始于1950年,还是始于1953年,在当下进行一个科学的考证,能为西政带来什么本质的益处吗?

  张国林:如果总结一下的话,将西南政法大学建校起始时间确定为西南革大成立的1950年,我觉得意义是“三个有利于”:一是有利于厘清学校的建校发展史,还历史以本来面目,进一步溯清西南政法大学与西南革大的历史渊源关系;二是刘邓大军进军大西南解放大西南建设大西南,这是心系天下、敢于牺牲的革命情怀,在我们的“西政精神”同样具有这样的内涵,同样是这精神的表征。溯清这段历史,有利于更好地继承和弘扬西南革大的优良传统,更好地学习和继承这段历史;三是西南革大在新中国的发展史上是一个标志性的产物,为建国初期新生政权的巩固,经济社会的发展发挥过十分重要的作用,溯清这段历史,也有利于学校在新的历史时期如何进一步履行好党的教育方针,为国家培养更多更优秀的接班人提供积极的借鉴和思考。

  校史是一张重要的名片

  记者:那学校是否与各省的校友会进行了及时的沟通和协商?这样改变建校历史是否能得到校友的认可或多数校友的认可?在您看来,这样会不会让学界有不同的看法?

  张国林:学校建校时间的修正是学校通过多方面论证和工会教代会、常委会、党委全委会以票决的方式确定的,这些会议都是全票通过,这说明众愿所归,不是少数人的意愿所为。学校展览馆早展出了西南革大的历史以及与西政的历史性联系,我给教育部的有些老领导以及政府、军界的领导介绍后,他们都给予高度关注和认同。同时,学校也与各地校友会进行了积极的沟通和交流。去年11月在湖南长沙召开的全国校友代表会,我向与会的各省校友代表通报介绍了建校年论证的相关资料并听取意见,得到所有到会校友的拥护支持。随后,我们又通过西南政法大学校友杂志和校友网,广而告之。根据我们了解,各位熟知西南政法大学历史的校友纷纷表示赞成,绝大多数校友都认为西政校史可追溯至成立于1950年3月的西南人民革命大学。

  校史是一个大学的重要明信片,是一所大学宝贵的精神财富。近年来学校校史研究成为社会热点之一,各高校也都成立了专门机构、组建了研究校史的队伍、编辑出版校史书籍,而我校在这方面的研究工作起步较晚,投入太少,即使我们这次不多的研究论证,只是基于还原历史真相,而非盲目去攀比什么。利用举办60周年庆典之机,召开高层次学术研讨会、出版高水平的学术著作,这可见证西政60年来的变迁,表达对学校历史的尊重,更好地与学界交流。

  记者:“西政精神”、“西政神话”已经广为人知,改写校史时间能否真正实现西政的重振旗鼓和再造辉煌?

  张国林:校史是对一所学校发展轨迹的真实记录,所有社会表象都源于一种人文的力量和精神。“心系天下、自强不息、和衷共济、严谨求实”的“西政精神”根植于丰厚的历史土壤,在她的孕育下长于思辨的学术之风、求真务实的治学态度中生生不息、代代传承,才使得西南政法大学傲立于中国法学教育之林,才使得众多的西政学子成为学界和实务界的领军人物,形成了社会所公认的“西政现象”。

  学界最讲究严谨和尊重事实、尊重历史,我在前面已经就学校的建校历史作了梳理。目前,我们正处于“第三次创业”的攻坚阶段,对学校历史的“寻根”,必能激励全体西政人缅怀前辈,铭记过去,铭记辉煌,向往辉煌。欢迎对西政校史感兴趣的学人与我们一起来共同研究西政,也欢迎学界来研究西政的昨天、今天,这也有利于帮助我们丰富校史研究,有利于我们走向辉煌的明天。

本站系非盈利性学术网站,所有文章均为学术研究用途,如有任何权利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