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研究生与独创性研究
发布日期:2011-01-30 来源:中国政法大学中欧法学院网站  作者:郑永流

时间:20101224日上午9-12

地点:中国政法大学昌平校区明法楼308教室

大家上午好,今天天寒地冻的,大家从老校来到新校很辛苦;今天也是我们中欧法学院2010 级博士生系列讲座的最后一讲。最后一讲让我来讲一个可能与大家关系最密切的课题。如果说人权法律方法等离大家的距离比较远,今天的这个题目应该是离大家最近的。今天在座的不仅仅有我们中欧法学院的博士生,也有法学院的博士生,还有一部分是硕士生。但是我想这个道理都是相通的,无论是硕士研究生还是博士研究生,他做出的研究都应该具有独创性。

我记得当年我快毕业的时候,说要授予我们学士学位。我是1978 年上的大学的,1981 年国家开始大规模地实行学位制度,所以我们毕业时将要被授予学士学位。当时授予学位的要求是所有的成绩都要达到优秀和良好以上,如果有的课程成绩仅仅是及格的话是不行的。当时我们达到优良成绩的,在班上可能不会超过三分之一。所以说我们既有点兴奋但又有点担心,如果按照这个要求,大部分人不能被授予学士学位。这可以反过来看,我们对一个学士学位的重视程度。被授予学士学位就意味着有一个Title 了,不仅仅是毕业了,而是一个学士了。按照中国传统的士农工商的思想,虽然这个“士”不是士大夫的“士”,而是学士的“士”,但我们依然觉得这个“士”是一种荣誉。我们那一代人对于学士这么看重,但在今天看来,学士算什么呢,连博士都不算什么了。这反映了两个时代对于学士的不同态度,当然不是说今天的人轻视学士,但至少是习以为常了。既然在座都是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那我想你们的成果是一定要与你的原创性、你的独创性、你的创新性连在一起的。如果没有创新,那我觉得即使你拿到了这个学位也是名不副实的。我回想起我大学写毕业论文的时候,当时写的是国际法上的一个问题,写的是国际组织在国际法上的主体地位。现在回过头去看,虽然这篇论文没有发表,但是在我看来至少已经达到了硕士的水平,因为我花了好几个月时间泡图书馆,虽然当时也没有什么外文资料,但是看了很多翻译过来的资料;这篇学士毕业论文写了三四万字,被评为优秀。我说这些并是不为了说明我对学术采取什么样的态度,不是这个意思,我是说凡是能称其为论文的,无论是与学位相关的,还是平常的论文,它一定是要具有原创性,要具有独创性。所以今天我选取了这个题目,这个题目我在不同的场合讲过,当然讲的深浅不一样,今天应该是最全面最系统的一次来讲授这样一个主题。

那么在讲授之前,我想给大家上网看一下毕加索(Picasso)的一些画。

博士研究生与独创性研究

博士研究生与独创性研究

让你们想象一下。我2008 年到欧洲去的时候还到了毕加索的家乡去过,他的家乡在西班牙南部的一个中心城市马拉加,当时正在举办画展,由于时间关系没有进去看,但在街上就能看到大幅的广告和宣传画。对于毕加索大家大概都有所了解,先不说他的政治倾向,他是一个和平主义者和反战主义者;就是从他创作的这些画来看,毕加索的很多画都是这种风格,比如说他画的眼睛、手、脚都不是像通常那样长的,鼻子也不是向我们平常一样安放在正中间的位置的。这在很多时候也反映了他对社会的看法,是反社会的,超常规的;从我们学术研究的角度来讲,也可以看出他对艺术的独创性的、原创性的、不同于别人的、不同于常规的思维方法。这是一种从事艺术、文学,包括我们从事学术研究应该培养的思维方式。不创新就等于死亡——创新对于艺术来讲确实是一种格言或者说是一种生存法则,创新对于艺术来讲这是它的生命底线;但在我们学术界对这一点的理解还不是太深,但是事实上应该也是这样的。这里就不太多的讲毕加索的画了,回到我们的主题上来。

引言:问题的提出——如何当博士生

之所以讲这个题目,我们还是从问题入手,如果没有什么问题,那么对它的大部分研究是没有什么意义的。在创新方面存在哪些问题值得我们去思考呢?一个问题就是现在很多人不知道怎么当博士生。12 月也到了博士生报名的时候,我也收到很多email,也接到电话,我当然也很欢迎他们考取我的博士生。我一般会反问他们,你想跟着我做什么呢?很多人会说:你让我做什么就做什么。但是我怎么知道你能做什么,又不能做什么呢?通过这样的简单的电话交流常常引起我的这种反思,这让我得出一个结论,有相当多的博士生,不清楚的就是怎么样来做学术做学问,不仅在考试时,包括进来了以后,不同程度的存在这样的问题。我每年都给博士生上一学期的课,绝大部分法理的博士生都参加了我的导师指导课,因此可以说我对博士生的了解不是一知半解,而是通过一学期的学习和讨论去了解了的,我从中感受到的是:有百分之三四十的人不知道该如何去做博士生,这个问题是相当严重的。下面要讲的问题是从两个方面展开的。

第一,博士论文存在的学术道德问题

我也是几个学院学术委员会或者学位委员会的主席,因此亲身经历过我们独创性的学术打假制度。这可能是中国贡献出来的一种独创性的制度,虽然在西方也有这样的打假,但是没有我们国家这种制度性的打假。

我简单举几个数字来说明一下这个问题。以法学院为例,法学院的打假是比较早的,从2006 年开始;现在我们有专门的打假软件,伪劣的商品猖獗也锻造了我们打假的体系。这是法学院的一个基本的打假数据。

2006年打假数据:

24篇硕博论文抄袭19

其中10% 以下6

10-25%8

25%以上5

2009年春季打假数据:

15篇硕博论文抄袭

其中10% 以下8

10-25%3

25%以上4

最多71.34%

这是法学院2006 年的打假情况,抽查了24 篇博士论文,就有19 篇涉嫌抄袭;其中抄袭达到10%以上的又占到一半。之前是抽查,现在我们已经渐渐开始普查了。再看一下近期的情况,2009 年春季答辩有15 篇硕士和博士论文涉嫌抄袭,当然这个数字有所下降,因为那时候已经开始普查了。但是抄袭最多的一篇抄袭篇幅却占71.34%,这是闻所未闻的。后来我们发现,他基本上是把别人的一篇文章拿过来,使用别人的基本骨架,一经对比,发现抄袭率达到了71.34%;剩下的百分之二十几也可能是从别的地方抄过来,后来理所当然的就取消了他申请硕士的资格,因为这太严重了。我本人也遭受了很多次这样的抄袭,包括一些本校的教师抄袭我的。

我们研究生院对于抄袭的规定是严厉的,当然也有一个调整的过程。曾经,抄袭10%以上立即取消学位资格,后来抄袭的太多了又稍微放宽了,现在是抄袭20%以上才取消学位资格。我们的制度规定还是比较健全的,但是并没有杜绝抄袭现象,虽然比例是降低了一些。但是对于我们这样一些将来要掌握司法大权,或者说要来负责治国安邦的人来说,这么多的抄袭是令人深思的。尤其是这几年,我们在授予法官检察官相关的学位时发现了这样的抄袭现象,这是很可怕的,因为他们本来就在司法工作岗位上。我记得江西省某市一个检察长,他通篇的论文是抄袭的,但是他根本不知道是抄的哪里的,后来在他申辩时查出他的论文是请别人写的,当然就取消了他的答辩资格,他也不可能拿到学位。这不仅是一个学术规范的问题,也是学术道德的问题。这个问题不仅在学生身上存在,在教师身上也存在。比如我们学校的商学院也发生过教师严重抄袭的行为,最后也对这样的教师做出了比较严重的惩罚。

针对这一问题,让我想起了康德(Kant)墓碑上的墓志铭:有两样东西,我们思索得愈久,就愈使我们心灵充满景仰和敬畏:我头上的星空和我心中的道德法则——引自《实践理性批判》。如果一个人没有这种敬畏,就会导致这种学术道德的沦丧;对于今天的中国来说,这种学术抄袭引来的祸害是非常巨大的,真的是无所畏惧,就像王朔讲的“我是流氓我怕谁”,还有最近出现的一种“我是警察我怕谁”的这样一种想法。在座的每个人,通过不同的途径都会感受到这种道德的沦丧给我们带来的反思。

第二,创意阑珊

创意阑珊,也就是说没有什么创意。我现在引用的数据不仅仅是学术方面的。从2008 年开始,有两个机构, 英思雅德和印度工业联合会,每年都会发布全球创新指数,也就是所谓的GII,用来判断一个国家的创新程度。今年三月份,这两个机构又公布了GII 的数据,排在前三位的是冰岛,瑞典和香港。再看其次的有瑞士第四,丹麦第五、芬兰第六、新加坡第七、荷兰第八、新西兰第九和挪威第十。可以看到都是北欧的,主要是欧洲,当然也包括一些亚太地区的国家,总而言之都是一些小的国家排位靠前,而一些经济实体较大的国家排位都比较靠后。中国是排名第43 位,今年比去年排名有所下降,去年是38 位,但是在所谓的金砖四国中,中国还是排第一的。GII 是怎样来衡量国家的创新程度呢?它从投入和产出的角度来设置了一些指标,包括机构、人力、常用与ICT 基础架构、市场复杂度和业务复杂度五个投入参数和科学与创新成果、健康要素两个产出参数。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为世界贡献了两个关键词:中国崛起和中国模式。我们来对比一下中国经济的发展,会发现这很明显是不成正比的;我们的GII 排第四十三,但我们的经济总量是排第二的,这是非常不相称的。全球都可以看到标志着Made in China 的产品,但是这些产品中很少是中国自主开发自主创造的。所以中国被称为世界工厂,这个词既有褒义又有贬义。如果从创新的角度讲,这在很大程度是一个贬义词。我们只是简单的生产者,而不是创造者,甚至还只是一个简单的制造者。所以存在着这样一种现象,一方面中国有着全球最快的GDP增长速度和生产着世界上最多的日常用品,像电视、袜子、帽子,另一方面却又在创新的跑道上落后于人,这就是全球化进程中的中国形象。可能在一定时间内可以维持经济增长,但是它的可持续性比较差。现在很多西方国家都开始把生产线转移到劳动力成本低的国家去了;而且如果联系到人权的主题,也存在很多问题,不知道各位意识到没有,这是我们牺牲劳动者的人权为代价的。比如说这些劳动者的工资没有保障,待遇十分低下,劳动条件恶劣,福利条件差,牺牲健康。

这都是以牺牲人权为代价的,这也遭致了许多西方国家人权活动家的批评,比如说经常会发生抵制中国生产的鞋子等这样一些民众的自发性运动。这不仅是创新枯竭的问题,也涉及到一些政治上比较敏感的问题。

讲完大的方面,下面我们来讲一下小的方面。根据我近些年的经验和总结,在我指导博士论文、评阅外校和本校论文的过程中,总结出了6 个方面的问题。

1)主题陈旧

我现在拿到的就是本校一些最新项目的清单,一个是博士生创新项目(50项),一个是优秀博士生培育项目(17 项)。我就以这个为例。这些项目的申请7者和在座的各位一样,都是2010 级的博士生,名字我就隐去了,还是要保障这些人的隐私权的。为什么说这些项目的主题陈旧呢?我们在讨论的过程中,相当多的评阅人都感受到,创新实践活动中的50 多个项目,相当少让人眼前一亮。举个例子,题目名称《中国与美国律师事务所的内部治理和职业状况调查》,这样的一个题目应该说是太陈旧了。事务所的内部治理已经谈了很多年了,职业状况调查也没有什么新意,即使是加上了中美比较,但是由于其本身的主题比较陈旧,对这两个超级大国进行比较也是缺乏新意的,何况他根本没有办法做这样的事情,可行性都成问题。不说可行性,单单谈论这个主题也是非常陈旧的。还有比如说《破产管理人理论与立法的完善》,这样的题目能叫创新么?还有《反恐特殊侦查措施研究》、《知识产权诉讼程序问题研究》等等,我就不再举这样的例子了。总而言之,绝大部分题目,至少从题目上就没有显示出它的创新性,至少不像刚才看到的毕加索的画,能够给人在视觉上造成冲击。这样一些没有创新性的题目,其实很多题目的内容都超出我的研究范围,但是我一看还是失去了兴趣。再比如法制史这个学科,甚至连一个平庸的题目都找不到了,连续好多年好多人写相同的主题,连标题都是一样的;比如中华法系的重构,连一个新的题目都找不出来。

顺便也说一下,这些标题大都是没有什么新意、没有创意的,即使我们看到内容有些创新但是也没有在标题上反映出来。这些标题都是仅仅界定了范围,但是没有把思想和立场反映到标题上。一个好的标题应该既能界定范围也能反映论文的创意,最好的标题是二者统一的,通过这个标题,应该能反映出你的研究领域,也能看到你的创新在哪里。在座的绝大数人都没有考虑到这个问题,都只是考虑研究范围,而没有把自己的研究的新意反映到标题上去。在当前这种信息爆炸的时代,这种没有创新的标题有时候让人一看就没有兴趣,没有耐心去看你的文章。必须要在标题上有创意才能让别人有兴趣去往下读,所以这个问题无论是博士论文还是硕士论文中,你们都要切记注意。

2)缺乏命题

命题是什么?命题就是你的立场、你的观点。比如说我们应该实行市场管制呢还是实现自由准入的制度呢。比如说,今天公布了北京市交通问题的新政,今后每个月只发放2 万个牌照,并且采用摇号的方式产生。有的人认为这种事情就应该由政府采取相应政策去进行调节,有的则认为应该自主处理。这个就是命题,就是你的立场、你的观点、你的判断;但是我们相当多的论文是没有命题的,厚厚的10 万字,没有命题,找不到他在论证什么,只看到他在这个领域做文章,但是看不到他的核心命题。正确的方法应该是在一个大的命题下有几个小命题来支撑他的论证。我再举一个例子,怎样去界定公共利益的问题,有的人就主张去进行一个明确的界定,起码用列举的方式;有的人就反对,认为这种方法完全不可取,只有等事件发生以后由司法机关去界定。这就是两种观点、两种命题,一个是实体的客观的公共利益,一个是程序的主观的公共利益。在这个大的命题下,如果你赞成程序的主观的公共利益论,那么下面就应该还有几个次主题来支撑它,论文内容都是围绕主题来展开的。不要你写了好多,别人看了却不知道你要证明或反驳什么,这是最要命的。即使你的研究领域不是最新的,但是你的命题是创新的,也是可取的;人文社会科学就是这样,有些问题是几千年来都在争论的。这也是人文社会科学经常被自然科学嘲笑的原因,有些争论了几千年的主题,比如法的本质是什么,人的本性是什么……这个批评有一定道理,但是这和自然科学确实不一样;后人需要对前人的思考进行再反思或者再批评。自然科学的课题是更新换代层出不穷的,比如电脑的奔1 2 3 4;再比如mp3 一直到mp7;一代一代的非常清楚;再比如我们用的家电,大家的感受都非常明显。但是人文科学由于这个主观性,几千年的东西都一直在讲。这个是主体的意识投射到客体上,也就是哲学上讲的客体的主体化。

3)缺乏问题意识

这是什么意思呢?问题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个是理论上存在哪些需要克服的障碍。以类比思维为例,但是我们始终还是没有把类比具有危险性的理由讲的十分清楚。我们法学的问题不是纯理论的,不是和实践没有关系的,因为法学的应用性非常强。因此它的问题是通过实践表现出来的,因此我们的论文不仅是要解决理论问题,更重要的是要解决实践的问题。我们的很多作者都看不到它要解决的实践性问题,这样就更看不到它的理论性问题了。所以我看到很多论文通篇都是介绍别人的思想,普遍存在没有讲出自己的新意的问题,自己没有独到的发现,没有讲出自己的新意,缺乏问题意识。一个是对实践的观察,一个是在理论上的思考,这两个方面是关联再一起的。有些学科是形而上的,和实践的关联稍软一些,而我们法学,尤其是部门法学,跟实践的关联还是非常紧密的。

4)不进行学术总结

这个问题相比前面来讲,存在的程度要稍轻,因为我们之前特别强调了对文献的把握,但是仍然存在这种现象。在我的印象中,至少有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的学术论文在这方面有很多缺陷,很多论文虚晃一枪,用几页纸简单地说了一下研究背景,没有完全了解国内外研究情况。学术总结的目的是什么呢?就是找到自己的起点,找到别人停下的地方,这正是自己要起步的地方。很多人就找不到别人停在什么地方,那就意味着可以任意起步,行家里手一看,你的很多工作都是前人做过的。学术总结的目的就是在于看到别人的终点,并当作自己的起点,这是学术总结的目的。相当多人没有做到这一步,因此导致了不知道自己的起点再哪里,这个问题也是普遍存在的。博士生进校时都有一个研究计划, 平常的学习都是围绕这个问题展开的,都是在进行这个方面的积累,是在寻找博士论文的方向。其实这在西方已经成为惯例了,他们录取的条件就是两个,研究计划和成绩评分,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研究计划。这个东西对教授很有吸引力,他一看研究计划, 看到你是可造之材,那么就愿意录取你。但是我们多数人的研究计划比较空,没有进行深入的思考。

5)结构失衡

最后两个问题在形式上多一些,其中一个是结构失衡。就是比如说一篇论文中,第一章是学术综述,第二章还是类似的综述,真正的要展开论述的命题仅仅用了一章,仅仅是五章中的一章。好的结构是要用一章把所有背景的东西都交代完,或者直接把所有背景统统都放在导言里,然后剩下的几章都是对命题的展开。所以一篇论文只要看一下它的结构就知道它是否合理。我后来也在思考这个问题,这个问题也是跟前面没有问题意识联系到一起的,他提不出命题,大量的去说别人的东西,真正到了自己论证的部分就虚晃一枪,草草收场。只有极少数的人的确是不懂得结构的意义,他还是有自己的东西,但是没有把这些自己的东西摆在最重要的位置。应该学会把自己看重的东西放在最重要最显眼的位置,比如开会的时候坐主席台上中间的人肯定不是无名小卒。所以要花大力气来论证自己的东西。

6)不懂论证

有些人也有自己的人命题,能够发现很多问题,但是不懂如何进行论证,自己的东西无法展开论证。论证方式有很多种,不同的学科论证的方法不一样。比如说写一个观念或概念的考察,是对前人研究的再研究。比如怎样研究萨维尼(Savigny),要去看前人怎样去研究萨维尼,怎样去研究萨维尼的研究方法,你不仅要面对萨维尼,也要面对萨维尼的研究者。要提出自己的评判,不能简单说同意不同意,要有自己的反驳,自己的立论。没有自己的立论,没有展开论证,文章当然写不长。论证一般有立论和驳论,立论专门谈自己的观点,但是目前又哪一个领域是别人没有涉足的呢?很少。因此我们就不得不面对前人的研究,因此要对前人的研究表明立场,要赞成或反驳前人的观点。很多观点在辩驳中才被证立、才成立。不懂论证也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在论证过程中也需要使用一些方法,比如用司法中的案例来进行反驳。我们写文章就是为了说服别人,我们用了这么多方法就是为了说服别人,用了这些方法,当然你的说服力就强一些。

这是我这么多年来带博士生和看校内外博士生论文总结出来的六大问题。这就是导言部分。我讲这个导言就是为了告诉大家,怎样去发现问题,怎样去写论文。为什么要研究它,发现这么多问题,这就是我研究的动力。

一、论文的名字叫独创

下面正面来讲论文应该具备的独创性,怎样才叫做独创性。如果我前面讲的问题都是讲没有原创性的问题,那我下面正面来讲什么叫做独创性。我相信你们一般很少见到这样的标题吧——论文的名字叫独创。我们一般都是用写作注意的方法、规范这样的标题,比如《怎样来写法学论文》,这样的题目比较平淡,没有把他要讲的核心的内容点明。论文的涵义就是独创,不是独创的东西就不叫论文,那只能叫文字、文章,但是不能叫论文。论文一定要是对一个新的东西的论证,这才叫论文,所以论文本身就是独创的代名词。所以我才使用了《论文的名字叫独创》这样的标题。我认为论文的名字叫独创,它不是随笔,不是散文。

古人的写作和今天不一样,他们讲究义理、考据和文章三个要素;他们不讲独创,这个可能对我们今天的写作有一些影响。义理就是义理大道,比如“以天下为己任”、“先天下之忧而忧”。第二个就是要重考据,谁谁谁怎么说的,这是中国的传统。孔子说述而不作,作就是创作的意思;我只是重复前人的观点,然后自己再解释一下。所以中国的学问很多就是考据学、解释学,很少有独创性的东西。第三个特点就是要讲究文采,文章就是文采、修辞。当然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学派也有所不同,比如清朝的时候注重考据,而文采则在每个时代都有讲究,一般来说如果这三者完美的统一起来就是上品的文章。但是你从中可以看出,无论讲哪一点,中国人写文章是不注重独创的,原创性和独创性都不强。我们讲的义理都是别人重复过一百次的道理,只是用另外一种文采来把它再现一次。我们今天讲的论文不是一种本土的概念,中国过去讲的主要是作文、文章,没有论文的概念。论文是随着科学走入中国时才开始出现的概念,论文被用来进行论证。

下面我从几方面来论证什么叫做独创,或者说是独创的一些标准。这个可能不是特别全面,但是至少给出一个让大家思考的原型。

第一,开创出一个新的领域,开疆拓土

如果能达到这样的水平,能开疆拓土,当然是具有独创性的。比如说中国人很大程度上不是一个公民,人们被分成一个个小的共同体,叫做单位,在今天我们还深受影响,比如经常会问你是哪个单位的,单位会包办你从摇篮到坟墓的方方面面,当然目前这种单位也在慢慢被打破。但是在中国至少有三四十年是这样的,比如有的人一直从幼儿园到小学、中学、大学再到毕业后留校工作最后老死在这个地方,这种人不在少数,尤其是在北京,还有这样的一个个大院,比如海军大院、空军大院、文化部大院等等,这个大院里面什么都有,你可以不出去在这里生活一辈子。我们说起来你是一个公民,但是实际上你是一个单位人。真正影响你的生活的是这些单位的规则,而不是那些国家的法律法规,那些东西通过单位规则给具体化了。比如过去的住房都是单位分发,并且是依照一些详细的规则,比如工龄、校龄、职称等影响因子,最后进行排名打分来分房子。长期以来,我们是受到单位规则的影响的。但是单位规则这些东西在法学界很少有人去研究,是社会学界首先关注到这一方面。比如说提出“单位人”、“单位社会”这种概念,就是原创性的。如果你在这方面做出研究,比如单位规则概念的提出本身就具有独创性。还有一种概念我们称为软法,比如北大有个软法研究中心。我们称国家颁布的具有强制力的法律成为硬法,而软法就是事实上通行于行政管理当中的刚性不是那么强的一些规则,包括一些潜规则,包括单位发布的一些规章制度。这些概念的提出本身是具有创意的。如果你开辟了一个新的领域,那么你就是具有独创性的。

第二,针对某些旧的问题提出了新观点、新解释、新结论

这里举一些法理学或者部门法的例子。比如什么叫做法律,这是法律观要回答的问题。过去我们都讲是国家制定的法规叫做法律,就是law in paper,但是后来就有人提出了行动法律观(law in action)。法律观这个领域是老的,但是提出了一种新的解释,特别强调法律运行的状况和对它产生影响的因素,这就是庞德(Pound)提出的行动法律观。这个当然就是具有独创性的,一直到今天我们依然认为这是庞德对法学的一个重要贡献。

第三,提出了新的方法,拓展了方法的新领域

比如过去我们讲逻辑推理的方法,主要是演绎和归纳,后来皮尔斯(Pierce)提出了第三种,也就是设证的方法,大大拓展了推理的领域。还有耶林(von Jhering)提出的利益法学,我们过去判案是看是否符合法条,但是耶林提出了对当事人的利益和当事人相关的社会利益的衡量, 要比是否合法更重要。这是我们的目的,我们执行法律的目的就是要去规范、考虑或者最大化这样一些利益;利益法学又和耶林提出的目的法学是紧密相连的。所以说,他提出了一种新的法律观的视角,这在今天对司法界的影响还是非常大的,我们经常用利益衡量的方法来对案子进行判断,这样的理论当然具有原创性。

第四,运用其他学科的方法回答本学科的老问题

比如用系统的方法、经济学的方法、社会学的方法来回答法学的问题。运用最成功的应该是德国的法社会学家巨匠鲁曼(Niklas Luhmann),他比较全面的运用系统的方法回答法律的问题。比如法律的功能的问题,他说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不是法律的独特的功用,政治家道德家也会讲公平正义,这是没有独特性的;他认为法学的功用,法学的独特作用在于减少社会的复杂性,把一个混沌的社会打理的井井有条,使社会相对简单化。顺便讲一下,鲁曼应该说是一个天才,他是德国Bilefield 大学的教授,曾经长期领导了一个交叉学科中心。Bilefield 大学历史非常短,但是它的建筑非常有特色的,整个大学只有一栋建筑,这座大楼像迷宫一样,当时我去讲座时走了20 多分钟才走到讲堂,但是没有迷路,因为指示特别清楚。在德国要做完HABI 后才有资格做教授,这个过程一般要五年左右。但是鲁曼太优秀了;他上午答辩他的博士论文,答辩的过程中由于他的论文太有独创性了,委员会决定就同一篇论文进行教授资格的答辩。然后下午用同一篇论文答辩,他在一天中同时获得博士和教授的Title。但是就是这样一个优秀的人也受到法学界的排斥,他被很多大学的法学院拒之门外;因为他用系统论协同论来研究法学,被认为是旁门左道,我们法学家还是比较保守的,而他却打破了这种传统的思维定式。后来他名气越来越大,很多法学院又邀请他,但是他不去。鲁曼去世的时候还是比较年轻的,他1998 年就去世了,只活了不到70 多岁。这对人文科学家而言是英年早逝的,是非常可惜的。

第五,交叉学科研究

这是显而易见的,现在在互联网上越来越多的可以看到交叉学科的字眼。在古代各个学科是大一统的,包罗万象的,如今学科逐渐分裂为过于封闭过于独立的学科,不利于对某一问题进行全面的综合的研究。但问题不具有学科性, 例如交通问题,不是某一个学科的问题,不仅是法学问题,还有可能是政治问题,很多学科都可以介入该问题。这一对象并不具有学科性,学科是一种人为划分,是在分析基础上的综合。如果说过去的综合是混沌的没有分析的综合,那么今天我们的综合是分析基础上的综合。美国的社会学家华莱斯坦(Wallerstein)写了一本书《开放的社会科学》,认为学科间本来是不存在界限的,没有政治学、法学、心理学这些独立的学科。虽然这种观点不被大多数人认可,但是我们也不能固守在学科的这种范围。所以就产生了一系列的法律信息学、法律社会学等交叉学科。从事这方面的研究是具有创新性的,但是这方面的研究是要求比较高的。比如法律信息学,你专门懂法律或者专门懂信息学都不行,你需要兼备两科知识,同时对某一方面有较深了解。今天这样的交叉学科是比较时髦的,但是做得好的还是比较少的,尤其在中国,研究者们的知识还是大多都局限在一个领域,对其他学科的了解还比较少。当然这不能一蹴而就,还需要一个过程。

第六,做出了前所未有的高水平的综合或描述

并不见得只有前面讲的才叫做创新,当然那个创新性的要求是较高的。如果你做出高水平的综合或描述也算, 我举两个例子: 中国近代人权观演变、礼与法关系这样的成果,也是具有创新性的。由于时间关系就不展开讲这些例子了。

总之, 论文一定是要有创意,但是有创意不一定都是正确的, 有创意也会犯错,比如人家都用脚走,你却用手走,这个很有创意,但是却不是那么正确的,是不太方便的,所以并不是说有创意是和正确划等号。再举个例子,牟其中就是非常有创意的一个人,是一个著名的企业的家。他认为“只有想不到的没有做不到的”,就是我们说的“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比如说, 在对西北干旱的问题上,他的想法就很有创意,他说把喜马拉雅山炸开一个五十公里宽口子,引入印度洋的暖湿气流来解决西北的干旱问题。很有创意,但是这种创意的可行性就比较差了,有创意也是会犯错误的。但是我们要强调的是,创意未必是正确的,但没有创意本身就是一个错误,所以我们还是要提倡有创意。

二、寂静写春秋

然而我们怎样来发现创意呢?创意从何而来呢?

第一,创意来自于积累,是可遇不可求的

不是天天呆在家里创意就来了。我经常举的一个例子,说创意如同打擦边球,没有人专门去练擦边球,只有长期积累才有可能在关键时候靠这个得分。这是在千百次的、数十年如一日的训练过程中得到的,这个概率只有几十万分之一。创意来自于平时的积累。

第二,秉承古典大学的精神,耐得住寂寞,躲避尘嚣

这里由于上次讲到大学时讲过这个问题,所以就不多讲了。

第三,要有比较自由的学生环境,“自由成学术”。

只有自由才能真正的铸造学术。这有一些例子: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及其弟子,沈从文,何兆武。海德格尔我就不详细说了,就举何兆武的例子吧。他毕业于西南联大,写了一本《上学记》;他转换过很多专业,又学外语,又学哲学,又学历史。他总结自己的成功时说,是来自于自由的学术体制,而不是什么物质条件。他从亲身的感悟来说,自由的学术氛围是对人的成长最重要的;这是他亲身的体会,学界事实上也证明了这一点,在这种自由宽松的环境下才能够产生更多的伟人和大师。例如在中国的学术界,产生这些大师比较集中的时期是民国时期,因为那时候尽管社会动荡,但是恰恰是在这种夹缝当中,顾不上对大学进行管制时才有了一个自由的空间,才产生了在世界上能立足的大师。现在条件虽然好了,但是却没有产生这种大师,你看沈从文、何兆武等人都是1949 年以前就成长起来的,反而在1949 年之后他们的贡献却少了;自然科学家很多人也是如此。因此我才将这一点总结为“自由成学术”。

第四,要沉得住气,不要热衷于学术活动或者“学术庙会”

那些虽然很热闹,但是回来后发现实际什么都没做。虽然花样繁多,但是却没有什么干货。所以说, 我们现在搞的什么排行榜、十大中青年法学家、名师讲堂等,这些都充满了反思和讽刺;比如十大中青年法学家,评了6 届,产生了60 名法学家,这个不得了;西方这么长的法学史也就产生了少量法学家。我们怎么去看待这些东西也对我们的原创性有所影响。

三、管理自己的写作

最后讲一些技术性的东西,这是一个流程性的东西,大家注意一下就可以了。看一下研究过程:选题——研究方法——阅读——收集资料——分析资料——撰写,不准备多讲,大体上遵循这个流程就可以了。再看一下管理的问题,如何管理自己的写作。管理是无处不在的。

第一,时间管理

时间上怎么分配还要考虑,不能打乱仗, 有的人在某个阶段花了特别长的时间,反而在其他地方没有时间了。比如说选题,有人选题花了特别长的时间,迟迟不动笔写。把整个细节都想得那么清楚再动笔是不可能的,只有在写作的过程中才能够深入下去,这种深入不是说冥想能够得到的,而是在行动中,在写作中才能得到的;比如游泳。学语言也一样,德语语法比较复杂,只有经常犯错误你才会正确,你不犯错误你永远是错误;写作也是这样,你不可能把论文每个细节想清楚了再动笔。你们在写博士论文的时候切记,宜早不宜迟。在写作的过程中经常会有新的想法,会将你之前的想法和思路推翻。只有经常犯错误你才会正确,你不可能把所有东西都想清楚以后才去动笔。很多人时间不够,就是因为没有早动笔, 我们需要在写的过程中充实自己的观点。时间关系我就讲这么点。

第二,人际关系管理

写论文的过程牵涉到很多人,比如与导师的关系,与机构、熟人、团队的关系等,这都是所谓的关系管理。合作是一个问题,如何合作更是一个问题,这就是关系的问题。写作的过程不是一个得出真理的过程,这和古代的写作不一样,和奥古斯丁的时代不一样,法学的研究在今天是一个实证的研究,不可避免的要和人打交道。处理各种各样的人际关系是现在的独生子女面临的一个最大的问题。

第三,技术管理

今天我们要求实证化,有很多技术性问题需要管理, 比如数据录入、数据库的利用、数据处理、图表设计这些技术性的管理也是一个问题,包括PPT 的制作也是一个问题。这对文科的学生来讲不是一个太容易的问题,比如说数据的处理、表格的制作,这些都是很不容易的。由于我们缺少这方面的知识,所以很多人的论文是干巴巴的、干瘪的,本来是要用大量图表来论证的,但是由于缺乏这样的技术,导致做不出来,影响了论文的质量和观点的说服力。

第四,应急管理

比如在写作论文过程中生了一场大病,比如丢失了数据文档,那真的是欲哭无泪啊。再比如研究过程中忽然发现你的研究主题别人已经发表了。在写论文时都会遇到这样的问题,这时候心态很重要;特别是你的研究课题如果别人已经发表了,这个时候对你的打击是致命的,所以你应该有一个应急的措施,不要手忙脚乱的,这也体现了你的一种学术素养。

参考文献

下面推荐给大家一些参考资料。

1 休斯/泰特:怎样做研究,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

2 梁慧星,法学学位论文写作方法,法律出版社,2006 年;

3 渠涛主编,中文法律文献资源及其利用,法律出版社,2006 .

讨论部分

郑老师:现在我们就看着毕加索这幅抽象的画开始我们的讨论吧,邀请这三个人join us,讨论这个画,讨论到我们的主题上来。

博士研究生与独创性研究

三个音乐家/毕加索

朱时敏(博士生):我来首先引一下这个话题吧。但是可惜我对这些画不太懂,对抽象派、印象派的画我都不是很了解,看不懂这幅画的意思。

郑老师:画的意思你可以看下面,有解释;三个音乐家,你不一定要说这个画,这个画不懂,你可以不说,从这个画引申到我们的主题上去。我们可以把这个画放到一边,这个不影响我们谈这个主题,当然懂画更好。我专门选取的毕加索的画。

朱时敏:那我就从这个画谈起,谈到现代法学上。这个画我不懂,可能就觉得它乱七八糟的。我觉得现在法学界很多人在研究的过程当中,也就是您刚才谈到的,缺乏创新;而且杂志的编辑们也是需要创新的,这些陈旧的主题都不愿意看了,这些东西搞了几百年了,所以说我们现在检索一下中国期刊网,就会发现很多标新立异的题目,甚至生造了很多词语放在他们论文的题目里,实际上搞了半天这些论文看上去不知所云,就像这幅画一样,可能对我而言就是不知所云。画这个东西可能有别的意义,但是一篇论文如果严重到像毕加索的画一样让人不知所云,那就要问一下写这篇论文的目的是什么了。写论文的目的是要与人交流,要说明一个什么观点,就像郑老师刚才说的,要有一个问题,要据此说明你的观点,让别人能够理解你写的东西,最后让你的论文被官方采纳,纳入到实际事物中去运用。但是创新很可能就像这幅画一样,把人们引到了一个为了创新而创新的误区,而这个实际上也是存在的。不方便去举例子。平常也因为考试的原因看了些别的老师写的东西,有的论文就是为了创新而创新,结果弄得不知所云。这就是我的一些观点。

郑老师:那么你的意见好像就是说不用创新。那么现在到底是为了创新而创新出了问题,还是没有创新出了问题呢?

朱时敏:我觉得是为了创新而创新出了问题,我觉得应该像您后来说的那样,应该是先找问题,问题找到过后再由此确定你的主题。这个问题可能研究了一百年,但研究了一百年之后这个问题还是存在,那这个问题还是可以继续研究。

郑老师:所以我的评判跟你不一样,那个根本就不叫创新,所以谈不上为了创新而创新。就是说它连基本的学术规范都不遵循,根本谈不上创新,你还是比较高估了他们,认为他们是为了创新而创新,你说的这种情况根本不能用创新两个字来对它进行评判,所以根本不能说是为了创新而创新。

王磊(硕士生):我来谈谈这幅画。之前上过一门课,老师给我印象很深。他刚开始上课时举了个例子,一张白纸上点了一点墨,大家看到的都是一张白纸上的黑墨,潜在的意识都是以一张白纸为背景。如果不是以白纸为背景,那么这上面点的黑墨使你看到的黑色可能就不一样。我们在看这幅画的时候也是一样,他说你要注重一种格式塔(gestalten)的转换。格式塔的转换的意思就是说,例如我们现在看到的是三个音乐家,那么我们能不能把这三个音乐家当作背景,看下原来的背景在这样的视角下又会是怎样的情形。要完成这样一种转化,其实就是完成一种思维的转换。比如老师当时问了我们一个问题,让我们给诗断句,看看有多少种断法,当时我们也就断了两三种,结果他告诉我们说你可以读一个字断一下,两个字断一下……可以有无数种断法。但是我们的思维就是无法取得突破,受到一种限制,认为如果要给诗断句就需要断的通顺。另外,创新就是说你要爬到他人的肩膀之上才能创新,创新要么是对前人的一种解读,要么就是前人没有走下去的路给走过去。

郑老师:我顺便问一下,你刚才用了格式塔这个词,格式塔是什么涵义呢?

王磊:格式塔就是说你看这样一幅画你原来看它是画,经过转化你可以把它当成一个背景。格式塔转换是系统学中的一个词。

郑老师:格式塔这个词是音译,它是来自德文词gestalten,这个更早是在心理学中用的,向嬿霖可以解释一下吗?

向嬿霖(硕士生):gestalten 就是构造的意思。

郑老师:对,gestalten 就是构造、建构这样一个意思。刚才讲了在心理学或者系统论中, 它就是打破常规的一种建造方式,再提升一点就是打破常规的思维方式,是一种全面的结构性转换。所以我们把这种彻底的结构性转换称作格式塔转换。刚才王磊解释的思想和原理也是对的。

陈辉(博士生):我上学期刚上过刘星老师的课,我觉得这个让我联想到的就是要写东西,不要只看,要多写东西。他还有一个著名的观点是学术时装理论。就是说学术是时装,你要抓住学术的动态和所谓的创新点。创新意味着把握时代,即使是陈旧的话题也可以用自己的思维转化出来。然后由此我想起了李曙光老师的课,他当时有一个完全相反的观点,他说在人文科学里不要讲创新,在人文科学里越老的东西越好,所以这个问题就让我感觉有些困扰,就是说人文科学里到底是要讲创新呢,还是应该返回古典,越古老的东西越好,这个问题还想请郑老师指点。

郑老师:你们怎么看陈辉提出的这个问题呢?

王海明(博士生):李曙光老师是法史出身,所以他对法史的内容很感兴趣,但是他对我们的创新性要求很高。比如说写论文的题目方面,他要求只要某个题目已经有一篇硕士论文,就尽量不要写硕士论文了,除非你有一个特殊的角度;如果这个题目已经有了一篇博士论文,就绝对不要再写了,因为别人写过的东西你再写就很难突破。其实我觉得这个观点有时候我也会质疑一下,虽然都是同一个论题,但是要看你怎么写,毕竟我觉得现在我们写论文都有很大一个困惑,好像所有的论文都被人写过了,很难找到一个没写过的,比如就连金融衍生品都有人写过了,让我感觉真的是无从入手。我真的很想写点东西,但是总觉得没有合适的题目。比如前段时间我想到一个题目,是关于房产预售制度和风险之间的关系,我想从法学的角度讲一下这个问题,我知道大量房产的不良贷款都是商品房预售制度创造的一个契机,好多开发商都是这样来骗贷,然后把钱卷走了,导致了大量的不良贷款,这些后果都被转嫁给银行。就是这样的题目,我在网上搜的时候发现已经有一大堆了,这就让我很困惑,不知道是现在的学生太多了,还是因为大家都比较敏感,都能够发现细微的问题。

郑老师:大家接着说吧,这个过程中再帮前面的同学解答疑惑。

李勇军(博士生):我觉得今天郑老师这个选题对我启发很大,可能和我平时喜欢去思考一些东西写一些东西有关。我的疑惑是创新这个东西说起来可能很容易,但是创新这个度的把握很难。第一点,我记得以前的一位老师建议,不要想着一篇文章从都到尾都是创新,都是闪光点,这个很难;一篇论文只要有一个闪光点就不错了,这就是创新。第二点,我觉得前面讲到的硕士和博士论文中存在的六点问题讲的都很好,但是我觉得最好不要去苛求这六点全部做到,比如说去苛求论文题目的新颖,可能题目很新但是内容是陈旧的,反而会让人有一种受骗的感觉。第二点问题叫命题,我现在对此很困惑,就是怎样来把握这个度和出发点的视角这个难度很大。命题是一篇文章的精气神,把握得好可能文章就是一个精品,把握不好就可能写了几万字却感觉很乱,没有什么体系,缺乏逻辑;但是这个问题的把握还是疑惑很多,这方面还需要向郑老师多多请教。然后说到学术总结,要求我们站到别人的肩膀上,寻找他人研究的终结点和自己研究的出发点,这一方面可能目前还达不到这种境界,还需要继续努力。在选题方面现在强调要精细化,题目不能太大,但是在十多年前二十年前的时候,即使一些名家的论文题目都很大,比如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校长吴汉东的硕士论文题目叫做《论知识产权》,这个题目现在对我们来说确实已经不合适写了,但是在当时来说可能确实具有创新性。如果现在你来写这样的文章肯定要被pass 掉了。所以说,现在选题需要精细化,文章既要切合实际,又要能吸引眼球。第三,就是像郑老师总结的,叫做自由成学术,这一点说起来容易,但是可能做起来会比较难。自由是一个环境的问题,但是作为社会人,难免会接触社会、受社会的影响,比如子女教育问题、医疗问题、自身晋升问题等等都会影响到你,如果要安安静静地坐下来寂寞做学术可能不太容易。我想说明的一点是,可能自由和平和更容易出学术成果,但是不太容易。我记得以前有位硕士的导师说一年能写一百多篇文章,这部分文章里面可能没有很高的创新性,但是这种成果确实能够为他带来一定利益或者社会知名度;如果你一年、两年、三年甚至十年出一篇文章或者一本书,可能即使是精品,但还是很难引起别人的注意;另一个人一年写十几篇文章,可能社会知名度就完全不一样了。所以说现在社会承认的是文章写得多写得快,那么这个人就很厉害,但是那些十多年写一部精品的人可能成为大家,却不太容易被人认可。如何把握也是一个问题,前一天和方老师聊一个问题,我和他说正在写一篇文章,写了八九个月还没有写好,不知道该怎么写,方老师说你不要急,写文章做学术要学会积淀,要花时间慢慢去思考才能出一个好的作品;但是我却有个困惑,如果总是这样积淀没有爆发那就完蛋了,特别是在高校里面这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第四点,应急管理也是一个问题,比如说生病、数据丢失。我以前遇到一个学生写一篇文章,他写的文章正好是当时破产法里要规定的一个内容,写完后破产法刚刚出台,然后答辩的时候老师就会说这个东西都已经有了你写它还有什么用呢,因此这个文章就是有问题的了。最后一个问题是资料收集的问题,这个问题我想重点向郑老师请教,就是写文章时应该怎么查资料收集资料,应该如何收集资料,是边写边收集还是先看资料再选题呢。我现在的一个问题就是先定了选题再去查资料的时候,就会不确定是否真正把握了研究问题的体系,就会出现一个断章取义的问题,这样就不容易把握是否真正理解了别人的观点。

吴绍南(博士生):通过听了郑老师今天讲的内容,我来提一点个人的看法。我的感触非常大的一点,就是郑老师讲的没有创新、没有独创性就是一种错误,我的认识也是这样的。可能创新要有条件,创新有很多弊病,但是没有创新就是错误。我有个朋友也是一个小有名气的画家,他和我谈过一幅抽象画,这幅画可能我看不懂,但是他说现在有一些泼墨画什么的这些也都是一种创新模式。他和我说毕加索的画,它本身是按照学科中的观点来构建的,所以是有价值的,它体现出美学和社会学中的一些东西。就法学来说,作为法学本身,它是滞后于社会学的,如果没有去思考一些新的问题,我们在理论创新上就没有新的突破,就不可能去用法学来规范社会。所以我认为必须用创新去改造社会。

朱时敏:我非常赞成郑老师刚才讲的,要借助工科的体系,在引言部分来介绍研究背景,介绍你为什么要研究这个课题;尤其是刚才郑老师谈到的学术总结,你必须在做博士论文前把这个领域国内外最新的研究成果检索出来,如果学术总结做不好,有可能意味着你的文章就是没有价值的。如果做好学术总结,至少能保证你的东西和其他人的不一样;这就是我理解的创新,不一定你的观点要比其他人的正确,但是至少要与别人不一样。如果我是一位评审委员会的老师,我会去看你的总结和结论,因为我们要求不能写结语,必须写结论,写明你的观点。这样一来又回到了创新的问题,主题可以陈旧,但是观点必须是新的,如果你的观点是新的,这仍然是创新。比如你的主题仍然讨论的是法律的本质问题,但是你的观点是法律就是暴力,这样一个观点可以发现以前没有人提出,至少提出的人不多,那么我认为这就是创新。就是说可能我的主题不是新的,但是我提出了一个新的命题,这也是一种创新。

郑老师:为什么说主题陈旧本身是一个问题呢?我刚才也讲到了对一个旧的主题可以提出新的命题,所以你的观点我是同意的。但是我为什么说主题陈旧是一个问题呢?因为我们的法学,或者说我们今天面对的这样一个时代、这样一个社会产生了许多新的过去的主题没有办法解决的问题,需要我们去回答。但是我们的洞察力不够,所以提不出新的主题。我是针对这一点来讲的,我不是反对你去写旧的主题,而是说我们应该去发现一些新的主题,但是我们恰恰没有做这样一种研究。一些新的领域是需要我们去开辟的,去提出一个新的主题,比如刚才提到的对单位规则的研究,这都是一些新的主题。但是我们法学界现在的敏锐度不够,洞察力不够,所以看不到这样一些新的问题,而是喜欢走别人的老路,轻车熟路,不必去费劲拿过来就可以写了,这样你的投入就相对要小一些。我讲的是这个意思,而不是说旧的主题不能写。

许慧芳(博士生):我想就这幅画,兼顾几个同学和老师的讲话谈下我自己的观点。这幅画给我的感觉它是用一种有限的资源开拓了无限的创意空间。我看到这幅画——三个音乐家——它的表现手法还有它的一些色彩包括它的布局,都是和我们印象中的概念中的画是不一样的,所以它给了我们一种全新的感受。我记得以前看过对毕加索画的评论,说他为他的恋人画了一幅肖像,他的恋人觉得画的很糟糕,很生气并且和他发生了争执,但是很多年后再次拿出这幅画,很多人都能很容易地辨认出他当年恋人的肖像,就是说这幅画抓住了人物本身的一些特征。由这幅画我想到了,老师用这幅画可能有这样一个隐含的意思:我们从事学术研究时应该从有限的资源中发掘出更多的涵义来。在这里我想提到的一点是,学术应该做什么,学术是应该研究一些现成的东西,还是应该到实践中去,看看我们的时代正在发生着什么,这个时代里有哪些问题是新出现的,哪些是我们以前已经解决过的但是以前的常规做法在新的环境中不适应的问题。这些是我们应该思考的问题,因为在这种情况下,学者可以有很自由的思考,可以暂时不受到制度的束缚,并且可以在思考中看到制度所隐藏的弊端,然后从一个新的角度提出自己的理论,用创新的方法来推动制度的改革。所以我认为如果我们所有人都去遵循这种旧的主题,都去遵循前人的思路,那么你的价值在哪里呢,你的作用在哪里呢,你这篇论文的意义在哪里呢?那你的工作只是数据的堆砌,或者是对他人思考的一个整合,但是你的位置在哪里呢?我觉得这可能是大家需要反思的。刚才陈辉同学提到一个时装的问题,我觉得这个问题可以换一个角度来理解,时装只是用一些普通的布料,但是它却能给人一种不同的美感,把这一点应用到法学来说,一些常见的主题你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就会发现一些新的问题,而这些新的问题对我们现实中的问题来说可能就会有一种新的思路,有一种新的拓展,我觉得是这样一种意义。刚才还有一个同学提到了一个应急管理的问题,比如说我已经写好了一篇文章,但是我突然发现别人已经研究过了甚至已经发表了或者法律制度已经出来了,这对我来说真的是一种致命的打击,真的很难去处理。但是我觉得你可以再换一种角度来思考学位论文的管理,郑老师为什么要把博士硕士论文的写作放在我们的第一学期刚开学的时候就讲这样一个问题呢,这是要培养我们一种提早的意识,如果你有一个想法,你就应该提早去看这方面的文献,即使别人的研究结果已经出来了,但是你的搜集文献的过程、思考的过程,也是你思路形成的一个过程,因为如果你想做一个学者并将其作为一个终身的职业,那么这个问题就会是你的一个终身的研究问题,如果别人把这个问题已经解决掉了你就应该去和别人去做学术的分享而不是比较。比如他解决了一个问题,我也解决了,但是我们的学术背景不一样,那肯定解决的方法也不一样,除非其中存在着某种抄袭。如果不存在这种抄袭的情况,那么你完全可以从一种新的角度,用一种新的方法来阐述这个问题,这同样是一种创新。比如牛顿和莱布尼茨在同一时期提出了同样的方法,并且差不多同时发表,他们的结果虽然是一样的,但是他们的研究同样为我们的社会做出贡献,得到了社会同样的尊重。

郑老师:时间到了,我来最后说两句,这个讨论能够引发大家这么大的兴趣,也是我演讲的目的之一,更重要的是为了向大家传达一些信息。

第一点是论文的本性就是创新,至于说你能不能做到这样的创新,这是其次的问题。我们中的很多人没有意识到或者没有完全地意识到论文的本性。任何事情都有一个本性,德文叫做Natur der Sache,就是事情的本性,比如大学的本性就是教书育人、服务社会,这是它的本性;课堂也有它的本性,传授知识,激发大家的思维和兴趣。那么论文也有论文的本性,论文的本性就是创新。如果你做不到,那么你就没有资格来做这样的工作,可能你的资质更适合去做其他的工作。所以我说“论文的名字叫独创”,就是这个意思。

第二点想传达给大家的是独创的标准是什么,就是我讲的六个标准,当然这个清单可能还会延长,这个没有关系。至于你们刚才提到的说这个非常难,这又是另外的问题了。就是说我们要讨论的是这个标准它是不是准确,至于能不能做到这样一个标准,那是另外一个问题。如果说标准本身有问题,那我认为这个是有可争辩性的,比如说开辟一个新的领域这个不是一个创新的标准,那我认为这个是有可争辩性的,那我们可以在这个方面展开讨论。但是你们现在是说这个标准对你们来说太高太难,这个是不具有可争辩性的。最多就是讨论一下寂静写春秋这一点,那么我就告诉你们应该怎样去做到这一点,要耐得住寂寞,要躲避喧嚣,要在一个自由的体制下。但是我听到你们说这个也比较难、也做不到,那我就没有办法说了。我已经讲了标准是什么,应该如何去实现,但是你们仍然说做不到,那我只能说你们不适合进入这样一个行当,这样一个行当对你们风险太大。那就是你们需要有一个选择,有一个评估,需要评估一下进入学术这样一个行当有哪些风险,应该去投入多少,是否应该放弃这样一个领域。至于这一点我就没办法去告诉你了。我的意思是,如果你选择学术这样一个行当,你应该去做到我讲的这些标准。

那么,这学期的课就这样结束了,我也希望下学期有更多的学生来参与这门课。这学期与大家的交流我一方面想传递给大家一些信息,另一方面也希望了解一下大家思考问题的方式。今天的课就到这里,也祝福大家新年愉快。如果有基督徒,那么就圣诞快乐。

本站系非盈利性学术网站,所有文章均为学术研究用途,如有任何权利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