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尾气问题的成因及解决
发布日期:2014-03-05 来源:《法制日报》2014年3月5日  作者:莫于川

近期中国大陆许多地方一再发生严重的雾霾天气,涉及二十多个省市区,连一些南方城市(例如上海)的PM2.5值也达到了爆表程度,引发了极大的社会争议和国际关注。这里所说雾霾,应称为霾,也通称阴霾,是指空气中悬浮着大量的烟、尘等微粒而形成的混浊现象,它与人们以往知晓的云雾、沙尘、烟尘等空气现象有所不同。现在人们“谈霾色变”,主要是霾中包含大量被称为PM2.5的微细颗粒物,极难沉降、极易渗透且长期漂浮流动在空中,其危害性远超一般的云雾、沙尘或烟尘。那时我在美国,同国内来的一个考察培训团的专家们在一起,大家讨论到如何依法治理污染、保护环境时,都认为尽管造成PM2.5高值有许多原因,但燃油排放特别是汽车尾气排放问题恐是关键成因,故须痛下决心解决油品质量不高和汽车超标排放问题,首先要妥善解决大型油企垄断市场并挟持政府的问题。


治理汽车尾气的美国经验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于是我在纽约进行观察,发现纽约道路上虽然偶尔可见工程车、服务车贪图便利在临时停靠路边时一直不熄火而污染环境,但总体看汽车尾气排放问题解决得不错。仔细观察后,我发现了有两点做法值得重视:
  其一,使用环保车。例如,在纽约的道路上,常见普瑞斯那一类的油电混合动力车,虽然其环保技术好、排放效果好,但价位高、性价比不高,市民如果缺乏环保意识、公益精神和自觉行动,缺乏社会责任感和对于居住城市的热爱,那就很难下决心花高价购买此类环保车型,做出具有公益精神的利他行为;此外,听说政府部门给予购车补贴奖励,社会舆论给予积极评价,也起到了激励作用。
  其二,使用优质油。这一点可能更重要。我曾多次专程到曼哈顿岛西侧的哈德逊河滨公路进行观察。这条曼哈顿岛的主干道,双向六车道,机动车通行量非常大,通行速度也非常快,在我多次抵近观察、录像时,尽管站在道路旁边很长时间,但基本上闻不到明显的汽车尾气味道。有一天傍晚我去观察、录像,正值下班高峰期,过往车辆极多、超快(美国许多道路对车速上限的要求似乎不严),而且那天没有一点风,我站在道沿上与道路几乎是零距离,在观察、录像的一个多小时里,也仅仅偶尔闻到一点汽车尾气的味道,这非常令人震撼!这与我曾站在北京二环、三环、四环的路边考察调研时的感觉相差悬殊。于是我就联想到,这肯定与汽车燃油品质和尾气排放效果有密切关系。
  需要说明的是,哈德逊河滨公路内侧是著名的哈德逊河滨公园,里面有许多休闲设施,还有许多篮球场、足球场、排球场、棒球场、沙滩运动场、极限运动训练场等体育场地,哈德逊河滨公路外侧是哈德逊河滨步道,可以跑步、骑车、滑板,每天有许多人到此休闲、运动。这些免费使用的公园、步道、体育场地和设施距离哈德逊河滨公路很近,最近处仅相距几米,但重视环保和运动健康问题的纽约市民、学生,仍然选择每天在此休闲、运动,这表明他们对哈德逊河滨公路的汽车尾气排放状况是了解、认可和接受的。
  像纽约这样车轮上的特大城市,汽车保有量和人均拥有量名列世界前茅,但PM2.5和空气污染问题经过多年努力已解决得不错,究竟是何原因?我反复追问和思考的结论是,可能特别得益于如下三项措施:一是汽车燃油质量高,在源头把好了关;二是汽车燃烧控制设备完善能做到达标排放;三是车检严格,确保不达标不上路。对比这后一点,记得我在国内某些车检场曾多次看到那些各色验车舞弊情形真是令人痛恨,难怪有那么多明显超标车常年在道路上奔驰!简言之,是科技、政策和法治措施给力,带来了人们所需的环境治理效果。


汽车尾气问题的反思与对策


  对比北京和许多城市的情况,令人深感忧虑。近年来PM2.5数值上升和空气污染趋重已成为北京市严重的社会问题,一些燃油生产加工和经销企业以及汽车企业、车检机构,特别是一些被企业俘虏的交通政策制定执行部门和交通、环保“砖家”,他们的企业责任、行政责任和社会责任恐怕无法推卸。例如,多年来由于汽车燃油生产、加工、经销的长期垄断局面,以及被人诟病的暧昧政企关系,得以不断出台实际上推动油品质量变相下降的政策规定,虽然油企加工成本下降,但社会损害成本巨大。又如,近来一些交通、环保“砖家”竞相发表高论,竟称PM2.5数值急剧升高、雾霾天气增多等环境恶化问题,与汽车燃油品质和尾气排放方式的关系不大,而与城乡居民煮饭时热锅炒菜有很大关系,炒菜对pm2.5有极高的贡献率,故被网友戏称为“都是炒菜惹得祸”。那么这些奇谈怪论出笼误导民众的背景如何?例如,去年12月底中科院某课题组公布的雾霾成因研究报告称汽车尾气(加上垃圾焚烧)的pm2.5贡献率仅为4%,但此前其他专业机构的研究结论称其贡献率在20%至50%之间,这样截然不同的说法让领导决策机关和广大老百姓都十分困惑。有些朋友提出,希望能责令公布中科院该项课题或课题组成员有关课题的直接或间接委托方(资金来源)是谁?会与油企、车企及其监管机构直接或间接相关么?
  环境问题是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对政府机关能否坚持以人为本的政策导向和推进环保法制的决心是严峻考验,其中最为紧要、最易见效的三项治理措施是:切实提升燃油,改善尾气排放,强化车检质量。简言之,油企、车企、检测机构、监管机构、研究和舆论机构、交通参与人,特别是政府职能部门和执法人员,都应尽到社会责任。我国经济长期快速成长需要大规模建设,应注重借鉴他人经验特别是惨痛教训,尽量避免再走弯路,应走出一条有规划、重环保、保质量、可持续发展的中国特色的绿色环保事业发展道路。

本站系非盈利性学术网站,所有文章均为学术研究用途,如有任何权利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