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建柱同志在今年中央政法工作会议的讲话中提出的“ 十个坚持”, 贯穿着改革、法治、文明、公正、开放、共治等时代精神, 是对党的十八大以来政法工作经验的科学总结, 也是对新形势下政法工作规律的深刻把握。这“十个坚持” 具有突出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既是对我国政法工作方法论的重大发展, 也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重要拓展。
“十个坚持” 是对法治实践理性的理论表达, 体现了政法工作的辩证法。实践理性的根本特征在于对各种正当利益和价值的合理平衡, 尽可能防止顾此失彼甚至因小失大。“十个坚持” 对如何处理好秩序与活力、维权与维稳、打击犯罪与保障人权等关系作出了深刻论述, 提出了符合中国实际、体现法治要求的处理思路。比如, 关于秩序与活力的关系, 第三个“ 坚持” 强调, 要坚持维护社会安定和激发社会活力相统一, 努力使社会既生机勃勃又井然有序。
“十个坚持” 是对法治前沿问题的理论回应, 突显了政法工作的时代特征。当前, 世情、国情、党情正在发生深刻变化, 执法司法工作面临新机遇新挑战。面对现代科技特别是信息科技的迅速发展, 第五个“坚持” 强调, 要坚持科技引领、信息支撑, 提高政法工作现代化水平。推动信息化和执法办案深度融合, 通过信息化规范执法司法行为、强化内外监督、提高办案质效。面对新媒体时代对政法舆论宣传工作的挑战, 第十个“坚持” 提出, 坚持一手抓法定职责履行、一手抓新媒体时代社会沟通能力提升, 努力为政法工作营造良好舆论环境。
“十个坚持” 是对中国法治经验的理论提炼, 凝聚了政法工作的中国智慧。在如何改善执法效果上, 第二个“坚持” 强调, 要遵循执法为民的宗旨, 正确处理法、理、情的关系, 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在如何建好政法队伍上, 第九个“坚持” 强调, 要把严管和厚爱结合起来, 增强政法队伍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在如何做好重大敏感案件舆论引导上, 第十个坚持强调, 要把握好按新闻传播规律办事和按执法司法规律办事的结合点, 做到依法处理、舆论引导、社会面管控三同步。
从人类法治思想发展史来看, 思想家们的原创性理论往往根植于本民族独特的法治传统和实践, 来源于本民族非凡的法治智慧和经验。中国几千年法律文明史, 特别是当前全面依法治国的伟大实践, 为法学理论创造提供了难得的知识富矿。我们要善于从丰富多彩的法治实践中提炼出可普遍化的经验, 把可普遍化的经验升华为有说服力的理论, 为人类法治理论宝库添加更多中国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