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刑事辩护制度与实践”学术研讨会在北京举行
暨《精准辩护》新书发布会
发布日期:2021-03-30 来源:山东求新律师事务所

2021年3月27日下午,“新时代刑事辩护制度与实践”学术研讨会暨《精准辩护》新书发布会在北京举行。此次学术研讨会由中国政法大学国家法律援助研究院、北京大学刑事法治研究中心、北京大学出版社联合主办,山东求知律师事务所、山东求新律师事务所协办。

1.jpg

开幕式

会议开幕式由《民主与法制》周刊总编辑刘桂明主持,中国政法大学国家法律援助研究院名誉院长樊崇义教授致开幕词。

1.jpg

图 | 樊崇义教授

樊崇义教授指出关于会议主题可以引申为刑事辩护高质量发展的问题。要充分认识到刑事辩护今后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是质量问题,阚吉峰律师的书就突出了这一个主题。质量就是生命,有了质量才有生命,才能往前发展。刑事辩护的质量怎么解决,阚吉峰律师的书体现出了解决的路径之一,他的发展之路就是“精准辩护“之路。不走质量发展之路,不走精准辩护之路我们的事业该怎样去发展,所以要把精准辩护引申到律师的发展问题之中。

樊崇义教授对解决质量发展的问题提出两点,第一点是解决刑事诉讼发展的三大要素:1.从业律师的知识结构,这个要素说明今后我们要学习、要提升自己。2.从业律师的职业伦理,要具备执业良知、良心。3.从业律师的经验,要不断的总结经验。 

第二点是今后要建立多种类型的质量标准体系。阚吉峰律师的这本书是以刑法为框架建立的,以后还要建立刑诉法标准、证据的运用标准、刑事合规的标准、刑民交叉的标准,最后是关于天理、法理、情理的规则和标准,最近最高院已经对三理着重提出,今后能否把以上提出的几个标准形成一个系列的出书。

2.jpg

图 | 刘桂明总编

刘桂明总编讲到,这部新书既是一部告诉我们如何面对复杂风险的专业之作,更是一部告诉我们如何找对刑辩事业发展道路的创新之作。刘桂明总编总结樊崇义教授的致辞时谈到,樊崇义教授为大家提出了新起点、新发展、新目标,在总结杨玉洁主任的推介时谈到这部书既有高质量的理念又有高质量的方法,这部书因为有了刑事辩护的必杀技,才有高质量的成果。在这部书可以找到有效辩护的内核,也可以解决“道”和“器”难题里的妙方。刘桂明总编认为我们所有人只有溯江而上,才能找到有效辩护,实现精准辩护,才能完成高质量发展的目标。

据悉,此次会议主题分为两大环节,一是《精准辩护》新书发布会,由北京大学出版社第五图书事业部副主任、策划编辑杨玉洁及北京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北京大学刑事法治研究中心副主任江溯以及求新刑事律师机构管委会主任对山东求新律师事务所主任阚吉峰撰写的《精准辩护——思维方法与实例解析》依次进行了推介。;二是“新时代刑事辩护制度与实践”专题研讨会,研讨会分为三个单元,与会专家就“新时代刑事辩护制度的机遇与挑战”“司法大数据在辩护实践中的应用”“刑事辩护精准化理论与实践”三个主题进行了深入的研讨和交流。

杨玉洁主任提出,阚吉峰律师在《精准辩护》这本书里就是一个刑辩导游,本书的过人之处是刑辩理念的独特性和刑辩方法的可复制性。

1.jpg

图 | 杨玉洁副主任

江溯副教授提出,刑事辩护开启了程序性辩护的时代,刑事辩护的技术发展,还要通过有效辩护,达至精准辩护。

2.jpg

图 | 阚吉峰主任

阚吉峰主任谈到,本书作为一部实务书籍重点是突出实用性,力求呈现给读者一部理想的工具范本。为此,本书特别注重对案例的分解,并按总分则的体例编排,给读者以技能性、策略性的精解;在主体内容上,主要结合实务经验与理论知识,精心选取我执业十几年来亲办的案件编写案例,而且相关案例也是当前刑事辩护领域高发的典型案例;在编排顺序上,按照刑法总分则体系,系统梳理各类罪名的辩护思路及特点,便于律师对照参考。

在前述想法的指引下,进行了长期、大量的探索与积累。并在此后的执业过程中,每开完一个庭,每办完一个案件,随即对案件的辩护思路与辩护方案进行整理,日积月累,才有了本书的初稿。

“新时代刑事辩护制度与实践”学术研讨会

此次研讨会分为三大单元,与会专家依次就“新时代刑事辩护制度的机遇与挑战”“司法大数据在刑事辩护实践中的应用”“刑事辩护精准化的理论与实践”三个主题进行了深入研讨和交流。

1.新时代刑事辩护制度的机遇与挑战

研讨会第一单元以“新时代刑事辩护制度的机遇与挑战”为主题,由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程滔教授、上海靖之霖(北京)律师事务所主任李崇杰主持。中国政法大学诉讼法学研究院院长熊秋红教授、中国政法大学国家法律援助研究院院长吴宏耀教授先后做主题发言。北京交通大学法学院副院长郭烁教授、吉林大学法学院杨波教授、北京市团河地区人民检察院政治部主任、党组成员罗猛、中国政法大学诉讼法学研究院副教授罗海敏就此主题进行与谈。

1.jpg

图 | 熊秋红教授

熊秋红教授谈到刑事辩护要靠案例的积累,有效辩护广义上理解是一个开放性的体系,要通过系统化的措施和方方面面的努力;狭义的有效辩护是刑事辩护的勤勉尽责,重要的是律师水平的问题,只有这两个方面都达到了才能实现有效辩护。

其次是关于对新时代刑事辩护的理解问题,新时代的机遇和挑战,要从影响刑事辩护的重要因素说起,第一个要素是司法体制的改革,第二个要素是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第三个要素是扫黑除恶专项活动,第四个要素是科技发展,四个要素带来了显性的变化,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刑事辩护未来发展任重道远,简而言之就是要实现良法善治。

1.jpg

图 | 吴宏耀教授

吴宏耀教授指出刑事辩护的新时代的发展是高质量的发展,刑事辩护的变化第一个是刑事诉讼市场的饱和越来越严峻的问题,第二个是案件的类型发生了很大的改变,第三个就是科技的变化。

科技的变化来时迅雷不及掩耳,变化带来机遇也带来挑战。如何构建高质量的辩护制度,如何让更多的人享受到刑事辩护的红利,需要法律服务市场去解决。法律服务市场有两个,一个是市场化的服务,另外一个是国家保障的服务,现在的问题是市场化的服务没有标准,国家化的服务没有一个最有效的保障。

如何更好的适应刑事辩护的实践,二元化的趋势对我们刑事辩护实践带来很多问题,所以量刑个别化可能是我们律师将来要面临的一个问题。如何保障高质量的有效辩护,法官检察官现在是高度的专业化,律师在面临这个问题时怎么办,刑事辩护高质量的发展离不开高度专业化的发展,要把更多更好的刑事辩护经验传授出去。

2.司法大数据在刑事辩护实践中的应用

研讨会第二单元的主题为“司法大数据在刑事辩护实践中的应用”,由中国政法大学国家法律援助研究院学术部主任副教授孙道萃、山东省律师协会刑事法律防范委员会主任、青岛市律师协会副会长刘均主持。

北京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北京大学刑事法治研究中心副主任江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院长助理、副教授裴炜先后发言。

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理论研究所学术部主任、研究员董坤、南开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天津市法学会秘书长朱桐辉、北京市律师协会刑诉委副主任、北京工商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王迎龙、山东政法学院副教授、法学博士、山东政法学院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法律创新研究中心副主任孙杰作为与谈嘉宾发表了意见。

1.jpg

图 | 江溯副教授

江溯副教授谈到,司法数据的运用从刑事辩护的角度来看,政法机关已经配备了最先进的技术,但是很多律所没有重视最前沿的科技。刑事辩护在每一个环节每一个节点都可以运用司法大数据;审查证据应当运用怎样的证据规则,能否开发相关的产品协助证据审查。法律检索不是容易的事情,类案检索具有重要性。除此以外重要的还有定罪量刑的预测,刑辩律师要善于利用工具,要赶上大数据时代、智能时代。当下和未来大数据技术在刑辩领域的运用是非常好的,我们要利用好。

1.jpg

图 | 裴炜副教授

裴炜副教授将现在辩护中出现的问题总结为以下三点:第一点一文钱难倒英雄汉、第二点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第三点魔鬼都在细节里。在会见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在阅卷中出现的问题有待解决。数据是客观的,既能分析出来有利的,也能分析出来不利的,要客观去对待,充分运用有效的辩护方法。

刑事辩护精准化的理论与实践

研讨会第三单元围绕“刑事辩护精准化的理论与实践”,由四川省直机关党校副教授、法学社科教研部副主任崔霞、山东省律师协会刑事专业委员会主任、国浩(济南)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宋洪昌负责主持。

西南政法大学法学院潘金贵教授、南京大学法学院秦宗文教授先后做主题发言。

北京市律师协会刑事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尚权律师事务所主任毛立新、北京衡宁律师事务所创始合伙人常铮、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黄晓亮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刘晨琦作为与谈嘉宾发表了意见。

1.jpg

图 | 潘金贵教授

潘金贵教授提出,理论上如何认识刑事辩护的精准化,实践上如何运用刑事辩护的精准化。精准辩护可以作为我们追求有效辩护的一个目标。但是精准辩护很难达到,因为这是社会科学基本特征决定的、刑事案件的复杂性决定的、刑事辩护的职业特点决定的。怎样追求辩护的精准化,第一必须秉持基本客观的辩护态度;第二必须充分研判案情,正确把握辩护思路;第三必须提出有效辩护意见,尽量提高辩护意见的可采性。综上所述我的观点是丰满的理想永远比现实的骨感好看。

1.jpg

图 | 秦宗文教授

秦宗文教授表示,案件的大部分都是事实问题,少部分才是法律问题。秦教授通过几个案例深入浅出的讲解了怎样追求刑事辩护精准化的辩护目标,他提出司法人员包括律师很多对法律都不是很熟悉,要对证据规则、理论多学习。

闭幕式

研讨会的最后,由中国政法大学国家法律援助研究院学术部主任孙道萃副教授主持,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冀祥德教授,求新刑事律师机构管委会主任、山东求新律师事务所主任阚吉峰,中国政法大学国家法律援助研究院院长吴宏耀教授作闭幕致辞。

1.jpg

图 | 冀祥德教授

冀祥德教授在闭幕致辞中谈到,“精准”是在时间和空间上都要做到准确无误,这确实很难,但精准辩护是我们孜孜以求的。如何做到精准辩护主要有三个点:一个是人、一个是制度、另外一个是环境,一个好的律师一个好的制度一个好的司法环境三者必不可缺。正如这本书的自叙所述“精准辩护”应是指作为辩护人将提炼挖掘出的辩点,形成精确、可行的辩护策略,从而说服司法机关的办案人员采纳辩护观点并形成对案件的内心确信,以实现最理想的辩护效果。

1.jpg

图 | 吴宏耀教授

吴宏耀教授对现场嘉宾的到来再次表示感谢。吴教授表示今天借新书的出版把大家聚在一起是一件幸事。新时代的刑事辩护是一个恒久的命题,是值得我们关注的。在一个新的时代,在一个新的历史时期,科学技术改变了我们生活的很多方面,新时代刑事辩护的问题还是值得讨论的。

阚吉峰律师在闭幕致辞中提出了对本次研讨会的三点感慨。1、立论高远,硕果累累。特别是樊崇义教授亲自到会,并作了主题报告,是本次会议的一件盛事和幸事。2、鉴往知来,笃行致远。虽然刑事辩护制度在司法实践中还存诸多问题,但与会专家学者围绕会议主题展开了务实热烈的探讨,折射出对新时代背景下刑事辩护制度的思考与探索。3、大道同源,情深意满。通过本次论坛,不仅拓展了新时代背景下刑事辩护制度的思路,也凝聚了共识。

“新时代刑事辩护制度与实践”学术研讨会暨《精准辩护》新书发布会在积极热烈的氛围中圆满落幕,来自中国政法大学、北京大学、西南政法大学、吉林大学、南京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开大学、北京工商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高校的专家学者,与来自北京市团河地区人民检察院、北京市律师协会、山东省律师协会以及求知律师事务所、求新律师事务所等部门的实务人士,以及中国政法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等多所高校的博士生、硕士生,共有100余人齐聚首都北京,共襄盛举。

责任编辑:徐子凡
本站系非盈利性学术网站,所有文章均为学术研究用途,如有任何权利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