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上海财经大学法学院消息,2021年7月3日,上海财经大学第二十一届“法律职业发展论坛”在法学院楼116会议室成功举办,来自司法系统、科研院校、律师事务所、以及公司企业法务部门等法律实务界的三十余位校内外导师围绕“中国立场与国际视野”下的法科人才培养主题展开研究与讨论。
论坛的开幕式阶段,由上海财经大学法学院法律硕士中心主任,特任研究员吴文芳老师主持,在吴文芳老师逐一介绍到场的校外导师并对其表示感谢和欢迎之后,上海财经大学校长助理郑少华教授和法学院院长宋晓燕教授分别在开幕式上进行致辞和报告。
郑少华教授在致辞中指出应该从新的历史维度来看待法科人才培养,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统筹国内法治与涉外法治。
首先,郑教授强调涉外法治人才培养中应关注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拥有国际视野是十分有必要的。在对法科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要将理论界和实务界的观念统合起来。其次,郑教授强调了法学思想的重要性,他认为法学不只是指书本上的法律,更是指行动中的法律,而行动上的法律更多来源于法官,检察官,律师等甚至包括每一个公民对法律的理解。因此,法科人才需要具有更广阔的国际视野,拥有了国际视野就会对法律有更宽泛的理解。最后,郑教授提出了“顺势而为”的理念,他提到举办上海财经大学“法律职业发展论坛”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坚持理论界与实务界相互统合的理念,要将论坛一届一届地办下去,培养更多的具有“中国立场与国际视野”的法科人才。
法学院院长宋晓燕教授首先介绍了学院多年关于法律硕士学位点人才培养沿革。提出学院根据已有的国内以及国际上得出的经验规律,逐步探索着适合于本院法科培养的方法。
随后,宋院长对本院的法科培养目标和特色进行了介绍:一、上海财经大学法学院实施分类培养计划,注重本科与硕士教育的衔接培养,注重涉外法律人才培养,对接国家与上海重大战略需求,实施“国际组织人才培养基地项目”。二、 重视法经结合,建立充分体现财经特色的课程体系。结合上海特色需求,加强对法律硕士人才的培养。未来也将一直坚持以“证书项目”模式培养法硕人才。如金融方向的项目,知识产权方向的项目,公司合规方面的项目,AI大数据法方向的项目等,做到为学生做加法,通过市场来检验“证书项目”的效果。三、宋院长提到如今市场需要是大量的职业化法律人才,因此法学院要加强对法科人才的职业方向的培养,要不断打磨法律硕士培养计划,将实务课程体系不断完善。最后,感谢校外导师对学生给予的帮助,为学生提供了多渠道的实践方式,感谢外界同行对上海财经大学法学院法科人才培养模式的认可,我们会将财大法学院的人才培养做得更好。
开幕式结束以后,在上海财经大学法学院杨乐书记的主持下,论坛进入第一单元。
在第一单元主旨发言阶段,宁波大学法学院董茂云教授以“中国立场与国际视野”为主题进行了主旨发言。董教授从“中国立场”,“国际视野”以及法学院的人才培养三个方面对主题进行了阐述。首先,关于中国立场,董教授立足中国立场提出中国的法律院校要培养具有中国特色,中国立场的法律人这一观点。法律人不仅要具有中华文化的自尊心、中国制度的自信力,还要具有国家核心利益观和国家效忠责任感。学生的中国立场在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实践中建立,在情感激发、伦理认同和利益归属中获得。因此,学校对于法科学生的中国立场的形成责任重大。学校在进行课程设置时,不应该忘记对学生中国意识、中国立场形成的培养。此外,校内教师和校外兼职教师还要通过自身的言传身教培养法科学生形成自身的中国立场。其次,关于国际视野,董教授提出视野决定格局,决定法律人的能力与命运的观点,强调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即比较视野和全球视野。国际视野有助于强化法律人认识事物应该秉承的客观性、包容性和公正性。比较视野,有助于法科学生保持学习韧劲和参与国际竞争的意识,全球视野,有助于激发学生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关注、有助于启发学生对人类终极关怀的关注。在发言中,董教授提到如今这个时代与100年前是不同的,之前我们是抬头看世界,现在要学会登高看世界。优秀的法律人才要看其是否具有国际竞争力,能否参与整个国际治理活动。最后,董教授提出一流法学院的法科学生不能把眼界仅限于本土,还要有关注外国法、比较法、国际法及人类命运的国际视野。上海财大法学院在培养学生中国立场及国际视野方面已经做得很好,相信今后会做得更好。
第二位主旨发言的导师是国浩律师(上海)事务所合伙人申黎。申律师提出从三个角度来培养法学人才:“养有识之士”,“受务实之学”以及“辟应时之选”。申律师从自己曾担任法官、法总和律师的视角提出,养有识之士,是指培养法科生,不仅是知识,更是见识和格局,是对法治理念的信仰,对法律精神的坚守。无论是做法官、法务还是律师 ,法科学生在法律职业生涯当中将都会碰到很多的挑战,面临很多艰难的选择,内心只有对于法律的坚定信仰,才能做出正确的选择,而这个信仰需要植根于法学院阶段的理想种子的萌芽。授务实之学是指教授扎实的法学基础理论,并且形成完备的法律知识体系,特别是民法、商法、刑法等基础应用法学的知识体系。对于本科非法律专业就读的法律硕士,应该更注重基础法学知识体系的教授,补上短板。辟应时之选是指要引导法科生顺应时代发展,将职业选择与新经济、新行业、新平台对接。除了传统的法律职业领域以外,要引导学生开阔眼界,看到新行业、新赛道对于法律人才的渴求。对于法科生的培养,可以相对瞄准这些新的领域,培养出敢于尝试新领域的,培养出敢于尝试新领域的法律人才。
法学院青年教师夏戴乐结合自身在法科人才培养中遇到的问题,以“中国立场与国际视野”为题进行了发言。第一个问题是关于国际化人才培养是要教语言还是教思维,在教学中是否应该用英文思维培养学生。夏老师提到在进行研究生教学活动时,很多同学受到自身英语能力的限制,没有办法通过英语表达出自己对学术化的深入的理解。目前采用的教学方式是用英文案例材料作为基础,通过老师提问的方法来帮助学生进行英文案例解读。夏老师提出现阶段的磨合方式日后应该如何改进能够让学生真正地理解消化问题。第二个问题是应该如何培养未来没有深入的学术研究想法的法科学生。对于这类学生,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是否需要进行深一步的学术培养。第三个问题是关于学生的实践实习活动需要花费多少时间。由于现在时代和就业压力不同,加之周围同学的实习环境压力,出现很多过早实习的学生。那么针对这类学生应该如何进行法学思维的培养?如何引导他们更好地学习理论知识为未来打好基础。
在接下来的自由发言阶段,上海市闵行区人民法院院长席建林认为对法科人才的培养既要坚持立足中国立场又要兼具国际视野,这个主题非常好,通过财大搭建的法律职业发展论坛这一开放式研讨平台,大家各抒己见,观点思想碰撞,希望能为法科人才的培训发挥参谋作用。
首先席院长立足中国立场,从以下三个方面提出关于法科人才培养的思考:一要注重专业底蕴的打造,通过大学减少对法学硕士的招生这一现象,提出目前高校应该都在加强从实践上对法律学科的培养。席院长指出注重实践的同时也需要具有扎实的理论功底,拥有能够化繁为简的能力,要对法律的内涵有深刻的理解。二要注重逻辑思考表达能力的培养,清华大学博士不再以学术论文这单一的标准来要求博士。通过这一现象,论文值不值得认真对待值得思考。席院长认为论文仍是值得认真对待的,学院要培养有良好逻辑思维基础和表达能力的学生,在实务中需要有这些能力,但是可以对论文的评价机制加以改进。三要注重培养高雅的审美情趣,符合社会大众的审美认知,而不是标新立异。
随后,席建林院长认为要从三个方面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一、语言的能力是前提。二、思维的培养是基础,建议研读《洞穴奇案》等名著。三、方法的把握是关键。希望财大法学院能够培养出立足中国立场,拥有国际视野的人才,更好地了解自己,宣传自己,为加强法科人才培养,推进涉外法治建设做出自己的贡献。
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处长杨文悦结合自身专业工作经历以及与上财大学法学院毕业生工作交往中的点滴,充分认可了上财法学院对学生的专业能力与情商培养。随后,结合上海市委提出的“关于厚植城市精神彰显城市品格 全面提升上海城市软实力的意见”,建议要充分了解、认识上海这座城市的特质,立足学生专业本身功底培养之外,还要注重开放包容的知识体系建设、注重学生软实力的强化培养。在实务工作中,既需要有法科生应有的基本法律逻辑思维能力的专业硬核功底,还要掌握、具备与人进行交流、沟通道理的软实力,助力上海这座城市的法治名片更加闪亮。
携程集团副总裁杨钦立足国际企业进行了分享,针对去年的整个商业环境进行研究,如今很多新型的法科人才变得十分重要,国内与国际企业加大了对法律人才的十分重视,也大大增加法科人才的就业机会。
上海仲裁委员会副秘书长陆春玮对上海财经大学法学院的法律人才培养与实务紧密结合的培养计划予以充分认可。并以上海仲裁委的招收标准提出对法科人才的几点要求:首先,法科人才要具有全面系统,扎实的法律功底。其次,需要有专业的法律精神,人文素养,要能够实现法律人正确的价值追求。目前仲裁领域的涉外法律方向人才缺口很大,所以具有国际化视野,国际化能力的人才在未来更加具有就业优势。最后,陆老师还指出上海财经大学法学院应该继续结合财大本身资源特点,即法经结合的模式,英美法律的培养模式对学生进行培养。同时也要充分借鉴校外导师的实务机构的力量,合力培养法律人才。
田冰老师针对法科培养应该培养英语还是思维这一问题提出我们重点是培养学生的价值观。他指出在从事司法工作,或者其他行业的工作,公平正义永远是法科人才追求的价值观,对于其价值观的培养是十分重要。没有无用的人才,只有放错地方的人才。学校,工作单位要正确引导培养法科人才知行合一的价值观的形成。
论坛的第二单元由上海财经大学法学院实验实践教学中心主任、副教授李睿进行主持。
北京德和衡(上海)律师事务所主任汤华东从四个方面分享了他的感想:一、汤老师提到国际法律人才稀缺,国内的法律人才相对匮乏,特别是关于外交方面的法律人才。如今国内高校对于学生外语的培养已经做得很好,但是关于涉外的国际法律人才能力培养仍有空间加以改善。二、法科生的学术能力仍要加强,法科生不能因为实务实践而放弃自身的学术培养。磨刀不误砍柴工,需要坚持对法科人才学术写作能力的培养,建立起清晰,有逻辑的表达能力,写作能力。注重理论培养可以帮助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在实践中学生便能够快速地把握实务的本质。三、汤老师建议法科人才应该拓宽自身视野。例如可以去海外,国际律所,法院等进行观摩学习。四、法律也需要人文的熏陶。法科人才不仅要有扎实的法律功底,更要注重自身关于人文方面的积累。可以通过阅读古今中外的名著,诗歌,散文等来建立自身的法学信念。通过人文方面的积累,能够帮助我们在遇到挫折时,可以有更加坚决的信念坚守法律。最后,汤主任还提到法律人要有好的政治敏感度,政治觉悟。
米其林中国区高级副总裁王兆华指出从三个角度来看待国际法科人才的培养。首先,从学生的角度:要注重语言方面的培养,可以锻炼自身的比较视野。强化培养自身的开放且与时俱进的态度。对国际政治要有兴趣,不能只看眼前近处,要不断地去了解他处情况,倾听不同的声音。还要具有追求真知真相和真理的理想和勇气。其次,从学校的角度:学校给予充分的学习资源,合理优化专业课程设置,建立国际学术交流的平台,帮助老师和学生更了解其他国际院校。学校尤其要创建和营造有利于学生探求真知真相和真理的氛围。最后,从国家的层面:应切实继续推进对外开放。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就必须对外开放。对外开放意味着改善和加强与他国的交流与合作,继续吸引外商投资和国外先进技术,同时往来过程中会产生和发现以及需要解决新的国际法律问题,这些都将使法学生有更多的锻炼国际视野的用武之地。国家还应该进一步营造和改善公平竞争环境,这一点对法学生坚定坚守公平正义的理想信念非常重要。
上海勤理律师事务所主任、合伙人陆易对法学院法经,法商课程的设置模式予以充分肯定。她从四个方面围绕主题进行了阐述:一、法科人才要具备全面的综合能力。二、对于跨专业的法律硕士应该充分利用好学校提供的法经、法商的课程设置平台,学好理论知识。同时,也要加强自身对新领域方向的学习。三、关于律师的社会责任,她强调法律人应该积极参加公益项目,注重公益实习实践的机会。四、要加大对律师行业工作压力问题的重视。
金茂凯德律师事务所创始合伙人、环太平洋律师协会会长李志强表示,涉外法治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受到如此高的重视程度。关于“涉外法治人才核心素养”,简单的概括成以下四个方面内容:爱国、坚持、包容、合作。
一、核心素养之爱国。爱国需要传承,但不是高谈阔论,纸上谈兵,我们要提高我国参与全球治理的能力,着力增强“规则制定能力、议程设置能力、舆论宣传能力、统筹协调能力”。中国不能仅仅作为国际规则的接受者和适应者,而需要积极参与全球治理,做国际规则的维护者和建设者,提升参与国际事务的话语权。不论是国家利益,还是公民和企业在对外交往中的权利,都需要增强运用涉外谈判等手段来维护,从而积极发挥中国在世界舞台中的影响力。
二、核心素养之坚持。涉外法律服务是涉外法治中十分重要的一环,是一个机会,但也是一个挑战。涉外法治人才需要培育且贵在坚持,坚持不懈的注重专业能力的培养,坚守专业精神的培育,日积月累,方显成效。
三、核心素养之包容。世界上有100多个主权国家,拥有丰富多彩的司法管辖区,法律、法系存在多样性,法治人才也是五湖四海的,要兼收并蓄,善于听取不同司法管辖区的声音,作为比较,作为借鉴,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四、核心素养之合作。我们要构建中国特色的涉外法治体系建设,要将我国的涉外法律体系和以联合国宪章为基础的国际法治体系相互连接和贯通,相互借鉴和融合,要注重将中国法律“走出去”,有中国人和中国企业的地方应当听到中国法治的声音,应当有中国涉外法律服务的影子。中国企业走出去,中国律师走出去,中国法律走出去,都需要加强合作,与人合作,合作共赢。当今世界,法律服务呈现服务对象的全球化、服务内容的全球化以及服务水准的全球化,法治人才的国际交流合作将是必然,也将实现多赢。例如,通过国际律师组织,法治人才与相关专业领域的同行进行切磋交流,无疑在上述三个维度上都能极快地实现己方资源与他方资源的高效对接,提高法律服务资源在不同国家和地区间的快速流动,这不仅对于法治人才自己,对于一个国家的法律服务市场来说也是一件富有裨益的事情。
邦信阳中建中汇律师事务所合伙人龙陈立足中国本土的情况对法科人才培养发表了自己的看法。龙老师提到要从四个方面来把握法科人才培养的情况。首先,法学院要坚持培养学生普世的法哲学观,这是根本的思想基础。可以通过全日制理论知识的积累,培养了学生的法学自信。其次,要做到顺势有为。顺势的思想觉悟是十分重要的,在当下,我们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的思想,这是我们当下做好事情的基础。再次,要培养起良好的人文素养。以善良为底色,公益就是很好的培养途径,法律人要尽可能去帮助别人,坚持善良的本质。最后,做好时间管理。龙老师希望学生多多锻炼身体,强健的体魄、优美的形体无论对就职还是生活都具有重要意义。
上海汉盛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张文律师强调了对法科人才价值观的教育是十分重要的。价值观教育是教育的核心内容。如果人没有正确价值观,而以权力、财富以及身体欲望的满足作为生存目的,就会出现各种社会问题,权力思维、等级制度、歧视,唯独缺少规则意识;对外交往时也会出现不理性的民族主义,导致国家之间纷争。因此,法律人要摆正自己的价值观。大学尤其要加强对学生的价值观的培养。可以通过读书、社会实践、相互交往来对法科人才的价值观进行培养。
上海锦天城律师事务所能源法律业务资深顾问管晓薇站在人文政治学的角度认为中国立场是根基,而国际视野是望远镜的轴。法律人要在框架内发挥,不要越过框架,首要任务是对国内法学体系框架有数,站稳根基,再用望远镜扩宽自身视野,懂得如何在国际上如何发挥本国的声音。在涉外交流过程中,要先对自身准确认识,把握好全球的规则,了解好国际公约。随后,她还强调法科人才在学有余力之外要有拥有自身的特长,才会更加灵动。拥有完整的人格,能够有利于在高压的环境中工作,有一定的心理承受能力,成为精神独立,完整的人。是实现最高的法学教育的价值。
上海市浦栋律师事务所主任、高级合伙人孙志祥认为法律是一门实践的科目。她提出法学院要将立志做律师的学生选拔出来,建立专业的律师学院去培养他们,培养他们的律师气质。此外,她还强调对于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是高于一切的。用心,有爱,有智慧去解决问题会对结果产生积极效果。注重基础的培养在于培养他们如何交流,如何沟通,让学生学会表达自己的意见。
上海斐航律师事务所主任晏圣民提出学校要引导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价值观,培养起职业共同的价值观,共同推进国家法制建设,共同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随后,晏主任从基础上谈其对中国立场以及国际视野的看法。法学院是培养有国际视野学生的摇篮,学校要根据高素质法科人才培养的办学指导思想,在尊重人才成长规律和教学良性互动基础上,探索出能够激发学生潜能和创造力的行之有效的办学模式,办出自己的品牌和特色,在教育竞争中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创造出与众不同的东西。此外晏主任对夏老师提出的问题作出回应。首先关于英文案例阅读问题,他认为学校要因材施教,给不同类型的学生足够的时间,空间,让学生根据自身需求选择适量的英文案例进行研读,给予他们更多的学习上的选择权。其次关于学生的实习时间多长是合适的问题。他认为学生要明白自己实习的目的是什么,如果只是完善自身的简历是没有意义的。去实习要思考两个问题,一是要明确实习是去学习或者解决什么问题?二是要总结通过实习得到了什么,这样的实习才有意义。建议实习前要有实习申请(包括本次实习的目的和意义等),实习后要有实习报告(收获或者未解决的问题等)。最后晏主任提出法学院应该为学生创造相对自由和开放的学习环境,包容并蓄,鼓励、激发和保护学生的创新能力。
上海城建集团总法律顾问张忠老师认为法科人才培养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国际视野,多参与涉外经济事务,国际经济活动中法律的工具性特征十分明显。他强调了法科人才应该注重国际法律活动中的逻辑关系。在涉外法律工作中,法律的逻辑推理越强,逻辑推理越密,在国际交往过程中就越能够容易沟通。
上海金茂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施君律师强调律师职业教育这一块,不仅需要律协、律师事务所内部实务培训,还需要高校法科职业培训。高校可以更注重理论性、系统性和逻辑性,将前沿理论与法律实务充分对接。随后他列举了大陆与台湾地区律师执业成长和发展的不同之处,例如着装、职业教育、创新业务领域拓展等。他还强调现在也有更多律师去读名校商学院,丰富自己的知识结构。最后他指出两岸律师互相学习,携手合作,共同为两岸客户提供跨区域、高效率、深层次的法律服务,为两岸经贸长久蓬勃发展保驾护航。
北京国枫(上海)律师事务所管理合伙人、执行主任朱黎庭律师首先强调,关于国际法学教育人才的培养,应根据学生未来的发展方向,对于不同的人才要更有针对性地进行课程设置。一种是从事外交事务的人才,应更多开设国际公法、国际准则等相关课程,另一种是从事国际实务,如国际金融法方面的人才,应更多设置针对国际金融领域的专业课程。上海财经大学法学院也要有这种前瞻性的课程设置为未来的职业就业打下基础,培养解决问题、交流的能力。其次,关于国际视野,他指出在国际经济、政治全球化的背景下,不论是主要从事国内或国际事务的法科人才都要具有国际视野,这是作为法律工作者必须具备的特征。最后,他还强调法律人人格魅力的培养也是很重要的,上海财经大学法学院可以通过人文政治的熏陶,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如何培养学生人格魅力也是法学院应长期思考、探索的问题。
国浩律师(上海)事务所主任、管理合伙人李强律师结合亲身经历,以及经常参与校招活动的经验,分享了很多关于法学院学生职业发展、就业选择的内容。他强调我国的法科人才应该多走出国门,兼具中西文化的思维模式。涉外不仅仅是涉外的法律业务活动,更应具有国际视野。随后,李律师还强调了要注重学习演讲、谈判技巧,提高法律英语能力,有助于培养法科人才的交流能力,为未来的涉外交流打好基础。
在所有导师进行分享之后,有四位学生代表也表达了自己通过此次论坛获得的收获,并和导师们交流了在目前求学过程中所碰到的困惑。
上海财经大学法学院创办的“法律职业发展论坛”迄今为止已经召开了二十一届,来自司法系统、律师事务所、科研院校以及公司企业法律部门的校外导师们在这个平台上,为上海财经大学法学院的人才培养建言献策,经过多年的坚持与实践,论坛在上海财经大学卓越法律人才培养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成为上海财经大学法律理论与法律实务、校内导师与校外导师、法律教育与人才市场等多向度沟通与交流的重要平台和人才培养机制,其品牌效应和影响力也日益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和赞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