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段丹洁)1月8日,北京自然辩证法研究会举办九届三次理事会暨2021年学术年会,会议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同步开展,来自北京高校和科研院所的50余名理事、会员参加本次活动。
发挥科学技术哲学跨学科优势
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副秘书长董春雨表示,自然辩证法和科学技术哲学在当今时代具有重要意义,他介绍了当前科技哲学发展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特别指出了科学技术哲学需要在找准自身定位中寻求新的发展和突破。北京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理事长李建军作了2021年理事会工作报告,分别从党建工作、青年人才培养、学术交流活动以及智库基地建设等方面进行了简要的汇报。展望未来,2022年将继续坚持党建引领,开展高层次、高质量的学术交流活动,加强对青年人才的培养,持续支持教学工作委员会开展教学研讨会,继续建设和发挥市科协智库基地平台作用和研究会的跨学科优势,充分调动研究会内外的专家学者,围绕科技伦理和科研诚信开展系列活动。北京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监事长林坚、北京自然辩证法研究会教学工作委员会主任张明国、北京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秘书长孙涛、北京自然辩证法研究会青年工作委员会秘书长滕菲分别汇报了相关工作。北京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刘劲杨主持了九届三次理事会。
为人类社会发展提供新思路
北京自然辩证法研究会2021年学术年会分为学术报告和政策建议两场。
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孟建伟以“走向第三种科学哲学”为题进行汇报,他首先论述了知识论作为传统的科学哲学,其困境是从狭隘的角度来理解科学与认识论,并试图用知识论的逻辑来揭示科学及其发展的逻辑,进而解决科学的客观性、合理性和进步性问题。然而科学不仅仅是一种知识,更是一种人创造的文化,仅仅用知识理性及其逻辑理性来抽象地理解科学及其发展规律是远远不够的,因而最终也无法从根本上解决科学问题。从文化论视角出发,提出“另类的”科学哲学在本质上是一种文化论,其对科学的理解往往是外在的,对科学的反思和探索往往是批判性和解构性的。传统的科学哲学和“另类的”科学哲学在定位、内涵、立场上存在差异,两者属于两个截然不同、甚至相互对立的学术研究范式,要融会贯通和综合创新,最大限度地扬长避短,搭建相互沟通交流的平台,称其为“科学文化论”。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研究员刘益东认为,从人类安全视角重新反思科技发展,反思科技与社会关系,反思商业社会,将出现一系列学术创新、理论创新的新机遇。首都医科大学讲师李曈提出,后基因组时代和后人类主义解构了原本的基因和人类的概念,阐述了人类纪和新星纪等概念,进而指出新兴生物科技的影响将是全球范围的,甚至不局限于人类本身,因而自然也在人类的干预下产生不可逆转的全球性变化和系统性影响。她也就此提出,当下的热门生物技术不仅会给当事人带来影响,还会影响整个社会的心理,因而当代科技哲学专家有义务和责任去为社会提供相关解释。
北京邮电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李全喜探讨了中国生态文明话语权的出场语境与建构路径。他表示,当前西方国家话语在多重矛盾和对立下呈现失效状态,人类中心主义和自然中心主义的争论割裂了对人和自然的整体系统认识,“普世价值”的虚假性导致西方国家话语的失信。随后李全喜提出,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中国生态文明既有我们党的广泛生态文明实践,也有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智慧的理论养料,充分彰显中国生态文明话语的整体性,要从文化自信、坚守内涵、创新表述、搭建话语场域等方面建构中国生态文明话语权。孙涛认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范化解重大风险重要论述究其本质而言,是马克思主义价值论的内在要旨,其核心体现的是人民至上原则,一切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他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范化解重大风险重要论述的时代价值在于其体现了历史与现实的辩证统一、其理论价值体现了发展与安全的辩证统一、其实践价值体现了世界观与方法论的辩证统一。
与会专家学者还围绕服务北京功能、发展技术经济人才队伍、实现山区共同富裕、政府监管医学影像人工智能、打造生态文明教育高地等进行了汇报交流。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林坚就强化服务首都功能、促进北京高质量发展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李晓壮讨论了“关于加快发展技术经纪人队伍建设的建议”;北京市委农工委党校副教授王弢根据其自身工作实践,就打造夜间“五朵金花”,实现山区共同富裕作汇报;北京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毕丞就“在政府监管下推进医学影像人工智能的研发与应用”提出了建议;北京林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副教授樊阳程就打造公民生态文明教育高地,提升首都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实效提出了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