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中国国际服务贸易法律论坛成功举办
发布日期:2023-09-11 来源:京司观澜公众号

9月5日下午,由北京市司法局主办,北京仲裁委员会、北京市律师协会、北京市公证协会共同承办的“第三届中国国际服务贸易法律论坛”在国家会议中心举办。

司法部公共法律服务管理局一级巡视员孙春英出席论坛并致辞。国际商会国际仲裁院秘书长费萨斯、新加坡律师公会会长曾台辉、国际公证联盟主席莱昂内尔·加利兹通过视频方式发表了致辞。北京市政府副秘书长尹航主持开幕式。北京市委政法委副书记薛春江、中国亚洲经济发展协会会长权顺基、中国房地产业协会会长冯俊、哈萨克斯坦法律顾问协会会长朱玛盖迪·萨肯诺维奇·叶柳巴耶夫出席论坛。相关政府部门负责同志、境内外仲裁机构人员、公司法务、律师、公证员、鉴定人员、专家学者共300余人参加论坛。

本次论坛系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2023)系列论坛之一,以“汇智共通 打造商事争议解决新高地”为主题,从仲裁、律师、公证、调解和审判的不同角度,就涉外法律服务新发展阶段的机遇与挑战,交流研讨相关热点、重点问题,总结分享法律服务国际化向广度拓展、向深度推进的经验。

论坛首先播放了北京市涉外法律服务专题宣传片《凝心聚力谋发展 汇智共通向未来》。

北京市司法局党委委员、副局长马燕代表市司法局向各位领导和嘉宾的到来表示诚挚的欢迎,并介绍北京涉外法律服务发展情况:一是聚焦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推动发挥法治保障作用取得新进展。修订完善《北京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全面推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二是聚焦仲裁领域创新发展,推动各项体制机制改革取得新成效。构建以委员会为核心,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相互分离、有效制衡、权责对等的法人治理结构,推进国际化发展进程;三是聚焦首都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新格局。制定出台《北京市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发展规划(2021-2025年)》《北京市律师行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代北京公证工作的意见》《关于进一步推动新时代北京司法鉴定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在调解领域大力推动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建设;四是聚焦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推动服务国家“走出去”战略取得新提升。计划用三年时间,选拔培养包括涉外律师、仲裁员、公证员、司法鉴定人和法治岗位公务员在内的百名涉外法治人才。

北京仲裁委员会委员兼秘书长姜丽丽发布《建设北京国际仲裁中心 高质量发展国际仲裁》。一是北仲不断强化国际案件处理能力,自成立以来,受理国际案件1,857件,所涉标的额人民币611亿元,当事人涉及的国家和地区累计达65个;二是持续为当事人提供创新争议解决服务,率先将仲裁费用区分为仲裁员报酬和机构管理费,规定仲裁员报酬可以按照小时费率计算,明确仲裁庭可采用网上开庭的方式等;三是对接国际规则,接轨国际仲裁先进做法,积极推动仲裁员主导案件程序,在国际商事案件中引入程序令制度,发布《国际投资仲裁规则》等,为国际投资仲裁提供“中国方案”。

北京市律师协会副会长韩映辉发布了《北京律师行业助力高水平对外开放情况》。一是积极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交流,与当地律师组织签订《合作备忘录》,加入“一带一路”律师联盟,提供全球化法律服务;二是积极开展行业调研,连续对外发布《北京市涉外法律服务调研报告》《北京市律师事务所“走出去”调研报告》,为进一步制定北京律师行业涉外法律服务发展政策提供数据支持;三是积极拓展法律服务覆盖面,目前北京37家律所设立境外办公机构323个,遍布92个国家和地区;四是强化涉外律师人才培养,壮大北京涉外法律服务队伍。建立多面立体培训体系,设立“扬帆计划”系列培训项目,组建涉外律师人才库,现有入库律师1326人;五是编撰《北京市律师协会涉外法律服务优秀案例汇编》系列丛书,解读涉外法律服务项目的难点与亮点,为营造良好的法治营商环境提供有益的实践经验。

北京市公证协会副会长王瑞林发布了《北京公证行业创新涉外法律服务的主要举措》。一是涉外公证法律服务发展日趋规范,坚持以涉外公证易发风险点为切入口,不断加强风险防控体系建设;二是涉外公证法律服务力量不断壮大。北京市24家公证机构均可办理涉外公证业务,其中,9家公证机构实现公证、认证一站式服务,市公证协会还成立了涉外涉港澳台专门工作委员会,积极开展与国际和港澳台公证组织的交流与合作;三是涉外公证法律服务作用日益彰显。充分发挥公证联通、互信、预防纠纷的优势,为数百家贸易、科技、能源、建筑、金融等企业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作开发、投融资等提供公证法律服务,业务范围辐射“一带一路”沿线90%以上的国家。

北京市第四中级人民法院副院长李迎新发布了《协同联动 高效便捷 打造国际商事纠纷一站式多元解纷中心“北京样板”》。2021年1月,北京法院国际商事纠纷一站式多元解纷中心设立,努力打造集国际商事纠纷诉讼、调解、仲裁于一体的一站式多元解纷“北京样板”。两年多来共调解国际商事纠纷310件,地域涉及美国、德国、俄罗斯、新加坡等国家以及“一带一路”相关成员国,调解成功案件标的额超过七亿元,调解平均周期为28.4天。为推进解纷中心高水平运行,主要举措包括:以多元化为桥梁,努力发挥对涉外商事纠纷分流与化解的平台作用;以集约化为抓手,构建国际商事纠纷全流程高效运转体系;以智能化为特色,构建国际商事纠纷一站式系统集成。

北京仲裁委员会委员兼秘书长姜丽丽与中国亚洲经济发展协会会长权顺基签署了《涉外法律服务深化合作协议》。

北京市律师协会副会长王清友与哈萨克斯坦法律顾问协会会长朱玛盖迪·萨肯诺维奇·叶柳巴耶夫签署了《合作协议》。

北京市方圆公证处副主任王瑞林与北京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副主任李木子签署《数据知识产权登记公证服务协议》。

北京市通州区司法局局长石建华、北京市潞州公证处主任翁庆国、北京市通州区运河商务区管委会主任林正航签署 《公证服务“两区”建设战略合作协议》。

评述环节以“打造北京国际仲裁中心——首都仲裁行业的国际化发展之路”为主题,由北京仲裁委员会副秘书长陈福勇主持,北京仲裁委员会仲裁员杨敏,中建国际建设有限公司总法律顾问兼首席合规官、北京仲裁委员会仲裁员李志永,北京市中伦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北京仲裁委员会仲裁员孙巍,北京仲裁委员会仲裁员、最高人民法院国际商事法庭专家委员会委员陶景洲,北京市第四中级人民法院北京国际商事法庭副庭长梅宇等五位嘉宾分别围绕北京仲裁委员会仲裁程序主导权移交改革和收费制度改革、紧急仲裁员制度、国际化案件管理体系以及司法审判机关对仲裁的支持与监督等内容进行研讨。

北京市环中律师事务所主任、首席合伙人,北京仲裁委员会仲裁员王雪华讲述了中国国际服务贸易新发展。

北京金诚同达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彭俊,以“中国‘走出去’的新发展对涉外律师的新要求和新机遇”为主题进行演讲。

北京市长安公证处副主任张浩以“公证助力‘一带一路’行稳致远”发表演讲。

本届论坛在线上多个平台进行中英文现场直播,近二十万人在线观看。


责任编辑:谭则章
本站系非盈利性学术网站,所有文章均为学术研究用途,如有任何权利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