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25日下午,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百年中国政法体制演进的经验与模式研究”开题论证会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来自清华大学、复旦大学、西南政法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以及本校法学院、纪检监察学院的专家学者,课题组织方、子课题负责人和部分成员出席会议。会议由课题首席专家、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侯猛教授主持。
侯猛教授首先对与会领导和专家学者表示热烈欢迎。他介绍了课题背景和总体思路,并就课题的关键内容、研究进路、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等方面做了汇报。课题分为四个子课题,分别为百年中国党对政法工作领导体制的演进研究、百年中国政法工作运行机制的演进研究、百年中国政法工作实际职能的演进研究和百年中国政法模式与政法理论研究,其中政法单位之间的内部协作机制、如何突出政法模式的特点、如何提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法话语体系等问题,是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院长黄文艺教授首先代表人大法学院,对课题获得立项表示祝贺,并对与会的专家学者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同时,作为子课题负责人,他指出,提炼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法实践背后的原理,概括出其中的意识形态和话语体系的学理逻辑,形成当代的政法哲学,是当代中国法学研究者的重要任务。“政法”中国本土的创造,是对古已有之的“政刑”传统的创造性传承和发展,要多从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角度思考问题,思考如何将百年演进与千年传统相贯通。
子课题负责人、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方乐教授在对子课题做了简要说明后进一步指出,要重视政法工作体制在中央和地方层面的差异;重视对中央政法委和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的关系的研究;要从内在视角出发,还要跳出内在视角,从理论和历史的角度延展研究。
子课题负责人、西南政法大学行政法学院周尚君教授在对子课题做了简要说明后进一步指出,要重视对政法基本概念、命题、原理的研究;要深度发掘组织史、制度史文献和地方文献;要提出研究政法的科学方法论,发展出更多科学有效的分析工具和分析方法。
子课题负责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陈柏峰教授在对子课题做了简要说明后进一步指出,要紧跟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最新进展,关注中央和地方各个层面全面依法治国(省、市、县)委员会和党委政法委的关系、关注新设立的中央社会工作部与政法工作的关系。
中国人民大学朱景文教授首先肯定了课题的研究思路,强调要从实践经验出发进行实证研究,贯通政治学和法学研究。他指出,研究要充分发挥课题组成员的理论优势、思维敏感性与实践相结合的特点,在研究过程中加强与实务部门的联系;要坚持问题导向,观察和比较中西方在处理法治问题时的不同方式,进而形成更多理论成果。
复旦大学法学院唐应茂教授建议,可以从政党(国家)与社会的关系角度对中国和国外进行比较研究。同时,总结政法机制在经济和商业领域的经验和原理,尝试与部门法研究结合。在方法上,可以采用微观视角,运用历史事件法、实验方法进行研究。
清华大学政治学系长聘副教授于晓虹建议,要注意党管理政法和党管理统战、金融和宣传之间的区别,要注意与中共党史、中国革命史领域的学者进行交流。对于比较研究,优先与同样走在转型道路上的其他国家相比,而非集中于英美等国家。
清华大学法学院长聘副教授陈杭平强调了比较的重要性,在西方政党和法律的关系的演进历史中,深化对自我的认识。他指出,要考虑课题的层次,在宏观理论关照的基础上进行中观研究;同时统筹把握四个子课题,要保持等量齐观。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彭小龙副教授指出,要加强对政法基本范畴的理解,明确要梳理哪些事项,围绕着各事项来研究体制和机制;要加强对政法单位三大职能的学术化提炼;要重视对政法体制历史流变的梳理,充分发现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组织机构的职能和作用。
中国人民大学纪检监察学院孟涛教授指出,可以尝试对政法工作相关的党内法规进行系统的梳理和总结;要加强对“党对政法工作的绝对领导”的研究,如绝对领导的内涵是什么、怎样做到绝对领导;要重视政法工作与全面依法治国工作的关系,关注全面依法治国战略提出后政法工作出现什么改变、政法模式有什么变化;要从党的自我革命角度研究政法,研究政法领域如何加强全面从严治党,防范执法司法腐败,锻造政法铁军。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陈寒非副教授指出了研究的六个维度:第一是百年政法的时间维度,第二是空间维度,包括不同区域的政法经验的多样性,第三是主题维度,在“大政法”体制和“小政法”体制中进行取舍,第四是人物的维度,要注意制度与人事的相互影响。第五是比较的维度,要注意前苏联对我们的影响。第六是资料的维度,要丰富资料的种类。
中央民族大学法学院助理教授邵六益指出,不能忽视1921年至1949年我们党对于政法相关问题的探索,百年间各个时期研究的侧重点不能相同。政法不是地方性知识,而是普遍性的概念,要借助比较的视野,从外部视角观察中国。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讲师邱遥堃指出,在实地调研上,中国幅员辽阔,研究新时代的政法体制和治理经验,要注意到沿海大城市、边疆地区、中部地区所面临的治理问题和治理资源的差异性;在理论方面,可以尝试提出新的解释框架。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博士后赵毅宇指出,在研究中可以选取最具中国特色的典型案例和模式来分析,比如枫桥经验;同时,四个子课题要结合演进阶段进行分析;研究可以进一步,提出对政法改革有意义的启发性建议。
在各位课题组成员和专家学者发言并讨论之后,课题首席专家侯猛教授进行了回应和表态。他首先对各位老师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表示衷心感谢。他表示,在后续研究中将关注政法的概念和范畴,政法研究的理论问题,研究的方法和视角;同时,将从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各个地区的差异、不同时期的特征、地方政府的层次、外部因素的影响等方面展开调研写作。他将带领课题组成员努力工作,把项目做成具有现实意义、经得起历史考验和有高质量学术水准的研究。开题论证会至此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