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利军:着力培养财经类复合型和熟悉人工智能的法律人才
发布日期:2020-05-30 来源:民主与法制时报 作者:任文岱
河北经贸大学法学院不断强化师资队伍建设、人工智能法学建设,大力培养财经类复合型法治人才和熟悉人工智能法律的人才,形成了显著特色。

200605112148.jpg

河北经贸大学法学院于1998年经河北省教育厅批准建立,由原河北财经学院经济法系、河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商法系和河北经贸学院法学教研室合并而成。现任河北经贸大学法学院院长王利军,从1993年入职原河北经贸学院经济法系至今,经历了该学院发展历程中的多项重大事件,如学院建立第一个硕士点、省级重点学科、一级学科硕士点,以及2019年获批国家一流法学专业等。

近年来,河北经贸大学法学院不断强化师资队伍建设、人工智能法学建设,大力培养财经类复合型法治人才和熟悉人工智能法律的人才,形成了显著特色。

重点培养财经法学人才

王利军说,作为财经类大学的法学专业,基于与经济学、管理学等之间的天然联系,经济法学顺理成章地成为河北经贸大学法学院重点发展的学科。该校经济法学课程2010年被批准为河北省级重点学科。目前,该院在此学科凝聚了一大批人才,形成了一支具有20多人的教研团队。

“在经济法学的教学和科研发展方面,我们紧密联系学校实际,与其他优势专业协同发展,汲取其他学科和经济法相关的有生力量,使经济法学的发展纳入到了学校重点发展学科之中,促进了经济法学科的进一步发展壮大。”王利军说。

王利军表示,在人才培养方面,该院立足当下,更多地培养财经法学人才,“服务于京津冀协同发展,培养懂经济、会管理、通法律,具有独立从事法学研究和法律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专业型、创新型法律人才”。

王利军结合自己多年教学体会和该院实际情况认为,当下法治人才的培养要从“说、读、写、看”四项能力着手。“说”指培养学生的口才,使其拥有良好的口才和辩论能力。“读”指多读书,多读书才能把知识学深学透。“写”指多练笔,多练习写一些小文章,为将来从事法律实务工作后写起诉状、答辩状、判决书等打下坚实基础。“看”指调研,法学研究要多向社会学、管理学等学科学习,学习他们的社会调查方法去做社会调查、研究。这既有利于获取信息数据,又有利于学生进行科学研究,提高研究能力,使其研究做到不脱离实际。

在教学实践中,河北经贸大学法学院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的实践教学项目,鼓励学生参与全国财经高校法律职业技能大赛、全国法律硕士法律文书大赛等实践能力竞赛,使其在学习和竞争中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王利军介绍,财经类复合型法律人才的培养贯穿于河北经贸大学法学院教学、科研、实习和就业多个环节,其在课程设置上有专门的经济管理模块,在财经法学的教学、科研和学生培养方面也取得了一定成果。

王利军说,近年来该院毕业生除在法院、检察院等法律实务部门保持较高的就业率外,在银行、保险、大型国企的就业比例也有所提高。

大力推进人工智能法学建设

“法学院的科研和教学工作离不开一支充满活力的师资队伍。”王利军说,河北经贸大学法学院十分注重师资队伍建设,近年来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引进了一批中青年人才,已做到“老中青”法学人才相结合,并尽可能地保持合理的职称结构和学历结构,保持学院发展的后劲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目前,河北经贸大学法学院有教职工70人,在校本科生800多人,硕士研究生500多人。60名专任教师中,教授26人、副教授16人、研究生导师40余人。拥有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全国法律硕士教育优秀教师、河北省省管优秀专家、河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河北省十大中青年法学家等称号的20余人;担任中国法学会经济法研究会等全国性学术团体常务理事、理事的有20余人;1人担任河北省法学会副会长,4人担任省级研究会会长。

王利军说,根据他多年的职业经验,法学院建设、发展需要有一个团结奋进的领导团体。要聚焦学院发展大事,谋划学科发展,找准自己的方向。要抓住机遇,认真学习领会国家和地方的各项政策,结合自身特点,去争取各种教学质量工程、学科项目、科研基地,同时发挥好所属各学科省级研究会的作用。

20177月,《国务院关于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的通知》提出了“人工智能+法学”理念。目前,人工智能法学已成为河北经贸大学法学院重点发展的学科。王利军说,近年来,该院结合教育部的要求和实际需要,大力推进人工智能法学教学、科研工作,目前已经在本科教学中设立了人工智能法学实验班,同时也在研究生专业中设置了相应的人工智能法学方向。

“目前,全国开设人工智能法学本科专业的院校很少,我们算走在了前列。”王利军说,在人工智能法学研究方面,该院已承担了多项国家级、省部级课题,发表了相关论文,还有一批著作很快将要出版。在研究生培养方面,“我们在法理学、经济法学、刑法学等多个专业均设置了人工智能法学研究方向,下一步在研究生培养方面,我们将设立人工智能法学方向,成立高层次的人工智能法学研究中心。”

服务地方法治建设

据王利军介绍,上世纪90年代,现河北经贸大学法学院承担了河北省最早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获得了河北省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近年来,该院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国家重大研发项目(司法专项)子课题等国家级项目共10余项,教育部、司法部等省部级项目40余项;在《法学》《法律科学》等期刊发表论文60余篇。

该院目前拥有国家一流法学专业、国家级法学特色专业、国家级法学专业综合改革试点等,有12门课程入选本科或研究生省级质量工程项目,民商法学教学团队是河北省级教学团队。该院设有若干研究中心和4个省级研究会的秘书处,依托这些优势,该院近年来举办了数十场全国性学术会议、论坛;承担了河北省相关部门的多项横向课题。

目前,该院还设有多个实践基地和研究基地,比如与河北省高级人民法院共建国家级大学生实践基地、河北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地方法治建设研究基地等。

王利军说,在基地建设方面,河北经贸大学与河北省人民检察院近期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成立了河北省检察理论研究基地、河北省民事行政检察研究基地,并对接其相关需求,设立了专门的研究课题,点对点为检察系统提供智力服务和人才支撑。

“学生从这些实践基地建设过程中获得了充分的、真实的实践知识,了解了实践部门的具体操作规则和经验,避免了理论和实践的脱节,培养了其法律实务工作能力。”王利军说,他们利用这些基地,不但加强了学院与法律实务部门的密切联系,加强了学术与实务课题研究,还将该院大批本科生、研究生送到河北省各级人民法院及检察部门进行实践、实习。

这些实践基地还使河北经贸大学法学院更多地参与到河北省内多个立法项目中,使其在起草法规、法治评估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王利军介绍说,近年来,该院先后参与多个河北省内立法项目和相关课题研究,如参与河北省人大常委会委托的《河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办法》立法后评估、河北省委政法委委托的《河北省设区市法治建设第三方评估》、河北省司法厅委托的《雄安新区法制政府建设问题研究》等课题,“近年来我们参与的立法论证达70余人次,为服务地方法治建设承担了自己的责任。”王利军说。


责任编辑:薛应军
本站系非盈利性学术网站,所有文章均为学术研究用途,如有任何权利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