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连营:培养明法笃行的高素质卓越法治人才
发布日期:2020-08-07 作者:汤瑜
郑州大学法学院积极构建思想政治教育、职业伦理教育、专业知识教育“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体系,推进学科体系与人才培养体系深度融合,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形成了本硕博全链条的法治人才培养结构。

11.jpg郑州大学法学院(简称郑大法学院)源于1980年建立的郑州大学法律系。经过40年的发展,该院已成为我国高素质法治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先后涌现出许多杰出校友。

郑大法学院院长苗连营介绍,该院办学历史悠久,学科积淀深厚,教研成果突出。近4年来,该院先后出版学术著作49部,发表学术论文962篇,获得科研奖励74项,主持国家及省部级项目41项(其中,国家社科项目19项,国家社科重大项目1项、重点项目4项),拥有一支学术造诣深、协作能力强,年龄、职称、学历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

人才培养三大特色

郑大法学院的人才培养主要有三大特色。

首先,是构建思想政治教育、职业伦理教育、专业知识教育“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体系。苗连营说:“我们大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开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概论、法律职业伦理等必修课。”

苗连营认为,要将理想信念教育、法律职业伦理教育、法学专业知识和能力培养融入课堂教学、社会实践、专业实习和毕业设计各个环节,就应该既注重提升学生的专业水平,又强调“价值引领”,构建课程、科研、实践、文化、网络、心理、管理、服务、资助、组织“十大”育人体系,对学生进行“政治引领、思想引领、价值引领”,使之形成思政教育、职业教育、专业教育协同发展、同步推进的格局。

据了解,20189月,郑大法学院教工第四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入选首批全国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建设名单;同年12月,郑大法学院党委入选首批“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培育创建单位名单;20205月,郑大法学院法学专业20168班团支部被共青团中央授予“全国五四红旗团支部”称号。此外,该院党委曾3次被评为“河南省高等学校先进基层党组织”。

其次,是积极推进学科体系与人才培养体系深度融合,形成高质量法治人才培养的完整链条。苗连营说,郑大法学院已形成了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博士后全链条的法治人才培养结构,在立法原理与制度、财政宪法学、土地法律制度、检察公益诉讼、竞争法律制度、司法文明等领域形成了优势特色学科方向。

苗连营表示,近年来,该院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设置,加强教材改进,并在招生入学、导师遴选、中期筛选、开题报告、论文写作、毕业答辩等关键环节,制定了相应规章制度,并严格遵循实施。与此同时,该院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方法,积极推进学科体系与培养体系之间的融会贯通,统筹规划学科团队和教学团队的一体化建设,整合各方面人才培养资源和力量,为培养造就高素质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型卓越法治人才奠定了坚实基础。

再次,形成了学界业界优势互补、理论实践深度融合的协同育人机制。苗连营说,在教书育人过程中,郑大法学院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能力培养融为一体,充分发挥课程、科研、实践、网络等方面工作的育人功能,将思想政治教育、职业伦理教育、专业知识教育贯穿于课堂教学、社会实践、专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等各个环节;坚持法学教育的问题导向,充分引进和利用法治实务部门的优质教学资源,强化实践教学;发挥科研育人优势,鼓励学生参与重大理论课题、实践课题研究,加强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深化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学习和理解,努力构建全面覆盖、类型丰富、层次递进、相互支撑的育人体系。

实践能力培养融入教与学

长期以来,郑大法学院十分重视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开设了‘案例分析’系列课,实行模拟法庭竞赛课程化,与法律实务部门合作开展‘大一新生暑期专业认知实习’‘大二顶岗实习’等活动,鼓励学生参与重大课题研究。”苗连营说,该院不断促进第一、二、三课堂融合发展,系统构建课内课外联动、网上网下结合、显性隐性互补的教学体系,加强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

20198月,郑州大学入选全国首批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研究基地,成立“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公益诉讼研究基地”,并与河南省人民检察院签约共建该研究基地。该院还与最高人民法院第四巡回法庭、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河南省人民检察院等30多家单位合作建立了实习实训实践创新基地,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提供了很好的环境基础。

苗连营表示,在构建校外实训实践基地基础上,该院还十分注重校内实践教学,主要通过法律诊所、模拟法庭、法律援助、举办法律文书写作竞赛、积极开展“法律实务高端论坛”“‘法庭审判’进校园”“法官沙龙进校园”“走进法院100天”等实践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关注现实、掌握法治技能、提高法治意识、提升职业素养。

同时,为了拓宽学生实践活动领域,该院坚持举办暑期国际学校、寒暑假海外游学等,利用郑州大学建立的“海外虚拟研究院”和推进实施国际化人才培养“双千计划”平台,积极引进国际优质教育资源,增加师生参与国际交流和学习的机会。

培养卓越法律人才

郑州大学是国家首批卓越法律人才计划培养单位,该校法学学科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河南省一级重点学科,2019年获批教育部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具有法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法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和法律硕士学位授予权;拥有法学博士后流动站、国家知识产权培训(河南)基地。

苗连营说,郑大法学院学科门类齐全,学术特色明显,拥有法学和知识产权两个本科专业,设有法学理论、法律史、宪法学与行政法学、刑法学、民法学、经济法学、诉讼法学、环境资源法学、国际法学等9个研究生学科方向。

“近年来,郑州大学非常重视知识产权专业建设与发展,201511月成立了郑州大学知识产权学院(与法学院合署办公)。目前,我们已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特色鲜明的知识产权法学本硕博完整的人才培养链条。”苗连营说,该专业依托郑州大学作为综合型大学的优势,致力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一定理工知识和经管知识,系统掌握法学知识,尤其是知识产权法学知识,熟悉中国相关法律和政策,能在国家机关、企事业组织、咨询服务机构、律师事务所等单位从事知识产权和法律服务工作的复合型法律人才。

据苗连营介绍,作为国家知识产权培训(河南)基地,郑大法学院立足河南知识产权发展需要,主要通过课程教育、实践培训、学术活动、国际交流等,培养知识产权高端法律人才。在课程设置上,该院对本科人才的培养以知识产权实务为主,对研究生尤其是博士研究生的培养以学术型理论为主。在实践培训方面,该院通过开设实践课程、模拟庭审、举办实务培训等,不断提升学生实务能力。

同时,该院每年定期邀请实务界专家学者到校授课,积极与海外知名知识产权学术机构、服务机构开展交流合作。

近年来,郑大法学院围绕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和地方法治建设的需求,坚持立德树人、德法兼修、德育为先,积极践行博学、明理、厚德、尚法理念,培养了一大批信念坚定、功底扎实、明法笃行的高素质卓越法治人才,为法治国家、法治河南建设提供了有力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撑。

苗连营说,郑大法学院作为国家级法学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单位,还需要进一步完善一流法学学科培育建设规划与机制,强化学科组织架构建设与制度保障,进一步优化教师成长环境,完善激励人才创新创造活力的体制机制,从而适应新时代法学教育的新要求,不断探索和创新法治人才培养模式,努力为法学专业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注入新动力、新内涵,着力提升学院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

责任编辑:薛应军
本站系非盈利性学术网站,所有文章均为学术研究用途,如有任何权利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