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枫桥经验”建设研讨会在浙江召开
发布日期:2020-10-28 作者:林昕洁

000.jpg

20201025日,由诸暨市法学会、诸暨市“枫桥经验”发展研究中心、浙江省政协诸暨社会治理委员会客厅主办,杭州师范大学枫桥经验与法治建设研究中心、西北政法大学枫桥经验与社会治理研究院、华东政法大学法治研究院、华院数据技术(上海)有限公司协办的主题为“新时代‘枫桥经验’与‘基层治理四平台’建设”研讨会在浙江省诸暨市顺利举行。来自华东政法大学、西北政法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杭州师范大学、华院数据技术(上海)有限公司、绍兴市法学会、诸暨市委政法委、诸暨市法学会等单位的50余位专家学者和实务部门负责人出席会议。

会议伊始,诸暨市委政法委常务副书记吴建人致辞,对各位参会嘉宾的到来表示欢迎。

1.“新时代‘枫桥经验’与数字治理”

第一单元主题为“新时代‘枫桥经验’与数字治理”,由杭州师范大学枫桥经验与法治建设研究中心主任余钊飞教授主持。华东政法大学数字法治研究院院长、博导马长山教授、华院数据技术(上海)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宣晓华博士、西北政法大学人工智能与智慧法院研究院院长陈京春教授依次作主题发言,浙江工业大学法制研究中心主任石东坡教授、数字法治研究院副院长韩旭至教授进行点评。

马长山教授以“新时代‘网上枫桥经验’与法治社会建设”为题,阐释了枫桥经验的理念与精神,在梳理枫桥经验历史脉络的同时,提出新时代激活枫桥精神需要具备“尊重人性”、“获得社会认同”这两个条件。与此同时,弘扬枫桥经验,一定要有引领性的创新以实现第三次的飞跃。在拥有物理和网络双重空间、生物性和数字双重人格以及人机混同协作的数字化时代、数字化社会,基于浙江本身的数字化优势和国家在政策上的支持,我们有机会、有能力运用枫桥经验来探索、推动智慧治理或者基层的数字法治建设,形成新时代的理论命题。此外,枫桥经验应保持优良传统,即尊重人、尊重人性、扎根民心,保障百姓权益,将技术控制转化为权利保障,实现智慧治理的良性发展。

宣晓华博士以“科技支撑新时代‘枫桥经验’”为题,以科技赋能为核心基点,对人工智能技术促进基层社会治理的智能化作出具体阐述。他以基层信访工作为例,围绕“人”和“事”两个中心点,简明扼要地描绘出使用人工智能来帮助人们提高对人的洞察和对事的洞察的可能性,以此来实现矛盾的更为妥善地解决。进而指出,以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为核心的科学技术为社会治理带来的新理念、新思维,即数据思维、价值思维和智能思维,这是新时代治理理论与观念的基准。

陈京春教授以“新时代‘枫桥经验’与未来法治”为题,提出了二者的三种关联,首先,数据科技推进枫桥经验创新发展。一方面,这意味着我们社会的未来,即我们一切的社会治理知识、技能,甚至统治,都是基于数字而展开的;另一方面,我们无法回避新的风险,即治理体系、治理规则、治理能力、治理技术要应对以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现代智能科技的全方位挑战。其次,法律与科技共治将成为基层社会治理新常态,一方面是政府依靠科技公司来掌握数据,另一方面是科技公司通过算法控制考虑社会治理的模式和手段。最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新时代“枫桥经验”创新发展,从而构建科学、人本、公正、包容共治为核心要素的法律秩序。

主题发言结束后,石东坡教授进行点评,他在充分肯定上述发言的同时,提出三个观点:第一,人民性、智慧型、效能性三个方面,既是宏观、全局的国家、社会治理体制机制与法治的内在规律,又是来源和引领基层社会治理、枫桥经验再造的基本原则。这三个重要特征对应和回答:为了谁、怎么办和怎么样?这三个问题,也是评判是否是实质性创新和发展的基本维度。第二,智能型是不可逆的、必须适应和运用。但,这所带来的忧虑是算法如何被审视审查和法律规制,将技术、物质、网络、数据等应用的权利标尺与价值尺度内嵌到支配这一“精密智控”的高位阶、全过程的应有位次。第三,要实现枫桥经验创新发展,必须切合三个适应或联动。一是与整体政府的塑造相适应,二是与数据治理、智慧治理相适应,三是与人的现代化相适应。

随后,韩旭至老师谈了三点体会。首先,在新时代,尤其是在对网上枫桥经验的研究中,需要注意对数据要素流动的进一步探索,最重要的是枫桥如何进一步发挥敢为人先的精神,在数据要素市场流动上有扩展的空间;其次,要注意对多元纠纷解决机制的进一步探索;再次,要注意对共治共建共享的进一步探索。

2.“‘基层治理四平台’与法治建设”

第二单元主题是“‘基层治理四平台’与法治建设”,由诸暨市法学会专职副会长汤国建主持。杭州师范大学枫桥经验与法治建设研究中心主任余钊飞教授、陕西省子洲县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李军、西北政法大学枫桥经验与社会治理研究院法学博士王斌通、杭州师范大学沈钧儒法学院副教授、法学博士孙益武、诸暨市枫桥镇信息指挥室副主任李奕锭作主题发言,西北政法大学副教授、法学博士马成、华东政法大学数字法治研究院究员张文龙进行点评。

余钊飞教授以“网格化治理与‘基层治理四平台’建设”为题,结合对新时代“枫桥经验”的探索与实践,以尊重法治、尊重科技、尊重人性为核心进行了分享。余教授提出,枫桥经验是不断地贯彻落实宪法精神的一种基层社会治理经验,要在在宪法和法律依据的框架之内不断创新和发展。比如说四平台的建设,就不能逾越《宪法》关于公民通信秘密权和公民个人隐私保护的相关立法规定;科技在国家治理中仅是技术手段,真正要依靠的是智慧,所以不能被技术所绑架,而是要通过驯服技术、利用技术来推动社会治理的变革;枫桥经验是一个充满热情、充满关怀、有人文主义情怀的经验,必须要坚持以人为本,逐渐扩展对人的权利的保护,包括生命权、平等权和发展权。此外,余教授还谈到三个建议:第一,恪守宪法和法律的精神;第二,恪守人文主义情怀和人文主义关怀;第三,区分社会治理现代化和基层四平台政府治理现代化。

李军院长以“人民法庭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功能及其改进”为题,着重阐述人民法庭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角色,并以法官参与基层治理的司法路径和诉源路径两个功能路径的实现为例,认真分析了陕西省子洲县人民法院创建枫桥法庭的“12345”工作法的成功实践,总结出“党委政府重视、职责清楚、信息共享、纠纷共解”四个重要因素,进一步提出人民法庭参与社会治理思考及其三种改进路径,即嵌入、分流和保障。

王斌通博士以“‘基层治理四平台’的法理基础”为题,从法治中国建设的角度阐述枫桥经验的历史方位、法理基础和“枫桥经验”发源地的使命与担当。首先,枫桥经验是基层社会治理与法治国家建设的“中国方案”的重要元素和组成部分。其次,党的十八大以来,枫桥经验在创新发展过程中呈现出诸多法治元素,高度契合习近平总书记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尤其体现了加强党对依法治国的领导、人民主体地位,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相结合。再次,枫桥经验在打造“升级版”的过程中,需要妥善解决顶层设计和群众参与之间的关系、治理实践和科技支撑之间的关系、发源地经验提升和发展地经验创新之间的关系、社会治理法治化与社会治理标准化的关系。最后,王博士提出,枫桥经验是法治进程中的经验,只有将法律手段、法治思维、法治方式融入到经验提升、理论发展以及矛盾纠纷化解中,才能赢得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和认可。

孙益武教授以一个个具体事例为切入点,围绕“基层治理与个人信息保护”,从微观的层面分享了对信息保护的看法和思考。比如健康码的合理设计、信息公开范围的界定与明确、人口普查信息的收集等等,均与个人信息的保护和管理者权力的依法行使有关。为了有效避免个人信息的滥用和一系列侵权行为的发生,孙教授提出了四点建议:一是在公开与透明度环节利用好政府信息公开和自动化决策;二是在收集环节建立类似隐私政策的个人信息使用声明、收集时最小必要原则、限制收集敏感个人数据;三是在存储、开放与分享方面应尽安全保障义务、加密与脱敏;四是在利用环节需要遵守信息聚合利用原则(公共数据系统中有的不需要当事人提供),遵守《个人信息保护法》,并参考《个人信息安全规范》,在敏感个人信息方面遵守比例原则,遵守法律保留原则(含行政法规)。

李奕锭主任以“加强基层治理四平台建设,打造枫桥经验升级版”为主题,对枫桥镇的实务工作开展进行了分享。首先是标准化地搭建一个平台架构:在2017年,枫桥镇遵循“职责相近、职能交叉、联系紧密”的原则,对内设机构进行归类整合,从而搭建了综治工作、市场监管、综合执法以及便民服务四个平台。其次在新平台组织建构的创新中,进行创新探索:在“业务整合 、分片管理、组团执法”原则的指导下,2018年成立了“1+4+X”模式的“大执法”机构——联合执法平台;在“‘一站式’化解”和“五个到位”的总体建议下,成立“大调解”机构——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为实现“一证通办、一窗通办、一网通办、城乡通办”的四个“通办”,成立而“大服务”机构——为民服务中心。今年年初,枫桥镇提出了“打造基层治理四平台的升级版,奋力打造全国一流小镇大脑”的设想,进一步推动了政府职能转变。

主题发言结束后,马成教授进行了评议,他认为五位专家的发言紧贴实际、特色鲜明,并提出枫桥经验要实现良性发展,应该坚持治理理念的深入引领、多头共治的长效机制、实质公平的价值导向。他进而指出,科学技术在很多层面所呈现出的趋势、标准、导向并不能完全反映社会治理的发展规律,这是人工智能融入社会治理的难点,也是人工智能永远无法取代人的根源所在。

张文龙研究员作最后点评,他在详尽评述的基础上总结了三点感受:第一,基层治理是在科技赋能的背景下展开的;第二,基层治理对权利保障提出了挑战;第三,这种治理是公私合作的新治理范式,它涉及到的是多元主体的参与。

中午12点,会议准时结束。主办方对与会专家学者再次表示感谢。与会人员一致认为,在不断坚持和完善新时代枫桥经验的今天,举办这次高水平的学术研讨会,对贯彻落实中央精神、服务地方社会治理创新重大需求具有特殊意义。本次会议为党政机关、学术界和行业之间搭建了互动平台,促进了枫桥经验和基层治理四平台的学术研究、实践分析、政策完善和成果转化,体现了理性、创新、开放、融合、共享的新理念。

责任编辑:薛应军
本站系非盈利性学术网站,所有文章均为学术研究用途,如有任何权利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