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6日上午,湖北审判管理研究中心一审案件情况研讨分析会议在华中科技大学召开,华中科技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梁茜,湖北省高级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李群星等省级、市级法院工作人员,华中科技大学法学院党委书记姜芳、院长汪习根等领导及该校部分师生参加了会议。汪习根主持会议。
梁茜指出,湖北审判管理研究中心的成立,将积极探索教学研究部门与实务部门协同合作的新模式。如何抓住提升审判能力这个核心,更好地服务湖北智慧法院建设,服务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中心面临的重大课题。今天召开一审案件情况研讨分析会,就相关审判管理数据进行深入分析,是老师们深入了解司法实践的好机会。希望大家从理论与实务、个体与社会文化等多方面展开分析,对审判工作创新管理提出意见和建议。
随后,梁茜为李群星颁发了兼职教授聘书。
李群星说,审判管理部门兼具审判态势分析、案件的评查、司法公开、数据统计分析、司法责任制改革等职能。法院受理案件的情况是经济社会的晴雨表,面对不断变化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希望借助华中科技大学的平台将审判管理研究中心做深做实。
詹君健谈到,随州中院近五年审理案件数量呈现逐年增长的态势,民事案件一家独大,矛盾纠纷领域相对集中,总体质量维持在较高水平。司法体制改革的效益逐渐显现。
肖瑛表示,就全省的一审案件统计情况来看,在新收一审案件前五位案由中,交通肇事罪、危险驾驶罪在一审刑事案件中所占比例逐渐上升。一审民事案件中近五年来占比最高的为离婚纠纷。
王桂芳重点阐述了案件质量的评价指标设置问题。她认为对质量指标的设置应该分类进行分析。例如:发回重审是质量指标的一个因素,但其有不同原因值得仔细分析;撤诉在刑事、民事和行政案件中的意义大不一样;在提高效率方面,效率指标的设定也会存在以偏概全,需要具体分析。
唐永忠以审判管理的维度和限度为主题,围绕审判管理谁来管、管什么、怎么管的问题进行分析。建议从结果管理转向关注过程管理,对审判过程和工作流程进行控制。他从比较法视野看,国外法系中也有审判管理,其事务性色彩较浓。从质量控制来讲,可以寻求技术手段的支撑把管理延伸到整个过程中。
徐军华认为,从信息化到实现智慧法院建设任重而道远,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加强一审案件管理,分析原因、削减案件的数量有多方面的问题需要关注,事关社会治理。在微观方面,要处理好内部的审判与管理的关系。
徐伟功就管理服务的内涵及对法官的激励机制进行了分析。他认为,管理以行政管理的思路走向一个弧形,从立案开始就在系统中告知法官流程化事项与建议,智能化的建设对管理的要求更高,要不断完善系统,对繁简分流进行系统化的分析,可参考建立调解中心,提供服务,法官的考核不仅在于法院,还在于社会评价,应以独立公正作为终点。
王鉴非表示,通过今天各单位提供的数据,为后面的研究提供了充实的条件。就目前看到的一审案件情况,反映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社会现象发生,政策是很重要的影响因素。要通过数据和政策的分析,为今后五年的发展趋势做出预判。做好审判管理还需要加强人和物方面的建设。
尹建国结合数据的分析、对比和使用,从实体、程序、工具三个方面提出建议。他谈到,数据是如何收集归纳的、数据说明了什么、怎么把数据转化为论证的基础颇为重要。对描述性数据可结合全国数据进行分析,结合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司法体制改革、人工智能时代的背景,就怎么样更好地开展审判管理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
姜芳总结指出,本次会议是中心挂牌后第一次研讨会,标志着湖北审判管理研究中心正式进入到实质化的运作。与会人员深入讨论了六个方面的问题,深受启发。法学院将继续有计划、有节奏地把审判管理研究中心的工作做实做深,一起为法治中国建设贡献力量。
据悉,为贯彻落实全面依法治国战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推进司法体制改革,促进司法公正,根据湖北省高级人民法院和华中科技大学签订的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充分发挥法学院的人才优势和专业优势,成立了湖北审判管理研究中心。中心以服务国家深化司法体制改革、推进法院审判管理体系建设和审判管理能力现代化为宗旨,以探索符合司法改革要求和司法审判规律的审判管理机制为主要任务,将持续不断地推进理论创新与制度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