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第一个10年,对于培养法学人才的高校来说颇为尴尬。《2009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法学大类毕业生就业率排名倒数第二,仅法学一个专业的失业人数就在全部本科专业小类中排名第一。
与此同时,许多业内人士呼吁,法律人才的单一培养模式已经无法适应社会多元需要,传统的法学教育亟待改革。
2011年,21世纪第二个10年之初,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开始承办“六年制法学人才培养模式实验班”(以下简称“实验班”)。迄今,实验班已走过10年,挥别四届毕业生。
十年探索,所为何来,历经几何,成效如何?
六年融贯、收获满满
2015级实验班学生倪爽用“收获满满”来形容五年多的学习生涯在校的最后一年。
把倪爽的经历和非实验班学生对比可以发现:当不少大三学生纠结于将来是找工作还是考研,或者考研到底考什么专业,在自己喜欢的专业和更好考的专业之间到底怎样选的时候,她已经通过参加学院组织的国际法“模拟法庭”,增进了对专业的理解,笃定自己喜欢国际法,并将其认定为未来要从事的方向;当大四学生一边准备司法考试一边实习、找工作或考研冲刺,忙得焦头烂额的时候,她暂缓司法考试去英国当了一年交换生,在异国踏踏实实感受着教育制度、法律制度、文化传统不同带来的崭新冲击;当其他学生在毕业关头各项繁杂的学业和事务中挤出时间匆匆完成实习的时候,她利用一整年的时间,在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和一家律师事务所完成了两种不同类型且时间充裕的实习。
在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院长、国务院参事焦洪昌看来,学生感受到的“笃定”“踏实”和“充裕”主要是实验班六年本科硕士融贯的培养模式带来的,而这一模式的诞生来自国家的因势利导。
焦洪昌介绍,早在2008年教育部就批准中国政法大学进行法学教育模式改革试点,开始实施“六年制法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2011年,《教育部 中央政法委员会关于实施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针对当时我国法学高等教育“培养模式相对单一,学生实践能力不强,应用型、复合型法律职业人才培养不足”等问题,为开展卓越人才培养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同年,“六年制法学实验班”这一任务由学校集中交由实力雄厚的法学院承办。
响应国家的要求,法学院将培养目标定位在“应用型法学人才”上,将实验班的基准学制设为六年。实验班为学生配备“双导师”,辅导贯穿培养全阶段。入学后配备人生导师,与学生保持密切联系,解答生活疑难,引导学生适应大学生活、帮助学生尽早进行学业及职业规划;学术发展方面,实验班学生可与学业导师进行双向自愿选择,依据个人研究兴趣有针对性地进行论文研究和写作。经过六年培养,完成学业并通过毕业论文答辩的学生,可以获得法律硕士学位。
2018年,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等文件,决定实施“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其中的“卓越法治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提出了“深化高等法学教育教学改革,强化法学实践教育”等要求。对标国家要求,实验班进一步强调“全方位、高素质、应用型”的人才培养方略,落实教育部“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标准,强化“培养德才兼备的卓越法治人才”的培养目标。
“10年来,尽管法学院对培养模式进行了不少动态调整,但对六年本科硕士融贯培养的整体思路和实践型、应用型的取向一直坚定不移。实际上,实验班的每一点发展变化都与国家教育改革的大势同频共振。”焦洪昌说。
专业扎实 注重实践
2019年底,在一家律所实习的2015级实验班学生徐晓婷,遇上了一件值得自豪的事——还在实习过程中就接到律所的挽留,并附上一份正式入职合同。此时,距离她毕业尚有一年半。
徐晓婷将实习单位的认可,归功于在实验班学过的案例研习课程:“我们的一些老师兼职做律师,拥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他们经常在保密的前提下,把一些真实的案例进行合理改造,拿到课堂上让我们演练。”
刚到律所实习时,正逢所里接了一个特别重大的破产重组案件。这类案件的特点是材料浩如烟海,一般的实习生通常会感到无从下手。而她,由于案例研习课的锻炼,很快就处理得得心应手。
在法学院副院长、实验班本科生教学工作负责人张力看来,徐晓婷的经历只是实验班注重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一个缩影。针对传统法律人才培养重理论轻实务的弊端,经过10年探索调整,实验班在提升学生实践能力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培养阶段划分明确,分阶段逐步提升法律职业能力。六年中,学生第一年到第三年在校进行专业知识学习,第四年有充足的时间分前后两段到实务部门进行联合培养,第五年到第六年回校进行研究生阶段的硕士论文研究与写作。实习期间,法学院为实验班学生分配专业实习导师,充分发挥与实务部门互联互通的资源价值。
——共开设15门案例研习课程作为专业必修课,打通实体法和部门法之间的隔断。案例研讨课教材立足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集结精选案例单独编写,引导学生将书本知识投射到现实,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启动中国政法大学“实务专家讲堂”系列活动,依托互联网平台,进一步将法治社会实践的最新经验、生动案例和法治理论研究的最新成果引入课堂。
——通过多样化的国际交流、联合培养项目与活动,积极探索涉外法治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当然,重视实践的前提是专业知识学习到位。”按照培养方案,实验班精抓专业主干课程,以小班授课为主,兼顾通识课程教学。在本科阶段,学生主要进行专业知识学习,课程设置集中,夯实基础理论,深化专业认识,推动专业方法的掌握,以契合“职业法律人才”的培养目标。与此同时,法学院还特别注重实验班法律职业伦理必修课的设计开发,以及开设“通识主干课”课程组,增强学生的人文底蕴和人文情怀,引导学生关心社会和深刻认识社会,塑造良好的公共品质和科学精神。
“我们的培养方案就是要兼顾专业能力培养和实践水平提升,引导学生专业学习和实践并重。”张力说。
德法兼修 面向未来
谈起工作去向,商法企业破产方向的2015级实验班学生周鸿钊本可以在专业领域大展宏图、“‘钱’途无量”,却被一场实习经历改变。
去年,他所在的实习单位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接到一个案子:北京远郊区的两兄弟,为祖辈留下的一块地,在建房时谁该占多占少发生了纠纷,且互不相让。基层法院调解无效,案子转来中院。
“单从法律上讲,这种案子很好处理,就按照两人当初的约定,完全可以直接判。”可开庭之日,周鸿钊看到的是两位已近耄耋之年的老人,坐着轮椅由家人搀扶而来,一到法庭就吵得不可开交。实验班给他指派的实习指导教师,正是本案的法官。“她将法律和人情很好地结合在一起,先了解两兄弟的家庭背景、双方矛盾形成的历史原因,又从两人小时候的感情入手进行调解,最后促成了二人达成和解。”
从实习导师身上,周鸿钊见到了在实验班学到的法律知识和道德伦理的活化。“从理论到实践的双重影响,促使我下定决心,以后要成为一名为人民服务的好法官!”
“我们始终坚持把思想政治教育摆在创新法治人才培养的首位,注重德法兼修,让学生在感悟法治进步的过程中,增进对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现状的了解,和对法治体系与法治理论的理解,更加坚定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焦洪昌表示,未来要继续推动中国法学教育的迭代升级,法学实验班还将结合互联网技术发展的趋势,尝试充分利用信息化平台,打造智慧化的升级培养新模式,以积极的姿态回应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发展对法律制度的挑战。
在中国政法大学校长马怀德看来,“六年制法学人才培养模式实验班”是中国政法大学法治人才培养改革的一个主窗口,更是中国法学教育在新时代坚持立德树人、创新法学人才培养模式的一个主阵地。
10年探索,成果斐然。截至2020年,实验班已为社会各界输送优秀毕业生800余人,他们中的绝大部分都已成为国家行政、立法、司法机关及律所、经济实体、教学科研机构中的骨干和中坚力量。
“21世纪第三个10年已经开启,我们将在进一步总结提炼过去经验成果的基础上,形成可复制、可推广、可拓展的法治人才培养新模式。”马怀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