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华东政法大学消息,近日,校团委特邀连续5次获得全国劳动模范,2次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多次获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道德模范、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等荣誉称号的包起帆教授作“明天你也会是劳模”专题劳动教育讲座。文伯书院组织学生代表等聆听讲座。
讲座前,校党委书记郭为禄、副校长周立志与包起帆会面,双方就如何将劳动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进行了深入交流。
包起帆分享了四十多年来,自己从一名码头工人先后历经技革员、车间副主任、技术副经理、经理、副总裁、政府参事等众多岗位的成长历程。他认为,“岗位可以变,初心不能忘,宗旨不能变”。通过“抓斗的故事”“内贸集装箱的开拓”“申请ISO 18186国际标准的故事”“圆珠笔的故事”等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故事,讲述了自己在面临逆境时,通过不懈努力,让发明创新在岗位创造价值,走向国际的心路历程。他用自己的故事阐释了爱国是创新之本,敬业是创新之根,诚信、友善是创新之源的道理,并勉励在座同学树立报效祖国、服务人民的信念,用劳动创造幸福,用知识改变人生,用责任成就事业,用创新铸就辉煌。
劳模精神激励青年学子开拓创新、成长成才。包起帆教授丰富的创新经历使在座学生深受鼓舞;其爱岗敬业、勤恳努力、踏实上进的精神品质让大家肃然起敬;劳动模范的感人事迹更体现了劳动光荣、知识崇高、人才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新风。同学们纷纷表示,要珍惜时光,迎难而上,在学生时代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多培养创新能力,在劳模精神的鼓舞下,朝着“明天你也会是劳模”的理想前行,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贡献。
劳模精神推动高校思政工作创新发展。作为“联合大思政”项目内容之一,新时代先进人物、全国劳模走进高校思政课堂,劳模精神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引导学生深刻领悟“爱岗敬业、争创一流、勇于创新、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深植劳动情怀、锤炼劳动品质、形成正确的劳动价值观;有利于落实立德树人、德法兼修,提高思政课教育教学的实效性和亲和力。校团委将继续组织开展新时代先进人物进校园系列活动,持续邀请劳动模范与学生面对面,鼓舞青年学子传承发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