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政法大学召开研讨会
发布日期:2021-04-09 来源:华东政法大学

据华东政法大学消息,202142日下午,“来自何处——中国法律教育史研讨会”在该校长宁校区举行。会议由华东政法大学法律史研究中心主办,上海市法学会外国法与比较法研究会、《复旦大学法律评论》协办。40余位学者参会,交流中国法律教育史研究最新动态,探讨并比较近现代公立、私立法政学堂(学校)以及法律院系的起源和变迁、经验和教训。

25.png

华东政法大学何勤华教授作“近代法政教育的历史遗产”演讲。他提出,1841年至1949年近代中国法政教育遗产应当从“内容”“精神”“主体”三个维度进行把握,内容上,“西学东渐”背景下建立的各类法政学校和法科为现代中国法律体系的形成打下坚实基础;精神上,不畏艰难、艰苦创业,忧国忧民、自主独立是近代法律学人共有的品质;主体上,大多数法科知识分子的骨气与坚守至今仍是学习的榜样。

复旦大学法学院王伟教授、南京大学法学院张仁善教授分别作交流发言。

专题研讨环节由华东政法大学屈文生教授主持。清华大学陈新宇副教授在“事不过三——清华法律学系的三次筹建始末”发言中,介绍了清华大学法律系在1929年至1934年、1946年至1949年、1995年至1999年的三段筹建史,认为国家政策、校方态度和个人作为这三个方面对于法科创建和发展不可或缺。同济大学陈颐教授分享了法律学人胡元义、胡庶华和徐道邻的同济岁月,并介绍了20世纪40年代同济大学法科的立和撤。东华大学袁哲副教授在“法科留学生的分化与青年党的成立”发言中,分析了百年前留日法政生与青年党的关系。上海市委党校沈伟副教授从法学知识垄断化、大东书局和商务印书馆案例介绍了近代法学函授教育的兴与衰。上海海事大学陈刚博士在发言中,细述一代海商法大家魏文瀚的人生履历,展现了海商法学科在中国的创立和变迁。上海交通大学方潇教授、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王旭教授和南京师范大学李洋副教授分别就史料把握、材料衔接和论述角度等问题作了精彩评议。

与谈和讨论环节,在华东政法大学于明教授的主持下,七位青年学者围绕各自提交的论文展开论述。

华东政法大学王沛教授主持闭幕式。王伟教授在总结中指出,可从机构史、部门法学史、法律人历史、法律教育方式以及地方法律教育史等方面拓展中国法律教育史研究,机构史包括法学院、法律系历史,部门法学史应当区别于各学科内视角,地方法律教育史研究应当分地域进行讨论,如果能够从地域研究中抽象出共性的特点而非仅仅是史料的堆积,中国法律教育史的研究将大有作为。

华东师范大学田雷教授针对研讨会英文标题Where are we from?”,结合政治史研究的方法作了总结。他指出,本次会议通过对“We”,即这些法政学校、法律系和人物的研究和发掘,显示出中国法律教育史的论述具备一定的连续性,对人物、机构和地域的研究或许可以跳出固定的框架,尝试讨论一些“源于法律,高于法律”(something above the law)的探讨,这也将有助于法律史研究走出自身的局限。半天紧凑的研讨在华东政法大学法律史研究中心李秀清教授的致谢中完美落下帷幕。

责任编辑:杨玉芬
本站系非盈利性学术网站,所有文章均为学术研究用途,如有任何权利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